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24813发布日期:2022-11-25 20:20阅读:76来源:国知局
制冷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机领域,具体是一种制冷机。


背景技术:

2.制冷机是将具有较高温度的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转移给环境介质从而获得冷量的机器,从较低温度物体转移的热量习惯上称为冷量,制冷机广泛运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能满足人们将热茶水、热咖啡、热奶茶等,较高温热水制得的饮品进行降温,以及调制冷饮等各种需要,制冷机种类有很多,大致可分为:压缩式制冷机、吸收式制冷机、蒸汽喷射式制冷机,半导体制冷,其中蒸汽压缩式制冷机、吸收式制冷机和蒸汽喷射式制冷机应用较为广泛。
3.随着全球可再生资源的日渐枯竭,现在许多的电器也在朝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但现有的制冷机,一般是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等常规部件对饮品进行降温,因此运行起来十分的消耗电能。
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制冷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机,与以往制冷设备相比,该制冷机是先用自来水经过冷热交换盘管对茶水等高温饮品先进行降温到30-40℃,然后再用水冷的制冷机组对饮品进行快速的降温,以达锁住茶香、茶味的效果,通过热交换盘管与制冷机组的相互配合使用,达到了对饮品进行快速降温的同时,也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制冷机组用电的消耗,达到了节约能源的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储液桶、回流管路、第一出液管路、冷热交换管、自来水循环管路和蒸发冷却机组,所述储液桶与前述回流管路相连通,所述回流管路与前述第一出液管路相连通,所述回流管路依次穿过冷热交换管与蒸发冷却机组,并与储液桶形成循环闭合回路,所述冷热交换管与自来水循环管路相连通,所述自来水循环管路与蒸发冷却机组相适配。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回流管路包括有第一出液段、第一水泵、水流开关、第一供水阀、第一换热调温段、第二换热调温段和第一回液管,所述第一出液段与储液桶相连通,所述第一水泵与第一出液段相连通,所述水流开关设置在第一出液段上,所述第一供水阀设置在第一出液段上,所述第一换热调温段与第一出液段相连通,所述第二换热调温段与第一换热调温段相连通,所述第一回液管与第二换热调温段相连通,所述第一回液管与储液桶相连通。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出液管路包括有第一出液段、第二供水泵、第二供水阀和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段与第一出液段相连通,所述第二供水泵与第一出液段相连通,所述第二供水阀设置在第一出液段上,所述出液口与第一出液段相连通。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换热调温段和第二换热调温段之间设
置有转换管路,所述转换管路包括有转换管、第三供水阀和单向阀,所述转换管与第一出液段相连通,所述转换管分别与第一换热调温段和第二换热调温段相连通,所述第三供水阀设置在转换管上,所述单向阀设置在转换管上。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换热调温段上设置有第二出液管路,所述第二出液管路包括有第三换热调温段、第二出液段和第二回液管,所述第三换热调温段与第一换热调温段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液段与第三换热调温段相连通,所述第二回液管与储液桶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液段与第一出液管路相连通。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自来水循环管路包括有进水口、水阀、水管、分流管、第一循环段、第四供水阀、排水口、第二循环段、和第五供水阀,所述进水口设置在储液桶的一侧,所述水阀设置在进水口上,所述水管与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分流管与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段与分流管相连通,所述第四供水阀设置在第一循环段上,所述排水口与第一循环段相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段与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五供水阀设置在第二循环段上,所述第二循环段与排水口相连通。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蒸发冷却机组包括有压缩机、高压开关、冷凝器、干燥过滤器、平衡跨管、膨胀节流阀、蒸发器盘管和低压开关,所述压缩机设置在储液桶的一侧,所述高压开关连接在压缩机的外围,所述冷凝器连接在压缩机的外围,所述干燥过滤器连接在压缩机的外围,所述平衡跨管连接在压缩机的外围,所述膨胀节流阀连接在压缩机外围,所述平衡跨管分别与干燥过滤器与膨胀节流阀相连通,所述蒸发器盘管连接在压缩机的外围,所述低压开关连接在压缩机的外围。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液桶上设置有冷温传感器,所述第二出液管路与蒸发冷却机组相适配。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当回流管路内的液体经过冷热交换管和蒸发冷却机组时,冷热交换管对回流管路内的液体进行冷热交换,回流管路内的液体经过蒸发冷却机组再回流到储液桶内,便可形成一个制冷系统,可快速的对回流管路内的液体进行制冷,提高制冷机的制冷效果,减少制冷液体所需花费的时间,通过热交换盘管与制冷机组的相互配合使用,达到了对饮品进行快速降温的同时,也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制冷机组用电的消耗,达到了节约能源的优点;
16.2、通过在制冷机设备中设置转换管路,先通过冷热交换管和蒸发器盘管的作用,可将回流管路内的液体的下降至30至40℃,所花费的时间为3分钟,再通过蒸发器盘管的单独作用,可将系统中液体的温度下调至5至10℃,所花费的时间为9分钟,通过改变液体的流经路线,可制取多种不同温度的饮品,因液体的流经路线不同,制取饮品所需花费的时间也有所不同,方便用户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制取饮品,增加了用户的可选择性;
17.3、与以往制冷设备相比,通过打开第一水泵和水流开关,将回流管路内的液体运输至第二出液管路内,液体在流动的过程中,经冷热交换管和蒸发器盘管的作用,可对第二出液管路内的液体进行降温,可将85℃液体的温度下调0至到5℃,所花费的时间为6分钟,方便将第二出液管路内的液体调节至冰冷状态,打开第一出液段上的阀门,启动第二供水泵,将第二出液段内的液体从出液口取出,供用户饮用,当需要改善茶水或者咖啡的口感、颜色、味道时,可将第二出液管路内的液体从第二回液管重新回流到储液桶内,方便往储液桶再加入适量的相应配料,使第二出液管路内的液体能够实现循环冲泡,便于改善茶水或
者咖啡的品质和提高冲泡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制冷机中实施例1的连接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制冷机中实施例2的连接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制冷机中实施例3的连接示意图。
21.图中:1、储液桶;2、冷温传感器;3、回流管路;31、出液管;32、第一水泵;33、水流开关;34、第一供水阀;35、第一换热调温段;36、第二换热调温段;37、第一回液管;4、第一出液管路;41、第一出液段;42、第二供水泵;43、第二供水阀;44、出液口;5、转换管路;51、转换管;52、第三供水阀;53、单向阀;6、冷热交换管;7、第二出液管路;71、第三换热调温段;72、第二出液段;73、第二回液管;8、自来水循环管路;81、进水口;82、水阀;83、水管;84、分流管;85、第一循环段;86、第四供水阀;87、排水口;88、第二循环段;89、第五供水阀;9、蒸发冷却机组;91、压缩机; 92、高压开关;93、冷凝器;94、干燥过滤器;95、平衡跨管;96、膨胀节流阀;97、蒸发器盘管;98、低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1
24.如图1所示,一种制冷机,包括储液桶1、回流管路3、第一出液管路4、冷热交换管 6、自来水循环管路8和蒸发冷却机组9,所述储液桶1与前述回流管路3相连通,所述回流管路3与前述第一出液管路4相连通,所述回流管路3依次穿过冷热交换管6与蒸发冷却机组9,并与储液桶1形成循环闭合回路,所述冷热交换管6与自来水循环管路8相连通,所述自来水循环管路8与蒸发冷却机组9相适配,通过向储液桶1内投入不同的配料,可使该制冷机制备出不同种类的饮品,例如奶茶、果茶或咖啡等,当回流管路3内的液体经过冷热交换管6和蒸发冷却机组9时,冷热交换管6对回流管路3内的液体进行热交换,回流管路3内的液体经过蒸发冷却机组9再回流到储液桶1内,便可形成一个制冷系统,可快速的对回流管路3内的液体进行制冷,将85℃液体的温度调节至适合制备奶茶、果茶或咖啡所需使用的温度,提高制冷机的制冷效果,减少制冷液体所需花费的时间,提高了制冷机的工作效率,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25.如图1所示,所述回流管路3包括有第一出液段31、第一水泵32、水流开关33、第一供水阀34、第一换热调温段35、第二换热调温段36和第一回液管37,所述第一出液段 31与储液桶1相连通,所述第一水泵32与第一出液段31相连通,所述水流开关33设置在第一出液段31上,所述第一供水阀34设置在第一出液段31上,所述第一换热调温段 35与第一出液段31相连通,所述第二换热调温段36与第一换热调温段35相连通,所述第一回液管37与第二换热调温段36相连通,所述第一回液管37与储液桶1相连通,在回流管路3的作用下,当需要对储液桶1内的液体进行制冷时,启动第一水泵32抽取储液桶1内的液体,打开第一出液段
31上的第一供水阀34,使液体依次经过第一换热调温段35、第二换热调温段36和第一回液管37,最后重新回流到储液桶1内,方便对液体进行降温,在水流开关33的作用下,可对第一出液段31中液体的流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方便判断回流管路3内液体的流速和是否断流,以防止第一水泵32空转,避免或减少主机干烧,而导致主机损坏。
26.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出液管路4包括有第一出液段41、第二供水泵42、第二供水阀43和出液口44,所述第一出液段41与第一出液段31相连通,所述第二供水泵42与第一出液段41相连通,所述第二供水阀43设置在第一出液段41上,所述出液口44与第一出液段41相连通,打开第一出液段41上的第二供水阀43,再启动第二供水泵42,可抽取储液桶1内已经处理好的液体,将液体从出液口44处流出,为用户提供制备好的饮品或将饮品进行到下一道工序。
27.如图1所示,所述自来水循环管路8包括有进水口81、水阀82、水管83、分流管84、第一循环段85、第四供水阀86、排水口87、第二循环段88、和第五供水阀89,所述进水口81设置在储液桶1的一侧,所述水阀82设置在进水口81上,所述水管83与进水口81 相连通,所述分流管84与水管83相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段85与分流管84相连通,所述第四供水阀86设置在第一循环段85上,所述排水口87与第一循环段85相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段88与水管83相连通,所述第五供水阀89设置在第二循环段88上,所述第二循环段88与排水口87相连通,通过打开水管83上的水阀82,自来水从进水口81流入到水管83内,打开第一循环段85上的第四供水阀86,将水管83内的水引流至分流管84内,当分流管84内的自来水流经冷凝器93时,会带走冷凝器93上排放的热量,对冷凝器93 进行降温,方便冷凝器93能够持续高效将蒸发成气态的液体进行冷凝,方便对液体进行快速的降温。
28.如图1所示,所述蒸发冷却机组9包括有压缩机91、高压开关92、冷凝器93、干燥过滤器94、平衡跨管95、膨胀节流阀96、蒸发器盘管97和低压开关98,所述压缩机91 设置在储液桶1的一侧,所述高压开关92连接在压缩机91的外围,所述冷凝器93连接在压缩机91的外围,所述干燥过滤器94连接在压缩机91的外围,所述平衡跨管9连接在压缩机91的外围,所述膨胀节流阀96连接在压缩机91的外围,所述平衡跨管95分别与干燥过滤器94与膨胀节流阀96相连通,所述蒸发器盘管97连接在压缩机91的外围,所述低压开关98连接在压缩机91的外围,当回流管路3经过蒸发器盘管97时,蒸发器盘管97可将回流管路3内部流动的液体蒸发成气态,再由冷凝器93对形成的气体进行冷凝,把气体转变成液体,将气体内的热量进行快速的放热,使形成的液体能够快速的降温,然后液体经干燥过滤器94进行过滤水份,再经膨胀节流阀进行节流,来降低液体压力与温度,液体经过冷热交换管6和蒸发器盘管97,最终重新回到储液桶1内,需要使用12分钟,可将85℃的液体的温度下调至0到5℃,使回流管路3内的液体调节至冰冷状态,在压缩机91的作用下,方便从液体从出液口44取出后,用户便能立即饮用或将饮品拿至下一道工序中进行加工,避免了用户因饮品的温度较高,而需等待饮品的温度下降至合适的位置,才能进行饮用。
29.所述储液桶1上设置有冷温传感器2,所述第二出液管路7与蒸发冷却机组9相适配,所述通过冷温传感器2的作用,可对储液桶1内液体的温度进行检测,方便用户能够实时的观察到储液桶1内液体温度变化的情况,方便用户对储液桶1内液体温度进行调节。
30.实施例2
31.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大致与前面第一实施例1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是,所述第一
换热调温段35和第二换热调温段36之间设置有转换管路5,所述转换管路5包括有转换管51、第三供水阀52和单向阀53,所述转换管51与第一出液段31相连通,所述转换管 51分别与第一换热调温段35和第二换热调温段36相连通,所述第三供水阀52设置在转换管51上,所述单向阀53设置在转换管51上,通过关闭第三供水阀52,使第一供水阀 34处于打开状态,可将第一出液段31内的液体导入到第一换热调温段35内,对回流管路 3内的液体进行降温,回流管路3内的液体经过第一换热调温段35和第二换热调温段36 进行降温所花费的时间为3分钟,通过冷热交换管6和蒸发器盘管97的作用,可将回流管路3内的液体的下降至30至40℃,方便可将回流管路3内的液体调节至常温状态,方便用于进行饮用,将第一出液段31内的液体从转换管51内导入到第二换热调温段36内,对回流管路3内的液体进行降温,回流管路3内的液体经过第二换热调温段36进行降温所花费的时间为9分钟,通过蒸发器盘管97的单独作用,可将85℃液体的温度下调至5 至10℃,方便可将回流管路3内的液体调节至冰凉状态,通过改变液体的流经路线,可制取多种不同温度的饮品,因液体的流经路线不同,制取饮品所需花费的时间也有所不同,方便用户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制取饮品,增加了用户的可选择性。
32.实施例3
3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大致与前面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是,所述第一换热调温段35上设置有第二出液管路7,所述第二出液管路7包括有第三换热调温段71、第二出液段72和第二回液管73,所述第三换热调温段71与第一换热调温段35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液段72与第三换热调温段71相连通,所述第二回液管73与储液桶1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液段72与第一出液管路4相连通,通过打开第一水泵32和水流开关33,将回流管路3内的液体运输至第二出液管路7内,液体在流动的过程中,经冷热交换管6和蒸发器盘管97的作用,可对第二出液管路7内的液体进行降温,可将85℃液体的温度下调至0到5℃,所花费的时间为6分钟,方便将第二出液管路7内的液体调节至冰冷状态,打开第一出液段41上的阀门43,启动第二供水泵42,将第二出液段72内的液体从出液口44取出,供用户饮用。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