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容电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1825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容电冰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冰箱,具体讲是一种风冷式冰箱。
现有技术中,风冷冰箱的冷冻、冷藏室通常是相对固定的,由于某一腔室的容积相对固定,其特定的温度环境有时无法满足用户储存食品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环境可调、相对改变冰箱储存食物空间容积的变容电冰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容电冰箱,它包括箱体、门,隔热层将电冰箱分隔为上、中、下三个间室,其特征在于蒸发器位于下部的隔热层的夹层中,其后部有风扇,风扇的排风端靠近并指向设在后壁上的送风道的吸风口处;送风道分别伸延到上部的冷藏室和下部的冷冻室及中部的变温室的后壁处并与冷藏室的送风口处的电动风门、变温室的送风口处的电动风门及冷冻室的敞开的送风口处;冷藏室后壁的底部有回风道连接到蒸发器所在腔室中,隔热层靠近门体的前部位于所在的腔室内有回风道连接在蒸发器所在的腔室中;在上部和中部的冷藏室、变温室内设有控制电动风门开启的温度传感器;冷冻室内设有控制压缩机工作与否的温度传感器。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利用两个电动风门和三个温度传感器控制三个室的温度,其中的变温室可以根据要求设定其温度传感器的采样标准对变温室内的电动风门的开启加以控制,实现温度从冷藏到冷冻的大范围变化,可将其作为冷藏、冰温或冷冻室使用,真正实现变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略去门体后的右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如图1、2所示,冰箱包括箱体10,门20、30、40,隔热层11、12将电冰箱分隔为上、中、下三个间室,蒸发器50位于下部的隔热层12的夹层中,其后部有风扇60,风扇60的排风端靠近并指向设在后壁上的送风道13的吸风口处;送风道13分别伸延到上部的冷藏室15和下部的冷冻室17及中部的变温室16的后壁处并与冷藏室15的送风口处的电动风门70、变温室16的送风口处的电动风门80及冷冻室17的敞开的送风口处;冷藏室15后壁的底部有回风道14连接到蒸发器50所在腔室中,隔热层12靠近门体的前部位于所在的腔室内有回风道连接在蒸发器50所在的腔室中;如图2、3所示,在上部的冷藏室15、中部的变温室16内设有控制电动风门70、80开启的温度传感器90、100;冷冻室17内设有控制压缩机120工作与否的温度传感器110。
参见附图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下部的冷冻室17内设有温度传感器110,根据该室的环境温度采集温度信号并以电信号的方式去控制压缩机120和蒸发器50制冷所制得的冷风由风扇60吹送到送风道13内,由送风道13向上、中、下三个室送风,如送风道13内的箭头所示,上、中部的冷藏室15和变温室16的侧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90、100,它们根据其所在间室的环境温度采集信号并以电信号的方式去控制电动风门70、80的开启程度,以实现间室送风的控制。上部冷藏室15的后壁处设有连接至蒸发器50所在空间的回风道,经该回风道回风实现换热过程,如图中箭头所示。隔热层12上有连通变温室16和冷冻室17的回风通路,该通路靠近门30、40所在的位置处,从而完成制冷换热过程,变温室16内的温度传感器100所采集的信号标准作大范围的设定,从而满足该室实现温度从冷藏到冷冻的大范围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变容电冰箱,它包括箱体(10)、门(20)、(30)、(40),隔热层(11)、(12)将电冰箱分隔为上、中、下三个间室,其特征在于蒸发器(50)位于下部的隔热层(12)的夹层中,其后部有风扇(60),风扇(60)的排风端靠近并指向设在后壁上的送风道(13)的吸风口处;送风道(13)分别伸延到上部的冷藏室(15)和下部的冷冻室(17)及中部的变温室(16)的后壁处并与冷藏室(15)的送风口处的电动风门(70)、变温室(16)的送风口处的电动风门(80)及冷冻室(17)的敞开的送风口处;冷藏室(15)后壁的底部有回风道(14)连接到蒸发器(50)所在腔室中,隔热层(12)靠近门体的前部位于所在的腔室内有回风道连接在蒸发器(50)所在的腔室中;在上部和中部的冷藏室(15)、变温室(16)内设有控制电动风门(70)、(80)开启的温度传感器(90)、(100);冷冻室(17)内设有控制压缩机(120)工作与否的温度传感器(1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变容电冰箱,它主要包括箱体、压缩机,隔热层将冰箱分隔成三个间室,蒸发器位于中下部两间室间的夹层中,冰箱后壁处设有向三室供风的送风道和上部冷藏室至蒸发器处的回风道,中部变温室和下部冷冻室的回风道位于下部隔热夹层靠近门的附近,在上部和中部的冷藏室、变温室内设有控制电动风门开启的温度传感器,变温室可以根据要求设定其温度传感器的采集信号标准对该室的送风量加以控制,实现温度从冷藏到冷冻的大范围变化。
文档编号F25D17/06GK2392142SQ9923045
公开日2000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14日
发明者王应民, 徐峰, 李佐, 王靖宇, 梁明杰, 夏天, 周俊 申请人: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