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化工臭气生物滴滤脱臭系统及其脱臭方法

文档序号:4830112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污水、化工臭气生物滴滤脱臭系统及其脱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化工臭气的生物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理恶臭气体的主要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类。物化方法在防臭治臭方面效果显著,而且反应时间短,处理量大等优点,但存在着设备繁多、工艺复杂,二次污染再生困难、后处理过程复杂、能耗大等问题。因此,国外从五十年代便致力于用生物氧化的方法来处理恶臭物质。生物法利用微生物分解含臭物质,所需设备简单、能耗低、管理维护方便,成为治理恶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生物滴滤塔处理污水脱臭是生物法脱臭工艺的一种,也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污水、化工臭气处理工艺,具有构造简单、去除效率高、工艺条件易于控制等优点。该工艺方法我国目前停留于研究试验阶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因装置较大引起布水不均,生物膜堆积引起装置填料堵塞,导致处理效率低,运行管理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生物滴滤塔处理臭气的装置体积大而引起的布水不均,生物膜堆积引起装置填料堵塞,以及处理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污水、化工臭气生物滴滤脱臭系统及其脱臭方法,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的系统由生物滴滤脱臭反应装置A、水循环装置B、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气体输出装置D组成,生物滴滤脱臭反应装置A的下端与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的上端相连,生物滴滤脱臭反应装置A的上端与气体输出装置D的下端相连,水循环装置B的上端与气体输出装置D的内部相连通,水循环装置B的中部与生物滴滤脱臭反应装置A的中部相连通,水循环装置B的下端与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的中部相连通。生物滴滤脱臭反应装置A包含有上反应器1、下反应器2、喷淋桶21,在上反应器1与气体输出装置D的连接处设有上隔离层3-1,在上反应器1与喷淋桶21的连接处设有第一中隔离层3-2,在喷淋桶21与下反应器2的连接处设有第二中隔离层3-3,在下反应器2与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的连接处设有下隔离层3-4,上反应器1、下反应器2内分别置填料5,水循环装置B的上喷淋器14-1设置在气体输出装置D的气体收集器6的下部内,气体输出装置D的气体收集器6的顶端设有第二排气孔7-2。水循环装置B的下喷淋器14-2设置在生物滴滤脱臭反应装置A的喷淋桶21内。水循环装置B的U形排水管8与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的管壁15-3的中部连接,并与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相连通,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的底部设有排空管9。
本发明的生物滴滤脱臭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培养活性污泥,将污泥与化粪池、下水道混合液混合进行培养,培养至VSS/SS为0.68以上为宜;B、将经步骤A得到的活性污泥放入上反应器1、下反应器2中浸泡接种,并每日排空,曝气后回灌到上反应器1、下反应器2中,四天后通入空气并喷淋循环液,两周后填料5表面有薄薄的一层生物膜,挂膜期为18~22天完成;C、启动生物滴滤脱臭系统,保持进气管10入口的H2S浓度为250~1700mg/m3,即保持容积负荷在13~90g/m3·h,控制循环液喷淋量为10~60L/s,气体流量为100~400L/s,气体停留时间控制在20~70秒,将pH控制在2~7之间;温度控制在15~300℃之间;D、添加循环液的周期为9~15天。
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本发明的方法除臭效率高、工艺简单,适合中小型污水厂处理臭气及化工行业高浓度臭气,易于推广和应用。


图1是生物滴滤脱臭系统的整体结构示图,图2是填料5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隔离层3的平面图,图4为启动期硫化氢的处理效果图,图5是不同浓度下硫化氢的去除率图,图6是不同负荷下硫化氢的去除率图,图7是气体不同流量下H2S去除率的对比图,图8是不同气体停留时间下出气孔7-2出口H2S的气体浓度图,图9是不同气体停留时间下去除H2S的效果图,图10是不同液体喷淋量下H2S去除的效果对比图,图11是添加异养、自养脱臭菌前后系统去除H2S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
一本实施方式的除臭系统由生物滴滤脱臭反应装置A、水循环装置B、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气体输出装置D组成,生物滴滤脱臭反应装置A的下端与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的上端相连,生物滴滤脱臭反应装置A的上端与气体输出装置D的下端相连,水循环装置B的上端与气体输出装置D的内部相连通,水循环装置B的中部与生物滴滤脱臭反应装置A的中部相连通,水循环装置B的下端与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的中部相连通。生物滴滤脱臭反应装置A包含有上反应器1、下反应器2、喷淋桶21,在上反应器1与气体输出装置D的连接处设有上隔离层3-1,在上反应器1与喷淋桶21的连接处设有第一中隔离层3-2,在喷淋桶21与下反应器2的连接处设有第二中隔离层3-3,在下反应器2与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的连接处设有下隔离层3-4,上反应器1、下反应器2内分别置填料5,水循环装置B的上喷淋器14-1设置在气体输出装置D的气体收集器6的下部内,气体输出装置D的气体收集器6的顶端设有第二排气孔7-2。水循环装置B的下喷淋器14-2设置在生物滴滤脱臭反应装置A的喷淋桶21内。水循环装置B的U形排水管8与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的管壁15-3的中部连接,并与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相连通,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的底部设有排空管9。
具体实施方式
二本实施方式的生物滴滤脱臭反应装置A由上反应器1、下反应器2、喷淋桶21、隔离层3,填料5、管壁15-2、取样口16组成,上反应器1内置填料5,填料5由玻璃钢制成交叉流结构,每片长30~40mm、宽10~15mm、厚0.4~0.8mm,填料比表面积为225m2/m3,填料5表面粗糙,易挂膜,比表面面积大,可避免短流和堵塞,填料5的层高为600~1200mm,上反应器1的上部与气体收集器6的管壁15-1的下部连接,上反应器1与气体收集器6的连接处中间固定有上隔离层3-1,上反应器1与下反应器2之间由喷淋桶21连接,上反应器1的下部与喷淋桶21的管壁15-2的上部连接,上反应器1与喷淋桶21的连接处中间固定有第一中隔离层3-2,喷淋桶21的管壁15-2的下部与下反应器2的上部连接,喷淋桶21与下反应器2的连接处中间固定有第二中隔离层3-3,下反应器2的下部与气体输入及排放系统C的管壁15-3的上部连接,下反应器2与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的连接处中间固定有下隔离层3-4,在上反应器1的管壁15-4上安装有上取样口16-1,在下反应器2的管壁15-5上安装有下取样口16-2。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三本实施方式的水循环装置B由上喷淋器14-1、下喷淋器14-2、U形排水管8、水箱17、循环泵18、闸阀19、流量计20组成,在气体输入及排放系统C的管壁15-3上开有与U形排水管8的一端连接的孔,U形排水管8的另一端与循环水箱17的输入端连接,循环水箱17的输出端与循环泵18的输入端连接,循环泵18的输出端与闸阀19的一端连接,闸阀19的另一端与流量计20的输入端连接,流量计20的输出端与水管13的一端连接,水管13的另一端与上喷淋器14-1、下喷淋器14-2的入口端连接。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实施方式一、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四本实施方式的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由进气管10、第一排气孔7-1、气体取样口11、排空管9组成,进气管10一端固定在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的管壁15-3外,处于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的管壁15-3外部的进气管10上设有取样口11,进气管10的另一端穿过管壁15-3固定在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的沉淀区4内的水位上部,管壁15-3内部的进气管10上设有第一排气孔7-1,第一排气孔7-1的横截面呈十字形,使气体均匀进入生物滴滤脱臭反应装置A中,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的沉淀区4的底部安装有排空管9。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实施方式一、二、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五本实施方式的气体输出装置D由气体收集器6、第二排气孔7-2组成,第二排气孔7-2连接在气体收集器6的上顶端上,将通过下反应器2、上反应器1静化后的气体收集后从第二排气孔7-2排出。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实施方式一、二、三、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六本实施方式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培养活性污泥,将污泥与化粪池、下水道混合液混合进行培养,培养至VSS/SS为0.68以上为宜;B、将经步骤A得到的活性污泥放入上反应器1、下反应器2中浸泡接种,并每日排空,曝气后回灌到上反应器1、下反应器2中,四天后通入空气并喷淋循环液,循环液由萄萄糖0.08~0.12g/L、蛋白胨0.5~1.0g/L、磷酸氢二钾(K2HPO4)0.55~0.65g/L、磷酸二氢钾(KH2PO4)0.55~0.65g/L、氯化镁(MgCl2·6H2O)0.08~0.12g/L、NH4Cl 0.18-~0.22g/L、硫酸亚铁(FeSO4·7H2O)0.015~0.03g/L、硫酸镁(MgSO4·5H2O)0.015-~0.03g/L、余量为水(H2O)(水可用污水厂或化工厂废水处理后的出水)组成。将配制好的循环液加入循环水箱17中,由循环水泵18注入水管13经上喷淋器14-1、下喷淋器14-2分别向上反应器1、喷淋桶21、下反应器2上的填料5上喷淋,循环液经填料层自上向下流入沉淀区4,再由U形排水管8进入循环水箱17进行循环,两周后填料5表面生长出薄薄的一层生物膜,挂膜期为18~22天完成;C、启动生物滴滤脱臭系统,本系统总容积9.2L,有效容积7.6L,当进气管10入口的H2S浓度250~300mg/m3,即保持容积负荷在13.16~15.79g/m3·h这一较低范围内,控制液体喷淋量为10L/s,气体流量为400L/s,从第一排气孔7-1排出,在向上流动的过程中与下反应器2、上反应器1中的填料5(填料5层高为600mm,填料5层高根据H2S的浓度来调整)上已形成的生物膜接触后而被净化,净化后的气体进入气体收集器6再经由第二排气孔7-2排出,系统启动第一天对H2S有较高的去除率97.22%,4天后降至最低80.14%,然后逐渐上升,再经过4天后,第二排气孔7-2出口的H2S气体浓度达到0,去除率达100%(如图4),以后趋于平稳。当进气管10的入口H2S浓度为250-300mg/m3时,气体的停留时间在40~50秒之间(如图8、图9),pH控制在2~7之间(pH是处理氨、硫化氢等臭气的一个重要参数,为保持较高的去除率,确定单独处理硫化氢臭气时,pH控制在2~7之间;去除氨、硫化氢臭气时,将pH控制在6~7之间较为理想),温度控制在15~30℃的范围(温度是微生物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的生态因子,它会对微生物的个体的生长、繁殖、代谢等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较大)之间,对氨、硫化氢臭气去除效果最为理想,去除率为100%的标准。上反应器1、下反应器2中的填料5上的生物膜经循环液的反复冲洗部分脱落和部分未被排出的循环液进入沉淀区4,液面由U形排水管8控制在一定高度,当经冲洗脱落的部分生物膜和部分未被排出的循环液累积到一定的数量时,将排空管9打开将其排出;D、经过反复滴滤,循环液COD的浓度降低,需要添加循环液,周期为9~15天。
具体实施方式
七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六的不同点是进气管10入口的H2S浓度从252.0mg/m3逐渐提高到1655.0mg/m3,稳定液体喷淋量在10L/s,恒定气体流量400L/s(如图7),即提高反应器的容积负荷至87.1g/m3·h(上反应器1、下反应器2中填料5的层高为1200mm),图5是不同浓度下硫化氢的去除率图、图6是不同负荷下硫化氢的去除率图。根据国标要求车间最高允许浓度不超过10.0mg/m3,此情况下,容积负荷控制在68.2g/m3·h(进气管10入口的H2S浓度1295.0mg/m3)以下为宜,此时出口H2S浓度为11.0mg/m3,去除率为99.2%。本方式中的其它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
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八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七的不同点是在上反应器1、下反应器2中添加自养或异养脱臭菌,在进气管10入口的H2S浓度为1550.0mg/m3、气体流量400L/s、循环液喷淋量10L/s的情况下,从原去除率的92.90%提高到99.42%,添加自养或异养脱臭菌后提高去除率将近8%(见图11)。本方式中的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
六相同。
权利要求
1.污水、化工臭气生物滴滤脱臭系统,它由生物滴滤脱臭反应装置(A)、水循环装置(B)、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气体输出装置(D)组成,生物滴滤脱臭反应装置(A)的下端与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的上端相连,生物滴滤脱臭反应装置(A)的上端与气体输出装置(D)的下端相连,水循环装置(B)的上端与气体输出装置(D)的内部相连通,水循环装置(B)的中部与生物滴滤脱臭反应装置(A)的中部相连通,水循环装置(B)的下端与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的中部相连通,其特征在于生物滴滤脱臭反应装置(A)包含有上反应器(1)、下反应器(2)、喷淋桶(21),在上反应器(1)与气体输出装置(D)的连接处设有上隔离层(3-1),在上反应器(1)与喷淋桶(21)的连接处设有第一中隔离层(3-2),在喷淋桶(21)与下反应器(2)的连接处设有第二中隔离层(3-3),在下反应器(2)与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的连接处设有下隔离层(3-4),上反应器(1)、下反应器(2)内分别置填料(5),水循环装置(B)的上喷淋器(14-1)设置在气体输出装置(D)的气体收集器(6)的下部内,气体输出装置(D)的气体收集器(6)的顶端设有第二排气孔(7-2),水循环装置(B)的下喷淋器(14-2)设置在生物滴滤脱臭反应装置(A)的喷淋桶(21)内,水循环装置(B)的U形排水管(8)与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的管壁(15-3)的中部连接,并与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相连通,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的底部设有排空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化工臭气生物滴滤脱臭系统,其特征在于填料(5)由玻璃钢制成交叉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化工臭气生物滴滤脱臭系统,其特征在于生物滴滤脱臭反应装置(A)由上反应器(1)、下反应器(2)、喷淋桶(21)、隔离层(3),填料(5)、取样口(16)组成,上反应器(1)的上部与气体收集器(6)的管壁(15-1)的下部连接,上反应器(1)与气体收集器(6)的连接处中间固定有上隔离层(3-1),上反应器(1)与下反应器(2)之间由喷淋桶(21)连接,上反应器(1)的下部与喷淋桶(21)的管壁(15-2)的上部连接,上反应器(1)与喷淋桶(21)的连接处中间固定有第一中隔离层(3-2),喷淋桶(21)的管壁(15-2)的下部与下反应器(2)的上部连接,喷淋桶(21)与下反应器(2)的连接处中间固定有第二中隔离层(3-3),下反应器(2)的下部与气体输入及排放系统(C)的管壁(15-3)的上部连接,下反应器(2)与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的连接处中间固定有下隔离层(3-4),在上反应器(1)的管壁(15-4)上安装有上取样口(16-1),在下反应器(2)的管壁(15-5)上安装有下取样口(16-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化工臭气生物滴滤脱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水循环装置(B)由上喷淋器(14-1)、下喷淋器(14-2)、U形排水管(8)、水箱(17)、循环泵(18)、闸阀(19)、流量计(20)组成,在气体输入及排放系统(C)的管壁(15-3)上开有与U形排水管(8)的一端连接的孔,U形排水管(8)的另一端与循环水箱(17)的输入端连接,循环水箱(17)的输出端与循环泵(18)的输入端连接,循环泵(18)的输出端与闸阀(19)的一端连接,闸阀(19)的另一端与流量计(20)的输入端连接,流量计(20)的输出端与水管(13)的一端连接,水管(13)的另一端与上喷淋器(14-1)、下喷淋器(14-2)的入口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化工臭气生物滴滤脱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由进气管(10)、第一排气孔(7-1)、气体取样口(11)、排空管(9)组成,进气管(10)一端固定在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的管壁(15-3)外,处于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的管壁(15-3)外部的进气管(10)上设有取样口(11),进气管(10)的另一端穿过管壁(15-3)固定在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的沉淀区(4)内的水位上部,管壁(15-3)内部的进气管(10)上设有第一排气孔(7-1),第一排气孔(7-1)的横截面呈十字形,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的沉淀区(4)的底部安装有排空管(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化工臭气生物滴滤脱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气体输出装置(D)由气体收集器(6)、第二排气孔(7-2)组成,第二排气孔(7-2)连接在气体收集器(6)的顶端上。
7.污水、化工臭气生物滴滤脱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培养活性污泥,将污泥与化粪池、下水道混合液混合进行培养,培养至VSS/SS为0.68以上为宜;B、将经步骤A得到的活性污泥放入上反应器(1)、下反应器(2)中浸泡接种,并每日排空,曝气后回灌到上反应器(1)、下反应器(2)中,四天后通入空气并喷淋循环液,两周后填料(5)表面有薄薄的一层生物膜,挂膜期为18~22天完成C、启动生物滴滤脱臭系统,保持进气管(10)入口的H2S浓度为250~1700mg/m3,即保持容积负荷在13~90g/m3·h,控制循环液喷淋量为10~60L/s,气体流量为100~400L/s,气体停留时间控制在20~70秒,将pH控制在2~7之间;温度控制在15~30℃之间;D、添加循环液的周期为9~15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的污水、化工臭气生物滴滤脱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在上反应器(1)、下反应器(2)中添加自养或异养脱臭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化工臭气生物滴滤脱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填料(5)的层高为600~12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化工臭气生物滴滤脱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循环液由萄萄糖0.08-0.12g/L、蛋白胨0.5-1.0g/L、磷酸氢二钾0.55-0.65g/L、磷酸二氢钾0.55-0.65g/L、氯化镁0.08-0.12g/L、NH4Cl 0.18-0.22g/L、硫酸亚铁0.015-0.03g/L、硫酸镁0.015-0.03g/L、余量为水组成。
全文摘要
污水、化工臭气生物滴滤脱臭系统及其脱臭方法,它涉及污水、化工臭气生物脱臭系统及其方法,解决了现有生物滴滤脱臭装置体积大而引起布的水不均,生物膜堆积,填料堵塞、处理效率低的问题。该系统包含有上反应器1、下反应器2、喷淋桶21,在上反应器1、下反应器2上下设有隔离层3,上反应器1、下反应器2内分别置填料5,水循环装置B设置有两个喷淋器14,水循环装置B的U形排水管8与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连接,并与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相连通,气体输入及排放装置C的底部设有排空管9。该方法A.培养活性污泥;B.挂模;C.启动系统;D.添加循环液。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本发明的方法处理效率高。
文档编号C02F3/04GK1752034SQ20051001024
公开日2006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5日
发明者任南琪, 王爱杰, 徐潇文, 王艺 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