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685057阅读:来源:国知局
罐身3内上下定位该干燥剂容纳袋7,在外管5 —体地形成下凸缘部22与上凸缘部23。该下凸缘部22与上凸缘部23由从罐身3的中心向外侧(例如放射状或十字状地)延伸的梁板24构成,在下凸缘部22的梁板24的下表面与上凸缘部23的梁板24的上表面分别形成加强用肋22a、23a。另外,如图2所示,构成所述下凸缘部22的各梁板24的外周缘与罐身3的内周面抵接,由此,相对于罐身3定位下凸缘部22。
[0050]另外,在所述下凸缘部22与上凸缘部23之间设置有板状的叶片25,该叶片25作为按压所述干燥剂容纳袋7并将干燥剂容纳袋一折为二时的旋转阻止单元50。该叶片25以位于罐身3的中央部的方式从所述外管5的外周突出并架设于所述下凸缘部22与上凸缘部23之间,经由叶片25 —体地连结外管5与下凸缘部22与上凸缘部23。另外,在外管5的位于叶片25相反侧的外周一体地形成有定位肋32、32,该定位肋32具有定位捆束带30的槽部31。
[0051]接着,参照图4(a)-图4(c)对所述干燥剂容纳袋7的安装顺序进行说明。干燥剂容纳袋7插入下凸缘部22与上凸缘部23之间,定位并保持于罐身3的上方空间,但如图4(a)所示,在将干燥剂容纳袋插入下凸缘部22与上凸缘部23之间时,首先,干燥剂容纳袋以与外管5平行的叶片25的外端缘抵接的方式插入下凸缘部22与上凸缘部23之间,如图4(b)所示,以叶片25为中心将干燥剂容纳袋7 —折为二后,以使干燥剂容纳袋7的两端部沿着外管5的方式缠绕。并且,如图4(c)所示,在干燥剂容纳袋7缠绕捆束带30来捆束,从而将干燥剂容纳袋7固定到外管5。另外,在干燥剂容纳袋7缠绕捆束带30时,通过将捆束带30嵌入定位肋32的槽部31,从而不使干燥剂容纳袋7在上下偏移,通过捆束带30使干燥剂容纳袋7正确地定位于下凸缘部22与上凸缘部23之间的大致中央部。
[0052]另外,由于以夹持设置为位于罐身3的中央部的叶片25的方式缠绕干燥剂容纳袋7,因此该干燥剂容纳袋7也能够位于罐身3的中央部。并且下凸缘部22由从罐身3的中心向外侧呈十字状延伸的梁板构成,因此能够在下该凸缘部22的中央部分(即呈十字状延伸的梁板的中心部分)支撑干燥剂容纳袋7的重心或重心附近,其结果,下凸缘部22稳定而能够支撑干燥剂容纳袋7。
[0053]另外,上凸缘部23的梁板24也可以不为从罐身3的中心呈十字状延伸的方式。
[0054]参照图1对如上构成的储存器I的动作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如下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将储存器I配置于制冷循环的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除去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所含水分来生成气体制冷剂,且使该气体制冷剂返回蒸发机。
[0055]当制冷剂从蒸发器排出时,通过连接配管(未图示)搬运到储存器I。到达储存器I的制冷剂从制冷剂流入孔8流入罐身3的内部后,与气液分离部件16碰撞,被分离成密度高的液相制冷剂、油及密度低的气相制冷剂(气体制冷剂)。
[0056]气液分离后的液相制冷剂及油因自重而存积在罐身3内。在该过程中,液相制冷剂与油进行分离,油积存在液相制冷剂的下方。此时,液相制冷剂的液面达到浸渍干燥剂容纳袋7的一部分(大致中央)的高度的位置。因此,液相制冷剂所含水分及气相制冷剂所含湿分均被干燥剂7a吸湿。
[0057]另一方面,被气液分离的气相制冷剂从外管5的上端开口部流入,并在外管5内下降。之后,在外管5的底部折返而流入内管6,在内管6内上升并被引导至制冷剂流出孔
9。此时,通过回油孔24,在罐身3底部积存的油被吸引,在此成为富含有油成分的气相制冷剂,并通过连接配管(未图示)从制冷剂流出孔9供给到压缩机。
[0058]另外,装有干燥剂7a的袋7插入下凸缘部22与上凸缘部23之间并通过捆束带30固定于外管5,从而配置于靠近气液分离部件16的上方位置,因此,存积于罐身3的液相制冷剂与干燥剂7a接触的比例变少,随之产生的气泡变少,随气泡产生的异音减少。另外,即使产生气泡,从气泡产生的位置至气液分离部件16的距离较短,因此避免气泡与气液分离部件16强烈碰撞,通过与此的协同效应,显著减少异音的发生。
[0059]进一步,在使干燥剂容纳袋7与叶片25抵接并以叶片25为中心将干燥剂容纳袋7 一折为二的状态下通过捆束带30将干燥剂容纳袋7固定在外管5,从而阻止装有干燥剂7a的袋7相对于外管5转动,不会以外管5为中心旋转,而固定于外管5。因此,不会使干燥剂容纳袋7变动而产生干燥剂容纳袋7与罐身3的内壁的间隔变窄的部分,能够良好地保持罐身3内的制冷剂的流动。另外,通过叶片25使下凸缘部22、上凸缘部23及外管5 —体化,能够提高相对于载置干燥剂容纳袋7的下凸缘部22的弯曲应力的刚性。
[0060]以上,对本发明的最佳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述,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所述实施例,能够在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各样的变形。例如,在所述实施例中示出了十字形地配置四个梁板24作为下凸缘部22与上凸缘部23,但不限定于十字形,梁板24的个数、配置等并不特别限定于所述实施例,下凸缘部22与上凸缘部23的形状等不特别限定于此。进一步,示出了使梁板24的外端缘抵接罐身3的内周面来相对于罐身3定位下凸缘部22的例,但为了更稳定地定位也可以为如下结构:使在梁板24的外端缘与罐身3的内周面嵌合的环状的凸缘部与梁板24的外端缘一体地形成的结构。
[0061]另外,示出了在外管5—体地形成叶片25作为干燥剂容纳袋7的旋转阻止单元50的例,但例如图5所示,也可以配置为在下凸缘部22与上凸缘部23之间架设与外管5平行的棒状或者带板状的柱状部51a。进一步,如图6所示,作为与外管5平行的旋转阻止单元,也可以为由沿横向延伸的梁部件51b将柱状部51a与外管5之间连结的结构,不限定于板状的叶片25,只要是如下结构即可:与外管5平行、与干燥剂容纳袋7抵接且能够将干燥剂容纳袋7引导为一折为二的状态,且能够通过捆束来阻止干燥剂容纳袋7的旋转的结构。
【主权项】
1.一种储存器,具备:罐主体,该罐主体由上端开口的有底圆筒状的罐身与密封该罐身的开口部的头部构成;以及干燥剂容纳袋,该干燥剂容纳袋设置于该罐主体内,在所述头部形成沿纵向开口的制冷剂流入孔与制冷剂流出孔,且在该制冷剂流出孔连结延伸至所述罐身的内底部附近的内管,在该内管的外侧安装外管而形成双层管,通过捆束带将所述干燥剂容纳袋固定于该外管,该储存器的特征在于, 设置将所述干燥剂容纳袋在所述外管的上下方向上定位并保持的上凸缘部与下凸缘部,且在该上凸缘部与下凸缘部之间设置与所述外管平行的旋转阻止单元,在将所述干燥剂容纳袋按压到该旋转阻止单元而一折为二的状态下使所述干燥剂容纳袋沿所述外管延伸后,在该干燥剂容纳袋缠绕捆束带而将干燥剂容纳袋固定在所述外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凸缘部与下凸缘部由多个从所述罐身的中心向外侧延伸的梁板构成,将上凸缘部与下凸缘部的至少一方的梁板的外端缘嵌合到所述罐身的内周面来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存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管中,在与所述旋转阻止单元相反的一侧的外周形成有所述捆束带的定位肋。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储存器,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旋转阻止单元一体地连结所述上凸缘部、下凸缘部及所述外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管以从所述罐身的中心轴偏离的方式设置, 所述下凸缘部由从罐身的中心向外侧延伸的梁板构成。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储存器,能够防止固定于外管的干燥剂容纳袋的向水平方向的变动,使罐身内的制冷剂的流动稳定化。将装有干燥剂(7a)的袋(7)插入下凸缘部(22)与上凸缘部(23)之间,通过捆束带(30)固定到外管(5)。此时,使干燥剂容纳袋(7)与架设于下凸缘部(22)与上凸缘部(23)之间的叶片(25)抵接,以叶片(25)为中心将干燥剂容纳袋(7)一折为二并通过捆束带固定。由此,阻止干燥剂容纳袋(7)相对于外管(5)转动,不会以外管(5)为中心旋转,而固定于外管(5),因此,不会使干燥剂容纳袋(7)变动而产生干燥剂容纳袋(7)与罐身(3)的内壁的间隔变窄的部分。
【IPC分类】F25B43/00
【公开号】CN105444479
【申请号】CN201510588996
【发明人】细川侯史
【申请人】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