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冷却结构、电池冷却箱及电池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37712发布日期:2023-03-04 01:40阅读:39来源:国知局
电池冷却结构、电池冷却箱及电池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电池冷却结构、电池冷却箱及电池生产设备
1.本技术要求申请号为“2022214189112”、申请日为“2022年06月07日”、申请名称为“电池冷却结构、电池冷却箱及电池生产设备”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2.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冷却结构、电池冷却箱及电池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3.目前锂电池电芯烘烤后,传统电芯冷却方式是先将电芯从加热料盘中取出放置在冷却箱物流线体上,通冷水管吹冷风散热的方式,自然冷却,或者取出后放置到冷却托盘中通过水冷的方式直接吸收热量快速冷却。相关技术中的散热方式散热速度慢,占地面积较大,并且冷却板设于电芯托盘内,电芯搬运时,重量大,搬运过程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冷却结构、电池冷却箱及电池生产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托盘结构复杂、电芯转运过程复杂的缺陷,达到简化托盘结构、方便电芯转运的目的。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冷却箱,包括:
6.箱体;
7.冷却板,所述冷却板设于所述箱体内;
8.托盘,所述托盘可分离地放置于冷却板上。
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冷却箱,所述冷却板包括:
10.过水底板;
11.冷却盖板,所述冷却盖板盖设于所述过水底板上,所述过水底板和所述冷却盖板共同限定出冷却水通道;
12.水管接头,所述水管接头位于所述过水底板的表面,且所述水管接头与所述冷却水通道连接。
13.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冷却箱,所述冷却水通道呈s型延伸。
14.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冷却箱,所述冷却水通道为双通道。
1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冷却箱,所述冷却盖板为金属板。
1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冷却箱,所述托盘包括下底板和上盖板,所述上盖板设置于所述下底板上,所述下底板与所述冷却板接触,所述上盖板与电芯接触。
1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冷却箱,所述托盘还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夹设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底板之间,所述加热管用于烘干所述电芯。
1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冷却箱,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底板均为金属板。
1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冷却箱,所述箱体内设有多个托盘,每个所述托
盘至少对应一个所述冷却板。
2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生产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冷却箱。
2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生产设备,还包括烘干炉,所述电池冷却箱的托盘适于放置所述烘干炉内,用以对电芯进行烘干。
2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生产设备,还包括抽负压机构,所述抽负压机构用于将所述烘干炉内抽负压。
23.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生产设备,所述烘干炉内还设有电连接座,
24.所述托盘还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位于所述托盘的夹层内,所述加热管用于烘干所述电芯,所述电连接座与所述加热管电连接。
2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冷却结构,包括冷却板和托盘,所述托盘和所述冷却板可分离地连接。
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冷却箱,通过将冷却板和托盘可分离地设置,这样机械手在转运时,可以对托盘进行单独转运,由此不但可以简化托盘结构,还可以减轻托盘的重量,进而可以简化电芯转运的过程,达到快速转运的目的。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冷却箱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盘放置于冷却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盘的爆炸图;
31.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板的爆炸图;
32.附图标记:
33.100、电池冷却箱;101、电芯;
34.110、箱体;
35.120、冷却板;121、过水底板;122、冷却盖板;123、水管接头;124、冷却水通道;
36.130、托盘;131、下底板;132、上盖板;133、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8.下面结合图1至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冷却结构、电池冷却箱100和电池生产设备。其中,电池生产设备包括电池冷却箱100。需要说明的是,在制作锂电池的过程中,电芯101在电池生产设备上经过烘干、冷却等工艺后,将会制备成锂电池。
39.参见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冷却箱100包括:箱体110、冷却板120和托盘130。其中,冷却板120设于箱体110内,托盘130可分离地放置于冷却板120上,托盘130内可以放置电芯101。需要说明的是,锂电池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对电芯101在不同的工位上进行转运,例如,对电芯101烘干时,需要将电芯101放置在烘干工位处;在对电芯101冷却时,需要将电芯101放置在冷却工位上;在对电芯101进行工位转换时,可以利用机械手,机械手可以将托盘130与电芯101整体在烘干工位和冷却工位之间进行转运。
40.参见图1所示,箱体110位于冷却工位处,箱体110内设有冷却板120,多个电芯101放置在托盘130内。由于冷却板120和托盘130可分离地设置,这样机械手在转运时,可以对托盘130进行单独转运,由此不但可以简化托盘130结构,还可以减轻托盘130的重量,进而可以简化电芯101转运的过程,达到快速转运的目的。
4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见图4所示,冷却板120可以包括过水底板121、冷却盖板122和水管接头123。其中,冷却盖板122盖设于过水底板121上,过水底板121和冷却盖板122共同限定出冷却水通道124,冷却水通道124内可以用于限定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水管接头123位于过水底板121的表面,且水管接头123与冷却水通道124连接,外界的冷却介质可以通过水管接头123进入到冷却水通道124内。
42.进一步地,冷却水通道124可以呈s型延伸。这样可以延长冷却水道的长度,提升冷却板120的冷却效率。更进一步地,冷却水通道124为双通道,由此可以提升冷却介质的循环效率。这里,为了提升热量的传递效率,冷却盖板122可以为金属板。
4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见图3所示,托盘130包括下底板131和上盖板132,上盖板132和下底板131扣合连接,下底板131与冷却板120的冷却盖板122接触,上盖板132与电芯101接触。由此,可以简化托盘130结构。
44.进一步地,托盘130还包括加热管133,加热管133用于烘干电芯101。这样可以使托盘130具有烘干功能,提升电芯101烘干的效率。进一步地,加热管133夹设于上盖板132和下底板131之间,这样,加热器与托盘130集成在一起,在烘干时,无需中途更换托盘130,托盘130可直接通电快速加热电芯101,也可放置到冷却板120上快速冷却电芯101,由此可以简化托盘130结构。为了提升托盘130的传热效率,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盖板132和下底板131均为金属板。
45.为了提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箱体110内设有多个托盘130,每个托盘130至少对应一个冷却板120。这样,可以利用一个箱体110对多个托盘130内的电芯101进行冷却。
46.电池生产设备还包括烘干炉,电池冷却箱100的托盘130适于放置烘干炉内,用以对电芯进行烘干。需要说明的是,电芯在烘干炉内烘干后,可以利用机械手将托盘130以及电芯共同转运至箱体110内的冷却板120上,此时冷却板120可以通过接触的方式对托盘130进行冷却。进一步地,烘干炉内可以设置有承载台,托盘130可以放置在承载台上。
4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电池生产设备还包括抽负压机构,抽负压机构用于将烘干炉内抽负压。
48.进一步地,托盘130还包括加热管133,加热管133用于烘干电芯101。这样可以使托盘130具有烘干功能,提升电芯101烘干的效率。加热管133位于托盘130的夹层内。例如,托盘130包括下底板131和上盖板132,上盖板132和下底板131扣合连接,下底板131与冷却板
120的冷却盖板122接触,上盖板132与电芯101接触。由此,可以简化托盘130结构。烘干炉内还设有电连接座,电连接座与加热管133电连接。
4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冷却结构,包括冷却板120和托盘130,托盘130和冷却板120可分离地连接。锂电池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对电芯101在不同的工位上进行转运,例如,对电芯101烘干时,需要将电芯101放置在烘干工位处;在对电芯101冷却时,需要将电芯101放置在冷却工位上;在对电芯101进行工位转换时,可以利用机械手,机械手可以将托盘130与电芯101整体在烘干工位和冷却工位之间进行转运。由于冷却板120和托盘130可分离地设置,这样机械手在转运时,可以对托盘130进行单独转运,由此不但可以简化托盘130结构,还可以减轻托盘130的重量,进而可以简化电芯101转运的过程,达到快速转运的目的。
5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