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3168发布日期:2019-05-15 21:4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特别涉及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传统的制冷设备100’,比如冰箱在制冷回风循环的过程中,冷藏室10’内的空气通过回风通道40’回到冷冻室20’内,而如果冷藏室10’内的空气湿度较大,在制冷回风循环过程中会导致蒸发器1’的表面大量结霜,这种情况会造成冰箱的制冷效果降低,能耗增大,同时使得冰箱内的温度波动范围变大。另外,如果发生冰箱停电状况,冰箱内的冷量维持时间短,温度分布不均匀,不利于食品的储存。其中,图1所示的制冷设备100’中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的位置是上下分布关系,冷藏室10’位于冷冻室20’的上方;图2所示的制冷设备100’中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的位置是左右分布关系,冷藏室10’位于冷冻室20’的右方;图1和图2中箭头则表示气流流向,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内均设置有风机2’,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之间设置有发泡层30’,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通过回风通道40’连通。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制冷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冷设备冷冻室的蒸发器结霜严重以及制冷设备在发生停电情况时不利于食品的储存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冷藏室;冷冻室,所述冷冻室内安装有蒸发器;发泡层,设置在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冷冻室之间;换热体,设置在所述发泡层的内部或者设置在所述冷冻室的内部靠近所述发泡层的位置,所述换热体内容置有蓄冷剂;换热片,所述换热片的第一端连接与所述换热体,所述换热片的第二端穿过所述发泡层并延伸到所述冷藏室内。优选地,所述冷冻室设置有冷冻内胆,所述换热体设置在所述发泡层内部,所述换热体上面向所述冷冻室的一面抵接所述冷冻内胆,所述换热体上面向所述冷藏室的一面连接所述换热片的第一端。优选地,所述冷藏室设置有冷藏内胆,所述换热体上面向所述冷藏室的一面与所述冷藏内胆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换热体的厚度为5mm-10mm,所述换热体上面向所述冷藏室的一面与所述冷藏内胆之间的间隔不小于2mm。优选地,所述换热体设置在靠近所述蒸发器的位置。优选地,所述换热片设置在靠近所述冷藏室的后壁的位置。优选地,所述换热片与所述冷藏室的后壁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换热片的面积为所述冷藏室的后壁的面积的1/2-3/4。优选地,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冷藏室内的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方向正对所述换热片设置。优选地,所述换热片的厚度为2mm-5mm。优选地,所述换热体和所述换热片均为铝材制件。与传统的制冷设备相比,本发明制冷设备可利用蓄冷剂通过热辐射的方式给冷藏室进行降温,冷冻室和冷藏室相对独立设置,取消了回风通道的设计,避免冷藏室内的空气湿度较大时在制冷回风循环过程中导致蒸发器表面出现严重结霜的情况发生,保证制冷设备的制冷效果,节省能耗。同时,在发生停电状况时,冷藏室内的温度可利用蓄冷剂释放冷量来长时间保持在合理温度范围内,减少冷藏室内的温度波动,延长冷藏室内食物的储存时间,利于食物的保存。另外,本发明制冷设备取消了回风通道的设计,简化了制冷设备的结构以及生产工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冷设备的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制冷设备中冷藏室和冷冻室的位置是上下分布关系时的侧视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制冷设备中冷藏室和冷冻室的位置是左右分布关系时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制冷设备中冷藏室和冷冻室的位置是上下分布关系时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制冷设备中冷藏室和冷冻室的位置是左右分布关系时的主视示意图。图1和图2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制冷设备40’回风通道10’冷藏室1’蒸发器20’冷冻室2’风机30’发泡层图3和图4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制冷设备50门体10冷藏室1换热体101冷藏内胆2换热片20冷冻室3蓄冷剂201冷冻内胆4蒸发器30发泡层5风机40箱体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中对“上”、“下”、“左”、“右”等方位的描述以图1至图4中所示的方位为为基准,仅用于解释在图1至图4所示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本发明提出一种制冷设备。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制冷设备100包括冷藏室10、冷冻室20以及设置在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之间的发泡层30。本实施例的制冷设备100可以是单系统冰箱,冷藏室10设置有冷藏内胆101,冷冻室20设置有冷冻内胆201,发泡层30具体设置在冷藏内胆101和冷冷冻内胆201之间,以将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隔开,即,该制冷设备100的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独立设置,其中,冷冻室20内安装有蒸发器4,本实施例的蒸发器4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翅片蒸发器。本实施例的制冷设备100还包括换热片2和换热体1,在一实施例中,换热体1设置在发泡层30的内部,在另一实施例中,换热体1还可以设置在冷冻室20的内部靠近发泡层30的位置,比如,换热体1可以设置在冷冻内胆101上靠近发泡层30的一面。换热体1内形成换热腔,换热腔内容置有蓄冷剂3,换热片2的第一端与换热体1连接,换热片2的第二端向冷藏室10内延伸。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蓄冷剂3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蓄冷剂,蓄冷剂3的相变温度为0-5℃,一般情况下,蓄冷剂3呈固态。换热体1埋在发泡层30中,蓄冷剂3填充在换热体1内。制冷设备100在制冷时,冷冻室20的温度通常在-18℃以下,而冷藏室10的温度通常在2℃-8℃之间波动。本实施例制冷设备100在制冷时,当冷藏室10内的温度慢慢升高,直至冷藏室10内的温度高于5℃,蓄冷剂3开始发生相变,呈固态的蓄冷剂3开始融化,蓄冷剂3在融化过程中释放出大量冷量并与换热体1发生换热,由于换热体1与换热片2连接,冷量通过换热体1传递给换热片2,并通过换热片2与冷藏室10内的空气发生换热,使得冷藏室10内的温度降低,直至使冷藏室10内的温度降低至2℃。在蓄冷剂3发生相变开始融化的过程中,融化后的蓄冷剂3可从冷冻室20吸收冷量而慢慢冻结。当冷藏室10内的温度降低至2℃后,蓄冷剂3停止向冷藏室10释放冷量而持续吸收冷冻室20的冷量,直至蓄冷剂3完全凝固呈固态,以便在冷藏室10内的温度高于5℃时重新发生相变,完成对冷藏室10内温度的持续循环调节。与传统的制冷设备100相比,本实施例制冷设备100可利用蓄冷剂3通过热辐射的方式给冷藏室10进行降温,冷冻室20和冷藏室10相对独立设置,取消了回风通道的设计,避免冷藏室10内的空气湿度较大时在制冷回风循环过程中导致蒸发器4表面出现严重结霜的情况发生,保证制冷设备100的制冷效果,节省能耗。同时,在发生停电状况时,冷藏室10内的温度可利用蓄冷剂3释放冷量来长时间保持在2℃-8℃之间,减少冷藏室10内的温度波动,延长冷藏室10内食物的储存时间,利于食物的保存。另外,本实施例制冷设备100取消了回风通道的设计,简化了制冷设备100的结构以及生产工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冷设备100的成本。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换热体1设置在发泡层30的内部,换热体1上面向冷冻室20的一面抵接冷冻内胆201,换热体1上面向冷藏室10的一面连接换热片2的第一端。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的位置是上下分布关系,冷藏室10位于冷冻室20的上方,换热体1上面向冷藏室10的一面为换热体1的上表面,换热体1上面向冷冻室20的一面为换热体1的下表面。换热体1的下表面抵接冷冻内胆201的上壁,便于与冷冻内胆201发生换热,冷冻内胆201的冷量能直接传递给换热体1。换热体1的上表面连接换热体1的第一端,以将换热体1的冷量传递给换热片2。同理,如图4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的位置是左右分布关系,冷藏室10位于冷冻室20的右方,换热体1上面向冷冻室20的一面为换热体1的左表面,换热体1上面向冷藏室10的一面为换热体1的右表面。换热体1的左表面抵接冷冻内胆201的右壁,便于与冷冻内胆201发生换热,冷冻内胆201的冷量能直接传递给换热体1。换热体1的右表面连接换热体1的第一端,以将换热体1的冷量传递给换热片2。可以理解地,当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的位置是上下分布关系且冷藏室10位于冷冻室20的下方时,使得换热体1的上表面抵接冷冻内胆201的下壁,而换热体1的下表面连接换热体1的第一端即可。当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的位置是左右分布关系且冷藏室10位于冷冻室20的左方时,使得换热体1的右表面抵接冷冻内胆201的左壁,而换热体1的左表面连接换热体1的第一端即可。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换热体1设置在发泡层30内靠近蒸发器4的位置,蒸发器4产生的冷量能迅速地通过冷冻内胆201传递给换热体1,便于与换热体1进行换热。本实施例中,换热体1呈空心长方体状,换热体1上面向冷冻室20的一面与冷冻内胆201贴紧,换热体1上面向冷藏室10的一面与冷藏内胆101间隔设置。如图3示,在一实施例中,换热体1的整个下表面与冷冻内胆201上壁贴紧,增大了换热体1与冷冻内胆201的接触面积,进而利于增大换热体1与冷冻内胆201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而换热体1的上表面与冷藏内胆101下壁间隔设置,避免了换热体1与冷藏内胆101直接抵接,防止冷藏内胆101表面结冰。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发泡层30的内部除换热体1以外的区域全部填充有发泡料,以保证对冷藏内胆101的正常支撑及进一步防止冷藏内胆101表面结冰或结霜。同理,如图4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换热体1的整个左表面与冷冻内胆201右壁贴紧,增大了换热体1与冷冻内胆201的接触面积,进而利于增大换热体1与冷冻内胆201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而换热体1的右表面与冷藏内胆101左壁间隔设置,避免了换热体1与冷藏内胆101直接抵接,防止冷藏内胆101表面结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换热体1的厚度为5mm-10mm,换热体1上面向冷藏室10的一面与冷藏内胆101之间的间隔不小于2mm。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换热体1的厚度为h,h=5mm-10mm,换热体1上面向冷藏室10的一面与冷藏内胆101之间的间隔为b,b≥2mm,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本实施例中,换热片2设置在靠近冷藏室10的后壁的位置。可以理解地,制冷设备100的箱体40内形成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冷藏室10的后壁与制冷设备100的门体50相对设置,将换热片2安装在靠近冷藏室10的后壁的位置,结构紧凑,不过多占用冷藏室10内的有效使用面积。另外,换热片2只是靠近冷藏室10的后壁的位置而不与冷藏室10的后壁贴紧,使得换热片2上全部表面均能与冷藏室10内的空气发生换热,提高换热效率。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换热片2与冷藏室10的后壁相互平行设置,换热片2的面积为冷藏室10的后壁的面积的1/2-3/4。换热片2的尺寸可根据冰箱型号的不同灵活设计,使得换热片2的尺寸在合理的范围内,满足不同型号冰箱的需求。另外,换热片2的形状也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置,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本实施例的制冷设备100还包括位于冷藏室10内的风机5,风机5的出风方向正对换热片2设置,风机5对换热片2进行吹风,加快换热片2与冷藏室10内空气的换热速度,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改善制冷设备100的制冷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对制冷设备100的制冷要求不高时,可省略冷藏室10内的风机5的设置,不仅减少了冰箱的动力部件,简化制冷设备100的结构以及生产工序,同时降低了制冷设备100的能耗以及风机5产生的噪音。可以理解地,冷冻室20内正对蒸发器4的位置也安装有风机5,以加快冷冻室20的换热效率。本实施例中,换热体1和换热片2均为铝材制件,易于取材,便于制作,且铝材制件的导热性能好,便于蓄冷剂3与换热体1进行换热以及换热体1与换热片2进行换热。本实施例的换热片2的厚度优选为2mm-5mm,不易发生变形,保证换热片2与冷藏室10内空气正常换热。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