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装式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4686发布日期:2020-05-22 21:51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装式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拼装式冰箱。



背景技术:

为方便食品的保鲜及储存,需要把食品存放在冷藏或冷冻的状态下,因此用于在低温状态下存放食品的冰箱在家用及商用的领域内均得到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冰箱冰柜其箱体通常由内壳、外壳以及形成在内壳和外壳之间的绝缘层组成,绝缘层可以使冰箱内的存储室绝热;绝缘层由填充在内壳和外壳之间的聚氨酯泡沫构成。而箱体的内、外壳通常采用塑料材质或金属材质来制作。其中塑料材质的内壳和外壳加工时需分别由注塑机注塑成形,再经由紧固件连接成一体,再通过整体发泡成形,此种结构形式,要求注塑箱体的模具比较大,因而设备投入也比较大,加工成本相对比较高,甚至有的大型冰箱的箱体内、外壳的尺寸过大,以现有的注塑条件很难达到此种要求。

现有技术中有拼接式冰箱的出现以解决一体式生产的各种问题,可该拼接式冰箱只能实现箱体或门体的部分拼接,使冰箱的生产过程中同时存在模具生产和拼接生产两种生产工艺,不利于生产过程的统一化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拼装式冰箱,可实现冰箱的完整化拼装生产,有利于生产过程的统一化进行,简化冰箱的生产工艺,且拼装式的冰箱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快捷,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拼装式冰箱,包括箱体和门体,所述箱体包括背板和侧板,所述侧板设置有两块,两所述侧板垂直连接于所述背板的两侧并围成所述箱体的内胆,所述背板包括外侧板、保温板和内侧板,所述外侧板紧贴于所述保温板的外板面,所述内侧板紧贴于所述保温板的内板面;所述侧板包括外侧壁、真空绝热板、内侧壁和弹性件,所述外侧壁和所述真空绝热板之间留有用于填充发泡料的填充空间,所述内侧壁紧贴于所述真空绝热板的内板面;所述外侧壁和所述内侧壁通过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内侧壁通过连接件垂直连接于所述内侧板;

所述门体包括门框和门板,所述门框包括第一门框、两个第二门框和第三门框,且所述门框的连接端通过45°角斜面拼合,所述第一门框、第二门框和第三门框共同限定出所述门板的安装空间。

优选的,所述外侧壁的外边沿向内垂直延伸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槽口朝向内胆,所述弹性件的外侧突出设置有水平连接部,所述水平连接部卡装于所述连接槽的内部,所述弹性件的内侧设有竖直连接位,所述竖直连接位与所述弹性件的内侧形成有装夹槽,所述内侧壁的外边沿卡设于所述装夹槽内;

所述连接件朝向所述侧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用于卡装所述内侧壁的内边沿,所述连接件朝向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用于卡装所述内侧板;所述外侧壁的内边沿向内弯折有弹性的夹持位,所述外侧板的两边沿向内垂直弯折有夹片,所述夹片夹装于所述夹持位。

优选的,所述侧板还设置有内加强条和外加强条,所述内加强条位于所述填充空间的内部,且所述内加强条位于靠近所述侧板的内边沿的一端,所述外加强条位于所述填充空间的内部,且所述外加强条位于靠近所述侧板的外边沿的一端。

优选的,还包括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内部;

所述内侧壁包括上内侧壁和下内侧壁,所述上内侧壁和所述下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下边沿突出设置有支承部,所述支承部用于支撑所述中隔板的两侧;所述内侧板包括上内侧板和下内侧板,所述上内侧板的底部向内侧延伸有上抵板,所述下内侧板的顶部向内侧延伸有下抵板,所述中隔板的后侧抵于所述上抵板和所述下抵板之间;所述外加强条中对应于所述固定件的位置设置有加固件,所述加固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外加强条,所述加固件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中隔板的前侧。

优选的,所述中隔板包括上面板、外接板、下面板和内接块,所述内接块设置于所述上抵板和所述下抵板之间,所述下面板水平地与所述内接块的下边沿相接,所述外接板竖直连接于所述下面板的外边沿,所述上面板的外边沿水平连接于所述外接板的上边沿,所述上面板的内边沿水平连接于所述内接块的上边沿;

所述外接板的上边沿向下延伸有下沉位,所述下沉位的高度与所述上面板的厚度相匹配,所述上面板的外边沿水平连接于所述下沉位;所述外接板的下边沿向内水平弯折有安装位,所述下面板的外边沿水平连接于所述安装位。

优选的,所述上面板包括一体成型的弧形面和水平面,所述弧形面的外边沿水平连接于所述下沉位,所述弧形面的内边沿向下倾斜后平滑连接于所述水平面;所述内接块由多个空心的凹块和凸块连接而成,所述凹块和所述凸块的空心腔面向所述中隔板的内部敞开。

优选的,所述第一门框和所述第二门框通过直角角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门框设置有竖直连接槽,所述第二门框的内框面设置有水平连接槽,且所述竖直连接槽和所述水平连接槽紧贴于所述门框内部的外侧面,所述直角角铁的一端插装于所述竖直连接槽,所述直角角铁的另一端插装于所述水平连接槽;

所述第二门框和所述第三门框通过旋转轴套相互连接,且所述门体以所述旋转轴套为中心轴转动;所述第三门框竖直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旋转轴套的套装部,所述第二门框的顶部靠近所述第三门框的一端开设有套装孔,所述旋转轴套穿过所述套装孔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门框的外框面。

优选的,所述门板由外而内包括外面板、隔热板和内面板,所述外面板粘接所述门框的外侧面并覆盖于所述门框,所述内面板粘接于所述门框的内侧面并覆盖于所述安装空间,所述隔热板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所述隔热板和所述内面板的相对面之间留有用于填充发泡料的填充空间。

优选的,还包括支撑滑轨和搁物板,所述支撑滑轨设在所述连接件内,所述支撑滑轨为中空的杆状结构,所述支撑滑轨设置有安装部,所述搁物板设置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可上下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内部;所述安装部的内侧壁开设有多个卡扣位,所述卡扣位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内侧壁的左右两侧,所述安装件的两侧设置有定位卡扣,所述定位卡扣安装于任一所述卡扣位。

优选的,所述搁物板包括支撑架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顶部,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正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卡装有所述连接杆;

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支架包括所述安装件、支撑沿、侧沿和加强沿,所述安装件竖直设置,所述侧沿水平垂直连接于所述安装件,所述侧沿设置有挂钩和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卡装所述连接杆,所述侧沿的顶部水平设置有所述支撑沿,所述支撑沿的顶面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沿和所述侧沿的长度分别至少与所述支撑板的宽度等长,所述加强沿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加强沿的第一直角边相接于所述安装件,所述加强沿的第二直角边相接于所述侧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拼装式冰箱,可实现冰箱的完整化拼装生产,有利于生产过程的统一化进行,简化冰箱的生产工艺,且拼装式的冰箱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拼装式冰箱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拼装式冰箱的俯视图视角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x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y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拼装式冰箱中箱体的局部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拼装式冰箱中中隔板的左视图视角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拼装式冰箱中门体的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拼装式冰箱中门体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拼装式冰箱(省略门体)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滑轨和搁物板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搁物板(省略支撑板)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滑轨和搁物板的右视图视角的局部剖视图。

图13是图12中z处的放大图。

其中:箱体a、背板a1、侧板a2、外侧板a11、保温板a12、内侧板a13、外侧壁a21、真空绝热板a22、内侧壁a23、弹性件a24、连接件a3、连接槽a211、水平连接部a241、竖直连接位a242、第一限位槽a31、第二限位槽a32、夹持位a212、夹片a111、内加强条a25、外加强条a26、中隔板a61、上内侧壁a231、下内侧壁a232、固定件a62、支承部a621、上内侧板a131、下内侧板a132、上抵板a1311、下抵板a1321、加固件a63、上面板a611、外接板a612、下面板a613、内接块a614、下沉位a6121、安装位a6122、弧形面a6111、水平面a6112;

门体b、第一门框b21、第二门框b22、第三门框b23、直角角铁b27、竖直连接槽b213、水平连接槽b221、旋转轴套b28、套装部b231、套装孔b222、外面板b24、隔热板b25、内面板b26;

支撑滑轨c1、搁物板c2、安装部c11、安装件c2111、卡扣位c111、定位卡扣c202、支撑架c21、支撑板c22、第一支架c211、第二支架c212、连接杆c213、支撑沿c205、侧沿c206、挂钩c207、加强沿c20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拼装式冰箱,包括箱体a和门体b,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a包括背板a1和侧板a2,所述侧板a2设置有两块,两所述侧板a2垂直连接于所述背板a1的两侧并围成所述箱体a的内胆,所述背板a1包括外侧板a11、保温板a12和内侧板a13,所述外侧板a11紧贴于所述保温板a12的外板面,所述内侧板a13紧贴于所述保温板a12的内板面;所述侧板a2包括外侧壁a21、真空绝热板a22、内侧壁a23和弹性件a24,所述外侧壁a21和所述真空绝热板a22之间留有用于填充发泡料的填充空间,所述内侧壁a23紧贴于所述真空绝热板a22的内板面;所述外侧壁a21和所述内侧壁a23通过所述弹性件a24连接,所述内侧壁a23通过连接件a3垂直连接于所述内侧板a13;

所述门体b包括门框和门板,所述门框包括第一门框b21、两个第二门框b22和第三门框b23,且所述门框的连接端通过45°角斜面拼合,所述第一门框b21、第二门框b22和第三门框b23共同限定出所述门板的安装空间。

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拼装式冰箱,如图1-2所示,包括箱体a和门体b,由于冰箱的内胆一般是三面环绕的内部,其背面的漏冷点少,因此本技术方案中将导热率较低的保温板a12紧贴于外侧板a11和内侧板a13之间,就能够满足其对冰箱背面的保温效果,同时,由于冰箱背面没有特别设置发泡保温材的保温层,使背板a1的厚度更加薄,冰箱内胆的有效容积得到增加。

冰箱的侧板a2是跟冰箱门体b相互连接的结构,因此其漏冷点较多,本技术方案中的侧板a2包括外侧壁a21,真空绝热板a22、内侧壁a23和弹性件a24,特别地在外侧壁a21和真空绝热板a22之间留有用于填充发泡料的填充空间,使冰箱侧板a2由外到内形成外侧壁-发泡层-保温层-内侧壁的四层的板层结构,具体地,本技术方案中的保温层为真空绝热板,真空绝热板是真空保温材料中的一种,是由填充芯材与真空保护表层复合而成,它有效地避免空气对流引起的热传递。具有相同保温效果的发泡材料和真空绝热板相比,真空绝热板的厚度小于起到同样保温效果的发泡材料,因此,采用真空绝热板可在保证保温效果时有效地减少板层厚度;且具有相同厚度的传统保温板和真空绝热板相比,真空绝热板的导热系数可更大幅度地降低,更有利于提高板材的保温效果;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还对外侧壁a21和真空绝热板a22之间进行发泡工艺制成发泡层,保温层外设置发泡层,除了可以进一步提升保温效果以外,还有利于加强冰箱侧板a2的结构强度。在背板a1和侧板a2的连接位,本技术方案设置了连接件a3对侧板a2的内侧壁a23和背板a1的内侧板a13进行连接,由于本技术方案中背板a1和侧板a2的板材比较薄,为了保证冰箱内胆的有效容积不易变形,连接件a3除了起到连接作用以外,还一定程度上对背板a1和侧板a2的连接位起到支撑作用,确保冰箱内胆具有固定的有效容积。

本技术方案的门体b,其门框包括第一门框b21、第二门框b22和第三门框b23,且所述门框的连接端通过45°角斜面拼合,将门框的连接端的端面设置为45°角斜面,即各连接面均为45度,在加工时采用统一角度,不用特意调节,方便门框的加工,而且采用45°夹角在进行门框的装配时容易看出拼接位置的偏差,方便技术人员可以及时纠正。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外侧壁a21的外边沿向内垂直延伸有连接槽a211,所述连接槽a211的槽口朝向内胆,所述弹性件a24的外侧突出设置有水平连接部a241,所述水平连接部a241卡装于所述连接槽a211的内部,所述弹性件a24的内侧设有竖直连接位a242,所述竖直连接位a242与所述弹性件a24的内侧形成有装夹槽,所述内侧壁a23的外边沿卡设于所述装夹槽内;

所述连接件a3朝向所述侧板a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槽a31,所述第一限位槽a31用于卡装所述内侧壁a23的内边沿,所述连接件a3朝向所述背板a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槽a32,所述第二限位槽a32用于卡装所述内侧板a13;所述外侧壁a21的内边沿向内弯折有弹性的夹持位a212,所述外侧板a11的两边沿向内垂直弯折有夹片a111,所述夹片a111夹装于所述夹持位a212。

如图3-4所示,由于冰箱的侧板a2是跟冰箱门体b相互连接的结构,冰箱门体b的打开和关闭会对冰箱侧板a2带来一定的碰撞,为了使侧板a2的结构强度满足其对整个冰箱内胆的强度支撑要求,除了在冰箱侧板a2增设发泡层以外,本技术方案还对侧板a2的外侧壁a21进行了增加支撑强度的结构设计。具体地,外侧壁a21的外边沿向内垂直延伸有连接槽a211,优选的,连接槽a211为u型结构,连接槽a211除了为外侧壁a21与其他结构的连接起到作用以外,还对侧板a2的整体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为发泡层的填充限定了一定的填充空间。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还增设了弹性件a24对外侧壁a21和内侧壁a23进行连接,弹性件a24的外侧突出设置有用于连接外侧壁a21的水平连接部a241,竖直连接位a242与弹性件a24的内侧形成有用于卡设内侧壁a23的装夹槽,其连接结构的设计主要使得弹性件a24可位于侧板a2外端的转角处,由于侧板a2外端的转角处是实际受到冰箱门体撞击最大的位置,弹性件a24的设置有利于对撞击起到缓冲作用,有效减弱门体直接对冰箱侧板a2带来的冲击。

冰箱外表的连接方式,主要通过外侧壁a21设置夹持位a212和外侧板a11设置夹片a111来连接实现,可最大程度地保证冰箱外表的完整,有利于冰箱整体的简洁和美观。更进一步说明,夹持位a212由外侧壁a21的内边沿向内弯折而成,其迂回的弯折结构也有利于提升冰箱的保温效果,有效避免冷气从箱体的连接处泄漏。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侧板a2还设置有内加强条a25和外加强条a26,所述内加强条a25位于所述填充空间的内部,且所述内加强条a25位于靠近所述侧板a2的内边沿的一端,所述外加强条a26位于所述填充空间的内部,且所述外加强条a26位于靠近所述侧板a2的外边沿的一端。

本技术方案中在侧板a2的内边沿的一端设置有内加强条a25和外加强条a26,内加强条a25和外加强条a26位于填充空间的内部,当对填充空间进行发泡工艺时,内加强条a25和外加强条a26被固定于填充后的发泡层内部,有利于增加发泡层的结构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了达到超薄的目的,却忽略了整个箱体的强度支撑要求的技术问题。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中隔板a61,所述中隔板a61安装于所述箱体a的内部;

所述内侧壁a23包括上内侧壁a231和下内侧壁a232,所述上内侧壁a231和所述下内侧壁a232之间设置有固定件a62,所述固定件a62的下边沿突出设置有支承部a621,所述支承部a621用于支撑所述中隔板a61的两侧;所述内侧板a13包括上内侧板a131和下内侧板a132,所述上内侧板a131的底部向内侧延伸有上抵板a1311,所述下内侧板a132的顶部向内侧延伸有下抵板a1321,所述中隔板a61的后侧抵于所述上抵板a1311和所述a下抵板1321之间;所述外加强条a26中对应于所述固定件a62的位置设置有加固件a63,所述加固件a63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外加强条a26,所述加固件a63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中隔板a61的前侧。

本技术方案中箱体a的内部设有中隔板a61,如图5-6所示,内侧壁a23分为上内侧壁a231和下内侧壁a232,中隔板a61通过固定件a62安装在上内侧壁a231和下内侧壁a232之间,使中隔板a61的左右两侧固定在侧板上;其背板的内侧板a13分为上内侧板a131和下内侧板a132,使中隔板a61的后侧固定安装在上内侧板a131和下内侧板a132之间。本技术方案的冰箱,具有拼接式的中隔板安装结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冰箱内胆可以无需设置凸楞,整个冰箱的内胆可独立生产,具体地,冰箱侧板的内侧壁a23可进行简单的块状生产和大面积单独存放,当需要组配时,将内侧壁a23切割成所需要的规格大小,将中隔板a61通过固定件a62组装于内胆,由于中隔板a61用于区分冰箱内胆的冷藏室和冷冻室,两室的相对容积大小可以根据内侧壁a23的实际切割规格来确定,使得两室的相对容积大小不必受到中隔板a61的安装位置的限制,其生产过程中的安装灵活性更高,可以满足更广大消费者对冰箱内胆空间分布的要求。同理,冰箱背板2的内侧板a13也可进行简单的块状生产和大面积单独存放,以实现拼接式的中隔板安装结构的需求。

更进一步地,固定件a62的下边沿突出设置有支承部a621,支承部a621用于支撑中隔板a61的两侧;上内侧板a131的底部向内延伸有上抵板a1311,下内侧板a132的顶部向内延伸有下抵板a1321,中隔板a61的后侧抵于上抵板a1311和下抵板a1321之间;侧板还设置有外加强条a26,中隔板a61的前侧通过加固件a63与外加强条a26固定连接;由此,中隔板a61的四个侧面与冰箱内胆均有连接,有效增强了中隔板a61与冰箱内胆的连接强度,同时增加了中隔板a61的承载力。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中隔板a61包括上面板a611、外接板a612、下面板a613和内接块a614,所述内接块a614设置于所述上抵板a1311和所述下抵板a1321之间,所述下面板a613水平地与所述内接块a614的下边沿相接,所述外接板a612竖直连接于所述下面板a613的外边沿,所述上面板a611的外边沿水平连接于所述外接板a612的上边沿,所述上面板a611的内边沿水平连接于所述内接块a614的上边沿;

所述外接板a612的上边沿向下延伸有下沉位a6121,所述下沉位a6121的高度与所述上面板a611的厚度相匹配,所述上面板a611的外边沿水平连接于所述下沉位a6121;所述外接板a612的下边沿向内水平弯折有安装位a6122,所述下面板a613的外边沿水平连接于所述安装位a6122。

中隔板a61包括依次连接的上面板a611、外接板a612、下面板a613和内接块a614,内接块a614设置于上抵板a1311和下抵板a1321之间,保证中隔板a61后侧的安装稳固性,外接板a612竖直连接于上面板a611和下面板a613的外边沿之间,限定出中隔板a61内部发泡料的填充空间,竖直设置的外接板a612使冰箱门体v在关闭的时候,门体b的内板面可以与外接板a612的外板面紧贴,防止温度不同的冷藏室和冷冻室的空气互通,影响冷藏或冷冻效果。

具体地,外接板a612的上边沿向下延伸有下沉位a6121,下沉位a6121的高度与上面板a611的厚度相匹配,令外接板a612和上面板a611的连接位置平滑过渡,有利于中隔板a61平面的平整和美观;外接板a612的下边沿向内水平弯折有安装位a6122,下面板a613的外边沿水平连接于安装位a6122,连接结构简单可靠。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上面板a611包括一体成型的弧形面a6111和水平面a6112,所述弧形面a6111的外边沿水平连接于所述下沉位a6121,所述弧形面a6111的内边沿向下倾斜后平滑连接于所述水平面a6112;所述内接块a614由多个空心的凹块和凸块连接而成,所述凹块和所述凸块的空心腔面向所述中隔板a61的内部敞开。

上面板a611包括一体成型的弧形面a6111和水平面a6112,弧形面a6111的外边沿水平连接于下沉位a6121,弧形面a6111的内边沿向下倾斜后平滑连接于水平面a6112。弧形面a6111和水平面a6112的设置,使得弧形面a6111下中隔板a61的厚度大于水平面a6112下中隔板a61的厚度,由于弧形面a6111位于中隔板a61的前侧边缘,厚度的增加可有效避免中隔板a61中部承重其边缘的弯曲,从而增加中隔板a61的承载力。

内接块a614由多个空心的凹块和凸块连接而成,凹块和凸块的空心腔面向中隔板a61的内部敞开,增加了中隔板a61内部发泡料与内接块a614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了中隔板a61的支撑强度以及内接块a614与上面板a611、外接板a612的连接强度。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门框b21和所述第二门框b22通过直角角铁b2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门框b21设置有竖直连接槽b213,所述第二门框b22的内框面设置有水平连接槽b221,且所述竖直连接槽b213和所述水平连接槽b221紧贴于所述门框内部的外侧面,所述直角角铁b27的一端插装于所述竖直连接槽b213,所述直角角铁b27的另一端插装于所述水平连接槽b221;

所述第二门框b22和所述第三门框b23通过旋转轴套b28相互连接,且所述门体b以所述旋转轴套b28为中心轴转动;所述第三门框b23竖直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旋转轴套b28的套装部b231,所述第二门框b22的顶部靠近所述第三门框b23的一端开设有套装孔b222,所述旋转轴套b28穿过所述套装孔b222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门框b22的外框面。

如图7-8所示,第一门框b21和第二门框b22通过直角角铁b27固定连接,在进行门框拼装时,方便技术人员进行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简单拼装,操作性强,而且利用直角角铁b27作为连接件进行拼装时,使得首先拼装结束的门框和后来拼装的门框的摆放位置不会相互影响,有利于提高门框的拼装速度;将用于安装直角角铁b27的竖直连接槽b213和水平连接槽b221设置在紧贴于门框内部的外侧面,若发生由于储运不当而导致第二门框b22向第一门框b21施予过大的压力时,当第二门框b22受到的压力过大时,直角角铁b27有可能发生变形,但由于其位于门框内部的外侧面,第一门框b21和第二门框b22的连接端面会分担一部分的压力,从而有效防止直角角铁b27的变形;可若直角角铁b27位于门框内部的中部或是门框内部的内侧面,第一门框b21和第二门框b22的连接端面能分担的压力就很小,当压力过大时,直角角铁27发生变形的可能性较大。

由于门体b需铰接于箱体a的边缘,因此将第二门框b22和第三门框b23通过旋转轴套b28相互连接,并使门体b以旋转轴套b28为中心轴转动;第三门框b23竖直设置有用于安装旋转轴套b28的套装部b231,第二门框b22的顶部开设有套装孔b222,旋转轴套b28穿过套装孔b222固定安装于第二门框b22的外框面,利用旋转轴套b28进行第二门框b22和第三门框b23的连接,在实现稳定连接时还实现了门体b的铰接安装,其连接结构简单且性能稳定可靠。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门板由外而内包括外面板b24、隔热板b25和内面板b26,所述外面板b24粘接所述门框的外侧面并覆盖于所述门框,所述内面板b26粘接于所述门框的内侧面并覆盖于所述安装空间,所述隔热板b25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所述隔热板b25和所述内面板b26的相对面之间留有用于填充发泡料的填充空间。

门板由外而内包括外面板b24、隔热板b25和内面板b26,且隔热板b25和内面板b26的相对面之间留有用于填充发泡料的填充空间,使冰箱门板由外到内形成外面板-保温层-发泡层-内面板的四层的板层结构,能有效地对冰箱内胆起到保温作用。具体地,本技术方案中的隔热板b25优选为真空绝热板,真空绝热板是真空保温材料中的一种,是由填充芯材与真空保护表层复合而成,它有效地避免空气对流引起的热传递。具有相同保温效果的发泡材料和真空绝热板相比,真空绝热板的厚度小于起到同样保温效果的发泡材料,因此,采用真空绝热板可在保证保温效果时有效地减少板层厚度。

进一步地,外面板b24粘接门框的外侧面并覆盖于门框,从冰箱的正面看,门体美观大方,内面板b26粘接于门框的内侧面并覆盖于安装空间,其与门框共同限定出发泡层的空间。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支撑滑轨c1和搁物板c2,所述支撑滑轨c1设在所述连接件a3内,所述支撑滑轨c1为中空的杆状结构,所述支撑滑轨c1设置有安装部c11,所述搁物板c2设置有安装件c2111,所述安装件c2111可上下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部c11的内部;所述安装部c11的内侧壁开设有多个卡扣位c111,所述卡扣位c111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安装部c11的内侧壁的左右两侧,所述安装件c2111的两侧设置有定位卡扣c202,所述定位卡扣c202安装于任一所述卡扣位c111。

本技术方案还提出的一种搁物板c2的安装结构,如图9-13所示,包括支撑滑轨c1和搁物板c2,支撑滑轨c1的设置,代替了现有技术中凸台或者胆筋的支撑设计,使得冰箱箱体a的储物空间变得更大,有利于冰箱内部储物空间的充分利用;安装件c2111可上下移动地安装于安装部c11的内部,使得搁物板c2可上下移动地沿支撑滑轨c1安装于冰箱箱体a内部的任一高度,搁物板c2的高度能根据用户需求来随意调节,方便用户的日常使用;

安装部c11的内侧壁开设有多个卡扣位c111,安装件c2111设置有定位卡扣c202,定位卡扣c202安装于任一卡扣位c111上,将搁物板c2定位安装于支撑滑轨c1的任一位置,由于卡扣位c111位于支撑滑轨c1的内部,在支撑滑轨c1的表面看不到安装结构的痕迹,隐藏式的安装结构有利于增加安装结构的外表美观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搁物板c2包括支撑架c21和支撑板c22,所述支撑板c22安装于所述支撑架c21的顶部,所述支撑架c21包括第一支架c211、第二支架c212和连接杆c213,所述第一支架c211和所述第二支架c212正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架c211和所述第二支架c212之间卡装有所述连接杆c213;

所述第一支架c211和所述第二支架c212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支架c211包括所述安装件c2111、支撑沿c205、侧沿c206和加强沿c208,所述安装件c2111竖直设置,所述侧沿c206水平垂直连接于所述安装件c2111,所述侧沿c206设置有挂钩c207和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卡装所述连接杆c213,所述侧沿c206的顶部水平设置有所述支撑沿c205,所述支撑沿c205的顶面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c22,所述支撑沿c205和所述侧沿c206的长度分别至少与所述支撑板c22的宽度等长,所述加强沿c208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加强沿c208的第一直角边相接于所述安装件c2111,所述加强沿c208的第二直角边相接于所述侧沿c206。

搁物板c2包括支撑架c21和支撑板c22,支撑板c22安装于支撑架c21的顶部,支撑板c22用于盛放所需储存的食物。

支撑架c21包括第一支架c211、第二支架c212和连接杆c213,连接杆c213安装于第一支架c211和第二支架c212之间,将第一支架c211和第二支架c212通过连接杆c213相互连接,安装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性强。具体地,由于支撑架c21是由第一支架c211、第二支架c212和连接杆c213安装的拼接式结构,在实际的生产中,拼接式的支撑架c21的尺寸大小可由连接杆c213的尺寸大小决定,不需要重新设计生产相应的第一支架c211和第二支架c212,只需根据实际使用的需求生产出相应尺寸大小的连接杆c213,即可实现不同尺寸大小拼接式的支撑架c21的设计和生产,节省了换产调试的成本,提高了支撑架c21的适用性。

第一支架c211和第二支架c212的相对面均设置有多个挂钩c207,挂钩c207用于挂放所需储存的物品,搁物板c2同时存在盛放和挂放两种存放方式,有利于提高搁物板c2的实用性,更有利于冰箱内部储物空间的充分利用,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第一支架c211和第二支架c212的结构相同,不需要另外开模生产,有利于节省生产成本。第一支架c211包括安装件c2111,安装件c2111用于安装搁物架c2;第一支架c211还包括支撑沿c205和侧沿c206,支撑沿c205用于支撑支撑板c22,一定宽度的支撑沿c205可以增大支撑板c22的支撑面,使得支撑板c22的安装更加平稳;侧沿c206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加强第一支架c211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在侧沿c206设置挂钩c207,有利于第一支架c211的充分利用,结构简单合理。第一支架c211还设置有加强沿c208,三角形结构的图形结构中最稳定的结构,将加强沿c208设计为三角形,能进一步提高搁物板c2的支撑强度,为搁物板c2存放重物提高了更强的可靠性。

搁物板主要是用于冰箱内,现有的冰箱其搁物板多数都是只有支撑板结构,其他支撑件结构是与冰箱内胆一体成型的,一般是在内胆两侧设置有凸楞,把支撑板卡装在凸楞上,而这种冰箱在其内胆加工时,就需要有固定的内胆尺寸,以及凸楞的设置位置及数量,且在实际使用的时候,支撑板无法根据用户需求来自行调整高度,此外支撑板只有两侧凸楞的支撑,支撑板中部的承载力有一定的局限,现有技术为了避免支撑板中部承重后的弯曲,一般是加厚支撑板,使得支撑板较为厚重。

因此,本技术方案提出的搁物板c2,其支撑板c22通过独立于冰箱内胆的支撑架c21安装设置,且支撑架c21设置有第一支架c211、第二支架c212和连接杆c213,第一支架c211和第二支架c212上的支撑的顶面用于放置所述支撑板c22,支撑板c22的两侧由第一支架c211和第二支架c212支撑,其两侧至中部则设置有连接杆c213支撑。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冰箱箱体a可以无需设置凸楞,使其可独立生产,支撑板c22和支撑架c21也可以独立生产,当需要组配时,将支撑架c21组装于内胆,而支撑板c22可根据内胆实际深度和宽度,加工成板后直接放置在支撑架c21的支撑沿c205上即可,所以冰箱箱体a、第一支架c211、第二支架c212、连接杆c213和支撑板c22可以先单独生产制备存放,其中连接杆c213和支撑板c22为大尺寸存放,当需要组配时,再将连接杆c213和支撑板c22加工至合适的尺寸即可,根据所需尺寸来进行再加工即可,无需从零开始生产一台冰箱,大大的缩短了生产周期,而且由于生产周期短,所以无需先生产完整的产品存放待售,只需准备好上述不同的零部件即可,接到订单时,再生产也很快,零部件可适用于不同尺寸产品的生产,如单门冰箱或双门冰箱等,避免现有技术中需要产品生产出来待售,有效的避免积压库存,另外零部件的存储比成品产品的存放在节省更多的仓储空间。

此外,由于设置成第一支架c211、第二支架c213和连接杆c213,使得支撑板c22的两侧及中部均有底部支撑,因此在承载相同重力物品的前提下,支撑板c22相较于现有技术仅有两侧支撑的支撑板的厚度要小,且支撑架c21上还设有挂钩c207,除了支撑板c22有载物作用之外,位于支撑板c22下方的挂钩也起到载物作用,充分利用支撑板c22之间间隔的高度空间。如果不需要支撑板c22载物,可以单独将支撑板c22拆卸出来,而支撑架c21仍可保留,其挂钩c207仍可起到载物作用。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