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家电门体的压紧盖、发泡门体、冰箱门体、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09006发布日期:2021-04-02 09:25阅读:62来源:国知局
用于家电门体的压紧盖、发泡门体、冰箱门体、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家电门体的压紧盖、发泡门体、冰箱门体、冰箱。



背景技术:

家电是人们生活必需品,家电门体是家电的重要部件之一,起到使家电内部与外部隔绝或保温的作用。家电门体的作用不仅仅起到隔绝作用或保温作用,还可以为用户带来其他一些精神层次的享受,比如,在家电门体上添加显示屏,以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智能体验。对于屏幕较大的显示屏,固定有显示屏的固定结构安装于发泡门体后的稳固度是本领域面临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家电门体的压紧盖,以压紧支架本体的一端,稳固支架本体的安装。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家电门体的压紧盖,包括固定于发泡门体组件一端的压紧盖本体,所述压紧盖本体设有若干第一抵接部;其中,

所述第一抵接部与固定有显示屏的支架本体一端相抵靠,以压紧所述支架本体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压紧盖本体设有所述第一抵接部的侧壁的两侧分别贴附于所述显示屏组件的玻璃面板内侧、发泡门体组件的门体门框架朝向所述玻璃面板的一侧,以封闭所述玻璃面板与所述门体门框架之间的装配间隙。

优选地,所述压紧盖本体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一端设有第一弯折部;所述盖板固定于用以形成所述发泡门体组件一侧端结构的盖体外表面;所述第一抵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折部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支架本体一端通过定位凸起与定位槽相抵靠。

优选地,所述定位凸起沿其延伸方向逐渐收窄。

优选地,所述第一抵接部的数目为两个,间隔设置于所述压紧盖本体一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盖板朝向所述第一抵接部方向延伸有侧壁结构。

优选地,所述压紧盖本体两端设有分别与家电门体的两侧饰条卡接连接的第二卡接凸起。

优选地,所述盖板设有若干第四通孔,以与所述盖体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发泡门体,用于固定显示屏组件,包括固定于家电箱体上的发泡门体组件,所述发泡门体组件包括门板本体、门胆、门体门框架,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压紧盖本体;所述门板本体与所述门胆相对设置,与门体门框架共同形成设置有发泡层的密封空间;其中,

所述压紧盖本体固定于所述门体门框架一端;显示屏组件的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门板本体远离所述门胆的一侧设有的若干固定座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用以形成所述门体门框架的底部端盖结构的下端盖本体;所述下端盖本体设有若干用以与支架本体底端相抵靠的第二抵接部,以压紧支架本体的底端。

优选地,所述门体门框架用于抵接所述显示屏组件的玻璃面板的外表面与所述显示屏组件的支架本体外表面齐平。

优选地,所述门体门框架周侧沿朝向所述玻璃面板方向延伸形成延伸部,以密封所述门体门框架与所述玻璃面板抵接处装配间隙。

优选地,还包括用以形成所述门体门框架的顶部端盖结构的上端盖本体,所述上端盖本体包括盖体;所述门板本体两端分别与所述盖体的一侧壁、所述下端盖本体设有的固定板相连。

优选地,所述门板本体还包括一体成型的薄板结构,所述薄板结构为钣金件;所述支架本体固定于所述薄板结构一侧。

优选地,还包括用以形成所述门体门框架的两侧边框结构的第一侧饰条、第二侧饰条。

优选地,还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薄板结构两侧的第一侧挤出条、第二侧挤出条;所述第一侧挤出条外侧、第二侧挤出条外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饰条、第二侧饰条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饰条设有用以卡紧所述第一侧挤出条两端的第三卡槽,所述第二侧饰条设有用以卡紧所述第二侧挤出条两端的第四卡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挤出条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侧挤出条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朝向相对,以分别卡接所述薄板结构两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挤出条、所述第二侧挤出条均为不对称结构,用以防呆。

优选地,所述门胆靠近家电箱体的一侧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伸入所述家电箱体内,所述凸起部周侧紧贴于所述家电箱体外轮廓。

优选地,所述凸起部朝向远离家电箱体方向内凹形成容腔,所述容腔配置有搁架的安装结构。

优选地,所述凸起部周侧外部设有门封,所述门封用以密封所述门胆与所述家电箱体。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冰箱门体,包括冰箱门体本体,所述冰箱门体本体包括显示屏组件、如上所述的发泡门体组件;所述显示屏组件固定于所述发泡门体组件一侧,所述压紧盖本体压紧所述支架本体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冰箱,包括冰箱箱体,还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冰箱门体本体,所述冰箱门体本体枢接于所述冰箱箱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用于固定显示屏组件的发泡门体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将若干固定座分别安装于所述门板本体上,形成相对的抵靠力;

s102、所述门板本体周侧安装上门体门框架;

s103、向所述门板本体朝向所述门胆的一表面注入发泡剂,安装上所述门胆形成密封区域,发泡形成发泡层;

s104、显示屏组件的支架本体两侧抵靠于所述门板本体上两侧的所述固定座内后,安装所述压紧盖本体以压紧所述支架本体的一端。

优选地,步骤s102还包括将用于形成所述门体门框架的上端盖本体的盖体、第一侧饰条、下端盖本体、第二侧饰条依次相连形成所述门体门框架。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家电门体的压紧盖,设有第一抵接部,以对固定有显示屏的支架本体的一端进行压紧,辅助支架本体的装配,使支架本体安装稳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固定显示屏组件的发泡门体,设有发泡层,为设有显示屏的家电门体提供了良好的保温性能,支架本体可拆卸连接于门板本体远离门胆的一侧,支架本体易拆卸,不受发泡层的影响。在一优选方案中,门板本体为钣金件,易加工,无需重新开模;用以固定显示屏的支架本体安装于门板本体后,一方面,发泡门体为家电门体提供保温性能;另一方面,显示屏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及时通过钣金件的导热性将热量传导至外界,进行散热,保护显示屏,避免显示屏过热。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一些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紧盖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发泡门体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c处放大图;

图6为图2中d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端盖本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端盖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端盖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冰箱门体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e处放大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端盖本体与门板本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f处放大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板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g处放大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冰箱门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发泡门体的装配流程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冰箱门体的显示屏组件与发泡门体组件装配示意图。

图中:

10、冰箱门体本体;

100、发泡门体组件;

110、上端盖本体;111、盖体;112、压紧盖本体;1122、第四通孔;1123、第一弯折部;1124、第二卡接凸起;1125、第一抵接部;1113、凹槽;11131、通槽;11151、第一通孔;113、敲击模块;

120、门板本体;121、薄板结构;1211、孔洞;12111、第二防呆部;1212、定位孔;1213、第一防呆部;1214、第二弯折部;12141、缺口;1215、第二通孔;122、固定座;1221、限位部;12211、第一弯折边;12212、第二弯折边;12213、第三防呆部;1222、安装座;12221、定位柱;12222、第三通孔;

130、下端盖本体;131、底板;1311、第二抵接部;1313、固定板;

140、门胆;141、凸起部;1411、容腔;14111、安装结构;

150、第一侧饰条;151、第三卡槽;

160、第二侧饰条;161、第四卡槽;

170、第一侧挤出条;171、第一卡槽;

180、第二侧挤出条;181、第二卡槽;

190、延伸部;

200、显示屏组件;

210、支架本体;211、第一扩展支架;212、固定支架;213、第二扩展支架;220、显示屏;230、玻璃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并且通常并不旨在需要具体取向。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家电门体的压紧盖,包括固定于发泡门体组件100一端的压紧盖本体112,压紧盖本体112设有若干第一抵接部1125;其中,

第一抵接部1125与固定有显示屏220的支架本体210一端相抵靠,以压紧支架本体210的一端。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使玻璃面板与发泡门体组件100的门体门框架之间形成密封结构,避免积尘,压紧盖本体112设有第一抵接部1125的侧壁的两侧分别贴附于显示屏组件200的玻璃面板230内侧、发泡门体组件100的门体门框架朝向玻璃面板230的一侧,以封闭玻璃面板230与门体门框架之间的装配间隙。

在一实施例中,压紧盖本体112包括盖板,盖板一端设有第一弯折部1123,第一弯折部1123伸入玻璃面板230与发泡门体组件100的门体门框架之间的装配间隙内,以实现密封。盖板固定于用以形成发泡门体组件100一侧端结构的盖体111外表面,以将压紧盖本体112固定于门体门框架一端。第一抵接部1125设置于第一弯折部1123一端,以对支架本体210一端进行压紧。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抵接部1125与支架本体210一端通过定位凸起与定位槽相抵靠。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抵接部1125为定位凸起,支架本体210一端设有定位槽,通过定位凸起卡入定位槽以进行抵靠,实现第一抵接部1125对支架本体210的压紧,同时还有定位辅助安装作用,降低装配难度。进一步地,定位槽内轮廓包裹定位凸起伸入定位槽内的外轮廓,以使定位凸起伸入定位槽内后,被牢牢固定,而不会左右晃动,便于后续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定位凸起沿延伸方向逐渐收窄,以便伸入相对应的定位凹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定位槽横截面、定位凸起横截面均为三角形,定位凸起的三角形尖角先伸入定位槽内,直至定位凸起伸入定位槽内的部位的外轮廓与定位槽内轮廓紧贴;由于定位凸起的三角形尖角体积小,可快速伸入定位槽,进行压紧。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抵接部1125的数目为两个,间隔设置于压紧盖本体112一外壁上。两间隔设置的第一抵接部1125能够压紧支架本体210一端的两个不同部位,稳固地对支架本体210进行压紧。

在一实施例中,盖板朝向第一抵接部1125方向延伸有侧壁结构,以便于压紧盖本体112与门体两侧边框相连。

在一实施例中,压紧盖本体112两端设有分别与家电门体的两侧饰条卡接连接的第二卡接凸起1124。位置相对应的侧饰条设有与第二卡接凸起1124相卡接连接的卡槽,以实现卡接,压紧盖本体112通过第二卡接凸起1124与侧饰条的卡接连接进一步提高压紧盖本体112的安装牢度。

在一实施例中,盖板设有若干第四通孔1122,以与盖体11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泡门体,用于固定显示屏组件,包括固定于家电箱体上的发泡门体组件100,发泡门体组件100包括门板本体120、门胆140、门体门框架;其中,

门板本体120与门胆140相对设置,门胆140固定于靠近家电箱体的一侧,与门体门框架共同形成密封空间,密封空间设有发泡层,以提高保温性能;进一步地,门板本体120与门胆140平行设置;

压紧盖本体112固定于门体门框架一端;显示屏组件200的支架本体210与门板本体120远离门胆140的一侧设有的若干固定座122可拆卸连接。

如图7所示,还包括用以形成门体门框架的底部端盖结构的下端盖本体130;下端盖本体130设有若干用以与支架本体210底端相抵靠的第二抵接部1311,以压紧支架本体210的底端。如图8所示,还包括用以形成门体门框架的顶部端盖结构的上端盖本体110;上端盖本体110包括盖体111。门板本体120两端分别与盖体111的一侧壁、所述下端盖本体130设有的固定板1313相连。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抵接部1125、第二抵接部1311均包括定位凸起或定位槽,支架本体210设有与第一抵接部1125、第二抵接部1311相匹配的定位槽或定位凸起。定位凸起沿其延伸方向逐渐收窄,以便于定位凸起伸入相匹配的定位槽内。定位凸起伸入相匹配的定位槽内的外轮廓与该定位槽内轮廓相贴合,以抵靠稳固。

门板本体120包括薄板结构121,薄板结构121远离门胆140的一侧两端分别设有若干固定座122;至少固定座122与支架本体210相互抵靠,形成相对的抵靠力,以限制显示屏组件200的支架本体210在薄板结构121所在平面的一方向上晃动,实现支架本体210与固定座12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以将支架本体210预装于门板本体120远离门胆140的一侧。固定座122的数目及在薄板结构121上的位置的设置依据支架本体210的尺寸而定,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支架本体210的预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图8所示,第一抵接部1125为第一定位凸起,如图9所示,第二抵接部1311为第一定位槽,如图10、图11所示,支架本体210顶端设有与第一抵接部1125相抵靠的第二定位槽(图中未标出),支架本体210底端设有与第二抵接部1311相抵靠的第二定位凸起(图中未标出)。支架本体210两端通过固定座122定位预装,限制住支架本体210左右移动;再分别通过第一抵接部1125、第二抵接部1311限制支架本体210向上、向下及前后的移动,进而将支架本体210固定于门板本体120上。

在一实施例中,盖体111设有用以容纳接线端子和/或敲击模块113的凹槽1113;所述压紧盖本体112覆盖所述凹槽1113。凹槽1113内设有供线束穿过的通槽11131。盖体111上设有用以枢接于家电箱体的第一通孔11151;家电门体的显示屏组件200的线束穿过通槽11131后与接线端子相连,家电箱体内的线束依次穿过第一通孔11151、通槽11131后与接线端子相连。

敲击模块113与设置于家电门体内部的主控制板电性连接,可以形成识别用户是否在家电门体上进行敲击动作,并根据用户的敲击操作指示家电作出响应,以感应敲击冰箱门体的振动信号。例如,通过用户的敲击动作开启家电门、开启家电照明。

敲击模块113包括敲击传感器,可接受用户敲击家电门体所产生的振动。敲击模块113还包括与敲击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可直接设置于家电门体内的主控制板上或单独设置,以接受敲击传感器传输过来的振动信息,并判断是否是预设定的敲击振动,若是预设定的敲击振动,则发出指令是家电门体作出响应操作;若不是预设定的敲击振动,家电门体不作出响应。

如图10所示,还包括用以形成所述门体门框架的两侧边框结构的第一侧饰条150、第二侧饰条160。下端盖本体130、支架本体210、第一侧饰条150、第二侧饰条160远离门胆140的外表面齐平。即门体门框架用于抵接显示屏组件200的玻璃面板230的外表面与支架本体210外表面齐平,以形成平整外表面,以便后续玻璃面板230的安装,使玻璃面板230固定牢固。

如图10、图11所示,门体门框架周侧沿朝向玻璃面板230方向延伸形成延伸部190,玻璃面板230抵接于门体门框架外表面后,延伸部190贴附于玻璃面板230周侧侧壁,以密封所述门体门框架与所述玻璃面板230抵接处装配间隙,以免积尘,提高防水性。

如图9所示,下端盖本体130包括底板131、分别垂直设置于底板131的四侧壁,底板131相对于支架本体210的一面凸设有一固定板1313;第二抵接部1311凸设于底板131上。门板本体120两端分别与所述盖体111的一侧壁、所述下端盖本体130设有的固定板1313相连。

如图2、图15所示,门板本体120的薄板结构121为钣金件;薄板结构121呈长方形。在一实施例中,薄板结构121为平板结构。

如图2、图3、图14所示,固定座122包括限位部1221、安装座1222,限位部1221凸设于安装座1222上。固定座122设有限位部1221,限位部1221位于门板本体120远离门胆140的一侧。

限位部1221呈弯折结构,限位部1221的弯折方向朝向支架本体210安装部位,形成相对抵靠力的两固定座122的限位部1221弯折方向相对,以卡住支架本体210的两个相对外侧。支架本体210的一侧壁伸入限位部1221的弯折结构与安装座1222表面形成的容腔内,限制住支架本体210一侧的三个表面,即,形成相对抵靠力的两固定座122的限位部1221分别卡住支架本体210两相对侧壁,以限制支架本体21沿远离薄板结构121方向的移动。

进一步地,限位部1221的弯折结构内壁抵住支架本体210远离薄板结构一外壁,即限位部1221的弯折结构与安装座1222表面形成的容腔内壁完全紧贴于支架本体210远离薄板结构一外壁,以牢牢限制住支架本体210沿远离薄板结构121方向移动。

限位部1221的弯折结构内壁与支架本体外壁之间设有装配间隙,支架本体210可在两相对设置的固定座122间沿朝向或远离固定座122所在方向微微移动,支架本体210卡入固定座122的弯折结构内后,固定座122相对支架本体210的一侧内壁与支架本体210之间留有微小间距,以免固定座122与支架本体210紧贴而增加卡装难度,以便卡装。由于固定座122的弯折结构,将支架本体210两侧限制于固定座122的弯折结构内,仅仅存在左右微微移动,并不会影响定位预装。

如图2、图4所示,薄板结构121设有孔洞1211;限位部1221伸入孔洞1211内,安装座1222连接于薄板结构121一外壁。安装座1222完全覆盖孔洞1211,以封闭孔洞1211,利于后续发泡,以免发泡溢料进一步地,孔洞1211内轮廓的大小大于限位部1221外轮廓的大小,以使限位部1221能够顺利伸入孔洞1211内。安装座1222设有若干第三通孔12222,薄板结构121设有与第三通孔12222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1215,在一实施例中,通过铆钉依次穿过第二通孔1215、第三通孔12222将固定座122连接于薄板结构121上。在又一实施例中,通过螺钉依次穿过第二通孔1215、第三通孔12222将固定座122可拆卸地连接于薄板结构121上。

固定座122为塑料件,具有一定的弹性,便于对支架本体210的定好预装,且不易损坏。

如图2、图10、图12所示,若干固定座122呈两列排布;同一列的若干固定座122的限位部1221弯折方向相同,不同列的若干固定座122的限位部1221弯折方向相对。在一实施例中,若干固定座122成两列若干行排布,不同列的两相对设置的固定座122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若干固定座122排布规则,以抵靠支架本体210两侧。在又一实施例中,不同列的两相对设置的固定座122不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纵向方向错位设置,可实现对支架本体210的定位预装,但由于若干固定座122排布不规则,略微不便于固定座122的安装。

在一实施例中,若干固定座122成对设置。固定座122的数目为三对,两两相对分别设置于薄板结构121一表面的顶端、底端、顶端与底端之间,不同列的两相对设置的固定座122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以分别对支架本体210的若干部位进行定位预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若干固定座122所在列的方向与薄板结构121纵向方向平行;限位部1221呈“l”字型弯折,包括第一弯折边12211、第二弯折边12212,第一弯折边12211固定于安装座1222上,第一弯折边12211与第二弯折边12212相互垂直,第一弯折边12211与薄板结构121纵向方向平行,以使相对设置的固定座122的限位部1221限制支架本体210纵向移动及沿远离薄板结构121方向移动。

如图14所示,安装座1222设有定位柱12221,如图4所示,薄板结构121设有与定位柱12221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孔1212,安装固定座122时,将定位柱12221对准并伸入相应的定位孔1212内,以实现固定座122与薄板结构121的定位预装,便于安装。

如图2所示,还包括分别固定于薄板结构121两侧的第一侧挤出条170、第二侧挤出条180。第一侧挤出条170外侧、第二侧挤出条180外侧分别与第一侧饰条150、第二侧饰条160相连。如图2、图5、图6所示,第一侧挤出条170设有第一卡槽171,第二侧挤出条180设有第二卡槽181;第一卡槽171、第二卡槽181朝向相对,以分别卡接薄板结构121两端。

如图3所示,薄板结构121两侧分别设有用以加厚的第二弯折部1214。在一实施例中,薄板结构121为钣金件,易于进行弯折加工,将薄板结构121两侧分别进行弯折后将弯折边贴合于薄板结构121远离支架本体210的一表面上。将薄板结构121两侧加厚,以具有一定的厚度,便于与第一卡槽171、第二卡槽181进行卡接,以免由于薄板结构121两侧厚度不够,第一卡槽171、第二卡槽181宽度因需配合薄板结构121两侧的厚度而太窄,增加了卡接对准难度。

如图3、图15、图16所示,由于第一侧挤出条170、第二侧挤出条180分别安装于进行弯折加厚处理的薄板结构121两侧,若第一侧挤出条170或第二侧挤出条180与薄板结构121的固定连接处在薄板结构121弯折边所在处,则这一侧的第二弯折部1214需设有用以让位安装的缺口12141;若两侧的第一侧挤出条170和第二侧挤出条180与薄板结构121的固定连接处均在薄板结构121相应的弯折边所在处,则两侧的第二弯折部1214需均设有用以让位安装的缺口12141。即至少一侧的第二弯折部1214设有用以让位安装的缺口12141。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侧挤出条170和/或第二侧挤出条180与薄板结构121通过铆钉连接,铆钉从支架本体210所在侧伸入相应通孔内后固定,铆钉在远离支架本体210的一端直径会有所增加,为了避免薄板结构121两侧的弯折边阻挡了铆钉固定后直径增加,缺口12141的大小以不影响铆钉固定时的局部部位的直径增大为准。

如图2所示,第一侧饰条150设有用以卡紧第一侧挤出条170两端的第三卡槽151,第一侧挤出条170紧贴于第三卡槽151三侧内壁,以限制第一侧挤出条170前后移动。第二侧饰条160设有用以卡紧第二侧挤出条180两端的第四卡槽161,第二侧挤出条180紧贴于第四卡槽161三侧内壁,以限制第二侧挤出条180的前后移动。

如图2、图5、图6所示,第一侧挤出条170、第二侧挤出条180均为不对称结构,用以防呆,以便安装人员安装时确认安装于门板本体120的哪一侧。

如图2、图3所示,薄板结构121设有用以指示安装方向的第一防呆部1213,用以区分薄板结构121的顶端或底端方向和/或用以区分薄板结构121的正面或反面。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防呆部1213为一三角形图形,三角形的尖角用以指示薄板结构121的顶端或底端方向,三角形图形所在面用以指示薄板结构121的正面或反面。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防呆部1213为三角形孔洞,三角形的尖角用以指示薄板结构121的顶端或底端方向,但不具有指示薄板结构121的正面或反面的作用。

如图2、图4所示,孔洞1211设有用以指示固定座122安装方向的第二防呆部12111。在一实施例中,限位部1221呈弯折结构,第二防呆部12111用以指示固定座122安装时限位部1221弯折结构弯折方向朝向,便于装配,提高装配效率。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防呆部12111为孔洞1211内的一拐角结构,两相对设置的固定座122所对应的两孔洞1211内的拐角结构位置相对,以指示两相对设置的固定座122的弯折结构弯折方向相对朝向。进一步地,限位部1221设有与第二防呆部12111相对应的第三防呆部12213,第三防呆部12213形状结果与第二防呆部12111相同,即为限位部1221上的拐角结构,限位部1221上的拐角结构与孔洞1211上的拐角结构相匹配,以指示固定座122相对于相应的孔洞1211的安装方向。

如图17所示,门胆140靠近家电箱体的一侧设有凸起部141;凸起部141伸入家电箱体内,凸起部141周侧紧贴于家电箱体外轮廓,以增加发泡门体组件100与家电箱体连接处的密封性。

凸起部141朝向远离家电箱体方向内凹形成容腔1411,容腔1411配置有搁架的安装结构14111,以提供储存空间。

凸起部141周侧外部设有门封(图中未示出),门封用以密封门胆140与家电箱体,以增加发泡门体组件100与家电箱体连接处的密封性。

上端盖本体110、下端盖本体130均为注塑成型的塑料件,结构力学性能好,具有一定的弹性,易装配且不易损坏。上端盖本体110、下端盖本体130均设有四侧壁,以便分别与门板门体120、门胆140、第一侧饰条150、第二侧饰条160相连。

实施例3

如图10、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冰箱门体,包括冰箱门体本体10,冰箱门体本体10包括显示屏组件200、如上所述的发泡门体组件100;显示屏组件200固定于发泡门体组件100的一侧,压紧盖本体112压紧支架本体210的一端。发泡门体组件100的门板本体120上至少两形成相对抵靠力的固定座122限制显示屏组件200的支架本体210在薄板结构121所在平面的一方向上晃动,实现支架本体210的定位预装。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屏组件200包括依次设置的支架本体210、显示屏220、玻璃面板230,支架本体210为框体结构,显示屏220安装于支架本体210框体内。支架本体210左右两侧被门板本体120上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固定座122定位,支架本体210上下两端分别被上端盖本体110的压紧盖本体112的第一抵接部1125、下端盖本体130的第二抵接部1311相抵靠,实现初步固定。支架本体210的装配操作简单、快速。

支架本体210可以是一个整体的支架结构,也可以是多个支架拼接而成的结构。如图10所示,支架本体210包括依次卡合连接的第一扩展支架211、固定支架212、第二扩展支架213;固定支架212为框体结构,显示屏210安装于固定支架212框体内,第一扩展支架211、第二扩展支架213用以扩展支架本体210的长度;上端盖本体110的第一抵接部1125与第一扩展支架211顶端的第三抵接部相抵靠,下端盖本体130的第二抵接部1311与第二扩展支架213底端的第四抵接部相抵靠,实现对支架本体210顶端与底端的压紧。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冰箱,包括冰箱箱体,还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冰箱门体本体10,冰箱门体本体10通过铰链结构枢接于冰箱箱体上。

实施例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固定显示屏组件的发泡门体的装配方法,如图18、19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01、将若干固定座122安装于门板本体120上,形成相对的抵靠力;

s102、门板本体120周侧安装上门体门框架;

s103、向门板本体120朝向门胆140的一表面注入发泡剂,安装上门胆140形成密封区域,发泡形成发泡层;

s104、显示屏组件200的支架本体210两侧抵靠于于门板本体120上两侧的固定座122内,定位预装完毕后,将压紧盖本体112安装于盖体111顶面,以压紧支架本体210顶端。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02还包括将用于形成门体门框架的上端盖本体110的盖体111、第一侧饰条150、下端盖本体130、第二侧饰条160依次相连形成门体门框架。

在一实施例中,发泡门体组件100还包括第一侧挤出条170、第二侧挤出条180。门板本体120还包括薄板结构121,固定座122通过薄板结构121上的孔洞1211固定于薄板结构121上;固定座122的数目为六个,呈两列排布,两两相对设置。进一步地,为了减少铆钉或螺钉的数量,及降低发泡时从薄板结构121与固定座122连接处产生发泡溢料的概率,先将若干固定座122的安装座1222分别通过一铆钉或螺钉固定于薄板结构121上,再采用一铆钉或螺钉依次穿过第一侧挤出条170或第二侧挤出条180、薄板结构121、安装座1222进行固定,进而可以将第一侧挤出条170、第二侧挤出条180分别固定于门板本体120的薄板结构121两侧的同时,将安装座1222牢牢固定于薄板结构121上。

进一步地,相应的装配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01、将两对相对设置的固定座122安装于门板本体120上靠近上端盖本体110的四个孔洞1211内,每一固定座122通过一铆钉或螺钉固定;

s202、上端盖本体110的盖体111一侧壁、门板本体120、靠近上端盖本体110两相对设置的固定座122分别通过一铆钉或螺钉固定;

s203、门板本体120两侧分别卡接入第一卡槽171、第二卡槽181内,以在门板本体120两侧预装第一侧挤出条170、第二侧挤出条180;

s204、通过一铆钉或螺钉依次穿过第一侧挤出条170或第二侧挤出条180、门板本体120、位于中间的固定座122,预固定第一侧挤出条170、第二侧挤出条180;

s205、门板本体120上靠近下端盖本体130的两个孔洞1211内分别通过一铆钉或螺钉安装一固定座122;

s206、通过一铆钉或螺钉依次穿过第一侧挤出条170或第二侧挤出条180、门板本体120、靠近下端盖本体130的固定座122,固定第一侧挤出条170、第二侧挤出条180;

s207、第一侧挤出条170、第二侧挤出条180分别卡入第三卡槽151、第四卡槽161,以将第一侧挤出条170、第二侧挤出条180分别与第一侧饰条150、第二侧饰条160卡接;安装下端盖本体130;

s208、向门板本体120朝向门胆140的一表面注入发泡剂,安装上门胆140形成密封区域,发泡形成发泡层;

s209、显示屏组件200的支架本体210抵靠于于门板本体120上两侧的固定座122内,定位预装完毕后,将压紧盖本体112安装于盖体111顶面,以压紧支架本体210顶端。同时,下端盖本体130压紧支架本体210的底端,实现对支架本体210的固定。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卡接”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卡合结构相互连接、通过狭缝卡入形成紧密连接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家电门体的压紧盖,设有第一抵接部,以对固定有显示屏的支架本体的一端进行压紧,辅助支架本体的装配,使支架本体安装稳固。

应当理解,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仅仅为便于描述各相同或相近似结构或部件而进行名称上的区别,并不做任何先后、大小、出现顺序等方面的限定。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