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冷库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64806阅读:来源:国知局
,所述第三换热管12呈6x32均匀分布,所述第三换热管12的两端均设有第三储水箱13,其中一侧的第三储水箱13内设有隔板,该第三储水箱13上位于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第三储水箱13与第三换热管12相连接,使所述第三换热管12平分在隔板的两侦牝形成U形水路,所述第三换热管12的上方设有第三喷洒箱14,所述第三喷洒箱14为箱体结构,其一侧设有进水口,其底部对应所述第三换热管12的地方设有洒液孔,所述第三喷洒箱14内的溴化锂液体从洒液孔喷洒出,与第三换热管12内流通的循环水进行换热,同时第三换热管12也分隔开溴化锂液体与循环水。
[0039]所述第四换热腔15内设有若干横穿所述第四换热腔15的第四换热管16,所述第四换热管16呈6x12均匀分布,所述第四换热管16的两端均设有第四储水箱17,其中一侧的第四储水箱17内设有隔板,该第四储水箱17上位于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第四储水箱17与第四换热管16相连接,使所述第四换热管16平分在隔板的两侧,形成U形水路,所述第四换热管16的上方设有第四喷洒箱18,所述第四喷洒箱18为箱体结构,其一侧设有进水口,其底部对应所述第四换热管16的地方设有洒液孔,所述第四喷洒箱18内的溴化锂液体从洒液孔喷洒出,与第四换热管16内流通的循环水进行换热,同时第四换热管16也分隔开溴化锂液体与循环水。
[0040]所述第一换热管3的出液端连接第四换热管16的进液端,所述第一换热管3的进液端连接储能罐23,所述储能罐23与太阳能集热器22通过管道连接,太阳能集热器22吸收的热量传递到储能罐23内,储能罐23内填充有相变蓄热材料,能够储存热量,储存罐内的热量传递给循环热水,循环热水经过管道流入到第一换热管3内,进行热交换;所述第四换热管16的出液端连接压缩机25,所述压缩机25通过管道连接室内制冷机26 ;
[0041]所述第一换热管3的出液端连接第四换热管16的进液端,所述第一换热管3与第四换热管16的另一端均连接散热片24,形成散热循环;所述第二换热管7与储能罐23连接,所述储能罐23与太阳能集热器22通过管道连接,为整个制冷系统提供动力;所述第三换热管12与压缩机25连接,所述压缩机25通过管道连接室内制冷机26,通过冷冻机制成°C冷水,再通过压缩机25对其进一步冷却,使其达到零下。C,达到制冷目的。
[0042]所述第一喷洒箱5的进液口通过管道连接第四换热腔15,所述第二喷洒箱9的进液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换热腔2,所述第三喷洒箱14的进液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换热腔6,所述第四喷洒箱18的进液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三换热腔11,形成溴化锂液体循环回路。
[0043]工作原理:
[0044]具体使用时,经过太阳能集热器22加热后的热源进入到储能罐23内储存热量,需要使用时,储能罐23内的变相材料释放热量,将热量通过热水进入到第二换热管7内,并与从第二喷洒箱9喷洒出的溴化锂液体进行热交换,形成制冷热源循环。
[0045]吸收温度后的溴化锂液体通过管道来到第四喷洒箱18内,从洒水孔喷洒出,与第四换热管16进行换热,使第四换热管16内的循环水的温度升高,第四换热管16将升温后的循环水传递到第一换热管3内。
[0046]降温后的溴化锂液体通过管道进入到第三喷洒箱14内,从洒水孔喷洒出,与第三换热管12进行换热,使第三换热管12内的循环水的降温,从第三换热管12内流出的冷水进入到压缩机25内,再通过压缩机25对其进一步冷却,使其达到零下35°C,压缩机25将低温液体传递给室内制冷机26,室内制冷机26为室内降温,形成制冷循环
[0047]吸收温度后的溴化锂液体通过管道来到第一喷洒箱5内,从第一喷洒箱5的洒水孔喷洒出,与第一换热管3内的循环水进行换热,使第一换热管3内的循环水温度升尚,升温后的循环水从第一换热管3流出进入到散热片24内散热,降温后进入到第四换热管16内,形成循环。
[0048]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太阳能冷库制冷系统,包括冷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机包括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内通过设有隔热层将其分隔成第一换热腔与第二换热腔,所述第二箱体内通过设有第二隔热层将其分隔成第三换热腔与第四换热腔; 所述第一换热腔内设有多个横穿其内的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的顶部设有第一喷洒箱,所述第一喷洒箱的底部对应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位置设有洒液孔; 所述第二换热腔内设有多个横穿其内的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的顶部设有第二喷洒箱,所述第二喷洒箱的底部对应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位置设有洒液孔; 所述第三换热腔内设有多个横穿其内的第三换热管,所述第三换热管的顶部设有第三喷洒箱,所述第三喷洒箱的底部对应所述第三换热管的位置设有洒液孔; 所述第四换热腔内设有多个横穿其内的第四换热管,所述第四换热管的顶部设有第四喷洒箱,所述第四喷洒箱的底部对应所述第四换热管的位置设有洒液孔; 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出液端连接第四换热管的进液端,所述第一换热管与第四换热管的另一端均连接散热片,形成散热循环;所述第二换热管与储能罐连接,所述储能罐与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三换热管与压缩机连接,所述压缩机通过管道连接室内制冷机; 所述第一喷洒箱的进液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三换热腔,所述第二喷洒箱的进液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换热腔,所述第三喷洒箱的进液口通过管道连接第四换热腔,所述第四喷洒箱的进液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换热腔,形成溴化锂液体循环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冷库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洒箱、第二喷洒箱、第三喷洒箱与第四喷洒箱均为底部为平面的箱体结构,其一侧侧壁上设有进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冷库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均水平设置在第一箱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冷库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热管与第四换热管均水平设置在第二箱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冷库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呈矩阵均勾分布,在其两端均设有第一储液箱,其中一侧的第一储液箱内设有隔板,所述第一储液箱上处于隔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液口与出液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冷库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管呈矩阵均匀分布,在其两端均设有第二储液箱,其中一侧的第二储液箱内设有隔板,所述第二储液箱上处于隔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液口与出液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冷库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热管呈矩阵均匀分布,在其两端均设有第三储液箱,其中一侧的第三储液箱内设有隔板,所述第三储液箱上处于隔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液口与出液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冷库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换热管呈矩阵均匀分布,在其两端均设有第四储液箱,其中一侧的第四储液箱内设有隔板,所述第四储液箱上处于隔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液口与出液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冷库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溴化锂液体循环装置通过液体泵提供液体循环动力,所述液体泵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的底部,该液体泵为防酸液体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冷库制冷系统,包括冷冻机,冷冻机包括第一换热腔、第二换热腔、第三换热腔与第四换热腔;第一换热腔内设有第一换热管,其顶部设有第一喷洒箱,第二换热腔内设有第二换热管,其顶部设有第二喷洒箱,第三换热腔内设有多个横穿其内的第三换热管,其顶部设有第三喷洒箱,第四换热腔内设有第四换热管,其顶部设有第四喷洒箱,第一换热管与第四换热管均连接散热片;第二换热管与储能罐连接,储能罐与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第三换热管与压缩机连接,压缩机连接室内制冷机。本实用新型以太阳热能做为主要动力,通过溴化锂吸收式冷冻机制成0℃冷水,再通过压缩机对其进一步冷却,使其达到零下35℃,达到制冷目的。
【IPC分类】F25B15-06
【公开号】CN204574595
【申请号】CN201520241671
【发明人】张亚泽, 崔光铉
【申请人】北京燕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