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作液再生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01880发布日期:2023-02-01 00:49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作液再生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工艺产物的再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作液再生床。


背景技术:

2.工作液主要是由工作载体和溶解工作载体的溶剂组成,主要是蒽醌类物质,要求工作载体在循环氢化、氧化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同时所选的蒽醌及其氢化物在溶剂中具有较大的溶解度,溶剂的性质不仅直接决定装置的生产能力,而且对氢化、氧化和萃取操作过程的效率,正常生产中,随着工作液不断地循环使用,工作液中的降解产物会越来越多,影响工作液的性质,进而对生产造成影响,所以工作液的回收再生显得尤为重要。
3.在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216497728u公开了一种用于后处理工作液再生床的工作液进料管,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上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上具有弧形槽口,所述进液管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外部设置有贯穿弧形槽口的弧形封板,所述进液管的外部还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驱动弧形封板水平移动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中,工作液进入进液管中时,经过过滤网进行过滤,避免工作液中有杂质进入床体中,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齿杆带动弧形封板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弧形板带动过滤网移出或进入弧形槽口的内部,从而便于清理过滤网上的滞留物,防止进液管发生堵塞。
4.但是在现有技术中,随着工作液在相关的装置中不断循环进行使用,不仅工作液中的降解产物会越来越多,工作液自身的温度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高温会影响到工作液的稳定性,使得工作液的性质发生变化,使得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随着工作液在相关的装置中不断循环进行使用,不仅工作液中的降解产物会越来越多,工作液自身的温度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高温会影响到工作液的稳定性,使得工作液的性质发生变化,使得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降低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作液再生床,包括支撑架、输出端和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却降温机构,所述冷却降温机构的下侧与所述支撑架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冷却降温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液循环机构,所述冷却液循环机构的外侧与所述支撑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冷却降温机构包括钢管,所述钢管的外表面固定卡接有半圆板,所述钢管的两端活动卡接有冷却管,所述半圆板的外侧与所述冷却管的内壁活动卡接,所述冷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的一侧内部与所述钢管的一端外侧活动卡接,所述第一端盖的内腔且靠近所述冷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端盖的内腔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冷却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的一侧内部与所述钢管的另一端外侧活
动卡接,所述第二端盖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分割板。
7.优选的,所述第二端盖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输入管,所述第二端盖的另一侧且位于所述冷却输入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冷却输出管,所述冷却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输入端。
8.优选的,所述冷却输入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加压泵,所述加压泵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冷却液仓。
9.优选的,所述冷却液仓的上侧与所述冷却输出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冷却液仓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加压泵的下侧与所述支撑架的上侧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第二输入端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再生仓,所述再生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的外侧与支撑架的内侧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再生仓的一端与所述输出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再生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加料端。
12.优选的,所述再生仓的另一侧且位于所述加料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力表,所述再生仓的另一侧且位于所述压力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器,所述再生仓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排料口。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4.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冷却降温机构,实现对工作液进行前期的降温处理,减少高热量对工作液影响,通过冷却液经过冷却液循环机构注入第二端盖和第二分割板组成的第一隔室中,冷却管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钢管,与第一隔室相通的钢管中首先充满冷却液,第一隔板、第一端盖和侧板组成类似u型的通道,与第一隔室相通的钢管内部的冷却液经过u型通道进入到另一半数量的钢管中,最后到达第二端盖和第二分割板组成的第二隔室中,最后返回冷却液循环机构,形成冷却液的动态平衡,工作液从第一输入端中进入到冷却管中,若干个钢管充满冷却液对工作液进行降温,同时,冷却管的内部相互交错分布有若干个半圆板,使得工作液在冷却管内部呈弯曲式的流动,增加冷却的时间,由此提高工作液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15.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冷却液循环机构,实现冷却液的循环流动,提高降温冷却的效果,通过启动加压泵工作,加压泵经过连接管将冷却液仓内部的冷却液吸取,经过冷却输入管注入冷却降温机构,最后经过冷却输出管,进入到冷却液仓形成冷却液的动态平衡。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工作液再生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工作液再生床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工作液再生床冷却液循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工作液再生床冷却降温机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例说明:
21.1、支撑架;2、固定夹;3、再生仓;4、输出端;5、第一输入端;6、冷却降温机构;61、第一端盖;62、侧板;63、第一隔板;64、钢管;65、冷却管;66、半圆板;67、第二分割板;68、第二
端盖;7、冷却液循环机构;71、冷却输入管;72、加压泵;73、连接管;74、冷却输出管;75、冷却液仓;76、第二输入端;8、加料端;9、压力表;10、温度感应器;11、排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4.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作液再生床,包括冷却降温机构6和冷却液循环机构7。
25.下面具体说一下其冷却降温机构6和冷却液循环机构7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26.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工作液再生床,包括支撑架1、输出端4和第一输入端5,第一输入端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却降温机构6,冷却降温机构6的下侧与支撑架1的上侧固定连接,冷却降温机构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液循环机构7,冷却液循环机构7的外侧与支撑架1的外侧固定连接,冷却降温机构6包括钢管64,钢管64的外表面固定卡接有半圆板66,钢管64的两端活动卡接有冷却管65,半圆板66的外侧与冷却管65的内壁活动卡接,冷却管6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端盖61,第一端盖61的一侧内部与钢管64的一端外侧活动卡接,第一端盖61的内腔且靠近冷却管6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63,第一端盖61的内腔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62,冷却管6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端盖68,第二端盖68的一侧内部与钢管64的另一端外侧活动卡接,第二端盖68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分割板67。
27.其整个冷却降温机构6达到的效果为,通过冷却液经过冷却液循环机构7注入第二端盖68和第二分割板67组成的第一隔室中,冷却管65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钢管64,与第一隔室相通的钢管64中首先充满冷却液,第一隔板63、第一端盖61和侧板62组成类似u型的通道,与第一隔室相通的钢管64内部的冷却液经过u型通道进入到另一半数量的钢管64中,最后到达第二端盖68和第二分割板67组成的第二隔室中,最后返回冷却液循环机构7,形成冷却液的动态平衡,工作液从第一输入端5中进入到冷却管65中,若干个钢管64充满冷却液对工作液进行降温,同时,冷却管65的内部相互交错分布有若干个半圆板66,使得工作液在冷却管65内部呈弯曲式的流动,增加冷却的时间,减少高热量对工作液影响,由此提高工作液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28.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端盖68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输入管71,第二端盖68的另一侧且位于冷却输入管7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冷却输出管74,冷却管6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输入端76,冷却输入管7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加压泵72,加压泵7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73,连接管7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冷却液仓75,冷却液仓75的上侧与冷却输出管7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冷却液仓75的一侧与支撑架1的外侧固定连接,加压泵72的下侧与支撑架1的上侧固定连接,第二输入端7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再生仓3,再生仓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夹2,固定夹2的外侧与支撑架1的内侧固定连接,再生仓3的一端与输出端4的一端固定连接,再生仓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加料端8,再生仓3的另一侧且位于加料端8的一侧固
定连接有压力表9,再生仓3的另一侧且位于压力表9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器10,再生仓3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排料口11。
29.其整个冷却液循环机构7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冷却液循环机构7,实现冷却液的循环流动,提高降温冷却的效果,通过启动加压泵72工作,加压泵72经过连接管73将冷却液仓75内部的冷却液吸取,经过冷却输入管71注入冷却降温机构6,最后经过冷却输出管74,进入到冷却液仓75形成冷却液的动态平衡。
30.本装置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启动加压泵72工作,加压泵72经过连接管73将冷却液仓75内部的冷却液吸取,经过冷却输入管71注入第二端盖68和第二分割板67组成的第一隔室中,冷却管65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钢管64,与第一隔室相通的钢管64中首先充满冷却液,第一隔板63、第一端盖61和侧板62组成类似u型的通道,与第一隔室相通的钢管64内部的冷却液经过u型通道进入到另一半数量的钢管64中,最后到达第二端盖68和第二分割板67组成的第二隔室中,最后经过冷却输出管74,进入到冷却液仓75形成冷却液的动态平衡,工作液从第一输入端5中进入到冷却管65中,若干个钢管64充满冷却液对工作液进行降温,同时,冷却管65的内部相互交错分布有若干个半圆板66,使得工作液在冷却管65内部呈弯曲式的流动,增加冷却的时间,最后从第二输入端76注入再生仓3,通过加料端8添加相关的处理剂,调节再生仓3内部的气压和温度达到预期值,通过压力表9和温度感应器10进行观察,以此进行工作液的再生,再生后的工作液从输出端4返回,降解产物从排料口11中排出。
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