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智能快速除霜及保护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31952发布日期:2019-07-10 10:19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智能快速除霜及保护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具体讲是一种空调器智能快速除霜及保护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热泵)在冬天制热时,结霜是系统运行中常见的现象,当室外换热器表面温度低于空气露点温度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便会凝结,而当此温度低于0℃时,凝露就会堆积在室外换热器表面形成霜。室外换热器表面霜层厚度的增加,不仅会造成很大的管壁附加热阻,而且会使室外换热器盘管上的空气通道变窄,进而增大空气的流动阻力,从而会导致空调器的制热量大大减少,室外换热器换热能力大幅度下降,风机功耗增加,工作状况恶化,从而影响了空调器的制热效果,因此除霜是冬天空调器运行时的一个重要的控制过程。目前关于空调器智能快速除霜及保护控制方法较多,如热气旁通法、逆向循环法、热量补充法、分组节流除霜法等等,其中技术最成熟、使用最普遍的方法是逆向循环法除霜法,即当空调器满足除霜条件时,四通换向阀换向,改变冷媒流动方向,压缩机排出的高温气态冷媒进入室外换热器并释放热量,以此融掉室外换热器表面上的霜层。

目前,现有的逆向循环法除霜法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第一,当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四通换向阀换向时,室外换热器中大量的液态冷媒在压差作用下将快速地回到压缩机的低压侧,从而会导致压缩机带液运行,而大量的液态冷媒会稀释压缩机的润滑油,严重时会导致压缩机损坏;第二,若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前压缩机带液运行,那么当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时,压缩机排出的高温气态冷媒进入四通换向阀,并与液态冷媒相遇后,这些液态冷媒会瞬间急剧气化并产生瞬时高压,从而极易破坏四通换向阀;第三,当室外换热器表面霜层较厚时,空调器除霜时间会较长,有时候甚至长达10min,而这严重影响了制热效果和空调器的使用舒适性;第四,除霜时间长,除霜结束后压缩机带液运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时,不但能有效防止因压缩机带液运行而造成压缩机损坏的情况发生,而且能够对四通换向阀进行有效保护,避免其损坏,并且能够有效缩短除霜时间,实现智能快速除霜的空调器智能快速除霜及保护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空调器智能快速除霜及保护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空调器制热运行时,调节室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大小,将压缩机排气过热度维持在第一排气过热度目标值δttar,并执行步骤s2;

s2、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除霜条件,若是,执行步骤s3;否则执行步骤s1;

s3、判断压缩机的带液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带液条件,若是,执行步骤s4-1,否则执行步骤s4-2,其中,所述带液参数用于判断所述压缩机内是否存在液态冷媒;

s4-1、空调器进行干燥运行和蓄热运行,并判断所述压缩机的带液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二带液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s5;否则空调器停止干燥运行和蓄热运行,并执行步骤s6;

s4-2、空调器进行蓄热运行,且当空调器蓄热运行的持续时间达到目标蓄热运行时间t2时,空调器停止蓄热运行,并执行步骤s6;

s5、判断空调器干燥运行的持续时间是否达到目标干燥运行时间t1,若是,空调器停止干燥运行和蓄热运行,并执行步骤s6;否则重新执行步骤s4-1;

s6、空调器停止制热运行,并进入除霜运行。

可以理解地,除霜前的干燥运行能够有效减少室外换热器中的液态冷媒流量,从而当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四通换向阀换向时,回到压缩机的低压侧的液态冷媒就会大大减少,进而有效避免了因压缩机内的润滑油被过分稀释的情况发生,最终保证了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同时还能够有效防止在进入除霜模式前压缩机带液运行的情况发生,从而对四通换向阀起到了保护作用,避免了四通换向阀在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时受瞬时高压冲击而损坏的情况发生。而制热过程中的蓄热运行不但能够在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前在室内换热器上为除霜过程储存热量,在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后大大缩短除霜时间,实现快速除霜;而且能够有效提高空调器除霜过程中的压缩机排气过热度,防止压缩机带液运行,保证了压缩机正常使用的同时,对四通换向阀起到了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带液参数包括压缩机实时排气温度以及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所述步骤s3包括:

判断所述压缩机实时排气温度是否小于t3或者所述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是否小于δt3,其中,t3和δt3均为预设的温度值。

可以理解地,通过判断压缩机实时排气温度是否小于t3或者判断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是否小于δt3,能确定压缩机内是否存在液态冷媒,如果压缩机实时排气温度小于t3或者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小于δt3,则压缩机的带液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带液条件,表明压缩机内存在液态冷媒,需要进行干燥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1包括:

每隔一段时间δt判断所述压缩机实时排气温度是否小于t4或者所述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是否小于δt4,其中,t4和δt4均为预设的温度值。

可以理解地,通过判断压缩机实时排气温度是否小于t4或者判断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是否小于δt4,能确定压缩机内是否存在液态冷媒,如果压缩机实时排气温度小于t4或者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小于δt4,则压缩机的带液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二带液条件,表明压缩机内仍然存在液态冷媒,还需要继续进行干燥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运行的具体控制方式为:保持空调器制热运行,提高压缩机排气过热度,并最终将压缩机排气过热度维持在第二排气过热度目标值δttar',其中,δttar'大于δttar。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排气过热度目标值满足以下算式:

δttar'=δttar+kdef

其中,δttar'为所述第二排气过热度目标值,δttar为所述第一排气过热度目标值,kdef为预设的过热度修正值。

进一步地,所述蓄热运行的具体控制方式为:保持空调器制热运行,室内机换热器吸收并储存来自冷媒的热量,并通过调节室内机风机的风速,将室内机换热器所储存的热量总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蓄热运行中调节室内机风机的风速的具体控制方式为:

若所述空调器的高压压力或室内换热器的盘管温度越大,则所述室内机风机的风速越高。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包括:

每隔一定的时间t3检测压缩机实时排气温度或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

根据所述压缩机实时排气温度或所述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以及历史修正过热度目标值确定修正过热度目标值,其中,所述历史修正过热度目标值为根据上一次检测得到的压缩机排气实时温度以及上一次检测得到的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确定的修正过热度目标值;

通过所述修正过热度目标值及预设定的基准过热度目标值确定所述第一排气过热度目标值δttar。

进一步地,所述修正过热度目标值及所述预设定的基准过热度目标值满足算式:

其中,δttar为所述第一排气过热度目标值,δt0为所述预设的基准过热度目标值,ktd为所述修正过热度目标值。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压缩机实时排气温度或所述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以及历史修正过热度目标值确定修正过热度目标值的步骤包括:

当t≥td1或δt≥δt1时,ktd=ktd'-a;

当t≤td2或δt≤δt2时,ktd=ktd'+a;

当td2<t<td1或δt2<δt<δt1时,ktd=ktd';

其中,t为所述压缩机实时排气温度,δt为所述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ktd为所述修正过热度目标值,ktd'为所述历史修正过热度目标值,td1、td2、δt1和δt2均为预设的温度值,且td1>td2,δt1>δt2。

进一步地,当空调器设有过冷喷射装置时,所述空调器智能快速除霜及保护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7、当空调器进入除霜运行后,在整个除霜运行过程中,通过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对过冷喷射装置中的过冷电子膨胀阀开度大小进行调节;

s8、当空调器满足结束除霜条件时,空调器结束除霜,同时关闭过冷电子膨胀阀,并执行步骤s1。

可以理解地,在除霜过程中,当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较高时,通过打开过冷喷射装置中的过冷电子膨胀阀,能够快速提空调器的低压压力,补充空调器除霜时的冷媒循环量,从而达到加快除霜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7包括:

若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或压缩机实时排气温度越大,则所述过冷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越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提供的空调器智能快速除霜及保护控制方法所涉及的空调器的系统原理图;

图2是实施例1提供的空调器智能快速除霜及保护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实施例1提供的空调器智能快速除霜及保护控制方法进一步的流程图;

图4是实施例1提供的空调器智能快速除霜及保护控制方法中蓄热运行时室内机风机的控制原理图;

图5是实施例1提供的空调器智能快速除霜及保护控制方法中蓄热运行时室内机风机的控制原理图;

图6是实施例2提供的空调器智能快速除霜及保护控制方法所涉及的空调器的系统原理图;

图7是实施例2提供的空调器智能快速除霜及保护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标:1-压缩机;2-油分离器;3-回油毛细管;4-四通换向阀;5-室外换热器;6-室外机风机;7-室外电子膨胀阀;8-单向阀;9-气液分离器;10-室内换热器;11-室内机风机;12-排气温度传感器;13-高压压力传感器;14-吸气温度传感器;15-室外换热器盘管温度传感器;16-室内换热器盘管温度传感器;17-过冷换热器;18-过冷电子膨胀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空调器智能快速除霜及保护控制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智能快速除霜及保护控制方法所涉及的空调器如图1所示,它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室外机包括压缩机1、油分离器2、回油毛细管3、四通换向阀4、室外换热器5、室外机风机6、室外电子膨胀阀7、单向阀8和气液分离器9,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10和室内机风机11,压缩机1的出口与油分离器2的入口连通,油分离器2的冷媒出口与四通换向阀的d口连通,四通换向阀4的c口与室外换热器5一端连通,室外换热器5另一端同时与室外电子膨胀阀7的一端以及单向阀8的一端连通,室内换热器10的一端同时与室外电子膨胀阀7的另一端以及单向阀8的另一端连通,室内换热器10的另一端与四通换向阀4的e口连通,四通换向阀4的s口与气液分离器9的入口连通,气液分离器9的出口同时与压缩机1的入口及回油毛细管3的一端相通,回油毛细管3的另一端与油分离器2的回油口相通,室外机风机6靠近室外换热器5设置,室内机风机11靠近室内换热器10设置。

请继续参阅图1,空调器还包括排气温度传感器12、高压压力传感器13、吸气温度传感器14、室外换热器盘管温度传感器15以及室内换热器盘管温度传感器16。其中,排气温度传感器12以及高压压力传感器13均设置于与压缩机1出口连通的管路上;吸气温度传感器14设置于与压缩机1进口连通的管路上;室外换热器盘管温度传感器15设置于室外换热器5的盘管上;室内换热器盘管温度传感器16设置在室内换热器10的盘管上。

当上述的空调器工作在除霜模式时,四通换向阀4的d口和c口相互连通,e口与s口相互连通,此时冷媒沿着压缩机1、油分离器2、四通换向阀4的d口、四通换向阀4的c口、室外换热器5、单向阀8及室外电子膨胀阀7(此时室外电子膨胀阀7全开)、室内换热器10、四通换向阀4的e口、四通换向阀4的s口、气液分离器9、压缩机1这个路线循环;而当上述的空调器工作在制热模式时,四通换向阀4的d口和e口相互连通,c口与s口相互连通,此时冷媒沿着压缩机1、油分离器2、四通换向阀4的d口、四通换向阀4的e口、室内换热器10、室外电子膨胀阀7、室外换热器5、四通换向阀4的c口、四通换向阀4的s口、气液分离器9、压缩机1这个路线循环。

请参阅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智能快速除霜及保护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智能快速除霜及保护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空调器制热运行时,调节室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大小,将压缩机排气过热度维持在第一排气过热度目标值δttar,并执行步骤s2。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步骤s1包括:

s11,每隔一定的时间t3检测压缩机实时排气温度或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

需要说明的是,压缩机实时排气温度可通过设置在与压缩机1出口连通的管路上的排气温度传感器12实时检测得到。

另外,压缩机排气过热度可通过“ts-tdef”计算后得出,其中,ts为压缩机吸气温度;tdef为室外换热器盘管温度。其中,压缩机吸气温度可通过设置在与压缩机1进口连通的管路上的吸气温度传感器14实时检测得到;室外换热器盘管温度可通过设置在室外换热器5盘管上的室外换热器盘管温度传感器15实时检测得到。

s12,根据压缩机实时排气温度或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以及历史修正过热度目标值确定修正过热度目标值。

其中,历史修正过热度目标值为根据上一次检测得到的压缩机排气实时温度以及上一次检测得到的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确定的修正过热度目标值。

具体地,当t≥td1或δt≥δt1时,ktd=ktd'-a;

当t≤td2或δt≤δt2时,ktd=ktd'+a;

当td2<t<td1或δt2<δt<δt1时,ktd=ktd';

其中,t为所述压缩机实时排气温度,δt为所述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ktd为所述修正过热度目标值,ktd'为所述历史修正过热度目标值,td1、td2、δt1和δt2均为预设的温度值,且td1>td2,δt1>δt2。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a=1℃。例如,若历史修正过热度目标值ktd'为6℃,则当t≥td1或δt≥δt1时,修正过热度目标值ktd为6-1=5℃;当t≤td2或δt≤δt2时,修正过热度目标值ktd为6+1=7℃;当td2<t<td1或δt2<δt<δt1时,修正过热度目标值ktd为6℃。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次确定修正过热度目标值时,无需利用历史修正过热度目标值,此时可采用以下方式确定:

当t≥td1或δt≥δt1时,ktd取-2~-1℃中的任意值;当t≤td2或δt≤δt2时,ktd取1~3℃中的任意值;当td2<t<td1或δt2<δt<δt1时,ktd取0℃。

s13,通过修正过热度目标值及预设定的基准过热度目标值确定第一排气过热度目标值δttar。

其中,修正过热度目标值及预设定的基准过热度目标值满足算式:

其中,δttar为第一排气过热度目标值,δt0为预设的基准过热度目标值,ktd为修正过热度目标值。

优选的,δt0的取值范围为1~3℃,优选为2℃;t3的取值范围为3~7min,优选为5min;td1的取值范围为85~95℃,优选为90℃;td2的取值范围为55~65℃,优选为60℃;δt1的取值范围为42~48℃,优选为45℃;δt2的取值范围为15~20℃,优选为20℃。

s2、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除霜条件,若是,执行步骤s3;否则执行步骤s1。

s3、判断压缩机的带液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带液条件,若是,执行步骤s4-1;否则执行步骤s4-2。

其中,带液参数用于判断所述压缩机内是否存在液态冷媒。此外,带液参数包括压缩机实时排气温度以及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

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3,s3包括:

判断压缩机实时排气温度是否小于t3或者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是否小于δt3,其中,t3和δt3均为预设的温度值。

通过判断压缩机实时排气温度是否小于t3或者判断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是否小于δt3,能确定压缩机内是否存在液态冷媒,如果压缩机实时排气温度小于t3或者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小于δt3,则压缩机的带液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带液条件,表明压缩机内存在液态冷媒,需要进行干燥运行。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t3的取值范围为60~65℃,优选为65℃;δt3的取值范围为10~20℃,优选为20℃。

s4-1、空调器进行干燥运行和蓄热运行,并判断所述压缩机的带液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二带液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s5;否则空调器停止干燥运行和蓄热运行,并执行步骤s6。

具体地,每隔一段时间δt判断所述压缩机实时排气温度是否小于t4或者所述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是否小于δt4,其中,t4和δt4均为预设的温度值。通过判断压缩机实时排气温度是否小于t4或者判断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是否小于δt4,能确定压缩机内是否存在液态冷媒,如果压缩机实时排气温度小于t4或者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小于δt4,则压缩机的带液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二带液条件,表明压缩机内仍然存在液态冷媒,还需要继续进行干燥运行。其中,t4和δt4均为预设的温度值。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δt的取值范围为1~5s,优选为3s;t4的取值范围为90~100℃,优选为95℃;δt4的取值范围为45~55℃,优选为50℃。

干燥运行的具体控制方式为:保持空调器制热运行,提高压缩机排气过热度,并最终将压缩机排气过热度维持在第二排气过热度目标值δttar';其中,δttar'大于δttar。

其中,第二排气过热度目标值满足以下算式:

δttar'=δttar+kdef

其中,δttar'为第二排气过热度目标值,δttar为第一排气过热度目标值,kdef为预设的过热度修正值。

干燥运行能够有效减少室外换热器中的液态冷媒流量,从而当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四通换向阀换向时,回到压缩机的低压侧的液态冷媒就会大大减少,进而有效避免了因压缩机内的润滑油被过分稀释的情况发生,最终保证了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同时还能够有效防止在进入除霜模式前压缩机带液运行的情况发生,从而对四通换向阀起到了保护作用,避免了四通换向阀在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时受瞬时高压冲击而损坏的情况发生。

蓄热运行的具体控制方式为:保持空调器制热运行,室内机换热器吸收并储存来自冷媒的热量,并通过调节室内机风机的风速,将室内机换热器所储存的热量总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其中,蓄热运行中调节室内机风机的风速的具体控制方式为:若空调器的高压压力或室内换热器的盘管温度越大,则室内机风机的风速越高。

其中,空调器的高压压力可通过设置在与压缩机1出口连通的管路上的高压压力传感器13实时检测得到;室内换热器的盘管温度可通过设置在室内换热器10盘管上的室内换热器盘管温度传感器16实时检测得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4,当空调器的高压压力大于或等于pd1时,室内机风机以中速运行;

当空调器的高压压力小于或等于pd4时,室内机风机停止运行;

当空调器的高压压力介于pd4与pd1之间时,室内机风机以低速运行。

在蓄热运行进行过程中:

当室内机风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时,若空调器的高压压力逐渐上升并达到pd3,则室内机风机转入低速运行状态;

当室内机风机处于低速运行状态时,若空调器的高压压力逐渐上升并达到pd1,则室内机风机转入中速运行状态;

当室内机风机处于中速运行状态时,若空调器的高压压力逐渐下降并达到pd2,则室内机风机转入低速运行状态;

当室内机风机处于低速运行状态时,若空调器的高压压力逐渐下降并达到pd4,则室内机风机转入停止运行状态。

其中,pd1、pd2、pd3和pd4均为预设的压力值,且pd1>pd2>pd3>pd4。

作为优选,pd1的取值范围为27~30bar,优选为30bar;pd2的取值范围为25~26bar,优选为26bar;pd3的取值范围为23~24bar,优选为24bar;pd4的取值范围为19~21bar,优选为21bar。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5,进入蓄热运行时:

当室内换热器的盘管温度大于或等于tc1时,室内机风机以中速运行;

当室内换热器的盘管温度小于或等于tc4时,室内机风机停止运行;

当室内换热器的盘管温度介于tc4与tc1之间时,室内机风机以低速运行。

在蓄热运行进行过程中:

当室内机风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时,若室内换热器的盘管温度逐渐上升并达到tc3,则室内机风机转入低速运行状态;

当室内机风机处于低速运行状态时,若室内换热器的盘管温度逐渐上升并达到tc1,则室内机风机转入中速运行状态;

当室内机风机处于中速运行状态时,若室内换热器的盘管温度逐渐下降并达到tc2,则室内机风机转入低速运行状态;

当室内机风机处于低速运行状态时,若室内换热器的盘管温度逐渐下降并达到tc4,则室内机风机转入停止运行状态。

其中,tc1、tc2、tc3和tc4均为预设的温度值,且tc1>tc2>tc3>tc4。

作为优选,tc1的取值范围为49~52℃,优选为50℃;tc2的取值范围为44~47℃,优选为46℃;tc3的取值范围为40~43℃,优选为41℃;tc4的取值范围为34~37℃,优选为36℃。

蓄热运行不但能够在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前在室内换热器上为除霜过程储存热量,在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后大大缩短除霜时间,实现快速除霜;而且能够有效提高空调器除霜过程中的压缩机排气过热度,防止压缩机带液运行,保证了压缩机正常使用的同时,对四通换向阀起到了保护作用。

s4-2、空调器进行蓄热运行,且当空调器蓄热运行的持续时间达到目标蓄热运行时间t2时,空调器停止蓄热运行,并执行步骤s6。

在本实施例中,t2的取值范围为3~6min,优选为5min。

s5、判断空调器干燥运行的持续时间是否达到目标干燥运行时间t1,若是,空调器停止干燥运行和蓄热运行,并执行步骤s6;否则执行步骤s4-1;

在本实施例中,t1的取值范围为3~6min,优选为5min。

s6、空调器停止制热运行,并进入除霜运行。

压缩机排气过热度可通过“ts-tdef”计算后得出,其中,ts为压缩机吸气温度;tdef为室外换热器盘管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空调器的除霜判定条件以及除霜运行时的具体操作均为现有常规技术,故不在此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智能快速除霜及保护控制方法同样适用于多联机,当空调器为多联机时,各室内机风机11的风速按照本发明空调器智能快速除霜及保护控制方法独立控制。

本实施例中的进入除霜判定、除霜运行及结束除霜判定均为现有常规技术,故不在此赘述。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时,不但能有效防止因压缩机带液运行而造成压缩机损坏的情况发生,且能对四通换向阀进行有效保护,避免其损坏,并能缩短除霜时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一、所涉及的空调器增设了过冷喷射装置;二、在空调器除霜过程中,增加了对过冷喷射装置中的过冷电子膨胀阀开度大小的调节,具体如下: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智能快速除霜及保护控制方法所涉及的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室外机包括压缩机1、油分离器2、回油毛细管3、四通换向阀4、室外换热器5、室外机风机6、室外电子膨胀阀7、单向阀8、气液分离器9以及过冷喷射装置,过冷喷射装置包括过冷换热器17和过冷电子膨胀阀18,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10和室内机风机11,压缩机1的出口与油分离器2的入口连通,油分离器2的冷媒出口与四通换向阀的d口连通,四通换向阀4的c口与室外换热器5一端连通,室外换热器5另一端同时与室外电子膨胀阀7的一端以及单向阀8的一端连通,室外电子膨胀阀7的另一端以及单向阀8的另一端同时与过冷换热器17的一端以及过冷电子膨胀阀18的一端连通,过冷换热器17的另一端与室内换热器10的一端连通,室内换热器10的另一端与四通换向阀4的e口连通,四通换向阀4的s口与气液分离器9的入口连通,气液分离器9的出口同时与压缩机1的入口及回油毛细管3的一端相通,回油毛细管3的另一端与油分离器2的回油口相通,室外机风机6靠近室外换热器5设置,室内机风机11靠近室内换热器10设置;同时,过冷换热器17还连通在过冷电子膨胀阀18的另一端与气液分离器9的入口之间。

当上述的空调器工作在除霜模式时,四通换向阀4的d口和c口相互连通,e口与s口相互连通,此时一部分冷媒沿着压缩机1、油分离器2、四通换向阀4的d口、四通换向阀4的c口、室外换热器5、单向阀8及室外电子膨胀阀7(此时室外电子膨胀阀7全开)、过冷换热器17、室内换热器10、四通换向阀4的e口、四通换向阀4的s口、气液分离器9、压缩机1这个路线循环;另一部分冷媒沿着压缩机1、油分离器2、四通换向阀4的d口、四通换向阀4的c口、室外换热器5、单向阀8及室外电子膨胀阀7、过冷电子膨胀阀18、过冷换热器17、气液分离器9、压缩机1这个路线循环;上述的两部分冷媒能够在过冷换热器17中完成换热。

而当上述的空调器工作在制热模式时,四通换向阀4的d口和e口相互连通,c口与s口相互连通,过冷电子膨胀阀18正常控制,此时冷媒主要沿着压缩机1、油分离器2、四通换向阀4的d口、四通换向阀4的e口、室内换热器10、室外电子膨胀阀7、室外换热器、四通换向阀4的c口、四通换向阀4的s口、气液分离器9、压缩机1这个路线循环,此为现有常规技术。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智能快速除霜及保护控制方法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步骤:

s7、当空调器进入除霜运行后,在整个除霜运行过程中,通过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对过冷喷射装置中的过冷电子膨胀阀开度大小进行调节。

其中,对过冷电子膨胀阀开度调节过程满足:若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或压缩机实时排气温度越大,则所述过冷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越大。

具体地,当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大于或等于δt5时,将过冷电子膨胀阀打开到351~450步开度;

当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小于δt5,且大于δt6时,将过冷电子膨胀阀打开到301~350步开度;

当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δt6,且大于δt7时,将过冷电子膨胀阀打开到251~300步开度;

当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δt7,大于δt8时,将过冷电子膨胀阀打开到201~250步开度;

当压缩机实时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δt8时,关闭过冷电子膨胀阀。

其中,δt5,δt6,δt7和δt8均为预设的温度值,且δt5>δt6>δt7>δt8;

优选的,δt5的取值范围为31~35℃,优选为31℃;δt6的取值范围为26~30℃,优选为28℃;δt7的取值范围为16~25℃,优选为22℃;δt8的取值范围为10~15℃,优选为15℃;

s8、当空调器满足结束除霜条件时,空调器结束除霜,同时关闭过冷电子膨胀阀,并执行步骤s1。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智能快速除霜及保护控制方法,当空调器满足除霜条件时,判断压缩机排气温度或者排气过热度是否符合要求,若是,空调器进行干燥运行和蓄热运行,否则空调器进行蓄热运行。由于在除霜前进行了干燥运行,使得当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四通换向阀换向时,回到压缩机的低压侧的液态冷媒就会大大减少,进而有效避免了因压缩机内的润滑油被过分稀释的情况发生,最终保证了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同时还能够有效防止在进入除霜模式前压缩机带液运行的情况发生,从而对四通换向阀起到了保护作用,避免了四通换向阀在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时受瞬时高压冲击而损坏的情况发生。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