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体连接结构及冰箱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78823发布日期:2022-05-11 12:27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体连接结构及冰箱壳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箱制造技术,尤其涉及冰箱壳体的制造技术。


背景技术:

2.冰箱的制冷原理是通过压缩机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汽送入冷凝器,经冷凝器散热后,再进入干燥过滤器和毛细管进行节流降压,节流降压后再进入蒸发器,通过蒸发吸收制冷间室内的热量,给制冷间室供冷,最后回流至压缩机。在制冷过程中,冷凝器需要发挥散热的作用,一般将冷凝器设于冰箱位于左右两侧或者后侧的外壳的内侧,以使冷凝器远离制冷间室,从而冷凝器散发的热量不会影响制冷间室内的温度冰箱壳体由多层结构组成。
3.冰箱的冷凝器一般是由铜管来回折弯形成的热交换管所实现。从冰箱整体的美观角度考虑,热交换管一般贴敷在冰箱外壳的内侧。通过在冰箱外壳内侧填充发泡料实现冷凝器与冰箱内胆之间的隔热。同时发泡料也能够起到固定热交换管的目的。因此,现有技术下,冰箱壳体通常由粘连热交换管的外壳、发泡层以及内胆壳体组成。现有技术下,外壳通常由人工焊接或铆接而成。冰箱壳体的这种人工焊接或铆接的工作量很大。为提高冰箱生产效率,外壳的自动化生产加工必不可少。在冰箱外壳的自动化生产加工中,冰箱外壳的自动化铆接设备是一个重要的设备。
4.冰箱外壳的自动化铆接设备需要依赖于冰箱壳体如何加工和组装,这其中板体之间的如何进行连接的结构尤为重要,除了需要保证所制备的冰箱壳体需要达到应有的质量之外,还需要该连接结构能够便于自动化铆接设备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一种冰箱外壳的连接结构,使其能够达到冰箱质量要求之外,还需要适于自动化铆接设备加工。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板体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板体的对接折弯部和设置于第二板体的对接卡板;其中,对接折弯部是由板体多道折弯而成,包括按顺序依次相连的五个折弯部: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第三折弯部、第四折弯部和第五折弯部;第一折弯部和第一板体的主体相垂直;第三折弯部和第五折弯部与第一折弯部相平行;第二折弯部弧形连接第一折弯部和第三折弯部;第四折弯部倾斜连接第三折弯部和第五折弯部;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第三折弯部、第四折弯部和第五折弯部围成卡板收容槽;卡板收容槽包括容胶部和铆接部;其中,铆接部是第五折弯部和第一折弯部之间的部分,容胶部是较铆接部更内侧的部分;第五折弯部较第三折弯部更为贴近第一折弯部,使得容胶部相比于铆接部具有较大的容积空间;对接卡板和第二板体的主体相垂直;对接卡板设于对接折弯部所构筑的卡板收容槽内,末端直达容胶部的底部;所述板体连接结构由第一折弯部、第五折弯部和对接卡板相互铆合而成。
8.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板体连接结构,由容胶部所形成的容胶腔内注有密封胶。
9.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板体连接结构,对接折弯部还包括连接第五折弯部的第六折弯部;第六折弯部和第一折弯部之间形成卡板收容槽的开口部;第六折弯部外翻,使得开口部呈现开口由外至内的缩小。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冰箱壳体,包括u壳和背壳; u壳和背壳通过上述的板体连接结构相连,使得u和背壳围成囗形结构。
11.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冰箱壳体,u壳包括底板和两块侧板;两块侧板通过底板连接而形成u形结构;两块侧板各自向内侧折弯形成扣板;扣板作为所述板体连接结构中的第一板体,设有对接折弯部;背壳作为所述板体连接结构中的第二板体,两端分别设置有对接卡板;背壳两端的对接卡板分别与两块扣板的对接折弯部相连。
12.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冰箱壳体,其特征在于,u和背壳围成的囗形结构两面开口分别为底壳开口和门板开口;u壳和背壳在底壳开口处均设置有通过板体折弯而成的折边板,并通过所述折边板连接底壳。
1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
14.1、连接结构预留有容胶结构,由此在后续的加工工艺中,可以通过容胶结构内注入密封胶实现壳体的密封。
15.2、便于自动化铆接设备加工。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冰箱壳体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u壳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背壳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u壳上对接折弯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背壳上对接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板体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2.上述各图中,
23.1是u壳,11是底板,12是侧板,13是扣板,14是第一折边板,15是对接折弯部,151是第一折弯部,152是第二折弯部,153是第三折弯部,154是第四折弯部,155是第五折弯部,156是第六折弯部,16是卡板收容槽,161是容胶部,162是铆接部,163是开口部;
24.2是背壳,21是对接卡板,22是第二折边板;3是铆接线;4是压缩仓隔板;5是热交换管;91是底壳开口,92是门板开口;100是板体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6.图1示例了一种冰箱壳体结构。该冰箱壳体包括u壳1和背壳2。u壳1和背壳2相互铆接。其中,u壳1由板体折弯而成,参照图2和图4,包括底板11和两块侧板12。两块侧板12通过底板11连接,从而形成u形结构。两块侧板12向内侧折弯形成扣板13。扣板13上设置有通过板体折弯而成的对接折弯部15。参照图3和图5,背壳2两端分别设有对接卡板21。背壳2两端
的卡板21分别与两块扣板13所连接的对接折弯部15卡合对接后铆接,使得背壳2和u壳1连成整体。图1示例中的铆接线3是背壳2和u壳1相连并铆接的线体部位。
27.此外,图1所示例的冰箱壳体是一个半成品,该冰箱壳体呈囗形结构,两面开口分别为底壳开口91和门板开口92。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指的冰箱是指一种用于制冷的箱体,包括生活中俗语所称的冰箱、冷柜或冰柜等电气设备。图1所示例的冰箱外壳是一种用于俗语所称的冷柜中的外壳。其中,底壳开口91是用于设置底壳的部位,门板开口92是用于设置冷柜门的部位。为配合在底壳开口91设置底壳,u壳1和背壳2在底壳开口91处均设置有通过板体折弯而成的折边板。u壳1上的折边板是为第一折边板14,背壳2上的折边板是为第二折边板22。由此,通过折边板连接底壳构建出完整的冰箱壳体。虽然图示并未示例底壳结构,但不妨碍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28.在本实施例的u壳1和背壳2进行铆接前,u壳1设置有压缩仓隔板4,甚至,u壳1和背壳2内侧面均已经铺设有用于冷凝的热交换管5。压缩仓隔板4呈l形结构,用于在冰箱内构筑压缩仓。
29.参照图4,对接折弯部15,是板体经由成型机连续多道折弯而成的整体呈现不规则的u形折弯结构,至少包括五个折弯部,分别为:第一折弯部151、第二折弯部152、第三折弯部153、第四折弯部154和第五折弯部155。第一折弯部151、第二折弯部152、第三折弯部153、第四折弯部154和第五折弯部155按顺序依次相连。第一折弯部151是与扣板913板体相垂直的折弯部,连接扣板913。第三折弯部153和第五折弯部155是与第一折弯部151相平行的折弯部,并且第五折弯部155相比于第三折弯部153更为贴近第一折弯部151。第二折弯部152连接第一折弯部151和第三折弯部153,呈弧形。第四折弯部154连接第三折弯部153和第五折弯部155,呈倾斜。第一折弯部151、第二折弯部152、第三折弯部153、第四折弯部154和第五折弯部155围成卡板收容槽16。卡板收容槽16包括容胶部161和铆接部162。其中,铆接部162是第五折弯部155和第一折弯部151之间的部分,容胶部161是较铆接部162更内侧的部分,由第一折弯部151、第二折弯部152、第三折弯部153和第四折弯部154所围成。第五折弯部155较第三折弯部153更为贴近第一折弯部151,使得容胶部161相比于铆接部162具有较大的容积空间。
30.对接折弯部15和对接卡板21对接时,对接卡板21插入至卡板收容槽16内,参照图6。图6中,对接折弯部15和对接卡板21所组成两个板体之间连接的板体连接结构100。板体连接结构100即为本实用新型所指的板体连接结构。其中,扣板13作为板体连接结构中的第一板体,背壳2作为板体连接结构中的第二板体。该板体连接结构中,对接卡板21设于卡板收容槽16内,末端穿过铆接部162后直达容胶部161的底部。铆接部162是进行铆接的部位。铆接部162中,对接卡板21夹持于第五折弯部155和第一折弯部151。显而易见地,第五折弯部155和第一折弯部151之间的间隙应当与对接卡板21厚度相匹配。对接卡板21插入至卡板收容槽16后,铆接部162处进行铆合,铆合后,第一折弯部151、第五折弯部155和对接卡板21铆接相连。也就是说,板体连接结构100通过第一折弯部151、第五折弯部155和对接卡板21相互铆合形成固定连接。同时,在对铆接部162处进行铆合后,在容胶部161处留下一个较大的长条结构的腔体。该腔体是有铆合后由容胶部161所形成的,称之为容胶腔。在后续的工序中,容胶腔内注入密封胶,从而实现铆接线3的密封,也就是两个板体之间连接处的密封。
31.此外,进一步地,为便于铆接设备自动化的加工,本实施例中,对接折弯部15还包
括第六折弯部156。第六折弯部156连接第五折弯部155。与此对应地,卡板收容槽16除了上述的容胶部161和铆接部162之外,还包括位于第六折弯部156和第一折弯部151之间的开口部。第六折弯部156外翻,使得开口部163呈现开口由外至内的缩小。也就是说,开口部163能够在插入对接卡板21时插入导向作用。
32.此外,本实施例中,u壳1中的底板11实际上是冷柜一端的侧板。对应至一般的家用冰箱中,u壳1中的底板11实际可能是冰箱顶部的顶板,底壳开口91处所连接的底壳实际可能是冰箱的背壳。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所称的底板、侧板、背壳不能指代实际冰箱的位置,而是本实用新型的冰箱壳体中的相对位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