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矩形厌氧生物发生器的高效三相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1184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矩形厌氧生物发生器的高效三相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三相分离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 种用于矩形厌氧生物反应器的高效三相分离器。
背景技术
气、液、固三相分离器是厌氧生物反应器的核心部分,利用三相分离器能够使反应 系统内保持较大的生物量,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能有效去除高浓度的污染物。反应器内的气液固三相混合液在三相分离器处进行泥和水的分离,分离后的气水 混合液通过沼气提升管上升到气液分离器,继续进行气液的分离。分离的大量污泥回到反 应器底部继续参加反应,清液从出水槽排出反应器,分离的沼气通过集气室收集,排出反应 器进一步再综合利用。目前三相分离器的形式多样,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1)分离器采用玻璃钢、不锈钢材质,施工难度大,且易发生漏气现象;(2)每个分离器都设有导气管,结构复杂,且导管易被固渣或油污堵塞;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在矩形的厌氧生物反应器中,在反应器的两侧面采用钢混结构修建两个总气室。 单个的三角形三相分离器交错排列成两层以上,每个分离器不单设排气口,单个分离器侧 面通过连接气管直接插入墙中,与总气室连接。气体收集到总气室中,统一排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主要在以下方面采用了总气室排放,避免 了传统三相分离器的单个气室单独导管导气固渣容易堵塞的情况;且采用该种结构,也使 得三相分离器的安装容易;使用连接气管,使得密封性能良好,避免了常见的漏气现象。

图1为带有新型三相分离器的厌氧反应器图2为单个三相分离器与总气室连接的局部图图中,1.进水口 ;2.进水支管(气水混合);3.三相分离器;4.总气室;5.出水堰; 6.走道板;7.配水器;8.支撑;9.连接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如图1所示,进水与排放的沼气混合,通过进水支管2,从 厌氧反应器底部的进水口 1排出。反应器内的气液固三相混合液在三相分离器3处进行泥、 水、气的分离。分离的污泥滑落到反应器底部,分离的水继续上升,通过出水堰5排出反应 器外。分离的气体在三相分离器3中通过连接气管8,被集中收集到总气室4中。气体从总 气室4排放到配水器7,在配水器7中排出的气体与反应器进水进行混合裹挟进入厌氧反应 器。混合进入反应器的气体在厌氧反应器中起到了搅拌的作用,大大增加了反应器效率,更 加适用于低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反应器的启动。[0014] 如图2所示,连接气管9与三相分离器3是一次成型,气管9直接插入墙内与总气 室4连接,这样避免了漏气现象的发生。三相分离器3由固定在墙面的支撑8作为支撑,安 装简单,且不受反应器和分离器规模大小影响。
权利要求一种三相分离器,其特征是,分离器由多层单个分离器组成,单个分离器通过连接气管与总气室结合,总气室收集反应器内的气体,实现气体与液体的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是单个分离器错层排列,层数>2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是总气室设置在反应器侧面,是长条形钢混 结构建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是单个分离器通过连接气管与总气室结合, 连接气管的制备材料为玻璃钢或PVC或PP,连接气管直接插入总气室,密封效果好,避免了 气体的泄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是总气室排放的气体在配水器与进水裹挟, 并从厌氧反应器池底排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矩形厌氧生物发生器的具有高效分离效果的三相分离器,其包括至少两层单个分离器错层组合,两个总的气室,单个分离器与总气室之间的连接气管。其特征是,在反应区两侧分布修建总气室,单个分离器通过连接气管与总气室连接,将气体进行收集,统一排放,实现了与液体的高效分离。该新型结构能显著提高三相分离器中气相的分离效果,避免气体泄漏和集气管堵塞情况,施工和安装方便,使厌氧发生器的规模扩大化成为现实。
文档编号C02F11/04GK201626873SQ200920181909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9日
发明者俞义泉 申请人:厦门中联环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