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冷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47149发布日期:2023-03-22 10:05阅读:32来源:国知局
卧式冷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卧式冷柜。


背景技术:

2.卧式冷柜是一种保持恒定低温的制冷设备,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用于低温保藏物品的电器,卧式冷柜因其储物量大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家用领域。
3.目前,依据卧式冷柜的制冷一般采用直冷方式,其中,采用直冷方式供冷的卧式冷柜的柜体一般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上的内胆,在内胆外环绕蒸发器,冷量通过自然辐射的方式传导至内胆的储物空间内。
4.上述的供冷方式容易造成储物空间内冷量的不均,尤其对于一些容积较大的储物空间其开口也必然相对较大,造成了储物空间内部温差相差较大,一些区域无法满足制冷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冷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通过均温模块的设置更好的实现储物空间内温度的均匀性,此外通过滑动的方式将均温模块安装固定在储物空间的内壁上更方便安装固定。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冷柜,包括具有储物空间的柜体和设置在所述储物空间内的均温模块;
7.所述均温模块具有定位在所述储物空间内的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热传导单元,所述热传导单元用于将所述储物空间底部的冷量向所述储物空间的开口位置传递;
8.所述壳体支撑在所述储物空间相对的两内壁之间,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壳体定位部,所述储物空间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壳体定位部配合的柜体定位部;
9.在所述壳体安装固定过程中,所述壳体定位部与所述柜体定位部相对滑动。
1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支撑在所述储物空间在柜体的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两内壁上。
11.进一步的,在所述壳体自初始位置活动至定位位置移动时,所述壳体定位部与所述柜体定位部被设置为先沿长度方向上相对滑动然再沿竖向方向相对滑动。
12.进一步的,所述柜体定位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储物空间内壁上的定位突起,所述壳体定位部包括定位槽和与所述定位槽连通的导引槽,所述定位槽和所述导引槽设置在所述壳体朝向所述定位突起的侧壁上,所述导引槽沿所述柜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定位槽沿所述柜体的竖向方向延伸设置。
13.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和所述导引槽凹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整体呈板状,且在所述壳体安装固定后所述定位突起收容在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壳体朝向所述定位突起的侧壁贴合在所述储物空间的内壁上。
14.进一步的,所述壳体沿所述储物空间的开口方向延伸设置,并将所述储物空间分隔成沿所述柜体的长度方向排布的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
15.所述导引槽具有朝第一间室或第二间室暴露的导引槽入口,所述定位突起自导引槽入口沿所述导引槽滑动至定位槽;
16.所述定位槽内具有顶限位面和在所述柜体的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限位面、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和所述第二限位面用于与定位突起相抵接;所述顶限位面用于与所述定位突起的顶部相抵。
1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具有在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左、右侧壁和在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前、后侧壁,所述定位槽和所述导引槽设置在左、右侧壁上,所述导引槽的入口设置在前侧壁或后侧壁上。
18.进一步的,所述柜体定位部还具有预埋在所述柜体内的支撑件和紧固件,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柜体的内胆上设置有向外暴露所述安装孔的穿孔,所述紧固件定位在所述安装孔内并将所述定位突起压紧固定在所述柜体上。
19.进一步的,所述热传导单元包括风机组件,所述均温模块还具有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进风口、出风口和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风道;
20.所述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风道内,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靠近所述储物空间底部的位置,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靠近所述储物空间的开口处。
21.进一步的,所述储物空间的内壁上与所述壳体位置相对处设置有向内凹设的连接头安装孔,所述卧式冷柜还具有设置在所述连接头安装孔内的第一插接头,所述风机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插接头相适配并电性连接的第二插接头。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储物空间内设置在储物空间内设置均温模块,通过均温模块内的热传导单元将储物空间底部的冷量向储物空间开口位置传递,能够更好的实现储物空间内温度的均匀性,此外通过滑动的方式将均温模块安装固定在储物空间的内壁上更方便安装固定。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卧式冷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卧式冷柜的俯视图;
25.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卧式冷柜中均温模块与壳体定位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卧式冷柜中均温模块与壳体定位部装配后的主视图;
28.图6是图5中bb方向的剖视图;
29.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卧式冷柜中均温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30.图8是图7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31.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卧式冷柜中均温模块的主视图;
32.图10是图9中cc方向的剖视图;
33.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卧式冷柜中均温模块的分解图;
34.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卧式冷柜中均温模块在盖板拆卸后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卧式冷柜中均温模块在盖板及导风件拆卸后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卧式冷柜中均温模块在盖板、导风件及蜗壳拆卸后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卧式冷柜中均温模块中蜗壳风机在导风件上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卧式冷柜中导风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39.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卧式冷柜中导风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40.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卧式冷柜中柜体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41.附图标记说明:1-柜体,10-储物空间,100-间隙部,101-第一间室,102-第二间室,
42.11-内胆,12-外壳,13-柜体定位部,131-定位突起,132-支撑件,133-紧固件,2-蒸发管,
43.3-均温模块,31-壳体,311-壳体定位部,3111-定位槽,3112-导引槽,3113-导引槽入口,3114-顶限位面,3115-第一限位面,3116-第二限位面,3117-限位面突起,312-左侧壁,313-右侧壁,314-前侧壁,315-后侧壁,316-底座,317-盖板,318-侧出风口,319-侧进风口,
44.32-涡轮风机,321-轴向进风侧,322-径向出风侧,
45.33-进风口,34-出风口,341-第一出风口,342-第二出风口,
46.35-风道,351-进风风道,352-出风风道,
47.36-蜗壳,361-蜗壳进风口,362-蜗壳出风口;
48.37-导风件,371-导风本体,3711-第一下导引部,3712-第二下导引部,3713-下导引斜面,3714-第一上导引部,3715-第二上导引部,3716-上斜向导引面,372-连通孔,373-蜗壳定位部,374-定位槽,375-定位部通孔,
49.38-安装板,381-凹陷部,382-突伸部,39-第二插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50.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7所示,公开了一种卧式冷柜,该卧式冷柜具有储物空间10的柜体1、设置在所述柜体1上的制冷机组和打开或关闭所述储物空间10开口的门体,所述储物空间10朝上开口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卧式冷柜为直冷式卧式冷柜,即采用直冷的方式为储物空间10内存储的物品供冷。
52.具体的,所述制冷机组包括顺次相连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所述柜体1具有形成所述储物空间10的内胆11和设置在所述内胆11外的壳体12,如图3所示,所述蒸发器包括缠绕在所述内胆11外的蒸发管2;所述蒸发管将冷量通过自然辐射的方式传递至储物空间10内并用于对储物空间10内存放的物品进行制冷。
53.现有技术中,由于冷量是从储物空间10的内壁向中间传递的,而储物空间内10的尺寸一般较大,较大的尺寸必然造成储物空间10内的冷量的不均,具体表现为在越靠近储物空间10内壁的位置冷量越足。此外,由于储物空间10朝上开口设置,且整个储物空间10的
上侧均为开口,储物空间10的开口位置处冷量向外散失较为严重,也会造成储物空间10靠近开口的位置的冷量与储物空间10靠近底部的冷量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在越靠近储物空间10底部的区域冷量也越足,在空间储物空间10开口位置处冷量则相对不足。
5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直冷式卧式冷柜内的冷量更均匀,所述储物空间内还设置有均温模块3,所述均温模块具有定位在储物空间10内的壳体31,所述壳体31的底部与所述储物空间10的底部之间间隔设置并形成有间隙部100,所述均温模块3还具有设置在壳体31内的热传导单元,所述热传导单元用于将所述储物空间10底部的冷量向所述储物空间10的开口位置传递。
55.本实施例中通过热传导单元的设置将储物空间10底部的冷量向开口位置传递,在门体开启后能够迅速的补充储物空间10开口处的冷量,能够避免由于储物空间开口处冷量散失造成的供冷不足。同时,由于在均温模块3与储物空间10的底部之间设置间隙部100,实际上是将均温模块3架空设置。在热传导单元底部设置间隙部能够便于周围冷量在热传导单元底部的流动和汇聚,从而更好的使冷量自储物空间10的底部向储物空间10的开口位置传递。
56.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均温模块3定位在所述储物空间10的内壁上,并且可拆卸安装固定在储物空间10的内壁上。具体的,所述壳体31支撑在所述储物空间10位置相对的两内壁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储物空间10的底部为储物空间内与储物空间开口相对的底壁,所述储物空间10的内壁与所述底壁垂直。
57.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更好的实现壳体31的安装固定,且由于定位支撑在储物空间10的内壁上,定位后的壳体31不占用储物空间10底部的空间。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均温模块3的壳体31还可以只安装固定在储物空间10的一个内壁上,但相比于支撑在两个内壁之间的方案,安装稳定性相对较差。
58.所述壳体31整体呈板状并沿所述储物空间10的开口方向延伸设置以将所述储物空间10分隔成并列设置的第一间室101和第二间室102,所述间隙部100连通所述第一间室101和所述第二间室102。
59.本实施例中壳体31实际上相当于一个隔板,壳体31将储物空间10分隔成两个间室,借用壳体31实现储物空间10空间的分隔,可以实现储物空间10的分区管理,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需要。
60.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柜体1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所述壳体31沿所述柜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并支撑在宽度方向上相对的储物空间10的两个内壁上。被壳体31分隔的第一间室101和第二间室102则沿柜体的长度方向相邻排布。需要说明的是壳体31沿柜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意思是壳体31所在平面平行于柜体1的宽度方向。上述结构的设置中均温模块3实际上是安装在柜体1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这样结构的设置能够避免分隔出来的间室过于狭长从而造成分出出来的间室内供冷不均。
61.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壳体31还可以沿柜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但相比于沿柜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其对分隔后的间室的均温效果相对更差一些。
62.为了方便的实现柜体31在储物空间10内壁上的安装固定,所述壳体31上设置有壳体定位部311,所述储物空间10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壳体定位部311配合的柜体定位部13;
63.在所述壳体31安装固定过程中,所述壳体定位部311与所述柜体定位部13相对滑动,所述壳体31自初始位置活动至定位位置,其中,所述初始位置位于所述定位位置的斜上方。
64.本实施例中通过壳体定位部311与柜体定位部13的滑动配合实现壳体31在柜体1上的安装固定,在安装固定过程中柜体31整体相对向斜下方移动,从而实现支撑。
65.在所述壳体31自初始位置活动至定位位置移动时,所述壳体定位部311与所述柜体定位部13被设置为先沿柜体1的长度方向上相对滑动然再沿柜体1的竖向方向相对滑动。
66.具体的,如图5-8所示,所述柜体定位部13包括设置在所述储物空间10内壁上的定位突起131,所述壳体定位部311包括定位槽3111和与所述定位槽3111连通的导引槽3112,所述定位槽3111和所述导引槽3112设置在所述壳体31朝向所述定位突起131的侧壁上,所述导引槽3112沿所述柜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定位槽3111沿所述柜体1的竖向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导引槽3112与所述定位槽3111的底部相通。
67.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储物空间10的内壁上设置定位槽和导引槽,在壳体31的侧壁上设置定位突起。此外,所述导引槽3112还可以设置成曲线或者s型的形状,导引槽3112的延伸方向可以与定位槽3111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也可以斜交设置,当然在定位槽3111倾斜设置的时候,也可以将导引槽3112看做是定位槽3111向外延伸的一部分,导引槽3112的延伸方向与定位槽3111的延伸方向相一致,导引槽3112主要起到导引定位突起131滑动到定位槽311内的作用。
68.在均温模块3安装固定的过程中,导引槽3112先与储物空间10内壁上的定位突起131对接,对接后沿宽度方向推动均温模块3使定位突起131沿着导引槽3112滑动至定位槽3111,在滑动至定位槽3111后沿竖向方向移动均温模块3,最终使定位突起131定位在定位槽3111内。上述结构的设置通过滑动的方式实现了均温模块3的安装固定,在方便安装固定的同时也方便实现了均温模块3的拆卸,能够根据用户实际需要对均为模块3进行快速的安装或拆卸。
69.如图7-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槽3111和所述导引槽3112凹设在所述壳体31上;所述壳体31整体呈板状,且在所述壳体31安装固定后所述定位突起131收容在所述定位槽3112内,所述壳体31朝向所述定位突起131的侧壁贴合在所述储物空间10的内壁上。
70.将定位槽3111和导引槽3112凹设在壳体31的外壁上能够在壳体31安装固定后壳体定位部311之外的部分抵紧接触在储物空间10的内壁上,不仅更好的起到支撑壳体31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起到隔断第一间室101和第二间室102的作用。
71.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槽3111和导引槽3112还可以不采用凹设的方式设置在壳体31上,比如可以先在壳体31上设置凸块,然后在凸块上设置定位槽3111和导引槽3112。
72.如图8所示,所述导引槽3112具有朝第一间101室或第二间室102暴露的导引槽入口3113,所述定位突起131自导引槽入口3113沿所述导引槽3112滑动并最终滑动至定位槽3111。
73.如图5及图7所示,所述壳体31具有在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左侧壁312、右侧壁313和在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前侧壁314、后侧壁315,其中,左侧壁312和右侧壁313在柜体1的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前侧壁314和后侧壁315则在所述体1的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侧壁312、所述右侧壁313分别形成第一间室101、第二间室102的内壁。所述前侧壁314
则与储物空间10的内壁相对,所述后侧壁315同样与储物空间10的内壁相对。
74.所述左侧壁312和所述右侧壁313上均设置有所述定位槽3111和所述导引槽3112,所述导引槽入口3113设置在前侧壁314或后侧壁315上。
75.可以理解的是左侧壁312和右侧壁313上的导引槽入口3113的开口朝向同侧。而为了更稳定的实现壳体31在柜体1上的安装固定一左侧壁312上设置有多个壳体定位部311,多个壳体定位部311沿竖向方向排布。
76.如图7-8所示,所述定位槽3111内具有顶限位面3114和在所述柜体1的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限位面3115、第二限位面3116,所述第一限位面3115和所述第二限位面3116用于与定位突起131相抵接;所述顶限位面3114用于与所述定位突起131的顶部相抵。
77.定位突起131至定位槽3111后,在柜体1的宽度方向上被第一限位面3115和第二限位面3116限位,在竖向方向上则被顶限位面3114限位以避免壳体31沿竖向方向向下移动,从而使壳体31只能沿竖向方向向上移动进入到导引槽3112内,最后再沿着导引槽3112滑出,以实现壳体31在柜体1上的拆卸。
78.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限位面3115上和所述第二限位面3116上均设置有限位面突起3117,且第一限位面3115上和所述第二限位面3116上的限位面突起3117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限位面突起3117朝定位槽3111槽内突伸设置,所述定位突起131则定位在所述限位面突起3117与所述顶限位面3114之间。
79.在定位突起131穿设限位面突起3117的时候定位突起131可弹性形变或者形成限位面突起3117的壁产生形变,从而使定位突起131通过两个相对的限位面突起3117定位到定位槽311内。两个限位面突起3117实际上在竖向方向上起到定位壳体31的作用,只有在力到达一定的时候才能使定位壳体31穿过两个限位面突起3117。
80.如图1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柜体定位部13还具有预埋在所述柜体1内的支撑件132和紧固件133,所述支撑件132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柜体1的内胆11上设置有向外暴露所述安装孔的穿孔,所述紧固件133定位在所述安装孔内并将所述定位突起131压紧固定在所述柜体1的内胆11上。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133为螺栓,所述安装孔为螺纹孔,所述螺栓具有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的螺栓体和设置在螺栓体上的螺帽,所述螺帽抵紧在定位突起131上。
81.如图7-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传导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31内的风机组件,所述均温模块3还具有设置在所述壳体31上的进风口33、出风口34和连通所述进风口33和所述出风口34的风道35;
82.所述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风道35内,所述进风口33设置在所述壳体31的底部并朝所述间隙部100开口设置,所述出风口设置壳体上靠近所述储物空间的开口处。
83.所述风机组件用于将进风口33吸入的冷量向出风口34方向转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33设置在所述壳体31靠近所述储物空间10底部的位置,所述出风口33则设置在所述壳体31上靠近所述储物空间10开口的位置。
84.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将储物空间10底部的冷量向储物空间10的开口位置传送,储物空间10底部的冷量相比于储物空间10开口位置的冷量更充足,从而能够使储物空间10内冷量的分布更均匀,避免储物空间10开口位置温度过高造成的局部高温,从而影响制冷效果。
85.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壳体31在安装固定后壳体31与储物空间10的底部之间设置有间隙部100,所述进风口33则直接设置在壳体31的底部,并且所述进风口33直接向间隙部100暴露。如上所述间隙部100能够使被分隔的第一间室101和第二间室102底部的冷量都向该位置汇聚,从而更高效的实现冷量的转运传输。
86.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进风口33向间隙部100暴露,而间隙部100同时连通第一间室101和第二间室102,这样从进风口33进入的冷量包含第一间室101内的冷量和第二间室102内的冷量,第一间室101底部的冷量和第二间室102内的冷量在进入进风口33后在风道内混合后再通过出风口34排出,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使第一间室101和第二间室102内的冷量很好的混合,并将混合后的冷量再释放到第一间室101或者第二间室102内,能够使储物空间10内的冷量更加的均匀。
87.具体的,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34包括朝第一间室101开口设置以向第一间室101内提供冷量的第一出风口341和朝第二间室102开口设置以向第二间室102提供冷量的的第二出风口342。可以理解的是在壳体上可以同时设置第一出风口341和第二出风口342,以将第一间室101和第二间室102内混合后的冷量再重新分配到两个间室内。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设置第一出风口341或者第二出风口342。
88.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1-15所示,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31上的风机,风机作为冷量在产生强制对流使冷量传输,为了更好的实现冷量的传输与汇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为涡轮风机32,所述涡轮风机32具有轴向进风侧321和径向出风侧322,所述轴向进风侧321与所述径向出风侧322相互垂直设置。所述风道35包括设置在轴向进风侧321与所述进风口33之间的进风风道351和设置在所述径向出风侧322与所述出风口34之间的出风风道352。
8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31具有底座316和与所述底座316配合的盖板317,所述风机组件还具有设置在所述底座316上的蜗壳36,所述涡轮风机32设置在所述蜗壳36内,所述蜗壳36具有与所述轴向进风侧321位置相对的蜗壳进风口361、与所述径向出风侧322位置相对的蜗壳出风口362和连通蜗壳进风口361和蜗壳出风口362的蜗壳腔体,所述涡轮风机32设置在蜗壳腔体内,所述蜗壳进风口361和所述进风口33之间形成所述进风风道351,所述蜗壳出风口362与所述出风口34之间形成所述出风风道352。
90.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的实现风机组件的安装固定,所述涡轮风机32固定在所述底座316上,所述蜗壳36罩设在所述涡轮风机32外并安装固定在所述底座316上。所述底座316上设置有与所述蜗壳36相适配的蜗壳定位板,所述蜗壳36扣合在所述蜗壳定位板上。
91.由于在蜗壳进风口361开口方向的前侧需要气体进入,因此,需要在蜗壳进风口361的前侧方向上与盖板317之间设置间隙,为了避免使壳体31整体的厚度较大,所述底座316上设置有向外突伸的风机安装部,所述风机安装部上设置有朝内开口设置的风机安装槽,所述风机安装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盖板317,安装槽的设置实际上提供一个避让,通过仅在风机的安装位置增加向外突伸的风机安装部,在满足风机安装条件的前提下避免了整个壳体31的厚度的增加。
92.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盖板317上与所述蜗壳风机32的位置处设置有向外突伸的风机安装部,风机安装部的内侧设置有朝底座开口设置的风机安装槽。
93.如图11-17所示,所述均温模组3还具有导风件37,所述导风件37具有设置在所述底座316与所述盖板317之间的导风本体371和设置在所述导风本体371上的连通孔372,所述导风本体371将所述壳体31内腔分成与所述出风口34连通的出风腔和与所述进风口33连通的进风腔;
94.所述连通孔372连通所述出风腔与所述进风腔;所述蜗壳36设置在所述连通孔372位置处,所述蜗壳出风口362与所述连通孔372位置相对,所述蜗壳进风口361则直接向所述进风腔暴露,所述进风风道351位于进风腔内,所述出风风道352位于出风腔内或者所述出风腔直接形成所述出风风道352。
95.由于采用涡轮风机32作为冷量传递的动力源,为了实现冷量高效率的传输在竖向方向上所述出风腔和所述进风腔相对设置在所述连通孔372的上下两侧。
9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导风本体371的相对两侧分别固定贴合在所述盖板317和所述底座316上,导风本体371夹紧固定在盖板317与底座316之间。
97.本实施例实际上是通过导风件37在壳体31内的设置形成风道,为了更好的实现冷量在风道内的传输,所述导风件37为设置在所述盖板317与底座316之间的泡沫件。
98.将导风件37设置成泡沫件在降低成本减轻重量的基础上还能够使导风件37与底座316以及盖板317之间贴合的更加的紧密,泡沫件可以承受一定的形变,可以仅仅的压紧贴合在盖板317或者底座316上。
99.现有技术中一般在底座316上一体注塑成型导风板,导风板远离底座316的一端贴合在盖板317上以在导风板、盖板317和底座316之间形成风道。现有技术中导风板贴合到盖板317上的一端很难与盖板317完全的贴合,导致导风板与盖板317之间存在缝隙,从而使冷量在风道内传递的时候,冷量会从缝隙中漏出,从而影响了冷量在风道内传输的效率。
100.本实施例通过在盖板317和底座316之间夹紧设置泡沫材质的导风件37,使导风件37的相对两侧都能够贴合在盖板317和底座316上,避免在导风件37与盖板317或者底座316之间形成缝隙,使冷量在风道内传输的时候不会出现漏出,冷量能够更高效的沿着风道的延伸方向从进风口进入然后从出风口排出。
101.为了降低整个壳体31的厚度,本实施例中蜗壳36朝向底座316的一侧不设置盖板而是直接借用底座316,使底座316形成围成蜗壳腔体的侧壁,也就是蜗壳36朝向底座316的一侧形成开口槽,底座316封堵在开口槽的开口位置从而形成蜗壳腔体。
102.如图13所示,由于蜗壳36需要借用底座316形成蜗壳腔体的内壁,一般需要将蜗壳36紧密的贴合在底座316上,但实际的加工制造过程中蜗壳36与底座316之间会存在缝隙,缝隙的存在会造成冷量从风道的侧面漏出,从而降低出风口34冷量的释放效率;而如果需要蜗壳36与底座316完全的贴合则对加工工艺的难度要求较高,同时增加了成本。
103.如图12及15-17所示,为了减弱冷量在风道内传输过程中从侧向的露出,所述导风件37还具有设置在所述导风本体371上的蜗壳定位部373;所述蜗壳定位部373固定贴合在所述底座316上并具有与所述蜗壳36相适配的定位槽374(图17所示),所述定位槽374具有朝所述连通孔372暴露的开口,也即所述定位槽374与所述连通孔372连通。
104.所述蜗壳36定位在所述定位槽374内并位于所述蜗壳定位部373与所述底座316之间,所述蜗壳定位部373上与所述蜗壳进风口361位置相对处设置有定位部通孔375;定位部通孔375用于向外暴露所述蜗壳进风口361,所述蜗壳定位部373与所述盖板317之间形成有
导风间隙,所述定位部通孔375朝所述导风间隙暴露,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导风间隙位于所述进风腔内。
105.在导风件37安装固定后蜗壳定位部373贴合在所述底座316上,蜗壳定位部373可以看做罩设在蜗壳36外,蜗壳定位部373可以起到固定支撑蜗壳36的作用,同时由于作为泡沫件的蜗壳定位部373能够更好的压紧贴合在底座316上,蜗壳定位部373实际上在蜗壳36外形成一道密封,能够避免冷量在传输过程中从蜗壳36与底座316之间的缝隙中漏出。
106.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蜗壳36外设置一道贴合在底座316上的蜗壳定位部373,从而能够有效的解决蜗壳36与底座316之间存在间隙而造成的冷量的泄露问题。
10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蜗壳定位部373与所述导风本体371一体成型并均为泡沫材料,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如橡胶等具有一定形变的材料,以使导风件37在夹紧在底座316与盖板317之间的时候能够与盖板317及底座316紧密的贴合在一起。
108.如图16-17所示,所述导风本体371具有设置在所述连通孔372相对两侧的第一下导引部3711和第二下导引部3712,所述第一下导引部3711和所述第二下导引部3712用于将所述进风口33的冷量向连通孔372方向导引汇聚。
109.由于蜗壳定位部373及定位通孔375的存在,第一下导引部3711和第二下导引部3712也相对设置在所述定位部通孔375的两侧。所述第一下导引部3711和所述第二下导引部3712用于将所述进风口33的冷量向定位部通孔375方向导引汇聚。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使进风口33进入的冷量更高效的进入到定位部通孔375内。
110.所述第一下导引部3711和所述第二下导引部3712均具有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的下斜向导引面3713,所述下斜向导引面3713构成所述进风腔的内壁,且自所述进进风口33向所述定位部通孔方向375所述进风腔的尺寸逐渐收缩。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进风风道351位于进风腔内并位于进风口33与定位部通孔375之间,因此所述下斜向导引面3713构成进风风道351的侧壁。
111.所述第一下导引部3711上的第一下斜向导引面和所述第二下导引部3711上的第二下斜向导引面对称设置在所述定位部通孔375的相对两侧。将第一下斜向导引面和第二下斜向导引面对称设置能够更好的实现导风。
112.所述第一下斜向导引面远离所述定位部通孔375的一侧和所述第二下斜向导引面远离所述定位部通孔375的一侧相对设置在所述进风口33的两侧,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使所有从进风口33进入到冷量都能被第一下导引部3711和第二下导引部3712导引。
113.所述导风本体371具有设置在所述定位部通孔375相对两侧的第一上导引部3714和第二上导引部3715,所述第一上导引部3714和所述第二上导引部3715用于将所述连通孔372出来的冷量向出风口34方向导引分散;
114.所述第一上导引部3714和所述第二上导引部3715均具有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的上斜向导引面3716,所述上斜向导引面3716构成所述出风腔的内壁,且自所述连通孔372向所述出风口34方向所述出风腔的尺寸逐渐增大;
115.所述第一上导引部3714上的第一上斜向导引面和所述第二上导引部3715上的第二上斜向导引面对称设置在所述连通孔372的相对两侧;
116.所述第一上斜向导引面远离所述连通孔372的一侧和所述第二上斜向导引面远离所述连通孔372的一侧相对设置在所述出风口34的两侧。
117.所述第一上导引部3714、所述第一下导引部3711、所述第二上导引部3715和所述第二下导引部3712均具有柱状结构。所述第一上导引部3714、所述第一下导引部3711、所述第二上导引部3715和所述第二下导引部3712交汇连接固定在所述蜗壳定位部373上。
118.所述第一上导引部3714远离所述壳体定位部37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下导引部3711远离所述壳体定位部373的一端通过第一竖向连接杆连接固定,并在第一上导引部3714、所述第一下导引部3711及第一竖向连接杆之间围成第一减重孔。
119.所述第二上导引部3715远离所述壳体定位部373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下导引部3712远离所述壳体定位部373的一端通过第二竖向连接杆连接固定,并在所述第二上导引部3715、所述第二下导引部3712及所述第二竖向连接杆之间围成第二减重孔。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竖向连接杆和第二竖向连接杆分别抵紧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前侧壁314、后侧壁315上。
120.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导引件37上形成两个减重孔,两个减重孔的设置能够更好的减轻导引件37的重量。
121.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31具有在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前侧壁314、后侧壁315,以及在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左侧壁312、右侧壁313;
122.所述左侧壁312设置在所述第一间室101内并构成所述第一间室101的内壁,所述第一出风口341设置在所述左侧壁312上,所述右侧壁313设置在所述第二间室102内并构成所述第二间室102的内壁,所述第二出风口342设置在所述右侧壁313上。第一出风口341和第二出风口342作为出风通道352的两个出风口能够更好的将储物空间10底部的冷量向两个间室传输。
123.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在所述前侧壁314和所述后侧壁315上还具有侧出风口318,所述侧出风口318设置在靠近储物空间10开口的位置,所述第一上斜向导引面和所述第二上斜向导引面分别延伸设置到前侧壁314、后侧壁315的内侧,且所述第一上斜向导引面和第二上斜向导引面分别位于相应的侧出风口318的下侧。
124.所述壳体31上设置有侧出风口318的位置设置有向内凹陷的避让槽,避让槽的设置在所述壳体31与所述储物空间10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从而能够使从侧出风口318出来的冷量能够吹在储物空间10的内壁上。
125.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储物空间10需要经常开启,靠近储物空间10开口的位置处由于经常受到外界高温潮湿空气的影响,从而更容易结冰,本实施例中通过侧出风口318的设置使从侧出风口318喷出的气体直接喷射在储物空间10的内壁上,能够有效的缓解储物空间10内壁结霜的问题。
126.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主要用于直冷式卧式冷柜,对于直冷式卧式冷柜由于蒸发管2缠绕在内胆11外,冷量从储物空间10的内壁向中心传递释放,上述结构的设置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储物空间10的内壁上的冷量相对充足,为了更好的将冷量从储物空间10内部冷量充足的区域传输到储物空间开口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31上朝向储物空间10内壁的前侧壁314和后侧壁315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进风风道351连通的侧进风口319,侧进风口319直接朝储物空间10的内壁开口设置,由于储物空间10靠近底部区域的冷量相对更充足,因此,侧进风口319优选的设置在所述储物空间10靠近储物空间底部的位置。
127.为了便于冷量的传输所述侧进风口319与所述储物空间10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该间隙可以便于实现空气的流通,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壳体31上位于所述侧
进风口319的位置设置向壳体31内凹设的凹陷,凹陷的设置可以仅仅在侧进风口319对应的位置处与储物空间10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但不影响壳体31其他部位与储物空间10的内壁之间的固定贴合关系,在实现冷量高效流通的前提下尽可能少的影响壳体31的安装稳定性。
128.为了便于侧进风口319进入的冷量传递到连通孔372,所述第一下斜向导引面和所述第二下斜向导引面分别延伸设置到前侧壁314、后侧壁315的内侧,且所述第一下斜向导引面和第二下斜向导引面分别位于相应的侧进风口319的上侧。这样结构的设置能够使从侧进风口319进入的冷量在第一下斜向导引面和第二下斜向导引面的导引作用下朝连通孔372方向汇聚,能够更好的实现冷量的传输。
1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31上设置进风口的一侧具有安装板38,所述安装板38具有若干向内凹陷的凹陷部381和相对形成在两个凹陷部381之间的突伸部382,所述凹陷部381上设置有所述进风口33。上述结构的设置实际上是在设置进风口33的安装板38上设置有若干凹陷部381,这样结构的设置能够使设置进风口33的安装板38凹凸不平,这样设计的好处是能够避免储物空间10内的物品对进风口33形成遮盖封堵。
130.如图9-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38为设置在所述壳体31底部的底板。若干所述突伸部382向外突伸的顶点位于同一平面。将突伸部382向外凸伸的顶点设置在同一平面能够在壳体31的底板抵接在储物空间10的底部的时候更加的平整。
131.在本实施例中若干所述凹陷部381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凹陷部381的截面呈弧形,以使所述安装板38整体呈波浪状。
13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实现冷量从进风口的进入,所述突伸部382上也设置有所述进风口33。
133.进一步的,所述储物空间10的内壁上与所述壳体31位置相对处设置有向内凹设的连接头安装孔,所述卧式冷柜还具有设置在所述连接头安装孔内的第一插接头,如图7所示,所述风机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插接头相适配并电性连接的第二插接头39。第二插接头39与所述涡轮风机32电性连接,通过第二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39的配合实现涡轮风机32的供电,且通过插接配合的方式更方便的实现安装固定。
13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热传导单元为包括风机组件构成的传递冷量的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热传导单元还可以是设置在壳体31内的热传导管或者循环在壳体31内的循环管,循环管内设置有载冷剂。
135.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