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收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39676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水回收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中水回收处理器。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有关统计表明,仅在有一定中水回收利用系统的300多大中城市中就有180个城市缺水,而相对落后的西北城乡地区缺水情况则更加严重。世界上一些国家为解决水资源短缺以及环境保护问题,加强了污水的处理和中水的回收利用,例如在美国、日本、以色列、英国等国家(尤以日本为突出),中水处理和回收利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应用。这些国家均以本国度、区域的特点确定出适合其国情的中水回收利用技术,使中水回收利用技术日臻完善。我国的中水处理及回收利用技术起步较晚,而且因资金投入较大, 一些大型处理、回收设施难以兴建,因此直接影响了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充分利用的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充分利用的中水回收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水回收处理器,包括用于收集中水的筒体,位于筒体的上、下端口分别安装有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通过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与下水管道连通,位于筒体内转动设置有带滤网的一次滤筒和二次滤筒;所述一次滤筒固定套装在二次滤筒内,其上端通过轴承与上法兰盘连接;位于二次滤筒的上端沿其外圆安装有传动轮,二次滤筒的下端通过轴承与下法兰盘连接;所述下法兰盘上设置有中水出水孔;所述传动轮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装置连接,传动轮与二次滤筒之间安装有填料添加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的充分利用,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小型化,因此便于广泛的使用和推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填料添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收集中水的筒体1,位于筒体1的上、下端口分别安装有上法兰盘2和下法兰盘3,筒体1通过上法兰盘2和下法兰盘3与下水管道4连通,位于筒体1内转动设置有带滤网的一次滤筒5和二次滤筒6 ;所述一次滤筒5固定套装在二次滤筒6内,其上端通过轴承与上法兰盘2连接;位于二次滤筒6的上端沿其外圆安装有传动轮7, 二次滤筒6的下端通过轴承与下法兰盘3连接;所述下法兰盘3上设置有中水出水孔8 ;所述传动轮7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装置9连接,传动轮7与二次滤筒6之间安装有填料添加装置10。 所述轴承朝向筒体1的内侧设置有隔水环11。 如图2所示,所述填料添加装置10为与二次滤筒6外圆相连接的环体12,在环体12上开有多个添加孔13。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由于污水长期流经一次滤筒5和二次滤筒6上的滤网,因此在滤网的表面上就会形成生物膜。对于通常的生活污水,经过滤网的一次过滤后,仍然会有大量的细菌以及各种有害的离子等物质存在,而上述生物膜能够通过氧化作用和选择透过性等自身属性,实现对滤网难以过滤物质的分离,从而会进一步提高中水处理的质量。
权利要求一种中水回收处理器,包括用于收集中水的筒体(1),位于筒体(1)的上、下端口分别安装有上法兰盘(2)和下法兰盘(3),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通过上法兰盘(2)和下法兰盘(3)与下水管道(4)连通,位于筒体(1)内转动设置有带滤网的一次滤筒(5)和二次滤筒(6);所述一次滤筒(5)固定套装在二次滤筒(6)内,其上端通过轴承与上法兰盘(2)连接;位于二次滤筒(6)的上端沿其外圆安装有传动轮(7),二次滤筒(6)的下端通过轴承与下法兰盘(3)连接;所述下法兰盘(3)上设置有中水出水孔(8);所述传动轮(7)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装置(9)连接,传动轮(7)与二次滤筒(6)之间安装有填料添加装置(1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回收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添加装置(10)为与 二次滤筒(6)外圆相连接的环体(12),在环体(12)上开有添加孔(13)。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中水回收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朝向筒体(1)的内 侧设置有隔水环(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水回收处理器,包括用于收集中水的筒体,位于筒体的上、下端口分别安装有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所述筒体通过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与下水管道连通,位于筒体内转动设置有带滤网的一次滤筒和二次滤筒;所述一次滤筒固定套装在二次滤筒内,其上端通过轴承与上法兰盘连接;位于二次滤筒的上端沿其外圆安装有传动轮,二次滤筒的下端通过轴承与下法兰盘连接;所述下法兰盘上设置有中水出水孔;所述传动轮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装置连接,传动轮与二次滤筒之间安装有填料添加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的充分利用,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小型化,因此便于广泛的使用和推广。
文档编号C02F1/00GK201447371SQ20092003351
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1日
发明者余景, 孙照志, 王凯, 王梓钰 申请人:西安石油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