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性沟及其污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31859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性沟及其污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现在运行的污水处理工艺,如UASB工艺、OD工艺、PF工艺、LLNDE工艺、CSTR工艺、接触处理工艺及兼性塘处理,要么需要宠大的动力系统及专人的操作、管理,要么需要宠大的地皮,而很难普及到污染源区、住宅区原地处理。化粪池的处理不能满足出水水质要求。ZL95244748、ZL97207493、ZL97237068、ZL98121805、ZL98228779、ZL99229890、ZL00112079及其它与建筑物相结合的污水处理设备、系统及工艺,多数采用传统的池式处理,相当于一个微小型的污水处理厂,在住宅区占用一定的地皮、空间。有的结构复杂。相对于其处理能力,造价或运转费用并不低。过滤装置或微生物反应器/床,通常实际上很容易堵塞,而必须经常维护。从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下水管冲下的水的能量,不但不能利用,反而设立消能器消除。却匹配一定的动力来运行。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长时间不需要维护管理、基本上不需要运转费用、相对不占地的一种无能耗污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本发明把建筑物如厂房、住宅周边排雨水用的檐沟加深,并用固定床、植物等吸污生物床相对分隔成上层的檐沟,依然是排雨水用;下层为污沟。水平上,包括了沉清区段、低负荷运行区段、也可有高负荷运行区段、汇入管沟。
多性沟无进水时,静止降解;有进水时,进水推动沟内的水循环、混合。如果有高负荷运行区段,则大量的有机物被高负荷运行区段捕集分离出来,进行高负荷快速降解,从而降低了低负荷运行区段的容积负荷。污水在低负荷运行区段再净化,植物等吸污生物床同时吸收污染物,特别是磷,污水进一步净化。净化后的水进入沉清区,经过沉清后排出多性沟系统,而沉淀分离的污泥通过折板的缝隙自动回流到多性沟中。
该工艺同时存在厌氧、缺氧、好氧、植物等生物床吸收而实现多性降解。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多性沟的主体图。
图2是沉清区段的A-A截面图。
图3是沉清区段的B-B剖面平视图。
图4是沉清区段或高负荷运行区段采用加宽时的外观图。
如图1,其中1-低负荷运行区段,2-固定床,3-污沟,4-檐沟,5-植物等吸污生物床,6-并入管沟,7-高负荷运行区段,8-隔板,9-沉清区段。
如图2,其中10-折板,11-沉清区。
如图3,其中12-顺水流端,13-进水口,14-出水口。
如图4,其中15-加宽。
图1所示,多性沟由低负荷运行区段1、高负荷运行区段7、沉清区段9及并入管沟6构成。
在低负荷运行区段1,固定床2在垂直上分之为污沟3,上层的檐沟4,固定床2是具有很多的孔、缝隙的粗糙长板或较小的粗糙条块排列而成,有一定的空隙,使污沟3与檐沟4连通并紧密相关,植物等吸污生物床5固着生长在固定床2上,选用的植物是低矮的植物,如凤眼莲等,其根能穿过固定床2的孔缝隙进入到污沟3中。并入管沟6与多性沟呈锐角,从建筑物引水到多性沟。若有多个,则统一为顺时针或逆时针开口。该图是顺时针开口(从上面向下看)。
由多性沟的总长度、容量及负荷不同建立0~4个(一般建立1个)高负荷运行区段7。底部加深,固定床2以上结构不变化。其下,沿水流方向,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斜置一隔板8而构成。
图2与图3所示,沉清区段9,底部加深,沟内再设有折板10,各折板10相接处有缝隙。折板10在加深的部分区域,分隔为底层的污沟3,中层的沉清区11,其逆水端封闭,进水口13设在顺水流端12,再上层是固定床2,植物等吸污生物床5,最上层为檐沟4。此区段设有出水口14。此区段的固定床2可以稍稀疏的排列。
污水特别是高层建筑如厂房、住宅的污水泻进并入管沟6,而后冲击并推动污沟3内水循环流动,同时使其内的VSS与污水混合,充分接触,加快微生物降解。如果多性沟工艺建立了,高负荷反应区段7,如有浮渣,则沉渣与污渣在该区段捕集分离。沉渣沉淀下来,浮渣在斜板上部的死水区被捕集,均形成反应床,满足高负运行条件,实现有机物的快速降解。大大降低BOD5。污水在低负荷运行区段,发生厌氧、缺氧、好氧净化,降低BOD5且具有一定的脱氮能力。固定床2的植物等吸污生物床5吸收BOD,同时脱氮除磷。
无水进入时,该工艺进行静止、沉淀、分层降解,也不向外排水。有水进入时,经净化的水从沉清区11的进水口13进入,经沉淀,从出水口14排出该系统。沉淀分离的污泥从折板10相接处的缝隙自动回流到污沟3中。
低矮的植物等吸污生物床5只位于檐沟4的基部,不会充满檐沟4造成堵塞。且固着生长在固定床2上,不会浮起被雨水冲走。大雨常不会很久,植物等吸污生物床5在大雨的短时间内处于淹没状态。一般植物能耐受几十个小时的淹没,因而不会淹死。由于固定床2与植物等吸污生物床5的隔离作用及污沟3内充满了污水,使雨水不会与污水相混合,只在檐沟4内流动,从出水口14排出该系统。
如图4,高负荷运行区段7与沉清区段9也可建成加宽15的结构来实现其目的。
多性沟及其污水处理工艺,在运行过程中,同时发生厌氧、缺氧、好氧、降解净化、植物等吸污生物床5的吸收、降解,且常分层发生一定的反硝化、硝化反应及植物对NH3的吸收及好氧态对S2-的氧化,能克服有异味的缺点。多性沟及其污水处理工艺同时具有OD工艺、PF式工艺、CSTR工艺、接触工艺及兼性塘的特点,有较强的处理能力。由于多性沟及其污水处理工艺为檐沟的加深,即相对现有建筑而言,不需要占用任何地皮与空间,所有结构只需少量混泥土作为材料,基建费(造价)极低,结构简单,不会堵塞,依靠建筑物排水本身的流动完成沟内水的混合、循环,不需要动力运行,污泥长时间消化,极少需要清挖,基本不需要运行费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多性沟及其污水处理工艺,特征在于多性沟及其污水处理工艺与建筑物的檐沟相结合,依靠建筑物排出的水推动多性沟内水混合、循环;由并入管沟、沉清区段、低负荷运行区段,高负荷运行区段共同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多性沟及其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负荷运行区段由固定床及植物等吸污生物床相对分隔为上层的檐沟,下层的污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性沟及其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等吸污生物床固着生长在固定床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性沟及其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负荷运行区段有斜置的隔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性沟及其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高负荷运处区段的个数为0~4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性沟及其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清区段由折板相对隔离为成层分布的沉清区与污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性沟及其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板间有自动回流污泥的缝隙。
全文摘要
一种多性沟及其污水处理工艺,应用于污水处理,与檐沟相结合,由汇入管沟,高负荷运行区段,低负荷一运行区段,沉清区段共同构成,利用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排出的水推动多性沟内的水混合、循环。厌氧、缺氧、好氧、植物等生物床吸收、降解净化共同作用完成污水的净化。只需要少量的混泥土为原料,结构简单,基建费用低,不需要动力运行,不会堵塞,长时间不需维护、管理,而基本上不需运行费,相对原有建筑而言,不需要占用地皮。
文档编号C02F3/00GK1316390SQ0111447
公开日2001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18日
发明者钱计妙 申请人:钱计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