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冰机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99972发布日期:2024-04-01 14:07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冰机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制冰机,尤其涉及一种制冰机蒸发器。


背景技术:

1、目前用于制冰机的蒸发器通常是在套筒内安装螺旋刮刀,螺旋刮刀的底部连接驱动组件,通过驱动组件带动螺旋刮刀旋转,水从蒸发器底座进入蒸发器套筒内,水在套筒内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形成冰水混合物,并在螺旋刮刀的推动及挤压下,经由套筒顶部的冰头挤出。

2、其中,制冷剂是经过盘旋在套筒外壁上的铜管,将冷量传递到套筒内部的。但这种结构二者间有效的接触面积有限,且将铜管焊接在套筒外,不同熔点的焊接难度较大,从而导致换交热效率较差,且容易导致铜管与套筒之间出现缝隙,无法紧密贴合,从而影响制冰效果。同时铜管的使用也具有成本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冰机蒸发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

3、一种制冰机蒸发器,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外套设有冷媒筒,所述冷媒筒与所述套筒密封连接,所述冷媒筒与所述套筒之间形成用于冷媒腔,所述冷媒筒底部设置进气管,所述冷媒筒顶部设置回气管,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回气管均与所述冷媒腔连通。

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一种制冰机蒸发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5、本申请的制冰机蒸发器用冷媒筒取代铜管,工作时,冷媒通过进气管进入到冷媒腔内,冷媒直接与套筒外壁接触并将冷量传递至套筒内部。相较于铜管传递热量的方式,本申请的结构增大冷媒与套筒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换交热效率;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

6、优选的,所述冷媒腔内横向设置有至少一个隔环,所述隔环外侧抵于所述冷媒筒的内壁,所述隔环内侧抵于所述套筒的外壁,所述隔环上开设有缺口。

7、有益效果:隔环的设置使得进入冷媒腔内的冷媒需先填满隔环下方的腔体后,方可进入隔环上方的腔体,这有利于冷媒填满冷媒腔,使冷媒进行充分的换交热,提高冷媒与套筒的接触面积和换交热效率。

8、优选的,当所述隔环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相邻所述隔环的缺口分别位于套筒的两侧。

9、有益效果:相邻隔环的缺口错位设置同样是为了使进入冷媒腔内的冷媒需先填满隔环下方的腔体后,方可进入隔环上方的腔体,同样有利于提高接触面积和换交热效率。

10、优选的,所述冷媒腔内竖向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回气管之间,所述冷媒腔内竖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长度小于所述冷媒腔的高度,当所述第二隔板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相邻的所述第二隔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冷媒腔的顶部和底部。

11、有益效果: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设置用于使冷媒填满冷媒腔,提高冷媒与套筒的接触面积,提高换交热效率。

12、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两侧分别与所述套筒外壁和冷媒筒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隔板把所述冷媒腔隔开。

13、优选的,所述第二隔板两侧分别与与套筒外壁和冷媒筒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隔板底部形成开口,当所述第二隔板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相邻的所述第二隔板与套筒外壁和冷媒筒的内壁连接后形成的开口分别位于所述冷媒腔的底部和顶部。

14、优选的,所述冷媒腔内设置螺旋上升的导向条。

15、有益效果:导向条的设置同样是有利于冷媒填满冷媒腔,同时冷媒是沿着导向条螺旋上升的,这有利于换交热后的冷媒及时排出冷媒腔。

16、优选的,所述导向条固两侧分别定在套筒外壁和冷媒筒的内壁上,所述导向条两端与所述冷媒腔的底部和顶部连接,所述导向条将所述冷媒腔形成螺旋式腔体。

17、有益效果:导向条两端与冷媒腔的底部和顶部连接的设置,使冷媒从进气管进入冷媒腔内时直接进入导向条形成的螺旋上升通道中;使冷媒离开螺旋上升通道,防止冷媒再进入螺旋通道。



技术特征:

1.一种制冰机蒸发器,包括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外套设有冷媒筒(2),所述冷媒筒(2)与所述套筒(1)密封连接,所述冷媒筒(2)与所述套筒(1)之间形成用于冷媒腔,所述冷媒筒(2)底部设置进气管(3),所述冷媒筒(2)顶部设置回气管(4),所述进气管(3)和所述回气管(4)均与所述冷媒腔连通;所述冷媒腔内横向设置有至少一个隔环(5),所述隔环(5)外侧抵于所述冷媒筒(2)的内壁,所述隔环(5)内侧抵于所述套筒(1)的外壁,所述隔环(5)上开设有缺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冰机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隔环(5)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相邻所述隔环(5)的缺口(6)分别位于套筒(1)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冰机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腔内竖向设置有第一隔板(8),所述第一隔板(8)位于所述进气管(3)和所述回气管(4)之间,所述冷媒腔内竖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隔板(9),所述第二隔板(9)的长度小于所述冷媒腔的高度,当所述第二隔板(9)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相邻的所述第二隔板(9)分别连接于所述冷媒腔的顶部和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冰机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8)两侧分别与所述套筒(1)外壁和冷媒筒(2)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隔板(8)把所述冷媒腔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冰机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9)两侧分别与套筒(1)外壁和冷媒筒(2)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隔板(9)底部形成开口,当所述第二隔板(9)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相邻的所述第二隔板(9)与套筒(1)外壁和冷媒筒(2)的内壁连接后形成的开口分别位于所述冷媒腔的底部和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冰机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腔内设置螺旋上升的导向条(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制冰机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条(10)固两侧分别定在套筒(1)外壁和冷媒筒(2)的内壁上,所述导向条(10)两端与所述冷媒腔的底部和顶部连接,所述导向条(10)将所述冷媒腔形成螺旋式腔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冰机蒸发器,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外套设有冷媒筒,所述冷媒筒与所述套筒密封连接,所述冷媒筒与所述套筒之间形成用于冷媒腔,所述冷媒筒底部设置进气管,所述冷媒筒顶部设置回气管,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回气管均与所述冷媒腔连通。本申请的制冰机蒸发器用冷媒筒取代铜管,工作时,冷媒通过进气管进入到冷媒腔内,冷媒直接与套筒外壁接触并将冷量传递至套筒内部。相较于铜管传递热量的方式,本申请的结构增大冷媒与套筒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换交热效率;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越鹏,王峥聪,刘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惠康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8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