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沟式一体化生物反应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8962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侧沟式一体化生物反应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沟式一体化生物反应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产生的工业和生活污水越来越多,而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要么是在方法上存在处理单一、效率低下的问题或者是在基建方面投资较大,所以一体化工艺是近年来研发的热点。一体化工艺运行管理方便、处理效率高,节省占地面积等优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各功能区分区明显、可降低运行能耗、减少占地面积、侧沟式一体化生物反应废水处理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侧沟式一体化生物反应废水处理装置,底板的外周有〇型的外墙和环形的沉淀池,C型的隔墙内侧形成缺氧区,隔墙外侧与外墙之间形成好氧区,隔墙缺口与沉淀池形成混合区;隔墙内侧有进水口,沉淀池上有排水口 ;好氧区里安装曝气管,位于同一侧的好氧区的入口、缺氧区的中间位置分别安装有搅拌推流器。所述的沉淀池由至少三根支撑柱支撑架空,支撑柱之间为沉淀池与混合区相联的窗口。该沉淀池一侧向下延伸有与底板相联且向里延伸的斜面,该斜面的水平夹角为50 60°。沉淀池下部为环形排列的锥斗,锥斗为倒平台式结构,其锥面与水平面夹角为60 75°。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简洁,运行操作与维护十分简便,所需劳动力少,且易于实现远程自动控制。本实用新型的沉淀池安装在〇型装置外侧,呈环形布设,无需外建二沉池,沉淀池下部锥斗的倒平台式结构,可有效缓解减少底部流体对沉淀池的紊流影响,同时由于底部流体流动中产生的负压使污泥可实现自回流,减少了占地面积和运行费用,并且有利于保持出水的溶解氧,保证出水水质,也可减少流体流动的阻力。本实用新型的好氧、缺氧,混合等功能区分区明确,容易控制,有利于同步完成有机物的去除和生物脱氮。在好氧区,混合液是好氧状态,可有效地降解有机物并将氨氮氧化为硝态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在缺氧区呈缺氧状态,以有机物为碳源,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将硝态氮还原为氮气而从水中去除。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混合液在好氧-缺氧-混合区间多次循环,且自动回流而实现脱氮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平面示意图;[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底板12的外周有〇型的外墙1和环形的沉淀池8,C型的隔墙5 内侧形成缺氧区4,隔墙5外侧与外墙1之间形成好氧区2,隔墙5缺口与沉淀池8形成混合区10 ;隔墙5内侧有进水口 11,沉淀池8上有排水口 7 ;好氧区2里安装曝气管3,位于同一侧的好氧区2的入口、缺氧区的中间位置分别安装有搅拌推流器6。所述的沉淀池8由三根支撑柱13支撑架空,支撑柱13之间为沉淀池8与混合区 10相联的窗口。该沉淀池8—侧向下延伸有与外墙底板12相联且向里延伸的斜面14,该斜面14的水平夹角为50 60°。沉淀池8下部为环形排列的锥斗9,锥斗9为倒平台式结构,其锥面与水平面夹角为60 7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污水由装置正中间底部位置设有进水口 11,向上进水,进入到缺氧区4。在缺氧区4入口处搅拌推流器6的推动下与其内的微生物群体进行充分混合。在缺氧区4混合液呈缺氧状态,进行反硝化脱氮和部分有机物的利用降解;然后进入混合区10与来自缺氧区4、好氧区2的混合液进行混合,另一部分经好氧区2入口分别进入好氧区2,在好氧区2中通过安装在底部的隔墙5与外墙1之间布设的曝气管3进行曝气,使混合液呈好氧状态,在好氧区2内进行有机物去除、氨氮的硝化反应。一部分混合液由沉淀池8底部的锥斗9进入沉淀池8,在污泥悬浮层的吸附、碰撞及活性污泥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进行固液分离,混合液经固液分离后,与进水等量的上清液经溢流堰由出水口 7排出,污泥则在自身重力和底部流动流体的带动下,由锥斗9自回流到装置内,沉淀池8部分污泥回流到装置内与混合液一起在搅拌推流器6的推动下在该装置内实现好氧-缺氧-混合的多次循环,污水得以净化。
权利要求1.一种侧沟式一体化生物反应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1 的外周有〇型的外墙(1)和环形的沉淀池(8),C型的隔墙(5)内侧形成缺氧区,隔墙(5)外侧与外墙 ⑴之间形成好氧区O),隔墙(5)缺口与沉淀池⑶形成混合区(10);隔墙(5)内侧有进水口,沉淀池(8)上有排水口 ;好氧区( 里安装曝气管(3),位于同一侧的好氧区O)的入口、缺氧区的中间位置分别安装有搅拌推流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沟式一体化生物反应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⑶由至少三根支撑柱(13)支撑架空,支撑柱(13)之间为沉淀池⑶与混合区(10) 相联的窗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沟式一体化生物反应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沉淀池(8) —侧向下延伸有与底板(1 相联且向里延伸的斜面(14),该斜面(14)的水平夹角为50 6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沟式一体化生物反应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沉淀池(8) 下部为环形排列的锥斗(9),锥斗(9)为倒平台式结构,其锥面与水平面夹角为60 75°。
专利摘要一种侧沟式一体化生物反应废水处理装置,底板的外周有○型的外墙(1)和环形的沉淀池(8),C型的隔墙(5)内侧形成缺氧区(4),隔墙外侧与外墙之间形成好氧区(2),隔墙缺口与沉淀池形成混合区(10);隔墙内侧有进水口,沉淀池上有排水口;好氧区里安装曝气管(3),位于同一侧的好氧区的入口、缺氧区的中间位置分别安装有搅拌推流器(6)。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简洁,运行操作与维护十分简便,所需劳动力少,且易于实现远程自动控制。
文档编号C02F9/14GK201952324SQ20102062884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9日
发明者朱越平, 李德豪, 殷旭东, 谢文玉 申请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