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泵式制冷机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9525发布日期:2019-07-27 10:22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泵式制冷机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泵式制冷机芯。



背景技术:

制冷机芯是用于对指定位置进行降温的装置,主要用于空调、冰箱、冷藏柜等。

如公开号为CN103185413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其公开了一种扩散吸收式冷却机机芯,如图1所示,包括提升管1、蒸发器2、吸收器3、贮液器4、冷凝器5、平衡管6、供液管7以及稀溶液管8,蒸发产生的气体或温度上升的液体经过冷凝器5后,将一部分热量传导给冷凝器5,蒸发产生的气体液化流回贮液器4。

冷凝器5的吸热效率决定了蒸气在冷凝器5位置处液化的效率,冷凝器5的导热速率越快,制冷机机芯的制冷性能越强。现有的冷凝器5通常包括金属材质制成的冷凝管和散热片,散热片固定连接在冷凝管外表面,散热片用于增大冷凝管外表面与空气接触面积,提高散热速率。

但是散热片的导热速度不够快,当散热片的外表面面积保持不变时,散热速度得不到进一步的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泵式制冷机芯,用以解决现有散热片导热慢导致散热速度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热泵式制冷机芯,包括冷凝器,冷凝器包括冷凝管和散热片,冷凝管与提升管连通;

散热片固定连接在冷凝管外表面,散热片为中空结构,散热片内部填充有导热流体介质;

冷凝管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热管,导热管为密闭结构且与散热片内部连通,导热管内部也填充有导热流体介质;

散热片上开设有通风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风孔绕所述冷凝管圆周阵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片沿所述冷凝管长度方向线性阵列排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片上固定连接有鼓风电风扇,鼓风电风扇的出风口与所述通风孔对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片由前端散热片、中间散热片和后端散热片组成,所述鼓风电风扇位于后端散热片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端散热片上固定连接有抽风电风扇,抽风电风扇的吸风口与所述通风孔对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端散热片上的所述通风孔与所述中间散热片上的通风孔对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端散热片上的所述通风孔与所述中间散热片上的通风孔对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流体介质为液氮或水银或导热油。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温度较高的冷凝管内部的气体或液体与导热管接触后,导热管将热量传导给内部填充的导热流体介质,流体的流动速度增大,将温度迅速传导至散热片内部各个位置,将热量均匀分散传导至散热片表面,空气与散热片表面接触并吸收散热片的温度,在不增大散热片表面积的情况下,提高散热片的导热速度,提高散热效果;

2、通风孔可提高散热片两侧空气的流通性能,提高散热片表面的空气流动性,提高空气与散热片接触吸热速度,提高散热片的散热效果;

3、鼓风电风扇运行时提高通风孔内侧的空气流速,提高散热片的散热效果。散热片由前端散热片、中间散热片和后端散热片组成,鼓风电风扇位于后端散热片上。冷凝管内部较高温度的液体或气体运动方向与前端散热片指向后端散热片的方向相同,冷凝管内部液体或气体沿冷凝管运动过程中温度逐渐下降,当冷凝管内部的液体运动至靠近后端散热片时,后端散热片吸收的热量比较少,鼓风电风扇吹入的空气吸收后端散热片的热量比较少,气流经过后端散热片后温度上升比较少,再加上吸入的冷空气,气流温度低于前端散热片的温度,可以吸收更多前端散热片的热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体现散热片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的剖视图。

其中,

1、提升管;

2、蒸发器;

3、吸收器;

4、贮液器;

5、冷凝器;51、冷凝管;52、散热片;521、通风孔;522、鼓风电风扇;523、抽风电风扇;524、前端散热片;525、中间散热片;526、后端散热片;53、导热管;

6、平衡管;

7、供液管;

8、稀溶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热泵式制冷机芯,如图2所示,包括提升管1、蒸发器2、吸收器3、贮液器4、冷凝器5、平衡管6、供液管7以及稀溶液管8,蒸发产生的气体或温度上升的液体经过冷凝器5后,将一部分热量传导给冷凝器5,蒸发产生的气体液化流回贮液器4。详细结构和工作原理参见公开号为CN103185413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

结合图3,冷凝器5包括冷凝管51和散热片52,冷凝管51与提升管1连通;散热片52固定连接在冷凝管51外表面,散热片52为中空结构,散热片52内部填充有导热流体介质(图中未标出);冷凝管51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热管53,导热管53为密闭结构且与散热片52内部连通,导热管53内部也填充有导热流体介质,导热流体介质为液氮或水银或导热油,散热片52上开设有通风孔521。温度较高的冷凝管51内部的气体或液体与导热管53接触后,将热量传导给导热管53,导热管53将热量传导给内部填充的导热流体介质,导热流体介质为流体,温度升高后,流体的流动速度增大,将温度迅速传导至散热片52内部各个位置,将热量均匀分散传导至散热片52表面,空气与散热片52表面接触并吸收散热片52的温度,从而达到快速散热的效果,在不增大散热片52表面积的情况下,提高散热片52的导热速度,提高散热效果。通风孔521可提高散热片52两侧空气的流通性能,提高散热片52表面的空气流动性,提高空气与散热片52接触吸热速度,提高散热片52的散热效果。图3中直线箭头表示气流流动方向。

结合图4,通风孔521绕冷凝管51圆周阵列分布,散热片52沿冷凝管51长度方向线性阵列排布。多个散热片52在冷凝管51的不同位置进行散热,提高冷凝管51不同位置处的温度均匀程度。

散热片52上固定连接有鼓风电风扇522,鼓风电风扇522的出风口与通风孔521对齐。鼓风电风扇522运行时提高通风孔521内侧的空气流速,提高散热片52的散热效果。散热片52由前端散热片524、中间散热片525和后端散热片526组成,鼓风电风扇522位于后端散热片526上。冷凝管51内部较高温度的液体或气体运动方向与前端散热片524指向后端散热片526的方向相同,冷凝管51内部液体或气体沿冷凝管51运动过程中温度逐渐下降,当冷凝管51内部的液体运动至靠近后端散热片526时,后端散热片526吸收的热量比较少(少于前端散热片524吸收的热量),鼓风电风扇522吹入的空气吸收后端散热片526的热量比较少,气流经过后端散热片526后温度上升比较少,再加上吸入的冷空气,气流温度低于前端散热片524的温度,可以吸收更多前端散热片524的热量。

后端散热片526上固定连接有抽风电风扇523,抽风电风扇523的吸风口与通风孔521对齐,更多的鼓风电风扇522吹入的冷空气在没有接触后端散热板后与中间散热片525接触,吸收更多中间散热片525的热量。工作时,抽风电风扇523与鼓风电风扇522同时运行,在靠近前端散热片524的位置,外侧冷空气被吸入中间散热片525的间隙中,然后依次从通风孔521和抽风电风扇523吹出;在靠近后端散热片526的位置,外部的冷空气先从鼓风电风扇522吸入然后从中间散热片525的间隙吹出。

前端散热片524上的通风孔521与中间散热片525上的通风孔521对齐。后端散热片526上的通风孔521与中间散热片525上的通风孔521对齐。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