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体生物净化处理的载体生化球及生物净化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69416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水体生物净化处理的载体生化球及生物净化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的载体及设施,特别是一种用于水体生物净化处理的载体生化球 及生物净化床,主要用于对微污染水进行生物净化处理。
背景技术
目前淡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和城市很多,这己渐渐成为困扰相关地区和城市发展的主要问 题。近年来,大部分城市均要求景观水体必须采用再生水为补充水源。根据有关标准来衡量, 再生水的水质与地表水相比均属于富营养化水质,这种水质按目前相应的国标要求补充水体 后,水体仅能存留五天时间,否则会引起富营养化现象,藻类大量繁殖,水质会极度恶化。 目前对上述回用型、污染型的富营养化水质进行处理的常规方法基本停留在絮凝、过滤、消 毒的给水处理方式和水平,这种方法对有机物去除和降解效果极为有限,常常造成绝大部分 景观水质恶化。若采用通用生物处理方式(如A/0、 SBR),无论是从造价、运行费用、处理 效果、还是处理工艺的适应性上看,均无法达到经济、可靠的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通用水处理技术对微污染水体净化效果差、运行费用高 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易行、成本低、对微污染 水净化效果好的载体生化球及生物净化床,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用于水体生物净化处理的载体生化球,包括若干个小单元体,所述若干个小单 元体连接为一个整体形成载体生化球,载体生化球内的若干个小单元体之间形成空隙。
1本发明的用于水体生物净化处理的载体生化球,其中所述的载体生化球是由若个小单元 体相互粘接或若干个小单元体的外侧罩有网罩形成的。
本发明的用于水体生物净化处理的载体生化球,其所述的小单元体为球形或多面体形状, 载体生化球为球形或近似球形。
本发明的用于水体生物净化处理的载体生化球,其中所述的球形小单元体的直径为20毫 米一60毫米,所述的载体生化球的直径为200毫米一600毫米。
本发明的生物净化床,包括生物净化床体,在生物净化床体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
设有出水口,生物净化床体内陈列摆放有若干个所述的载体生化球。
本发明的生物净化床,其中所述的生物净化床体的两端设有配水墙和调整流量及水流方 向的水位堰板。
本发明的生物净化床,其中所述的生物净化床体内间隔设有若干个配水墙,在配水墙之 间陈列摆放有载体生化球和曝气装置,所述的载体生化球和曝气装置为间隔设置。
本发明的用于水体生物净化处理的载体生化球及生物净化床,由于它包括有若干个小单 元体,所述若干个小单元体连接为一个整体形成载体生化球,载体生化球内若干个小单元体 之间形成空隙,并且小单元体和载体生化球均为球形,故微污染水经过载体生化球及由其形 成的生物净化床时,不易堵塞,通透性强;由于结构的设计,形成的载体生化球内部的空隙 率可达50%左右;载体生化球的球形结构,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接触水的面积与球体表面 积之比),因在水下与水的接触面积大,给微生物提供了大面积的场所,对微生物分解水中的 有机物有积极的作用。


图1是本发明中若干个小单元体由外侧的网罩围成的载体生化球结构示意图2是本发明中若干个小单元体由粘接方式形成的载体生化球结构示意图3是本发明中生物净化床第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4是本发明中生物净化床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5是本发明中生物净化床第三种实施方式示意图6是本发明中生物净化床第四种实施方式示意图7是本发明中生物净化床第五种实施方式示意图8是图4所示的A-A断面示意图9是本发明中生物净化床第六种实施方式示意图IO是本发明中生物净化床第七种实施方式示意图11是本发明中生物净化床第八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l、 2所示l为小单元体,小单元体l的形状为球形,其直径确定在20—60毫米 之间即20毫米或30毫米或40毫米或50毫米或60毫米均可,也可为不规则的近似球形,或 者是多面体形状。小单元体l内部可形成孔隙,其孔隙率在30-50%左右。载体生化球3是由 上述若个小单元体1相互粘接(参看图2)或若干个小单元体1的外侧罩有网罩2 (参看图1)形成的。其中网罩2可为塑料或不锈钢等材料制作,两个分体式半球壳扣合连接为球形即可。 载体生化球3的直径控制在200毫米或300毫米或400毫米或500毫米或600毫米,只要在 200毫米一600毫米之间即可。
如图3所示5为待处理的水体(微污染水体),可以是景观水体,也可以是湖泊、河流 等,4是在水体旁用混凝土筑成的生物净化床体。在生物净化床体4的一端高水位区6处形 成进水口13,另一端的低水位区9处形成出水口 14,进水口 13与水体5之间设置有提升泵 7,出水口 14与水体5之间可设有回流通道8使其连通。生物净化床体4内堆积有若干个载 体生化球3。通过提升泵7的运行,可将微污染水泵入进水口 13处,经出水口 14再排出至 原处,在此过程中,对水体进行了净化处理。其作用机理是由于载体生化球3是由多个一 定孔隙率的小单元体1构成的,构成载体生化球3的小单元体1之间形成50%左右的空隙率, 小单元体l的表面附着生长着大量的微生物,当微污染水流经排列有载体生化球3构成的生 物净化床时,在生化球内、外形成流速差,进而在流速慢的地方使悬浮物、有机物被分离截 留下来,通过小单元体表面附着生长的微生物在厌氧、耗氧的条件下完成对有机物的分解。
如图4、 8所示4为生物净化床体,也可理解为河床本身。在河床的断面处设置有两个 配水墙IO,配水墙10可为混凝土材料浇筑成形,其上排列有透水孔。在两个配水墙10之间 设有若干个载体生化球3,形成汇水区ll,配水墙10的上游处堆积有若干个载体生化球3, 在汇水区11与上游之间设置有提升泵7和回流通道8。水体经过本设施,可对河道内的微污 染水体进行净化处理。在河床的下方可设有混凝土结构的配水滤板16,配水滤板16的下方 形成收集腔17,处理后的水从此处循环回流到上游,再进行往复处理。
如图9所示利用河床本身,选取一定长度的河道,在河道的坡岸及底部陈列摆放一定 厚度的载体生化球3,构成生物净化床,水流从高水位区6向低水位区9流动过程中,经过 生物净化床4时得到净化处理。
如图5所示4为生物净化床体,在生物净化床体4的两端设有进水口 13和出水口 14, 进水口 13和出水口 14的内侧设有混凝土筑成的排列有透水孔的配水墙10,配水墙10之间 陈列摆放有若干个载体生化球3,在配水墙10与进水口 13之间、配水墙10与出水口 14之 间安装有常用的可调整流量及水流方向的水位堰板12,根据水体的污染情况,利用水流堰板 12可随意调节水流流量。
如图10所示与图5不同的是,在进水口 13与水位堰板12之间有一个曝气段,此段安 装有曝气装置15。水体经预曝气处理后进入生物净化床4进行处理。
如图6所示4为生物净化床体,与上述不同的在是生物净化床4内设有多个配水墙10, 配水墙10之间设有载体生化球3或曝气装置15,载体生化球3与曝气装置15为间隔设置, 曝气装置15的目的是向水体内提供一定量的氧气,使其内有充足的氧气,这是针对相对较严 重污染的水体进行的设计,可以通过曝气装置及水流的双重作用使有机物在载体生化球表面 缓慢移动并被微生物分解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如水质较差时可通过多级曝气处理或定期 曝气处理。
如图11所示在每一级生物净化床4的载体生化球3下面都排布有曝气管18,由曝气 装置15提供氧气进行多级曝气,并与多级生物净化处理过程同时进行,而不是象图6所示的 间隔设置。
如图7所示与上述图6不同的是在生物净化床4内可间隔设置倾斜的配水滤板16,进 行多次多级处理。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水体生物净化处理的载体生化球,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若干个小单元体(1),所述若干个小单元体(1)连接为一个整体形成载体生化球(3),载体生化球(3)内的若干个小单元体(1)之间形成空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体生物净化处理的载体生化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生化球(3)是由若个小单元体(1)相互粘接或若干个小单元体(1)的外侧罩有网罩(2)形成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水体生物净化处理的载体生化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单元体(1)为球形或多面体形状,载体生化球(3)为球形或近似球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水体生物净化处理的载体生化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 形小单元体(1)的直径为20毫米一60毫米,所述的载体生化球(3)的直径为200毫米一600 毫米。
5、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载体生化球制成的生物净化床,其特征在 于它包括生物净化床体(4),在生物净化床体(4)的一端设有进水口 (13),另一端设有 出水口 (14),生物净化床体(4)内陈列摆放有若干个所述的载体生化球(3)。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净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净化床体(4)的两端 设有配水墙(10)和调整流量及水流方向的水位堰板(12)。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净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净化床体(4)内间隔 设有若干个配水墙(10),在配水墙(10)之间陈列摆放有载体生化球(3)和曝气装置(15), 所述的载体生化球(3)和曝气装置(15)为间隔设置。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水体生物净化处理的载体生化球及生物净化床。载体生化球包括若干个小单元体,若干个小单元体连接为一个整体形成载体生化球,载体生化球内若干个小单元体之间形成空隙。生物净化床包括生物净化床体,在生物净化床体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出水口,生物净化床体内有若干个所述的载体生化球。载体生化球的球形结构,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接触水的面积与球体表面积之比),因在水下与水的接触面积大,给微生物提供了大面积的场所,对微生物分解水内的有机物有积极的作用。
文档编号C02F3/10GK101195502SQ20061014435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4日
发明者敬 葛 申请人:北京科净源环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