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循桶回油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0230发布日期:2019-10-19 03:32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低循桶回油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循桶回油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制冷设备,是指主要用于食物冷藏、各类货物冷藏及暑天的室内空气调节的设备。主要由压缩机、膨胀阀、蒸发器、冷凝器和管路组成。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压缩制冷设备、吸收制冷设备、蒸汽喷射制冷设备、热泵制冷设备和电热制冷装置等。通过设备的工作循环将物体及其周围的热量移出,造成并维持一定的低温状态。目前所用的制冷剂主要是氟里昂和氨,尤以氟利昂使用最多。

如图1所示,在低循桶1的下侧连接有供油管2,供油管2的另一端连接在制冷压缩机3上,在制冷压缩机3上设置有回油管4,回油管4的另一端连接在低循桶1上。在液罐5的下侧连接有供液管6,供液管6的另一端连接在制冷压缩机3上,在制冷压缩机3上有制冷管7,制冷管7的另一端连接在蒸发器8上,在蒸发器8上连接有回液管9,回液管9的一端连接在液罐5上。其中,低循桶1中装有油液,液罐5中装有制冷剂。

在进行制冷时,低循桶1中的油液经由供油管2流出,流到制冷压缩机3中,供制冷压缩机3使用。液罐5中的制冷剂经由制冷管7流出到制冷压缩机3中,制冷剂在制冷压缩机3中加压汽化,并且在制冷剂在汽化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形成高压低温气体,高压低温气体在制冷压缩机3中进行冷凝,最终经由制冷管7进入蒸发器8中,通过蒸发器8对周围环境进行降温,制冷剂在蒸发器8中完成降温的过程后,经由回液管9流回液罐5中进行降压,从而完成制冷循环。其中,制冷压缩机3在使用的油液经由回油管4流回低循桶1中,从而完成油液的循环使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实际的油路循环中,一般会在制冷剂中添加一些二氧化碳或者氮气类的介质,在制冷剂从蒸发器8中回流至液罐5中再次流出进行循环时,制冷剂的温度为正常时的温度。例如,经过制冷后的温度为0度,未经制冷时的温度为5度。但是在制冷剂处于正常温度时,二氧化碳或者氮气等介质处于气态,混合在制冷剂中,使得在制冷剂的中的单位液体在降温时还需要将制冷剂中的气体压缩成液体,从而需要更长的制冷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循桶回油制冷系统,能够在制冷剂进入制冷压缩机中进行制冷之前就对制冷剂进行预制冷,将制冷剂进行提前制冷,先使制冷剂中的空气进行液化,从而减少制冷压缩机对制冷剂的整体制冷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低循桶回油制冷系统,在装有油液的低循桶的下侧连接有供油管,供油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制冷压缩机上,在制冷压缩机上设置有回油管,回油管的另一端连接在低循桶上;在装有制冷剂的液罐的下侧连接有供液管,供液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制冷压缩机上,在制冷压缩机上有制冷管,制冷管的另一端连接在蒸发器上,在蒸发器上连接有回液管,回液管的一端连接在液罐上;

所述供油管上安装有板换;

所述供油管分为两段,设置在板换与低循桶之间的一段为第一分管,设置在板换与制冷压缩机之间的一段为第二分管,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连通;

所述供液管上连接有第三分管,第三分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板换上,在板换上连接有与第三分管连通的第四分管,第四分管的另一端连接在供液管;

制冷剂和油液在板换中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实现对制冷剂进行降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制冷时,低循桶中的油液流入第一分管中,经由第一分管流入板换中,油液在板换中进行加热,使得油液中的非油物质在加热的过程中气化与油液发生分离。油液完成加热后,从第二分管流入制冷压缩机中供制冷压缩机使用。液罐中的制冷剂流入供液管中,并且制冷剂在供液管中进行分路,并且分成两条路,一部分的制冷剂沿着供液管流入制冷压缩机中进行降温,另一部分的制冷剂经由第三分管流入板换中,在板换中进行降温,使得制冷剂中的气体液化,和制冷剂混合在一起。制冷剂完成降温后,从第四分管中流回供液管中的液体进行混合,从而降低供液管中原有的正常温度的制冷剂的温度。在板换中,油液加热所吸收的温度与制冷剂放出的热量相同,从而使得板换中的热量平衡。

综上,制冷压缩机在制冷的过程中,制冷剂和油液在板换中进行热交换,使得油液加热制冷剂过冷,而且过冷后的制冷剂与未过冷的制冷剂进行混合,降低制冷剂的整体温度,使得制冷剂中的二氧化碳等介质液化,减少单位液体的制冷剂在制冷压缩机中的过冷时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分管和第四分管之间安装有平衡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分管和第四分管之间存在压差时,可以通过平衡管进行补液,让第三分管和第四分管保持液压平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平衡管的直径设置为小于第三分管和第四分管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制冷剂直接经过平衡管从第三分管流入第四分管中,而不经过板换的情况出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低循桶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分管中油液流量的浮球阀,在低循桶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导油管,导油管与第一分管连通;

所述浮球阀包括固定连接在低循桶内壁上的支座、铰接在支座上的铰接杆、固定连接在铰接杆另一端上的浮球、铰接在铰接杆上的从动杆以及铰接在从动杆另一端上的滑板,滑板盖设在导油管的管口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浮球随着低循桶中液面的高低来改变在低循桶中的位置,而且浮球在移动时,铰接杆会随着浮球一起运动,使得铰接杆发生转动,而且铰接杆带动从动杆运动,会使从动杆对滑板进行拉动,从而改变滑板盖设在导油管上的面积,能够改变油液进入导油管中的量,调节第一分管中油液的流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板,挡板与滑板垂直固定连接在一起,而且两个挡板布置的位置位于从动杆的两侧,滑板布置在导油管上时,挡板与导油管的外壁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板卡入导油管中时,滑板会发生一定的转动,才能使得滑板滑入导油管中,通过在滑板的两侧设置有与导油管外壁接触的挡板,让挡板对滑板的转动进行限制,防止挡板因为转动而与导油管发生卡位的情况,从而有效的防止了浮球卡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油管设置为方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挡板与导油管能够贴合在一起,让挡板与导油管接触的更为紧密,能够更好的防止滑板与导油管卡位的情况出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挡板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U型板,U型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挡板固定连接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两个挡板和两个U型板整体形成一个环,将导油管套住。当滑板运动到导油管的一侧边缘处时,一个U型板与导油管接触,对滑板从导油管上滑下进行限制,防止滑板从导油管上滑下。通过设置两个U型板对滑板进行限制,能够效的防止滑板从导油管上滑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座与低循桶内壁之间的连接设置为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将支座从低循桶的内壁上取下,从而对浮球阀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低循桶内部设置有两个安装板,而且支座设置在两个安装板之间并与两个安装板贴合,在安装板与支座上穿设有将支座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安装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对安装螺栓的调节来实现对支座的安装和取下,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浮球阀进行装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低循桶的内壁上开设有供支座嵌入的嵌槽,嵌槽设置在两个安装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支座安装在两个安装板之间时,支座嵌入嵌槽中,使得支座的转动受到嵌槽的限制,从而防止支座转动。工作人员也可以在安装板上穿设有两个安装螺栓来防止支座转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板换,制冷压缩机在制冷的过程中,制冷剂和油液在板换中进行热交换,使得油液加热制冷剂过冷,而且过冷后的制冷剂与未过冷的制冷剂进行混合,降低制冷剂的整体温度,使得制冷剂中的二氧化碳等介质液化,减少单位液体的制冷剂在制冷压缩机中的过冷时间;

2.通过设置平衡管,让第三分管和第四分管保持液压平衡;

3.通过设置浮球阀,能够有效的防止浮球卡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低循桶回油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低循桶回油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板换上连接第一分管、第二分管、第三分管以及第四分管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低循桶中设置浮球阀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浮球阀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支座与低循桶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低循桶;2、供油管;201、第一分管;202、第二分管;3、制冷压缩机;4、回油管;5、液罐;6、供液管;7、制冷管;8、蒸发器;9、回液管;10、板换;11、第三分管;12、第四分管;13、平衡管;14、浮球阀;141、支座;142、铰接杆;143、浮球;144、从动杆;145、滑板;146、挡板;147、U型板;148、安装板;149、安装螺栓;15、导油管;16、嵌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低循桶回油制冷系统,在低循桶1的下侧连接有供油管2,供油管2的另一端连接在制冷压缩机3上,在制冷压缩机3上设置有回油管4,回油管4的另一端连接在低循桶1上。在液罐5的下侧连接有供液管6,供液管6的另一端连接在制冷压缩机3上,在制冷压缩机3上有制冷管7,制冷管7的另一端连接在蒸发器8上,在蒸发器8上连接有回液管9,回液管9的一端连接在液罐5上。其中,低循桶1中装有油液,液罐5中装有制冷剂。

为了对制冷剂进行提前制冷,在供油管2上安装有板换10。(板换10,也叫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它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供油管2分为两段,设置在板换10与低循桶1之间的一段为第一分管201,设置在板换10与制冷压缩机3之间的一段为第二分管202,第一分管201和第二分管202连通。低循桶1中的油液流入第一分管201中,经由第一分管201流入板换10中,油液在板换10中进行加热,使得油液中的非油物质在加热的过程中气化与油液发生分离。油液完成加热后,从第二分管202流入制冷压缩机3中供制冷压缩机3使用。

在供液管6上连接有第三分管11,第三分管11的另一端连接在板换10上,在板换10上连接有与第三分管11连通的第四分管12,第四分管12的另一端连接在供液管6。液罐5中的制冷剂流入供液管6中,并且制冷剂在供液管6中进行分路,并且分成两条路,一部分的制冷剂沿着供液管6流入制冷压缩机3中进行降温,另一部分的制冷剂经由第三分管11流入板换10中,在板换10中进行降温,使得制冷剂中的气体液化,和制冷剂混合在一起。制冷剂完成降温后,从第四分管12中流回供液管6中的液体进行混合,从而降低供液管6中原有的正常温度的制冷剂的温度。

其中,在板换10中,油液加热所吸收的温度与制冷剂放出的热量相同,从而使得板换10中的热量平衡。

综上,制冷压缩机3在制冷的过程中,制冷剂和油液在板换10中进行热交换,使得油液加热制冷剂过冷,而且过冷后的制冷剂与未过冷的制冷剂进行混合,降低制冷剂的整体温度,使得制冷剂中的二氧化碳等介质液化,减少单位液体的制冷剂在制冷压缩机3中的过冷时间。

为了让第三分管11和第四分管12中的压差平衡,不会出现制冷剂逆流的情况,在第三分管11和第四分管12之间安装有平衡管13,当第一分管201和第四分管12之间存在压差时,可以通过平衡管13进行补液,让第三分管11和第四分管12保持液压平衡。其中,将平衡管13的直径设置为小于第三分管11和第四分管12的直径,防止制冷剂直接经过平衡管13从第三分管11流入第四分管12中,而不经过板换10的情况出现。

结合图3、图4,在低循桶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分管201中油液流量的浮球阀14,在低循桶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导油管15,导油管15与第一分管201连通。通过设置浮球阀14,来对进入第一分管201中的油液进行调节。

结合图4、图5,浮球阀14包括固定连接在低循桶1内壁上的支座141、铰接在支座141上的铰接杆142、固定连接在铰接杆142另一端上的浮球143、铰接在铰接杆142上的从动杆144以及铰接在从动杆144另一端上的滑板145,滑板145盖设在导油管15的管口处。

在使用时,浮球143随着低循桶1中液面的高低来改变在低循桶1中的位置,而且浮球143在移动时,铰接杆142会随着浮球143一起运动,使得铰接杆142发生转动,而且铰接杆142带动从动杆144运动,会使从动杆144对滑板145进行拉动,从而改变滑板145盖设在导油管15上的面积,能够改变油液进入导油管15中的量,调节第一分管201中油液的流量。

在长时间的使用中,浮球143不断的在低循桶1中运动。但是在浮球143带动滑板145在导油管15上运动时,由于浮球143的运动范围比较大,可能会使滑板145的边角处滑进导油管15中,导致导油管15和滑板145对浮球143的运动卡位,导致滑板145对导油管15进行封堵,让低循桶1中的油液无法从导油管15处流出。

在滑板14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板146,挡板146与滑板145垂直固定连接在一起,而且两个挡板146布置的位置位于从动杆144的两侧,滑板145布置在导油管15上时,挡板146与导油管15的外壁接触。在滑板145卡入导油管15中时,滑板145会发生一定的转动,才能使得滑板145滑入导油管15中,通过在滑板145的两侧设置有与导油管15外壁接触的挡板146,让挡板146对滑板145的转动进行限制,防止挡板146因为转动而与导油管15发生卡位的情况,从而有效的防止了浮球143卡位。

为了让挡板146与导油管15接触的更为紧密,能够更好的防止滑板145与导油管15卡位的情况出现,将导油管15设置为方管,使得挡板146与导油管15能够贴合在一起。

浮球143在对滑板145进行拉动时,一旦浮球143的运动范围较大,可能让滑板145从导油管15上滑下,从而导致无法在对第一分管201中的流量或者油压进行调节,为了防止滑板145从导油管15上滑下的情况出现,在两个挡板146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U型板147,U型板14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挡板146固定连接在一起,使得两个挡板146和两个U型板147整体形成一个环,将导油管15套住。当滑板145运动到导油管15的一侧边缘处时,一个U型板147与导油管15接触,对滑板145从导油管15上滑下进行限制,防止滑板145从导油管15上滑下。通过设置两个U型板147对滑板145进行限制,能够效的防止滑板145从导油管15上滑下。

在长时间的使用后,浮球阀14整体长期与润滑油接触,可能会对浮球阀14整体造成腐蚀,虽然浮球阀14整体上涂装有防护层,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可能会导致防护层失效,从而对浮球阀14整体进行腐蚀,给浮球阀14整体造成损伤,让浮球阀14无法准确的对进入导油管15中的油液进行调节。为了让浮球阀14便于更换,将支座141与低循桶1内壁之间的连接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将支座141从第一分管201的内壁上取下,从而对浮球阀14进行更换。

具体的来说,结合图5、图6,在低循桶1内部设置有两个安装板148,而且支座141设置在两个安装板148之间并与两个安装板148贴合,在安装板148与支座141上穿设有将支座141与安装板148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安装螺栓149,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对安装螺栓149的调节来实现对支座141的安装和取下,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浮球阀14进行装卸。

为了防止支座141在两个安装板148之间以安装螺栓149为轴发生旋转,导致滑板145的位置发生偏位,在低循桶1的内壁上开设有供支座141嵌入的嵌槽16,嵌槽16设置在两个安装板148之间,在将支座141安装在两个安装板148之间时,支座141嵌入嵌槽16中,使得支座141的转动受到嵌槽16的限制,从而防止支座141转动。工作人员也可以在安装板148上穿设有两个安装螺栓149来防止支座141转动。

为了让浮球143更容易带动滑板运动,在铰接杆142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来减小铰接杆142的重量,让浮球143在浮起时更容易带动铰接杆142运动,从而能够更容易带动滑板运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制冷压缩机3在制冷的过程中,制冷剂和油液在板换10中进行热交换,使得油液加热制冷剂过冷,而且过冷后的制冷剂与未过冷的制冷剂进行混合,降低制冷剂的整体温度,使得制冷剂中的二氧化碳等介质液化,减少单位液体的制冷剂在制冷压缩机3中的过冷时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