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系统及制冷系统制冷量测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84943发布日期:2019-05-31 19:17阅读:8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冷系统及制冷系统制冷量测试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及制冷系统制冷量测试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给出制冷剂温度、压力、流量明确的测试位置的制冷系统及制冷系统制冷量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涉及于冷库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gb50072-2010《冷库设计规范》、gb/t30103.1《冷库热工性能试验方法第1部分:温度和湿度检测》、gb/t30103.2《冷库热工性能试验方法第2部分:风速检测》、gb/t30103.3《冷库热工性能试验方法第3部分:围护结构热流量检测》、gb/t15912.1-2009《制冷机组及供制冷系统节能测试第1部分:冷库》和sb/t10797-2012《室内装配式冷库》等。gb/t15912.1-2009《制冷机组及供制冷系统节能测试第1部分:冷库》的测点布置方式为,每一测量分区按照矩形或正方形网格进行热流量的多点测量。测点密度不小于0.05个点/每平米.gb/t5773-2004《容积式制冷剂压缩机性能试验》的测点布置为,流量计安装在过冷器与膨胀阀之间的管道上,温度测点配置在过冷器和流量计制冷剂液体进口处,压力表安装在流量计出口处。上述标准主要针对冷库设计、性能测试方法做出说明,已较好的用于冷库性能及运行现状评估,但没有给出制冷剂温度、压力、流量明确的测试位置,可操作性不强,对冷库行业的节能发展作用不够全面和深入。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给出制冷剂温度、压力、流量明确的测试位置的制冷系统及制冷系统制冷量测试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制冷系统,由压缩机、蒸发器、节流阀、储液器及冷凝器等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构成封闭的制冷系统,其中,所述压缩机用来对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把低压的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所述冷凝器用来对所述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进行冷却和冷凝,使其放热,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把气体液化成制冷剂液体;所述储液器用来进行气液分离;所述节流阀用来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减压,节流膨胀成低压低温的液体制冷剂;所述蒸发器把节流膨胀后的低压低温制冷剂液体,从周围介质中吸热气化成为气体,使得周围介质温度降低。

优选地,用于测试制冷剂流量、供液温度的流量计和温度传感器优选设置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储液器之间的a2b2位置;若该部位不具备测试条件所述流量计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可设置在所述储液器与所述节流阀之间的a1b1位置;用于测试吸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压缩机与所述蒸发器之间的c位置。

一种上述制冷系统制冷量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吸气温度和供液温度测试:将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于压缩机吸气管和蒸发器供液管的位于节流器前的管壁处,每个测试部位在管壁上方、下方或相对平均分布的位置至少布置三个温度传感器,分别计算其平均温度代表吸气温度和供液温度;

2)、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测试:将压力变送器分别安装于压缩机吸气管和系统供液管的位于节流器前的管壁处进行测试,得出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

3)、制冷剂流量测试:流量计的测试部位宜优选设置在所述储液器之前供液管道上,若该部位不具备测试条件,测试部位也可选在制冷系统储液器之后供液管道上升管段;

制冷系统24h内总制冷量qs应按公式(1)进行计算:

……………………………………(1)

式中:

qs——制冷系统24h总制冷量,单位为千瓦小时每24小时(kw•h/24h);

g——24h制冷剂累积流量,单位为(m³);

ρ——制冷剂密度,单位为(kg/m³);

h1——制冷剂供液比焓,单位为(kj/kg);

h2——制冷剂蒸发比焓,单位为(kj/kg);

其中,制冷剂供液比焓通过测得供液温度和冷凝压力查制冷剂热物性参数表获得;制冷剂蒸发比焓通过测得吸气温度和蒸发压力查制冷剂热物性参数表获得。

优选地,数据采集记录应与库内、外温度采集记录同步,数据记录时间间隔1min,总时长不低于36h,采用连续自动记录方式。

本发明在制冷量测试方法给出制冷剂温度、压力、流量明确的测试位置,可操作性强,对冷库行业的节能发展作用全面和深入,相比现有技术具备显著的改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制冷系统制冷量测试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制冷系统,由压缩机1、蒸发器2、节流阀3、储液器4及冷凝器5等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构成封闭的制冷系统,其中,所述压缩机1用来对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把低压的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所述冷凝器5用来对所述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进行冷却和冷凝,使其放热,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把气体液化成制冷剂液体;所述储液器4用来进行气液分离;所述节流阀3用来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减压,节流膨胀成低压低温的液体制冷剂;所述蒸发器2把节流膨胀后的低压低温制冷剂液体,从周围介质中吸热气化成为气体,使得周围介质温度降低。

如图1所示,用于测试制冷剂流量、供液温度的流量计g和温度传感器t优选设置在所述冷凝器5与所述储液器4之间的a2b2位置;若该部位不具备测试条件所述流量计g和所述温度传感器t可设置在所述储液器4与所述节流阀3之间的a1b1位置;用于测试吸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t设置在所述压缩机1与所述蒸发器2之间的c位置。

一种制冷系统制冷量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吸气温度和供液温度测试:将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于压缩机吸气管和蒸发器供液管的位于节流器前的管壁处,每个测试部位在管壁上方、下方或相对平均分布的位置至少布置三个温度传感器,分别计算其平均温度代表吸气温度和供液温度;

2)、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测试:将压力变送器分别安装于压缩机吸气管和系统供液管的位于节流器前的管壁处进行测试,得出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

3)、制冷剂流量测试:流量计的测试部位宜优选设置在所述储液器之前供液管道上,若该部位不具备测试条件,测试部位也可选在制冷系统储液器之后供液管道上升管段;

制冷系统24h内总制冷量qs应按公式(1)进行计算:

……………………………………(1)

式中:

qs——制冷系统24h总制冷量,单位为千瓦小时每24小时(kw•h/24h);

g——24h制冷剂累积流量,单位为(m³);

ρ——制冷剂密度,单位为(kg/m³);

h1——制冷剂供液比焓,单位为(kj/kg);

h2——制冷剂蒸发比焓,单位为(kj/kg);

其中,制冷剂供液比焓通过测得供液温度和冷凝压力查制冷剂热物性参数表获得;制冷剂蒸发比焓通过测得吸气温度和蒸发压力查制冷剂热物性参数表获得;物性参数表可通过制冷剂物性查询软件refprop进行查询。

上述技术方案中,数据采集记录应与库内、外温度采集记录同步,数据记录时间间隔1min,总时长不低于36h,采用连续自动记录方式。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在制冷量测试方法给出制冷剂温度、压力、流量明确的测试位置,可操作性强,对冷库行业的节能发展作用全面和深入,具备显著的改进。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