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分布式能源与地热梯级利用系统冷电热三联供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86858发布日期:2024-02-09 12:19阅读:27来源:国知局
燃气分布式能源与地热梯级利用系统冷电热三联供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冷热电三联供,尤其涉及一种燃气分布式能源与地热梯级利用系统冷电热三联供系统。


背景技术:

1、常规燃气分布式能源发电系统采用燃气轮机或燃气内燃机发电,同时采用发电机组烟气余热或冷却水余热供热。在夏季用电高峰期,项目需要供冷,耗电量较大,燃气发电机组发电量不足,需采用外部电网补充;在冬季用热高峰期,发电机组产生的余热量不能满足项目供热需求,需采用市政热网补充,项目运行费用增加。大部分地热梯级利用系统项目为单独供热系统,地热水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燃气分布式能源与地热梯级利用系统冷电热三联供系统。

2、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气分布式能源与地热梯级利用系统冷电热三联供系统,包括供电系统、供热系统和供冷系统;

3、供电系统,包括燃气分布式能源发电系统,地热水联合膨胀机发电系统,变配电中心及外部电网;

4、供热系统,包括燃气分布式能源发电系统,地热梯级利用供热系统,余热换热器,余热中介水循环泵及供热循环水泵;

5、供冷系统,包括电制冷系统,变配电中心及供冷循环水泵。

6、进一步的,余热中介水循环泵和供热循环水泵分别安装在余热换热器两端。

7、进一步的,余热中介水循环泵安装在燃气分布式能源发电系统与余热换热器之间。

8、进一步的,供热循环水泵安装在余热换热器与用户之间。

9、进一步的,供冷循环水泵安装在电制冷系统与用户之间。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运行成本低,采用燃气分布式能源发电系统,同时利用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余热供热,提高天然气热效率;地热水冬季用于供热,其它季节联合膨胀机发电,提高地热水利用率;多余电量还可与外部电网并网,发电量不足时采用外部电网补充。



技术特征:

1.燃气分布式能源与地热梯级利用系统冷电热三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系统、供热系统和供冷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分布式能源与地热梯级利用系统冷电热三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余热中介水循环泵(7)和供热循环水泵(8)分别安装在余热换热器(4)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分布式能源与地热梯级利用系统冷电热三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余热中介水循环泵(7)安装在燃气分布式能源发电系统(1)与余热换热器(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分布式能源与地热梯级利用系统冷电热三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供热循环水泵(8)安装在余热换热器(4)与用户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分布式能源与地热梯级利用系统冷电热三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供冷循环水泵(9)安装在电制冷系统(5)与用户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是燃气分布式能源与地热梯级利用系统冷电热三联供系统,包括供电系统、供热系统和供冷系统;供电系统,包括燃气分布式能源发电系统,地热水联合膨胀机发电系统,变配电中心及外部电网;供热系统,包括燃气分布式能源发电系统,地热梯级利用供热系统,余热换热器,余热中介水循环泵及供热循环水泵;供冷系统,包括电制冷系统,变配电中心及供冷循环水泵。本技术运行成本低,采用燃气分布式能源发电系统,同时利用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余热供热,提高天然气热效率;地热水冬季用于供热,其它季节联合膨胀机发电,提高地热水利用率;多余电量还可与外部电网并网,发电量不足时采用外部电网补充。

技术研发人员:张廷浩,马睿,刘建超,王鹏朝,王启帆,王喆,孙培波,葛占雨,翟永强,刘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9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