抗性糊精食品新材料振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2238发布日期:2019-05-21 21:25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抗性糊精食品新材料振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性糊精食品新材料振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胀抗性淀粉又称抗酶解淀粉,难消化淀粉,在小肠中不能被酶解,但在人的肠胃道结肠中可以与挥发性脂肪酸起发酵反应。富含抗性淀粉的糊精就是抗性糊精,又叫可溶性膳食纤维。抗性糊精具有抗性淀粉类似膳食纤维的作用并且对肠道疾病的防治作用。

在生产抗性糊精食品时需要对成型好的抗性糊精食品进行冷却,但是现有的此类冷却设备在进行冷却作业时,由于抗性糊精食品质量较轻并且传统的振动筛板都是水平设置,所以很容易被鼓风机吹飞,导致冷却后的抗性糊精食品难以收集。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性糊精食品新材料振动冷却装置,包括进料口、装置壳体、振动电机、鼓风泵、振动弹簧和支撑板,所述进料口设置所述装置壳体上端,所述振动电机设置于所述装置壳体外侧,所述振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装置壳体和所述支撑板相连接,其中,所述装置壳体内设置有多组振动筛板,所述振动筛板为倾斜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振动筛板在水平方向上的倾斜角度小于15°。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振动筛板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装置壳体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振动筛板的筛孔直径小于5mm。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装置壳体内设有出料滑板。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出料滑板倾斜设置,所述出料滑板在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在30-45°之间。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出料滑板为不锈钢板。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振动筛板设置为两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性糊精食品新材料振动冷却装置,通过设置多组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振动筛板和具有较大倾斜角度的出料滑板,使得抗性糊精食品可以在冷却的同时,通过振动作用向下运动,最终从出料滑板上出料,省却了人工收集的操作,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抗性糊精食品新材料振动冷却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标注说明:1-进料口;2-装置壳体;21-振动筛板;22-出料滑板;3-振动电机;4-鼓风泵;5-振动弹簧;6-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抗性糊精食品新材料振动冷却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性糊精食品新材料振动冷却装置,包括进料口1、装置壳体2、振动电机3、鼓风泵4、振动弹簧5和支撑板6,进料口1设置装置壳体上2端用于加入抗性糊精食品,振动电机3设置于装置壳体2外侧,振动电机3用于对装置壳体2提供振动作用,鼓风泵4用于向装置壳体2内进行鼓风,对抗性糊精食品进行冷却,振动弹簧5的两端分别与装置壳体2和支撑板6相连接,振动弹簧5用于控制支持置壳体2的振动。具体的,装置壳体2内设置有多组振动筛板21和出料滑板22,振动筛板21为倾斜结构并且振动筛板21在水平方向上的倾斜角度小于15°,加入到振动筛板21上的抗性糊精食品可以在振动电机3的带动下朝着倾斜的方向运动,出料滑板22为不锈钢板并且同样倾斜设置,出料滑板21在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在30-45°之间,如此设置便于出料。

振动筛板21和出料滑板22均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装置壳体2连接,焊接的方式连接可以保证振动筛板21和出料滑板22与装置壳体2的连接强度,在装置壳体2振动时不会因振动而脱落。

振动筛板21的筛孔直径小于5mm,由于抗性糊精食品的粒径在10mm左右,所以5mm的筛孔直径既可以通过鼓风泵4吹来的冷却风,还可以防止抗性糊精食品从振动筛板21上落下。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首先打开振动电机3和鼓风泵4,再从进料口1加入抗性糊精食品,抗性糊精食品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装置壳体2内的振动筛板21上,装置壳体2在振动电机3和振动弹簧5的作用下振动,带动抗性糊精食品振动,由于振动筛板21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所以抗性糊精食品会在振动的带动下向的振动筛板21倾斜的方向移动,与此同时,鼓风泵4向装置壳体2内进行鼓风,鼓入的风从振动筛板21的筛孔内向上吹,对抗性糊精食品进行冷却,抗性糊精食品在振动的作用下通过两组振动筛板21后落入到出料滑板22上,抗性糊精食品顺着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出料滑板22滑出装置壳体2。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抗性糊精食品新材料振动冷却装置包括上述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发明内容和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以及附图所示出的各部分的任意组合,限于篇幅并为使说明书简明而没有将这些组合构成的各方案一一描述。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