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处理生活污水的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6739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物处理生活污水的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处理生活污水的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污水处理装置是由初沉池、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污泥回流及污泥处 理装置等几部分连接而成。污水进入初沉池后其上清液流入曝气池进行生化处理,经生化 处理的混合液进入二次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处理达标的上清液直接排放,沉淀的污泥一 部分回流至曝气池,剩余部分污泥进入污泥处理池进行处理。这种污水处理投入装置太多, 投资成本太高,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高,操作复杂,尤其是出水水质要求高时,更增加了污 水的处理成本。这些处理装置适用于水量较大的污水处理工程,但目前很多企业的日排放 污水量较小,用上述处理装置投资成本太高,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处理生活污水的一体化装置,它能克服现有的 上述污水处理装置的缺点。一种生物处理生活污水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有除碳池、硝化反应池、反硝化 反应池和二次沉淀池四部分,除碳池的左上部设有进水管,二次沉淀池的右上部设有出水 管,每相邻两个池中间的隔墙上均设有孔,除碳池、硝化反应池、反硝化反应池和二次沉淀 池的底部均设有污泥排放管,各污泥排放管上依次分别设有阀门,各污泥排放管均与总污 泥排放管连通,除碳池和硝化反应池内均设有曝气器,反硝化反应池内设有搅拌器。本实用新型为一体化装置,不仅能满足投资成本较低,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且 操作简单的要求,还可以根据需要满足不同的出水水质的要求。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有四部分,依次分别为除碳池1、硝化反应池2、反硝化反应 池3和二次沉淀池4。除碳池1和硝化反应池2内均设有曝气器5,以便给池内微生物供氧; 反硝化反应池3内设有搅拌器6,使池内微生物与污水充分接触反应。每相邻两个池的隔 墙上均设有孔,以实现被处理的污水由前一个反应池进入下一个反应池的功能。在除碳池 1内填料上生长的碳化微生物能完成有机物的降解,实现除碳;硝化反应池2内填料上生长 的硝化微生物能完成硝化反应生成硝酸根,为反硝化反应提供反应体;反硝化反应池3内 填料上生长的反硝化微生物能利用硝酸根进行反硝化实现脱氮。除碳池1左上部设有进水 管7,二次沉淀池4右上部设有出水管12。除碳池1、硝化反应池2、反硝化反应池3和二次 沉淀池4的底部均设有污泥排放管,各污泥排放管上均设有阀门,依次为8、9、10和11,各污
3泥排放管均与总污泥排放管13连通。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除碳池1、硝化反应池2和反硝化反应池3池内均装入填料。 经格栅和初次沉淀池处理过的生活污水经进水管7进入装有填料的除碳池1,该填料上生 长的碳化微生物,能完成有机物的降解,除碳池1的出水经隔墙上的孔进入硝化反应池2, 硝化反应池2中的填料上生长的硝化微生物,能完成硝化反应生成硝酸根,硝化反应池2的 出水经隔墙上的孔进入反硝化反应池3,反硝化反应池3中的填料上生长的反硝化微生物, 能进行反硝化反应完成除氮。除碳池1和硝化反应池2均必须在充足氧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其功能,因此两者的内部均设有曝气器5。反硝化反应池3内设有搅拌器6,使反硝化微生 物与污水充分混合反应。反硝化反应池3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4,由重力作用能实现固液 分离,其出水经出水管12排放。根据实际需要,可开启阀门8、9、10和11排出除碳池1、硝 化反应池2、反硝化反应池3和二次沉淀池4内生成的污泥,污泥经总污泥排放管13排出。
权利要求一种生物处理生活污水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有除碳池(1)、硝化反应池(2)、反硝化反应池(3)和二次沉淀池(4)四部分,除碳池(1)的左上部设有进水管(7),二次沉淀池(4)的右上部设有出水管(12),每相邻两个池中间的隔墙上均设有孔,除碳池(1)、硝化反应池(2)、反硝化反应池(3)和二次沉淀池(4)的底部均设有污泥排放管,各污泥排放管上依次分别设有阀门(8)、(9)、(10)、(11),各污泥排放管均与总污泥排放管(13)连通,除碳池(1)和硝化反应池(2)内均设有曝气器(5),反硝化反应池内设有搅拌器(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有四部分,依次分别为除碳池、硝化反应池、反硝化反应池和二次沉淀池,除碳池、硝化反应池和反硝化反应池内均可装有填料。除碳池和硝化反应池内分别设有曝气器,反硝化反应池内设有搅拌器,每相邻两个池的隔墙上设有孔。除碳池左上部设有进水管,二次沉淀池右上部设有出水管。除碳池、硝化反应池、反硝化反应池和二次沉淀池底部均设有污泥排放管,各污泥排放管上均设有阀门,各污泥排放管均与总污泥排放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不仅能满足投资成本较低,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且操作简单的要求,还可以根据需要满足不同的出水水质要求。
文档编号C02F9/14GK201620093SQ20102001557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5日
发明者刘瑞聪, 姜卫娜, 王裕磊, 迟延智 申请人:刘瑞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