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系统的曝气式泛水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3011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污水处理系统的曝气式泛水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环境污染处理工程领域,尤其是污水处理系统的曝气式泛水井,主
要在无说处理中进行污水的折流。
背景技术
目前,在所有污水生化处理工艺系统中,其污水的折流基本上都是简单的水平折 流或垂直折流,例如SBR/、 A2/0、 BAF等污水处理工艺,这些处理工艺不管采用哪种折流方 式,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上一个工段的处理的水折流到下一个工段,而很少附带其它功 能。从而使得处理工艺的使用具有局限性,缺少增氧、脱氮等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污水处 理系统的曝气式泛水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曝气式泛水 井,具有井体,井体上设置有进水口 ,井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曝气喷嘴,井体内曝气喷嘴的 上部设置有提升管,提升管上部的一侧设置有混合液的出水管,出水管伸出井体,污水通过 进水口进入井内进行处理,进水口的位置可设置在筒体的上部一侧,也可以设置在筒体的 下部一侧。 进一步,所述的提升管包括生物仓、设置在生物仓上部的过渡段和设置在过渡段 上部的气液混合管,生物仓内装有颗粒状生物膜,生物仓的两端设有生物膜拦截网。
所述的过渡段为四根200mm的立柱形成的。 所述的井体为内径不小于500mm的圆形筒体,筒体为金属或玻璃钢或混凝土制成 的。 所述的提升管与筒体直径比为1 : 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曝气式泛水井,不仅具有水的折 流传递功能,而且还具有曝气增氧、气液混合、生物氧化、脱氮等功能。施工简单,安装方便, 可工厂化生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l是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图中1、井体,11、进水口,2、曝气喷嘴,3、提升管,31、生物仓,32、过渡段,33、气液 混合管,4、出水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
3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最佳实施方式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曝气式泛水井,具有井体l,井体1 上设置有进水口 ll,井体l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曝气喷嘴2,井体1内曝气喷嘴2的上部设置 有提升管3,提升管3上部的一侧设置有混合液的出水管4,出水管4伸出井体1。
提升管3包括生物仓31、设置在生物仓31上部的过渡段32和设置在过渡段32上 部的气液混合管33,生物仓31内装有颗粒状生物膜,生物仓31的两端设有生物膜拦截网。 过渡段32为四根200mm的立柱形成的。井体1为内径不小于500mm的圆形筒体,筒体为金 属或玻璃钢或混凝土制成的。提升管3与筒体直径比为1 : 3。 本发明的筒体高度根据污水处理设施的深度而定,进水口 11可设置于筒体的上 部或是下部。曝气喷嘴2安装在井体1底部的中心位置,喷嘴的反腰鼓段设有生物气液混 合提升管3支撑架,喷嘴的环形进气管连接到污水处理系统的空气管道。提升管3安装在 曝气喷嘴2上部的支撑架上,提升管3的下部为生物仓31,生物仓31的高度为提升管3的 三分之一,生物仓31内装有颗粒状生物膜,两端设有生物膜拦截网,气液混合管33的顶端 为敞开式,提升管3上部出水口的位置根据污水处理系统的出水高度而定。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SBR、 A2/0、 BAF等污水处理设施的折流系统中,运行步骤为 污水经进水口 11进入井内,启动曝气机,使空气及污水通过曝气喷嘴2、生物仓31 、进行微 生物接触氧化。由于上升的气体以及伴随该上升气体的空气升力效果将处理系统中的污 水带动上升,在此过程中使气泡变的细小,并在瞬间内完成气液更新,然后由于气液混合流 的流径逐渐收縮在通过导流管时而得到加速,当通过曝气喷嘴2的导流管上端展开部出口 时,气液两相流由于压力的突然释放,在液体剪切力的作用下将气泡破碎的更小,并在水体 内形成强劲的循环流,因此微小气泡被均匀输送到水体中。将上述过程周而复始的进行,使 水体中的溶解氧量增加,同时使气液接触面积增大,气体溶解于水的速度异常提高。当气水 混合液到达过渡段32时,一部分液体在镂空的空间外溢,在曝气喷嘴2所产生的射流作用 下,使外溢水流下降,在曝气喷嘴2下口与过渡段32产生循环流,防止了底部有沉渣淤积沉 淀,使有机物处于悬浮状态,从而有利于应用微生物的充分降解。另一部分气水混合液沿提 升管3继续上升,到达出水口 ,含有饱和空气的液体折流到下一系统,而含氮的废气从上口 喷出,达到脱氮的目的。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 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 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曝气式泛水井,其特征在于具有井体(1),井体(1)上设置有进水口(11),井体(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曝气喷嘴(2),井体(1)内曝气喷嘴(2)的上部设置有提升管(3),提升管(3)上部的一侧固定有混合液的出水管(4),出水管(4)伸出井体(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曝气式泛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管 (3)包括生物仓(31)、设置在生物仓(31)上部的过渡段(32)和设置在过渡段(32)上部的 气液混合管(33),生物仓(31)内装有颗粒状生物膜,生物仓的两端设有生物膜拦截网。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曝气式泛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段 (32)为四根200mm的立柱形成的。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曝气式泛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体(1) 为内径不小于500mm的圆形筒体,筒体为金属或玻璃钢或混凝土制成的。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曝气式泛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管 (3)与筒体直径比为1 : 3。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环境污染处理工程领域,尤其是污水处理系统的曝气式泛水井,具有井体,井体上设置有进水口,井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曝气喷嘴,井体内曝气喷嘴的上部设置有提升管,提升管上部的一侧设置有混合液的出水管,出水管伸出井体,提升管包括生物仓、设置在生物仓上部的过渡段和设置在过渡段上部的气液混合管,生物仓内装有颗粒状生物膜,生物仓的两端设有生物膜拦截网。本发明不仅具有水的折流传递功能,而且还具有曝气增氧、气液混合、生物氧化、脱氮等功能。施工简单,安装方便,可工厂化生产。
文档编号C02F3/02GK101774682SQ201010106239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9日
发明者刘永祥, 谢小东 申请人:谢小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