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力升流式渗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1179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动力升流式渗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的渗滤装置,特别是一种无动力升流式快速渗滤装置。
背景技术
快速渗滤系统(Rapid Infiltration System,简称RI系统)是污水土地处理 系统的一种。传统的RI系统主要是利用天然的砂土地进行渗滤,场地土层不均一,使得 水力负荷无法提高,且占地面积大,应用并不广泛。近年应用较多的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Constructed Rapid Infiltration System,简称CRI系统)的渗滤池为人工填充的具有 一定级配的天然河砂、鹅卵石等,并掺入一定量的特殊填料,以保证既有较高的水力负荷, 又能满足污、废水的处理要求。CRI系统是利用快渗池内的人工介质和特殊填料进行过滤、 吸附以及微生物的降解等多种作用的相互结合,使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去除,从而达 到水质净化目的的一种生态学、物理学处理方法。但是,人工渗滤系统中的填料投资成本巨 大,而且往往污水要经过提升,运行管理费用比较高。又由于渗滤池中的滤料级配比较小, 容易造成堵塞,对渗滤池进行反冲洗操作复杂,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渗滤系统的水力负荷 降低,影响出水水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低投资、低能耗、低运行管理费用, 操作简单、运行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小、水力负荷高及出水水质好的无动力升流式渗滤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无动力升流式渗滤装置,包括一级或一级以上串联的渗滤池,其结构要点在于还 包括有配水槽,所述的配水槽个数与渗滤池个数相当,前后两级的渗滤池之间及第一级渗 滤池之前设置有配水槽,进水管连通第一级的配水槽,在配水槽与渗滤池之间的隔墙下部 设置有沟通配水槽与渗滤池的过水洞,所述的渗滤池的底部为一种V形结构,沿着流体流 动方向的渗滤池底的剖切面形状为V形,在与流体流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渗滤池底为一 种倾斜式结构,所述的渗滤池还包括有反冲洗装置,所述的反冲洗装置包括有排泥管、排泥 槽,所述的排泥管的入口与渗滤池底的V形底部低的那一侧相导通,排泥管的出口与排泥 槽相导通,在排泥管上设置有控制阀,在渗滤池上部设置有滤料层,每一级的渗滤池的上部 设置有与其后的配水槽相沟通的出水口,最后一级的渗滤池出水口与出水槽相沟通。这种结构的无动力升流式渗滤池,污水自进水管流入配水槽,经过水洞流入渗滤 池底部,从下而上经过滤料层,经过滤料层后的水流经设置于渗滤池挡墙上部的出水口流 入下一级渗滤池或出水槽。当需要进行反冲洗时,则打开控制阀,沉积于渗滤池V型底部的 污泥则通过排泥管排入排泥槽。在进行反冲洗时,更有利于对滤料的清洗,提高滤料的使用 期限和使用效果。[0007]所述的配水槽的底部为倾斜式结构,其倾斜方向为沿着流体在配水槽内的流动方 向由高到低排列。所述的配水槽底的斜面为相邻的渗滤池底斜面的延伸。所述的渗滤池与配水槽之间的出水口为设置于两者之间隔墙顶部的三角溢流堰。所述的滤料层由多层的或不同的滤料、或滤料相同但不同的粒径构成。滤料层自下而上按从大到小的粒径顺序排列。滤料自下而上按从大到小的粒径顺序排列,保证了有效的水力负荷,提高了对污 水的处理效果,同时,在进行反冲洗时,更有利于对滤料的清洗,提高滤料的使用期限和使 用效果。通过对不同滤料的选择和配置就能实现对不同污水的处理,提高升流式无动力渗 滤装置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所述的各级渗滤池的滤料层厚度随着滤级的增加而减少。滤料层填充滤料的粒径从进水端到出水端逐级减小,通过合理的级配,达到高效 地截留去除污水中悬浮固体、有机物的效果。通过合理的级配,达到高效地截留去除污水中 悬浮固体、有机物的效果所述的滤料层包括网格状的承托层,滤料设置于承托层上。所述的无动力升流式渗滤装置或者是1组,或者是2组或多组并联设置的结构。当采用多组结构时,在使用时更加灵活方便,可根据需要选择单组运行或多组运 行,使用时还可以使一组装置正常运行,另一组装置进行反冲洗;且可交替运行,实现整个 装置的干湿交替运作,可促使滤料层滤料舒张,增大滤料层滤料与污水接触的比表面积,提 高出水效果。所述的滤料层滤料或为砾石、或为矿渣、或为沸石、或为中沙、或为它们的两种、三
种或多种的组合。以上的各种滤料,均比较常见且价格不高,对于整个装置的建设来说,节省了投资 费用。通过对不同滤料的选择和配置就能实现对不同污水的处理,提高升流式无动力渗滤 装置的实用性和适用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较之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整个过程,污水是以自流的方式进入并且通过整个渗滤装置,达到了零能耗。这 样,有效的提高了水力的负荷能力,且可根据不同级配的滤料安排处理不同程度,不同污 染程度的污水,适用范围广,且污水在上升过程中,截留的污泥在滤料表层形成一定的生物 膜,为污水处理创造生化条件,更有效地降低污水的浓度。多余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在排 泥斗汇集。运行一定时间后,将反冲洗排泥管上的控制阀打开,沉积在排泥斗的污泥在水压 差的作用下,经过反冲洗排泥管排出,滤料层和承托层在重力水流的带动下也得到了很好 的清洗。整个反冲洗过程简捷,运行和管理都极其方便,实现了无动力反冲洗。本实用新型 达到了零能耗运行,且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管理方便,占地面积相对较小,水力负荷相对较 大,滤料简单易寻,成本相对较低,装配和更换都比较容易,投资少,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和实 用性,出水水质好。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0023]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标号说明1渗滤池11渗滤池底2配水槽3过水洞4出水口 5反冲洗装置51排泥管511控制阀52排泥槽53滤料层531承托层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3所示的无动力升流式渗滤装置,包括5级渗滤池1串联在一起,在渗滤池 之间及第一级渗滤池之前设置有配水槽2,两组这样的相互串联的渗滤池构成整体的无动 力升流式渗滤装置。在配水槽与渗滤池之间的隔墙的下部设置有沟通配水槽与渗滤池的多 个过水洞3,所述的渗滤池的底部为一种V形结构,沿着流体流动方向的渗滤池底11的剖 切面形状为V形,在与流体流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渗滤池底为一种倾斜式结构,所述的 配水槽的底部亦为倾斜式结构,其倾斜方向为沿着流体在配水槽内的流动方向由高到低排 列,配水槽的倾斜面为相邻的渗滤池底斜面的延伸。每一级的渗滤池的上部设置有与其后 的配水槽相沟通的出水口 4,所述的出水口为三角溢流堰。所述的渗滤池还包括有反冲洗装 置5,所述的反冲洗装置包括有排泥管51、排泥槽52,所述的排泥管的入口与渗滤池底的V 形底部低的那一侧相导通,排泥管的出口与排泥槽相导通,在排泥管上设置有控制阀511。 在渗滤池上部设置有滤料层53,所述的滤料层由多层的不同的滤料构成。不同滤料的粒径 为自下而上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各滤料级配示意如表1 表1各滤料级配示意图相互串联在一起的渗滤池随着级别的增加其整个滤层的厚度为逐渐变薄。所述的 滤料层包括网格状的承托层531,滤料设置于承托层上。当污水自进水管流入,在配水槽内汇集,并沿着配水槽底部的过水洞进入排底泥 斜槽,此时排泥管的阀门511关闭,污水在配水槽的水压差下,通过承托层并自下往上流经 渗滤池中的滤料层,污水中污染物被过滤截留、吸附以及微生物降解。污水通过滤料层之后 汇聚在清水层,再从出水装置的三角溢流堰溢出,汇集于出水槽,再从出水管中流出。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权利要求无动力升流式渗滤装置,包括一级或一级以上串联的渗滤池(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配水槽(2),所述的配水槽个数与渗滤池个数相当,前后两级的渗滤池之间及第一级渗滤池之前设置有配水槽,进水管连通第一级的配水槽,在配水槽与渗滤池之间的隔墙下部设置有沟通配水槽与渗滤池的过水洞(3),所述的渗滤池的底部(11)为一种V形结构,沿着流体流动方向的渗滤池底的剖切面形状为V形,在与流体流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渗滤池底为一种倾斜式结构,所述的渗滤池还包括有反冲洗装置,所述的反冲洗装置(5)包括有排泥管(51)、排泥槽(52),所述的排泥管的入口与渗滤池底的V形底部低的那一侧相导通,排泥管的出口与排泥槽相导通,在排泥管上设置有控制阀(511),在渗滤池上部设置有滤料层(53),每一级的渗滤池的上部设置有与其后的配水槽相沟通的出水口,最后一级的渗滤池出水口与出水槽相沟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升流式渗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水槽的底部 为倾斜式结构,其倾斜方向为沿着流体在配水槽内的流动方向由高到低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动力升流式渗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水槽底的斜 面为相邻的渗滤池底斜面的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动力升流式渗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滤池与配水 槽之间的出水口(4)为设置于两者之间隔墙顶部的三角溢流堰。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何一项所述的无动力升流式渗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滤料层由多层的或不同的滤料、或滤料相同但不同的粒径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动力升流式渗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滤料层自下而上按从 大到小的粒径顺序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动力升流式渗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级渗滤池的 滤料层厚度随着滤级的增加而减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动力升流式渗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料层包括网 格状的承托层,滤料设置于承托层(53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动力升流式渗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动力升流式 渗滤装置或者是1组,或者是2组或多组并联设置的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动力升流式渗滤装置,包括渗滤池,配水槽及反冲洗装置。配水槽个数与渗滤池个数相当,前后两级的渗滤池之间及第一级渗滤池之前设置有配水槽,在配水槽与渗滤池之间设置有沟通两者的过水洞,渗滤池的底部为一种V形结构。反冲洗装置包括排泥管、排泥槽,排泥管的入口与渗滤池底的V形底部低的那一侧相导通,排泥管的出口与排泥槽相导通,在排泥管上设置有控制阀,在渗滤池上部设置有滤料层,每一级的渗滤池与其后的配水槽相沟通,最后一级的渗滤池与出水槽相沟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污水是以自流的方式进入且通过整个渗滤装置,达到了零能耗。整个反冲洗过程简捷,运行和管理都极其方便,实现了无动力反冲洗。
文档编号C02F1/44GK201620055SQ200920181659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1日
发明者张冲, 张华 申请人:福州北环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