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层式曝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67698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解层式曝气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解层式曝气机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用于水处理领域内的曝气机,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解层式 曝气机,可以对表层水收集,可大量的收集表层溶解氧超饱和、温度相对较高的水体,将其 传输到水体的底层,改善提高水体底层溶解氧及温度,增加水体底部微生物的活性,加速水 体底层的自净能力。传统的水体增氧概念都是通过向水体中注入空气或纯氧,使氧气与水体接触而传 输到水体中,实现增氧的目的,实际自然中有一种现象就是水体表层都与大气接触,表层水 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特别在高温季节,水体表面的藻类进行强烈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氧气 使得水体表层水处于超饱和状态,形成富营养化的水体,而没有及时扩散到下部的溶解氧 直接溢出水面,扩散到大气中去。以往对于富营养化的水体,一般都通过传统机械曝气增氧方式或鼓风曝气增氧方 式来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使水体中好氧微生物分解消化水中的有机物,从而控制水体中 藻类的过度繁殖。然而现有的传统曝气设备一般都是针对污水处理设计的,侧重点在于提高水中溶 解氧,满足水体中好样微生物的需求,另污水处理是一个高浓度微生物与水体中污染物充 分接触混合的过程,而富营养化上的水体高浓度微生物主要集中在水体的底层,常规曝气 设备结构复杂、能耗高、投入高、安装不方便、效果不明显,而且不能适应水位变化的影响。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层式曝气机,可以对表层 水收集,可大量的收集表层溶解氧超饱和、温度相对较高的水体,将其传输到水体的底层, 改善提高水体底层溶解氧及温度,增加水体底部微生物的活性,加速水体底层的自净能力。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解层式曝气机,由专用浮筒、曝气动力模块、集水筒、导流筒、整流扩散装置、防水 接线盒构成,各部件通过连接件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曝气动力模块设置于集水筒内,集水筒 下方连接有导流筒,导流筒下方连接有整流扩散装置,防水接线盒装置于专用浮筒上方,专 用浮筒浮于水体表面。所述的专用浮筒,使整个曝气机漂浮于水面上,不受水位变化和风浪的影响,可连
续工作。所述的曝气动力模块,由以下任一种结构组成但不限于此结构,循环潜水泵提供 动力或潜水电机直连曝气叶轮或太阳能电源驱动叶轮或风力驱动曝气叶轮,它位于集水筒 内,通过其产生的旋转推力将集水筒内的水推进至导流筒和整流扩散装置。所述的集水筒,其上设置有多个表层水收集口,可将表皮富含溶解氧的水直接收 集,并通过其中的曝气驱动模块直接注入水体底层的缺氧区内,缺氧区的水体由于受到挤
3压而向上移动,由此实现增氧和造流的两种功效,打破水体自然分层的现象,实现水体解层。所述的导流筒和整流扩散装置,将集水筒内的水转移至底层均温层低温低溶解氧 区,并迅速扩散,从而达到向水体增氧的目的,同时在底层低温且光线较弱区域,藻类生长 受到抑制,因而也具有一定的控制藻类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为克服大型湖泊水库等供电难的问题,可提供一种太阳能或风能驱动 的曝气模块,使机器在无人值守的状态下连续工作,实现设备的节能环保。本实用新型将表皮富含溶解氧的水直接收集至其下方的集水筒中,并通过集水筒 中的曝气驱动模块、导流筒直接注入水体底层的缺氧区内,并通过整流扩散装置使水迅速 向四周扩散,缺氧区的水体由于受到挤压而向上移动,由此实现增氧和造流的两种功效,打 破水体自然分层的现象,实现水体解层。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能耗降低1台1. 2Kw的解层式曝气机每小时可将400m3表层水,注入到深水层, 完全可以激活6400m3湖泊底层的微生物氧气需求;2、“解层”使水体活力不减,持续保持稳定的生态平衡能力,使底层水和表层水进 行置换和循环,使水底不再缺氧,减少了污染物的沉积,水质不断净化,生态链得以维持,形 成良性循环,使水体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3、充分采用物理手段,利用大自然的能量——风能、太阳能及被激活的水底生物 能,使水体净化、水生态重建的曝气装置,它巧妙利用流体的特性,以极低能耗的输入驱动 水产生大范围的运动和循环,表层水以“解层机”为中心缓缓向深水层流动和扩散,周边的 表层水源不断地扩散进行补充,自然而然形成下沉流,在下沉流的作用下,表层水和底层水 形成置换和更新,周而复始,整个水域呈现流动、稳定、平衡的态势,使“流水不腐”的概念得 以体现;4、由于水域形成流动和循环,太阳、风及被活化的水底等大自然的能量,被有效地 利用,通过曝气、空气接触、紫外线照射、藻类光合作用等途径,使整个水体的载氧量增加, 水底缺氧状态彻底改变,浮游生物繁衍加速;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大肠杆菌等有害 物质有效下降或消除;COD,BOD大幅降低,有效地遏制了水质腐败,改善了养殖产品的生长 环境。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方式示意图。图中1_专用浮筒,2-曝气动力模块,3-集水筒,4-导流筒,5-整流扩散装置, 6-防水接线盒,7-表层水收集口,8-牵拉绳索,9-固定插杆,10-连接件,A-表皮水,I-表 层水,II-滞水层,III-底层均温层,IV-泥层,V-自然风。

图1,解层式曝气机,由专用浮筒、曝气动力模块、集水筒、导流筒、整流扩散装 置、防水接线盒构成,各部件通过连接件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曝气动力模块设置于集水筒 内,集水筒下方连接有导流筒,导流筒下方连接有整流扩散装置,防水接线盒装置于专用浮 筒上方,专用浮筒浮于水体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的专用浮筒使整个曝气机漂浮于水面上,不受水位变化和风浪的 影响,可连续工作。进一步地,所述的曝气动力模块,由以下任一种结构组成但不限于此结构,循环潜 水泵提供动力、或潜水电机直连曝气叶轮、或太阳能电源驱动叶轮、或风力驱动曝气叶轮, 它位于集水筒内,通过其产生的旋转推力将集水筒内的水推进至导流筒和整流扩散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的集水筒,其上设置有表层水收集口,可将表皮富含溶解氧的水直 接收集,并通过其中的曝气驱动模块直接注入水体底层的缺氧区内,缺氧区的水体由于受 到挤压而向上移动,由此实现增氧和造流的两种功效,打破水体自然分层的现象,实现水体 解层。见图2,本实用新型打破水体自然分层的现象,使水体解层,达到水体底层缺氧区 增氧的目的,具体流程为自然风V风力复氧作用一直存在,使表层水I最上层表皮水A处 于高溶解氧区,通过集水筒上面设置的表层水收集口,收集表层富含藻类、溶解氧超饱和的 水体,然后利用曝气动力模块强大的旋转推力,强制将其通过导流筒和整流扩散装置转移 至底层均温层III低温低溶解氧区,并迅速扩散,从而达到向水体增氧的目的。实现底层水 和表层水的置换和循环,使得水底不再缺氧,减少了泥层污染物的沉积,同时在底层低温且 光线较弱区域,藻类生长受到抑制,因而也具有一定的控制藻类的效果。见图3所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仅需牵拉绳索、固定插杆即可将设备固定在水中, 完全不需要固定基础或其他固定设施,固定方式简单方便,而且维护方便。
权利要求解层式曝气机,其特征在于,由专用浮筒、曝气动力模块、集水筒、导流筒、整流扩散装置、防水接线盒构成,各部件通过连接件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曝气动力模块设置于集水筒内,集水筒下方连接有导流筒,导流筒下方连接有整流扩散装置,防水接线盒装置于专用浮筒上方,专用浮筒浮于水体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层式曝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动力模块,采用循环 潜水泵提供动力或潜水电机直连曝气叶轮或太阳能电源驱动叶轮或风力驱动曝气叶轮,其 位于集水筒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层式曝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筒,其上设置有多个 表层水收集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解层式曝气机,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由专用浮筒、曝气动力模块、集水筒、导流筒、整流扩散装置、防水接线盒构成,各部件通过连接件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曝气动力模块设置于集水筒内,集水筒下方连接有导流筒,导流筒下方连接有整流扩散装置,防水接线盒装置于专用浮筒上方,专用浮筒浮于水体表面,曝气动力模块产生的旋转推力将集水筒内的水通过导流筒和整流扩散装置注入水体底层的缺氧区内,使缺氧区的水体由于受到挤压而向上移动,实现水体解层,本实用新型可明显改善提高水体底层溶解氧及温度,增加水体底部微生物的活性,加速水体底层的自净能力。
文档编号C02F7/00GK201686556SQ201020160629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5日
发明者吕超, 白冰, 蔡莉 申请人:上海欧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