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9712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设置在箱体的开口边缘的散热器的结露抑制性能和节能性能的冰箱。该冰箱具有制冷循环,该制冷循环包括:压缩机;设置在箱体的机械室、侧面、顶面和背面中的一处以上的散热器;设置在箱体的开口边缘的结露抑制器;流路切换部;和减压部,流路切换部能够执行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中,制冷剂按照散热器、结露抑制器的一端侧至另一端侧、减压部的顺序流动,在第二状态中,制冷剂按照散热器、结露抑制器的另一端侧至一端侧、减压部的顺序流动。
【专利说明】
冰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冰箱。
【背景技术】
[0002]作为本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已知专利文献I。
[0003]专利文献I中,作为制冷剂切换流路公开了使制冷剂按照“四通阀24—散热管17—防露管18”的顺序流动来优先节能性能的第一切换状态,和使制冷剂按照“四通阀24—防露管18—散热管17”的顺序流动来优先防露的第二切换状态(0014段,图1、2)。散热管17埋设于冰箱主体I的背面部,防露管18安装在位于储藏室2?6的正面开口部之周缘部的分隔部处(0010段)。
[0004]在第一切换状态下,能够使温度通过散热管17而降低了的制冷剂在防露管18中流动(0014段)。而在第二切换状态下,通过使制冷剂先在防露管18中流动再在散热管17中流动,能够使温度较高的制冷剂在防露管18中流动。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2-179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9]在专利文献I中,关于制冷剂流动的顺序,能够利用四通阀24切换散热管17相对于防露管18在先还是在后。在第一切换状态下,经散热管17散热后的制冷剂流入防露管18,在防露管18内逐渐变得低温,所以防露管18的上游侧(散热管17侧)流动的是气液二相区域或液相区域上游侧的制冷剂,温度比较高。而在第二切换状态下,流经散热管17前的制冷剂流入防露管18,所以防露管18的下游侧(散热管17侧)的制冷剂也基本上处于气液二相区域或液相区域上游侧,因此为温度比较高的制冷剂。因此,在第一切换状态的情况下和第二切换状态的情况下,防露管18的散热管17侧(第一切换状态时的上游侧,第二切换状态时的下游侧)流动的都是温度比较高的制冷剂,所以热量向库内的流入量较大,在节能性能上还存在着改善的余地。
[0010]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1]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具有制冷循环的冰箱,所述制冷循环包括:压缩机;设置在箱体的机械室、侧面、顶面和背面中的一处以上的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开口边缘的结露抑制器;流路切换部;和减压部,所述冰箱的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切换部能够执行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中,所述制冷剂按照所述散热器、所述结露抑制器的一端侧至另一端侧、所述减压部的顺序流动,所述第二状态中,所述制冷剂按照所述散热器、所述结露抑制器的另一端侧至一端侧、所述减压部的顺序流动。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实施例1的冰箱的主视图。
[0013]图2是图1的A-A截面图。
[0014]图3是表示设置在实施例1的冰箱中的散热器的配置的图。
[0015]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绝热分隔壁的截面示意图。
[0016]图5是表示实施例1的冰箱的制冷循环之构成的概要图。
[0017]图6是示意性表示实施例1的散热器配管内部的制冷剂的状态的图。
[0018]图7是示意性表示实施例1的散热器配管内部的制冷剂的状态的图(扩大了液相区域的情况)。
[0019]图8是实施例1的莫里尔图。
[0020]图9是说明构成实施例1的结露抑制器的配管表面的温度分布之概要的图。
[0021 ]图10是表示实施例1的冰箱的制冷循环的切换构成的图。
[0022]图11是表示构成实施例1的结露抑制器的配管表面的温度分布之概要的图(将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组合的情况)。
[0023]图12是表示实施例2的冰箱的制冷循环的构成图。
[0024]图13是表示实施例2的分隔盖的表面温度之历时变化的图。
[0025]图14是实施例2的结露抑制器的加热控制的概念图。
[0026]图15是实施例3的制冷循环的构成图。
[0027]图16是实施例3的制冷循环的构成图(选择了减压部73的情况)。
[0028]图17是实施例3的制冷循环的构成图(选择了减压部67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对于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同样的标记,并不再重复同样的说明。
[0030]本发明的各种构成要素并不一定需要分别独立存在,例如,多个构成要素形成为一个部件、一个构成要素由多个部件形成、某个构成要素为其它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某个构成要素的一部分与其它构成要素的一部分重复,这些都是可行的。
[0031](实施例1)
[0032]根据本实施例,对于设置在冰箱的箱体正面开口边缘的结露抑制器,能够在抑制结露的同时将该结露抑制器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维持在比较低的温度,并且,能够使在结露抑制器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的时间平均为更接近的值。由此,能够提供提高了节能性能的冰箱。
[0033][冰箱I与开口边缘]
[0034]图1是实施例1的冰箱I的主视图。冰箱I的箱体10从上方起依次具有如下所述的储藏室,即,冷藏室2、左右排列的制冰室3与上层冷冻室4、下层冷冻室5、蔬菜室6。冰箱I具有用于开闭各储藏室的开口的门。这些门是分列左右的旋转式的、用于开闭冷藏室2的开口的冷藏室门2a、2b,和分别用于开闭制冰室3、上层冷冻室4、下层冷冻室5、蔬菜室6的开口的抽拉式的制冰室门3a、上层冷冻室门4a、下层冷冻室门5a和蔬菜室门6a。以下将制冰室3、上层冷冻室4、下层冷冻室5统称为冷冻室7。
[0035]在门2a、2b、3a、4a、5a、6a关闭的状态下与门2a、2b、3a、4a、5a、6a接触的箱体10的绝热分隔壁28、40、29的前方端部,分别设置有分隔盖36a、36b、36c。另外,在设置于冰箱I的底面部的绝热分隔壁46的前方也设置有分隔盖36d。将箱体10中的在门2a、2b、3a、4a、5a、6a的关闭状态下与这些门接触的部位称作开口边缘,分隔盖(分隔部)36设置在该开口边缘。
[0036]在抽拉式的门3a、4a、5a、6a打开时,由于库外的空气与开口接触,因此可能产生结露。为此,在这些门附近的开口处,设置了供制冷剂流动的配管(结露抑制器53)。通过对结露抑制器53供给热的制冷剂,能够抑制开口边缘的结露。结露抑制器53由分隔盖36覆盖。
[0037]图2是图1的A-A截面图。冷藏室2、上层冷冻室4和制冰室3由绝热分隔壁28分隔,下层冷冻室5和蔬菜室6由绝热分隔壁29分隔。
[0038]冷却器14设置在位于下层冷冻室5的大致背部的冷却器收纳室8内,利用设置在冷却器14上方的风扇9,将与冷却器进行了热交换的冷气输送到冷藏室2、上层冷冻室4、下层冷冻室5、制冰室3等各储藏室。
[0039]在对冷藏室2进行冷却的冷藏室冷却运转的情况下,打开冷藏室风门20并关闭冷冻室风门21,而将冷气输送到冷藏室2中。
[0040]在对冷冻室7进行冷却的冷冻室冷却运转的情况下,关闭冷藏室风门20并打开冷冻室风门21,而将冷气输送到上层冷冻室4、下层冷冻室5和制冰室3中。冷藏室2和冷冻室7的温度由设置在库内的冷藏室温度传感器41、冷冻室温度传感器42检测,根据库内的温度,存在同时对冷藏室2和冷冻室7进行冷却的运转,此时将冷藏室风门20和冷冻室风门21均打开,对各储藏室吹送冷气。
[0041 ][散热器50?52、结露抑制器53]
[0042]图3是表示设置在冰箱I中的散热器的配置的图。作为散热器例如能够采用配置在箱体10的表面附近的供制冷剂流动的配管。第一散热器50设置在位于冰箱I的背面侧下部的机械室39内。第二散热器51和第三散热器52埋设在冰箱I的侧面绝热壁内。结露抑制器53设置在开口边缘的一部分或全部处。第二散热器51、第三散热器52也可以沿着冰箱I的顶面或背面配置,来代替沿着侧面设置。另外,虽然优选包括第一散热器50、第二散热器51和第三散热器52的全部,但只要具有任一者以上即可。
[0043]结露抑制器53设置在蔬菜室6附近(区域A)、冷冻室5的中间(区域B)、冷冻室7的上部附近(区域C),利用来自制冷剂的散热将开口边缘加热。结露抑制器53的端部可以理解成是供制冷剂流动的配管从开口边缘离开的部分。图3中示例了如下所述的情况,S卩,制冷剂从机械室39侧向蔬菜室6下方的开口边缘流动,在经过冷冻室7的开口边缘之后,经过冷冻室7和蔬菜室6侧的开口边缘向着机械室39侧流动。该情况下,在结露抑制器53中,能够以从后述的管57到达蔬菜室6下方的开口边缘的点d作为一端,以从蔬菜室6侧的开口边缘开始经过管58去往流路切换阀48的点f作为另一端。结露抑制器53设置成包括与冷冻室门3a、4a、5a接触的开口边缘,但也可以设置成包括与蔬菜室的门6a接触的开口边缘和与对开门式的冷藏室的门2a、2b接触的开口边缘。另外,冰箱I的冷藏室和冷冻室的数量没有特别的限定。而且,各储藏室的门类型可以是抽拉式和对开门式中的任意者。
[0044]图4是作为开口边缘之一例的绝热分隔壁29、40的截面示意图。结露抑制器53的管以与分隔盖36b、36c大致接触的方式设置,该分隔盖36b、36c与门3a、4a、5a接触或位于它们的附近。当制冷剂在结露抑制器53中流动时,能够利用热量44对分隔盖36a、36b、36c加热来抑制结露。但是,结露抑制器53也会产生对冷冻室加热的热量45。因此,在能够抑制结露的温度范围内,优选使结露抑制器53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较低。
[0045]与绝热分隔壁29、40同样地,对于与门3a、4a、6a接触或位于它们的附近的绝热分隔壁28、46的分隔盖36a、36d,也设置有结露抑制器53。
[0046]在设置了第二散热器51、第三散热器52的冰箱I的侧面或背面,虽然周围可能会设置暖气设备等,但由于结露抑制器53埋设在箱体10的开口侧,所以不容易受到冰箱I周围的急剧的温度变化的影响。通过在散热器50?52和结露抑制器53之中将结露抑制器53配置在最下游,能够有效地降低流入减压部67中的制冷剂的温度。
[0047][制冷循环]
[0048]图5是制冷循环之构成的概要图。冰箱I利用由制冷循环产生的制冷剂的循环来生成冷气。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24的排出侧的管55与第一散热器50连接。从第一散热器50起依次连接第二散热器51和第三散热器52、流路切换阀48的开口 74。也可以设置用于冷却第一散热器50的机械室风扇54。
[0049 ] 流路切换阀48的内部具有设置有流路93、94的阀体78。流路切换阀48包括4个开口74、75、76、77和阀体78。如后所述,例如通过利用步进电动机(未图示)等使阀体78旋转,能够对与流路93、94连通的开口 74?77进行切换。
[0050]图5中示例的状态是后述的第一状态,开口 74、75与流路93连通,开口 76、77与流路94连通。对该状态下的制冷循环进行说明。
[0051 ]首先,通过管56而从开口 74流入流路切换阀48内部的制冷剂,在通过流路93、开口75后,流出到与结露抑制器53的一端和流路切换阀48连接的管57。之后,制冷剂从结露抑制器53的一端d流到另一端f,经过与结露抑制器53的另一端和流路切换阀48连接的管58,从开口 77流入流路切换阀48的内部。流入流路切换阀48内部的制冷剂通过流路94、开口 76流出到管59。
[0052]流出到管59的制冷剂经干燥器66、减压部67、管68后在冷却器14中流动。在冷却器14的出口侧连接有具有热交换部69的管70,该热交换部69配置在减压部67的附近因而能够与减压部67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通过冷却器14后的制冷剂经管70流动到压缩机24的吸入侧。
[0053]减压部67用于使制冷剂减压,能够采用毛细管、膨胀阀等各种已知的构成。结露抑制器53在散热器50?52和结露抑制器53之中设置于最下游侧,在这些部件中位于最接近减压部67的位置。
[0054][制冷剂的相状态]
[0055]图6是示意性表示散热器内部的制冷剂的状态的图。对第一散热器50(区域ac)、第二散热器51和第三散热器52(区域Cd)、结露抑制器53(区域df)内部的制冷剂状态进行说明。图6所示的标记a?f与图5中所示的制冷循环中的各个位置对应,标记a表示压缩机24的排出侧,标记b表不制冷剂从气相区域转变为气液二相区域的点,标记c表不第一散热器50与第二散热器51之间,标记d表不结露抑制器53的一端,标记e表不制冷剂从气液二相区域转变为液相区域的点,标记f表示结露抑制器53的另一端。标记d、f在图3中也有示出。此处,对制冷剂从结露抑制器53的一端d侧流动到另一端f侧的情况进行说明。
[0056]经压缩机24压缩而变得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处于由气相成分71构成的气相区域。调整配管长度和/或机械室风扇54的转速等,使得制冷剂通过第一至第三散热器50?52而将热量释放到库外,并且在到达结露抑制器53的一端d之前,变化为由气相成分71和液相成分72混合而得的气液二相区域和由液相成分72构成的液相区域之中焓较大的状态。从有效地抑制结露的观点出发,在结露抑制器53的一端d处流动的制冷剂优选为气液二相区域。并且,优选进行调整以使得在结露抑制器53的另一端f处流动的制冷剂为液相区域。此处进行调整,以使得第一散热器50的中途(区域ab)之前为气相区域,从第一散热器50的中途至结露抑制器53的中途(区域be)为气液二相区域,从结露抑制器53的中途至另一端(区域ef)为液相区域。因此,在图5的制冷剂流中,结露抑制器53的流出侧的端部53f的温度比作为流入侧的端部53d低。
[0057]流路切换阀48通过如后文所述地切换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来改变制冷剂在管57、结露抑制器53和管58中流动的顺序。即,在第一状态下,制冷剂按照管57、结露抑制器
53、管58的顺序流动,并且在结露抑制器53中从一端d向另一端f流动。而在第二状态下,按照管58、结露抑制器53、管57的顺序流动,并且在结露抑制器53中从另一端f向一端d流动。
[0058]此处,能够使从开口 75到开口 77的配管长度、即管57、结露抑制器53和管58的配管长度的下限值例如为从压缩机24的排出侧端部(图5中标记a之处)到减压部67上游侧的配管长度的10%、15%、20%、25%。若增大该配管长度,则制冷剂在结露抑制器53中流动的过程中逐渐变得低温,结露抑制器53的下游侧流动的成为温度比较低的液相区域的制冷剂,所以能够抑制侵入到库内的热侵入量。另一方面,管57、结露抑制器53和管58的配管长度的上限值例如能够为从压缩机24的排出侧端部到减压部67上游侧的配管长度的50%、40%、30%。若缩短该配管长度,则结露抑制器53的上游侧被例如气液二相区域或液相区域上游侧的温度比较高的制冷剂加热,能够有效地抑制结露。即,结露抑制器53的上游侧变得容易加热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结露,下游侧则抑制加热从而能够抑制热侵入量。
[0059]另外,能够使结露抑制器53的配管长度的下限值为例如管57、结露抑制器53和管58的配管长度的50%、65%、80%。若增大结露抑制器53的配管长度,则结露抑制器53的上游侧流动的为气液二相区域或温度比较高的液相区域的制冷剂,而下游侧流动的为温度比较低的液相区域的制冷剂,容易获得上述效果。并且,由于结露抑制器53的下游侧即第一状态下的管58、第二状态下的管57中流动的是密度较高的液相制冷剂,所以通过使管57、管58较短,抑制了制冷循环中封入的制冷剂量。此时,管57和管58各自的配管长度既可以大致相同也可以不同,但从提高后述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的切换时的对称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大致相同。通过如上所述地设定配管长度,在后述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任一状态下,由于结露抑制器53的上游侧流动的为气液二相区域或温度比较高的液相区域的制冷剂,而下游侧流动的为温度比较低的液相区域的制冷剂,因此能够增大结露抑制器53的一端与另一端的温度差。由此,能够同时执行结露抑制和对从开口边缘向储藏室内的热侵入量的抑制。结露抑制器53的一部分中流动的是液相区域的制冷剂,所以结露抑制器53的一端与另一端产生温度差。从同时执行结露抑制和热侵入量的抑制的观点出发,优选产生TC以上的温度差。
[0060]图7表示与图6所示例的情况相比扩大了液相区域的情况下的制冷剂的状态。图8是说明制冷剂状态的莫里尔图。图8 (a)对应于图6,图8 (b)对应于图7。图8所示的点a_f对应于图5所示的各点a-f处的制冷剂的压力和比焓。
[0061]例如,在增大了减压部67的减压量的情况下,或者使机械室风扇54高速运转而提高了第一散热器50的散热性能的情况下,从气液二相区域变化为液相区域的制冷循环中的点e移动到上游侧el。因此,图6所示的液相区域(区域ef)扩大至图7所示的液相区域(区域elf),占据第四结露抑制器53的配管内的液相区域增长。从而,制冷剂的温度降低从结露抑制器53的更靠上游侧的位置开始,结露抑制器53的另一端f的液相制冷剂的焓从莫里尔图所示的图8(a)的点f降低至图8(b)的点f。因此,与图8(a)相比,图8(b)的情况下流入减压部67的制冷剂的比焓降低。由此,能够增大在热交换部69进行热交换的制冷剂的焓差,所以节能性能得到提高。
[0062]图9是说明结露抑制器53(区间df)的温度分布之概要的图。图9(a)对应于图6,图9(b)对应于图7。
[0063]图9(a)、(b)之任一情况下,结露抑制器53的上游侧(区间de、del)均为气液二相区域,因此制冷剂温度保持一定,但区间ef、elf为液相区域,因此制冷剂温度逐渐降低,位于结露抑制器53的端部53f侧的开口边缘的平均温度成为TC、TC1。在增大了结露抑制器53中的液相区域长度的图9(b)的情况下,由于结露抑制器53的配管内成为液相区域的长度增大,因此TCl低于TC。
[0064][制冷循环的切换]
[0065]图10是表示制冷循环之切换构成的图。流路切换阀48能够切换结露抑制器53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方向。
[0066]图10(a)是表示使制冷剂从包括蔬菜室6的开口边缘的区域A向包括冷冻室7上部的开口边缘的区域C流动的第一状态的图。图10(b)是表示使制冷剂从区域C向区域A流动的第二状态的图。
[0067]第一状态下的制冷剂的流动与上述相同,故针对第二状态下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在第二状态下,使设置在流路切换阀48内部的阀体78自第一状态起旋转,使开口 74、77与流路94连通,开口 75、76与流路93连通。通过第一至第三散热器50?52后的制冷剂从开口 74流入流路切换阀48内部,从与开口 77连接的管58流出后,从结露抑制器53的作为另一端f的区域C 一侧向作为一端d的区域A—侧流动。之后,制冷剂通过管57从开口 75再次流入流路切换阀43内部。流入流路切换阀43内部的制冷剂通过流路93流出到与开口 76连接的管
59ο
[0068]图11是表示结露抑制器53的温度分布之概要的图。图11(a)是第二状态下的结露抑制器53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分布,图11 (b)是将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组合的情况下的结露抑制器53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分布。其中,第一状态下的结露抑制器53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分布与图9(b)所示的相同。另外,图11(b)所示的各温度为时间平均后的值。
[0069]当维持第一状态时,液相区域的制冷剂在结露抑制器53的整体或下游侧的一部分中流动,该结露抑制器53的下游侧即另一端附近(区域C)容易变得低温,容易产生结露。对此,切换为第二状态来改变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从而能够使气液二相区域或液相区域上游侦啲温度比较高的制冷剂(温度TC2)流入区域C。此时,如图11(a)所示例的那样,区域A中流动的是液相区域的制冷剂(温度TA1<TC2=。将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例如交替执行大致相等的时间时,如图11(b)所示例的那样,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相比,结露抑制器53的温度分布变得均匀。
[0070]无论流路切换阀48的切换状态如何,如上所述,结露抑制器53的上游侧变得容易加热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结露,下游侧则抑制加热从而能够抑制热侵入量。另一方面,通过反复进行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的切换,能够使结露抑制器53的温度的时间平均的分布在各个点上均超过露点温度。另外,例如对于在第一状态下由温度比较高的制冷剂加热的上游侦叭区域A),也能够通过切换为第二状态来抑制加热,同样地对于在第二状态下由温度比较高的制冷剂加热的上游侧(区域C),也能够通过切换为第一状态来抑制加热。从而,结露抑制器53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均能够在抑制结露的同时,抑制热侵入量。
[0071 ]关于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的切换时机,例如能够在因压缩机24停止而无法通过制冷剂进行加热从而导致容易结露的、冷却运转中压缩机24停止的时刻,或即将进行冷却器14的除霜运转前等预先决定的时刻执行。具体而言,例如在冷冻室温度传感器42达到温度TF时使压缩机24停止的冰箱中,在冷冻室温度传感器42达到温度(TF+0.3°C)至(TF+2.0°C)范围的规定温度的情况下,例如达到比温度TF高约0.9°C的温度的情况下,进行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的切换。另外,例如在冷却器14的除霜运转开始前10分钟至60分钟的规定时间,例如除霜运转开始30分钟前,进行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的切换。
[0072]此外,能够在各状态持续了10分钟至60分钟的范围的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即根据时间对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进行切换。例如,在第一状态进行了 20分钟时切换为第二状态,在第二状态进行了 20分钟时切换为第一状态。
[0073]此外,也能够对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设置优先顺序。例如,能够在冷却运转中主要采用第一状态,仅在上述压缩机24即将停止前或即将进行除霜运转前采用第二状态。另外,例如能够始终在压缩机24驱动后立即从第一状态开始。在根据时间进行切换的情况下,也能够延长对第一状态进行切换前的时间,例如第一状态为30分钟,第二状态为10分钟。
[0074]此外,也可以在结露抑制器53的下游侧的分隔盖36上分别设置I个或2个以上的温度传感器(未图示),在达到规定温度以下时进行切换。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优选各自设置在结露抑制器53的一端d和另一端f中的一者或者两者处。另外,也可以设置在结露抑制器53的大致中间部分。
[0075]此外,例如也能够在铰链盖16处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来测量外部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在第一状态执行的期间,在检测到结露抑制器53的另一端附近的温度达到露点温度以下后切换为第二状态。同样地,能够在第二状态执行的期间,在检测到结露抑制器53的一端附近的温度达到露点温度以下后切换为第一状态。关于这些情况下的切换,在检测到达到露点温度以下后,考虑到至结露滴落前的时间,可以例如以刚检测到时、20分钟后、30分钟后、40分钟后和50分钟后中的任一者为下限另一者为上限来进行上述切换。另夕卜,考虑到达到露点温度以下后结露生长的时间,上限优选20分钟或30分钟。
[0076]根据本实施例,能够抑制结露抑制器53两侧(区域A和区域C)的温度降低来抑制结露。另外,通过切换制冷剂的方向,能够抑制结露抑制器53中任意部分的温度变得比其它部分的温度高,减小库内的热侵入量。
[0077](实施例2)
[0078]对实施例2进行说明。实施例2的结构除以下点以外能够与实施例1相同。
[0079]图12是表示实施例2的制冷循环之构成的图。本实施例的流路切换阀43除了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外,还能够执行使制冷剂旁通而不流经结露抑制器53的第三状态。从而能够抑制开口边缘过热。
[0080]图12(a)是表示第一状态的图。与第三散热器52连接的管56的另一端连接在流路切换阀43的入口侧的开口 60。流路切换阀43的内部包括阀座65和阀体64。在阀座65设置有与管56、57、58、59分别连接的开口60、61、62、63。在第一状态下,从开口60流入流路切换阀43内部的制冷剂,通过开口 61从流路切换阀43流出到管57。在制冷剂依次流过管57、结露抑制器53的一端至另一端侧和管58之后,制冷剂从与管58连接的开口 62再次流入流路切换阀43内部。由于槽80将开口 62与开口 63连通,因而流入到流路切换阀43内部的制冷剂流出到与开口 63连接的管59。
[0081 ]图12(b)是表示第三状态的图。当使阀体64旋转而连通开口60与开口63后,从开口
60流入流路切换阀43内部的制冷剂流出到与开口 63连接的管59。因此,能够抑制制冷剂在结露抑制器53中流动。
[0082]图12(c)是表示第二状态的图。当使阀体64旋转而固定在规定位置后,从开口60流入到流路切换阀43内部的制冷剂从与开口 62连接的管58流出,从结露抑制器53的另一端流至IJ 一端。制冷剂在通过与结露抑制器53连接的管57后,从开口 61流入流路切换阀43内部。由于槽81将开口 61与开口 63连通,因而流入到流路切换阀43内部的制冷剂从与开口 63连接的管59流出。
[0083]图13是开口边缘温度的历时变化之一例。将使制冷剂在结露抑制器53中流动来加热开口边缘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称为加热运转。将旁通结露抑制器53的第三状态称为非加热运转。本实施例中进行根据预先决定的加热运转和非加热运转的时间来反复切换状态的控制。由此,与实施例1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开口边缘的表面平均温度。因此,进一步抑制了库内的热侵入。
[0084]图14是结露抑制器53的加热控制的概念图,横轴为相对湿度,纵轴为结露抑制器53的加热比例。例如,在相对湿度较高的RH2的情况下,因为在开口边缘的表面结露的可能性较高,所以增大使制冷剂在结露抑制器53侧流动的时间(tA2)的比例,减小使制冷剂在结露抑制器53的旁通侧流动的时间(tB2)的比例。相反地,在湿度较低的RHl的情况下,因为在开口边缘的表面结露的可能性变低,所以可以缩短使制冷剂在结露抑制器53侧流动的时间的比例(tAl),增大使制冷剂在结露抑制器53的旁通侧流动的时间的比例(tBl)。
[0085]关于加热运转与非加热运转的控制,能够与实施例1同样地,根据由设置在冰箱I上的库外温度传感器37、库外湿度传感器38得到的冰箱周围的温度和湿度来进行控制。也可以在开口边缘设置温湿度传感器,根据其检测出的温度湿度,利用流路切换阀43进行切换控制,以使得在开口边缘不产生结露。在担心设置空间的问题和因与跟开口边缘接触的门封间的干涉而导致热侵入量增加的情况下,库外温度传感器37和库外湿度传感器38也可以设置在冰箱I的顶面上。
[0086](实施例3)
[0087]对实施例3进行说明。实施例3的结构除以下点以外能够与实施例2相同。
[0088]图15是制冷循环的构成图。本实施例的制冷循环除了切换第一至第三状态之外,还能够切换减压部67和减压部73。
[0089]在库内的热负载较小的情况下,例如在门2?6的开闭较少的情况下,使压缩机24低速运转,并相应地选择减压量较大的减压部73,则节能性能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在库内的热负载较大的情况下,例如在一次性装入大量的要保存在冰箱I中的食品的情况下,可以使压缩机24高速运转,选择减压量较小的减压部67,发挥较高的冷却性能。
[0090]与第三散热器52连接的管56的另一端连接在流路切换阀47的入口侧的开口 82。流路切换阀47的内部包括阀座90和阀体89。在阀座90分别设置有与管56、57、58、91、92对应连接的开口82、83、85、84、86。流路切换阀47是具有与管56、57、58、91、92连接的5个开口82?86的五通阀。
[0091 ]图16、图17是表示制冷循环的各个切换状态的构成图。图16(a)、(b)、(C)各自表示在选择了减压部73的基础上,其它与实施例1的第二状态同样地使制冷剂流动的强第二状态,与第三状态同样地使制冷剂流动的强第三状态,和与第一状态同样地使制冷剂流动的强第一状态。将这些统称为强状态。
[0092]图17(a)、(b)、(C)各自表示在选择了减压部67的基础上,其它与实施例1的第二状态同样地使制冷剂流动的弱第二状态,与第三状态同样地使制冷剂流动的弱第三状态,和与第一状态同样地使制冷剂流动的弱第一状态。将这些统称为弱状态。
[0093]在强第二状态下,通过管56后的制冷剂从开口82流入流路切换阀47内部,通过开口 85从流路切换阀47流出到管58。在制冷剂从区域C侧流经与管58连接的结露抑制器53后,通过与结露抑制器53的另一端连接的管57,制冷剂从与管57的另一端连接的开口 83再次流入流路切换阀47内部。由于槽88将开口 83与开口 86连通,因而流入到流路切换阀47内部的制冷剂从与开口86连接的管92流出。管92的另一端与干燥器66连接,上述干燥器66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有减压部73、管68和冷却器14。
[0094]在强第三状态下,通过管56后的制冷剂从开口 82流入流路切换阀47内部,通过开口 86从流路切换阀47流出到管92,因此能够旁通结露抑制器53。
[0095]在强第一状态下,通过管56后的制冷剂从开口 82流入流路切换阀47内部,通过开口 83从流路切换阀47流出到管57。在制冷剂从与管57连接的结露抑制器53的区域A侧流动后,通过与结露抑制器53的另一端连接的管58,制冷剂从与管58的另一端连接的开口85再次流入流路切换阀47内部。由于槽87将开口 85与开口 86连通,因而流入到流路切换阀47内部的制冷剂从与开口 86连接的管92流出。
[0096]在弱第二状态下,通过管56后的制冷剂从开口 82流入流路切换阀47内部,通过开口 85从流路切换阀47流出到管58。在制冷剂从与管58连接的结露抑制器53的区域C侧流动后,通过与结露抑制器53的另一端连接的管57,制冷剂从与管57的另一端连接的开口83再次流入流路切换阀47内部。由于槽88将开口 83与开口 84连通,因而流入流路切换阀47内部的制冷剂从与开口84连接的管91流出。管91的另一端与干燥器66连接,上述干燥器66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有减压部67、管68和冷却器14。
[0097]在弱第三状态下,通过管56后的制冷剂从开口 82流入流路切换阀47内部,通过开口 84从流路切换阀47流出到管91,因此能够旁通结露抑制器53。
[0098]在弱第一状态下,通过管56后的制冷剂从开口 82流入流路切换阀47内部,通过开口 83从流路切换阀47流出到管57。在制冷剂从与管57连接的结露抑制器53的区域A侧流动后,通过与结露抑制器53的另一端连接的管58,制冷剂从与管58的另一端连接的开口85再次流入流路切换阀47内部。由于槽87将开口 85与开口 84连通,因而流入流路切换阀47内部的制冷剂从与开口 84连接的管91流出。
[0099]当执行强第一状态时,如上所述,能够使液相区域到达更靠上游侧处。另外,在提高机械室风扇54的转速来提高第一散热器50的散热性能的情况下,液相区域也同样地扩大。
[0100]如上所述,在库内的热负载较小的情况下,执行强状态能够提高节能性能。而在库内的热负载较大的情况下,执行弱状态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在强运转和弱运转中,关于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的切换时机,均能够与实施例1相同。
[0101][总结]
[0102]如上所述,在作为本发明之示例的各实施方式中,通过流路切换阀的切换操作,能够执行从结露抑制器的一端侧流向另一端侧的第一状态,和从另一端侧流向一端侧的第二状态。此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任一状态中,均能够使制冷剂依次在散热器、结露抑制器和减压部中流动。由此,能够抑制结露抑制器中流动的制冷剂温度变得过高,改善节能性能。
[0103]另外,在能够执行旁通结露抑制器的第三状态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改善节能性會K。
[0104]另外,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并不一定排除散热器、结露抑制器、减压部各自之间存在其它构成要素的情况,只要散热器、结露抑制器、减压部这3个构成要素中制冷剂流动的顺序如上所述即可。第三状态也同样不一定排除散热器与减压部之间存在其它构成要素的情况。
[0105]附图标记说明
[0106]I 冰箱
[0107]2冷藏室(冷藏温段的储藏室)
[0108]2a、2b冷藏室门
[0109]3制冰室
[0110]3a制冰室门
[0111]3b收纳容器
[0112]4上层冷冻室
[0113]4a上层冷冻室门
[0114]4b收纳容器
[0115]5下层冷冻室
[0116]5a下层冷冻室门
[0117]5b收纳容器
[0118]6蔬菜室
[0119]6a蔬菜室门
[0120]6b收纳容器
[0121]7冷冻室(冷冻温段的储藏室)
[0122]8冷却器收纳室
[0123]9 风扇
[0124]10绝热箱体
[0125]1a 外箱
[0126]1b 内箱
[0127]11冷藏室冷气通道
[0128]Ilaaibaic冷藏室冷气排出口
[0129]12上层冷冻室冷气通道
[0130]12a 排出口
[0131]13下层冷冻室冷气通道
[0132]13a、13b 排出口
[0133]14冷却器
[0134]15 盖
[0135]16铰链盖
[0136]17冷冻室冷气回流部
[0137]18蔬菜室冷气回流通道
[0138]18a蔬菜室侧的冷气回流部
[0139]18b蔬菜室冷气回流部
[0140]19加热器
[0141]20冷藏室风门
[0142]20a 挡板
[0143]21冷冻室风门
[0144]21a 挡板
[0145]22辐射加热器
[0146]23导水管
[0147]24压缩机
[0148]25真空绝热材料
[0149]26操作部
[0150]27排水孔
[0151]28、29绝热分隔壁
[0152]30基板盖
[0153]31控制基板
[0154]32蒸发盘
[0155]33a、33b、33c 门搁架
[0156]34a、34b、34c、34d 搁架
[0157]35储藏室
[0158]36a、36b、36c、36d 分隔盖
[0159]37库外温度传感器
[0160]38库外湿度传感器
[0161]39机械室
[0162]40绝热分隔壁
[0163]41冷藏室温度传感器(冷藏室温度)
[0164]42冷冻室温度传感器(冷冻室温度)
[0165]43流路切换阀(四通阀)
[0166]44热的流动(库外侧)
[0167]45热的流动(库内侧)
[0168]46绝热分隔壁
[0169]47流路切换阀(五通阀)
[0170]48流路切换阀(制冷剂反向阀)
[0171]50第一散热器
[0172]51第二散热器
[0173]52第三散热器
[0174]53结露抑制器
[0175]54机械室风扇
[0176]55、56、57、58、59 管
[0177]60、61、62、63 开口
[0178]64 阀体
[0179]65 阀座
[0180]66干燥器
[0181]67减压部(第一减压部)
[0182]68 管
[0183]69热交换部
[0184]70 管
[0185]71气相成分
[0186]72液相成分
[0187]73减压部(第二减压部)
[0188]74、75、76、77 开口
[0189]78 阀体
[0190]80、81 槽
[0191]82、83、84、85、86 开口
[0192]87、88 槽
[0193]89 阀体
[0194]90 阀座
[0195]91、92 管
[0196]93、94、95、96 内部流路
【主权项】
1.一种具有制冷循环的冰箱,所述制冷循环包括: 压缩机; 设置在箱体的机械室、侧面、顶面和背面中的一处以上的散热器; 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开口边缘的结露抑制器; 流路切换部;和 减压部, 所述冰箱的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切换部能够执行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 所述第一状态中,所述制冷剂按照所述散热器、所述结露抑制器的一端侧至另一端侧、所述减压部的顺序流动, 所述第二状态中,所述制冷剂按照所述散热器、所述结露抑制器的另一端侧至一端侧、所述减压部的顺序流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这两个状态中,所述结露抑制器中流动的制冷剂的一部分或全部处于液相区域。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切换部能够执行第三状态, 所述第三状态中,所述制冷剂按照所述散热器、所述减压部的顺序流动而旁通所述结露抑制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压部包括第一减压部和减压量大于该第一减压部的第二减压部, 对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二状态和所述第三状态中的每个状态, 所述流路切换部能够分别执行使制冷剂流经所述第一减压部的弱第一状态、弱第二状态、弱第三状态,和使制冷剂流经所述第二减压部的强第一状态、强第二状态、强第三状态。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连接所述流路切换部与所述结露抑制器的一端的管的长度、所述结露抑制器的长度和连接所述流路切换部与所述结露抑制器的另一端的管的长度之和,为从所述压缩机的排出侧至所述减压部的上游侧的长度的10%以上。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露抑制器的长度为连接所述流路切换部与所述结露抑制器的一端的管的长度、所述结露抑制器的长度和连接所述流路切换部与所述结露抑制器的另一端的管的长度之和的50%以上。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覆盖所述结露抑制器的分隔部之中的该结露抑制器的一端侧、另一端侧和大致中间部分的I个、2个或3个部分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文档编号】F25D19/00GK106066110SQ201610132874
【公开日】2016年11月2日
【申请日】2016年3月9日 公开号201610132874.1, CN 106066110 A, CN 106066110A, CN 201610132874, CN-A-106066110, CN106066110 A, CN106066110A, CN201610132874, CN201610132874.1
【发明人】大平昭义, 冈留慎一郎, 小松利广, 福井康仁, 山下太一郎
【申请人】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