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制冷设备的供水装置与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72520发布日期:2023-12-21 23:28阅读:38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制冷设备的供水装置与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制冷设备的供水装置与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在制冷设备内设置供水装置,以基于制冷设备的低温环境对供水装置内的水进行降温,满足用户对冷水的饮用需求。

2、在实际应用中,现有制冷设备对供水装置内部水体的冷却效果差,在用户频繁取水的情况下,水通常还未来得及冷却就被取出,导致供水装置供水的水温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制冷设备的供水装置,实现对水体进行快速降温,在用户频繁取水的情况下,也能向用户供应满足温度需求的冷水。

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

3、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应用于制冷设备的供水装置,包括:

4、水箱组件;

5、盒体,构造有第一通风口、第二通风口及连通所述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的通风通道;至少部分所述水箱组件设于所述通风通道内,所述第一通风口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制冷设备内的冷风,所述冷风在进入所述通风通道内且与至少部分所述水箱组件对流换热后,从所述第二通风口排出。

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于制冷设备的供水装置,通过将制冷设备的冷风引入至通风通道内,并与水箱组件进行对流换热,可对水箱组件内的水进行快速降温,在用户频繁取水的情况下,也能向用户或其它用水器件供应满足温度需求的冷水。

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通风口用于与所述制冷设备的冷冻间室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通风口用于与所述冷冻间室的回风口或所述制冷设备的冷藏间室连通。

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供水装置用于设置于所述制冷设备的冷藏间室内。

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盒体还设有通风腔,所述通风腔与所述制冷设备的冷冻间室连通,以接收来自所述冷冻间室的冷风;

10、所述第一通风口包括多个单元风口,多个所述单元风口沿着至少部分所述水箱组件的延伸方向排布。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单元风口当中至少两者的通风面积不相同;和/或,多个所述单元风口均设有第一风门,所述第一风门能够在打开所述单元风口的第一状态与关闭所述单元风口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水箱组件连接。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水箱组件内的水温。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控制模块与第二风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风门连接;

15、所述第二风门设于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通风口之间;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水箱组件内的水温控制所述第二风门的开度。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水箱组件包括:储水箱与过滤组件;所述储水箱与所述过滤组件连通,所述储水箱设于所述通风通道内。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水箱组件包括:外壳组件、滤芯、内壳及支撑件;

18、所述外壳组件内构造有容纳腔;所述滤芯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内壳设于所述外壳组件与所述滤芯之间,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组件之间构造有第一流道,所述内壳与所述滤芯之间构造有第二流道;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滤芯,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外壳组件的底壁之间构造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1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外壳组件的内壁面,所述储水腔形成于所述支撑件的内部;或者,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内壳的内壁面,所述储水腔由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组件中的至少一者构成。

2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中至少一者的内部设有导流部,所述导流部沿所述内壳的中轴线延伸以形成螺旋状结构。

2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接座组件,所述接座组件包括:接座主体与阀芯组件;

22、所述接座主体设有主进水口和主出水口,所述接座主体中构造有旁通腔、分配腔和工作腔;所述旁通腔通过所述分配腔与所述工作腔连通;所述工作腔用于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水箱组件;所述阀芯组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分配腔中,并适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23、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阀芯组件阻断所述分配腔和所述工作腔,所述主进水口通过所述分配腔和所述旁通腔与所述主出水口连通;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阀芯组件阻断所述分配腔和所述旁通腔,所述主进水口通过所述分配腔和所述工作腔与所述主出水口连通。

2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止水组件,所述外壳组件的内部构造有止水腔,所述止水组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止水腔,并适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25、其中,所述止水组件的外部构造有第一通道,所述止水组件的内部构造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内设有单向阀;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止水组件阻断所述第一通道,所述单向阀阻断所述第二通道;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止水组件导通所述第一通道,所述单向阀导通所述第二通道。

26、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包括:冷冻间室、冷藏间室和用水器件,以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制冷设备的供水装置;

27、所述供水装置设于所述冷藏间室内,所述第一通风口与所述冷冻间室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通风口与所述冷冻间室的回风口或所述制冷设备的冷藏间室连通,所述供水装置与所述用水器件连通。

2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在一方面,将供水装置设于冷藏间室内,可利用冷藏间室的低温环境对供水装置内的水进行降温,在另一方面,还可利用来自冷冻间室内的冷风对水箱组件进行对流换热,以对水箱组件内的水进行辅助降温,确保了对水箱组件内的水的快速冷却效果,满足用户的频繁取水需求。

2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储物盒;所述供水装置的部分壁面与所述冷藏间室的壁面之间形成有收纳腔,所述储物盒设于所述收纳腔内。

3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物盒包括储物框体和面板;所述储物框体可插入至所述收纳腔内或从所述收纳腔内抽出;所述面板的一部分设于所述储物框体的前侧,所述面板的另一部分用于与所述供水装置的前壁面贴合。

3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所述冷冻间室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风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风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风口连通;所述冷冻间室的回风口与所述第二风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风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风口连通。

32、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制冷设备的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制冷设备的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口用于与所述制冷设备的冷冻间室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通风口用于与所述冷冻间室的回风口或所述制冷设备的冷藏间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制冷设备的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装置用于设置于所述制冷设备的冷藏间室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制冷设备的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还设有通风腔,所述通风腔与所述制冷设备的冷冻间室连通,以接收来自所述冷冻间室的冷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制冷设备的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单元风口当中至少两者的通风面积不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制冷设备的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水箱组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所述的应用于制冷设备的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水箱组件内的水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制冷设备的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与第二风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风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应用于制冷设备的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组件包括:储水箱与过滤组件;所述储水箱与所述过滤组件连通,所述储水箱设于所述通风通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应用于制冷设备的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组件包括:外壳组件、滤芯、内壳及支撑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应用于制冷设备的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外壳组件的内壁面,所述储水腔形成于所述支撑件的内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应用于制冷设备的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中至少一者的内部设有导流部,所述导流部沿所述内壳的中轴线延伸以形成螺旋状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应用于制冷设备的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座组件,所述接座组件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应用于制冷设备的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水组件,所述外壳组件的内部构造有止水腔,所述止水组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止水腔,并适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15.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冻间室、冷藏间室和用水器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制冷设备的供水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物盒;所述供水装置的部分壁面与所述冷藏间室的壁面之间形成有收纳腔,所述储物盒设于所述收纳腔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盒包括储物框体和面板;所述储物框体可插入至所述收纳腔内或从所述收纳腔内抽出;所述面板的一部分设于所述储物框体的前侧,所述面板的另一部分用于与所述供水装置的前壁面贴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所述冷冻间室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风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风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风口连通;所述冷冻间室的回风口与所述第二风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风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风口连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应用于制冷设备的供水装置与制冷设备。上述供水装置包括:水箱组件与盒体;盒体构造有第一通风口、第二通风口及连通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的通风通道;至少部分水箱组件设于通风通道内,第一通风口用于接收来自制冷设备内的冷风,冷风在进入通风通道内且与至少部分水箱组件对流换热后,从第二通风口排出。本发明可利用制冷设备的冷风对水箱组件进行对流换热,实现对水箱组件内的水的快速降温,在用户频繁取水的情况下,也能向用户或其它用水器件供应满足温度需求的冷水。

技术研发人员:魏德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