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回用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754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污水回用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回用处理设备。
技术背景中国水资源情况不容乐观,政府已将水资源缺乏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首要障碍之
ο石化企业是一个用水大户,近年来,随着水资源日益匮乏,水源的供给已经成为限制企业扩产、增产的制约因素。一方面水资源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工业用水浪费问题严重、 耗水量大,目前我国每加工一吨原油的取水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加工吨油的水消耗量是国外的近5倍)。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各石化企业作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节约用水,特别是提高工业用水的利用率;二是寻找新的可利用非传统水资源(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海水等),最为可行的途径是实现污水回用。使用非传统水资源面临的问题是水源水质恶化、污染物更加复杂,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包括生化处理、混凝、澄清、气浮、活性炭吸附等)不能高效地去除这些污染物,只能实现污水的简单回用,如冲厕、绿化等,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回用。炼油废水的再生常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深度处理方法,其中膜分离、高级氧化技术和生物深度处理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膜分离技术主要用于炼油废水的脱油、去除悬浮物或者除盐;高级氧化技术中臭氧氧化在炼油废水回用中的应用较多,而电化学、光化学技术尚处于试验阶段;生物深度处理具有除污染效率高、运行可靠、费用低等优点,能够获得良好的再生水。目前国内所采用的污水回用技术,有些是利用城市污水厂出水或厂内生活污水进行回用,此类污水成分简单,处理难度低,可利用性强,如大连石化,对于利用石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回用的工程案例;如锦州石化,工艺路线长,占地面积大,吨水回用成本高;如天津石化,工艺简单,对于水中的悬浮物等能进行处理,对于水中的COD、氨氮等并不能进行真正有效的去除,此类工艺只适合于水源水质好,出水要求不高的回用工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回用处理设备,它能够克服恶化的水源水质和复杂的污染物,高效除去污染物,实现污水的真正意义上的回用,能够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集水池1、气浮单元2、臭氧单元3、生物曝气单元4、中间水池5、高效过滤单元6、清水池7组成; 集水池1与气浮单元2连接,气浮单元2与臭氧单元3连接,臭氧单元3与生物曝气单元4 连接,生物曝气单元4分别与集水池1和中间水池5连接,中间水池5通过反洗进水管与生物曝气单元4连接,中间水池5和高效过滤单元6连接,高效过滤单元6通过反洗出水管与集水池1连接,清水池7通过反洗进水管与高效过滤单元6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运行方法是利用压力将空气溶于水中,通过骤然减压,释放出大量微小空气泡,气泡与絮体(污水中加入絮凝剂、助凝剂后反应形成的)相结合浮至液面,被刮渣机刮至集泥槽,从而达到固液、液液分离的目的,气浮所产生的浮渣水通过管线靠位差进入原污水处理场的集水池,将空气溶解在水中产生微小的气泡,粘附在油珠上将水中的油、SS、B0D浮上形成油层,定时将油层和浮渣刮至收集槽回收,该系统可称为一级处理,进入气浮系统前加入絮凝剂和助凝剂;随后对污水进行臭氧氧化,可以提高B/C比即提高污水生化性,向污水中通入臭氧,使污水中臭氧浓度达到5 10g/m3 ;对污水随后进行专门的碳化和硝化处理,经预处理后的污水自流入C/N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去除有机物和硝化处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曝气生物滤池中的生物膜得到增长,悬浮物及脱落生物膜被截留,阻力增大,通水能力降低,处理水质变坏、为了使滤池恢复通水能力和净化功能,进行气水联合反冲洗,清除滤料间被截留的悬浮物和脱落的生物膜以及过厚的生物膜,反冲洗用水由曝气生物滤池的反冲洗水泵从清水池进行提升,冲洗完毕,其出水进入集水池,进行循环处理;随后对出口污水通过高效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消毒系统采用二氧化氯,二氧化氯能直接氧化水中的腐殖酸类物质,不与其形成三卤甲烷等氯化物,大大减少消毒后水中的副产物含量;出水经高速纤维过滤器和二氧化氯杀菌单元后,最终完成回用水的处理过程收集至清水池,并经提升泵提升至循环冷却水补给水。所述的生物曝气处理方法采用了新型粒状填料,且新型粒状填料为陶粒。本实用新型能够克服恶化的水源水质和复杂的污染物,高效除去污染物,实现污水的真正意义上的回用,能够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集水池1、气浮单元2、臭氧单元3、生物曝气单元4、中间水池5、高效过滤单元6、清水池7组成;集水池1与气浮单元 2连接,气浮单元2与臭氧单元3连接,臭氧单元3与生物曝气单元4连接,生物曝气单元4 分别与集水池1和中间水池5连接,中间水池5通过反洗进水管与生物曝气单元4连接,中间水池5和高效过滤单元6连接,高效过滤单元6通过反洗出水管与集水池1连接,清水池 7通过反洗进水管与高效过滤单元6连接。本具体实施方式
的污水处理运行方法是利用压力将空气溶于水中,通过骤然减压,释放出大量微小空气泡,气泡与絮体(污水中加入絮凝剂、助凝剂后反应形成的)相结合浮至液面,被刮渣机刮至集泥槽,从而达到固液、液液分离的目的,气浮所产生的浮渣水通过管线靠位差进入原污水处理场的集水池,将空气溶解在水中产生微小的气泡,粘附在油珠上将水中的油、SS、BOD浮上形成油层,定时将油层和浮渣刮至收集槽回收,该系统可称为一级处理,进入气浮系统前加入絮凝剂和助凝剂;随后对污水进行臭氧氧化,可以提高 B/C比即提高污水生化性,向污水中通入臭氧,使污水中臭氧浓度达到5 10g/m3 ;对污水随后进行专门的碳化和硝化处理,经预处理后的污水自流入C/N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去除有机物和硝化处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曝气生物滤池中的生物膜得到增长,悬浮物及脱落生物膜被截留,阻力增大,通水能力降低,处理水质变坏、为了使滤池恢复通水能力和净化功能,进行气水联合反冲洗,清除滤料间被截留的悬浮物和脱落的生物膜以及过厚的生物膜,反冲洗用水由曝气生物滤池的反冲洗水泵从清水池进行提升,冲洗完毕,其出水进入集水池,进行循环处理;随后对出口污水通过高效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消毒系统采用二氧化氯,二氧化氯能直接氧化水中的腐殖酸类物质,不与其形成三商甲烷等氯化物,大大减少消毒后水中的副产物含量;出水经高速纤维过滤器和二氧化氯杀菌单元后,最终完成回用水的处理过程收集至清水池,并经提升泵提升至循环冷却水补给水。所述的生物曝气处理方法采用了新型粒状填料,且新型粒状填料为陶粒。本具体实施方式
能够克服恶化的水源水质和复杂的污染物,高效除去污染物,实现污水的真正意义上的回用,能够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实施例采用经处理的石化行业污水,其分析指标如表1所示。经处理后,其分析指标如表 2所示。表 权利要求1. 一种污水回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集水池(1)、气浮单元O)、臭氧单元 (3)、生物曝气单元0)、中间水池(5)、高效过滤单元(6)、清水池(7)组成;集水池⑴与气浮单元⑵连接,气浮单元⑵与臭氧单元⑶连接,臭氧单元⑶与生物曝气单元⑷ 连接,生物曝气单元⑷分别与集水池⑴和中间水池(5)连接,中间水池(5)通过反洗进水管与生物曝气单元⑷连接,中间水池(5)和高效过滤单元(6)连接,高效过滤单元(6) 通过反洗出水管与集水池(1)连接,清水池(7)通过反洗进水管与高效过滤单元(6)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污水回用处理设备,它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集水池(1)与气浮单元(2)连接,气浮单元(2)与臭氧单元(3)连接,臭氧单元(3)与生物曝气单元(4)连接,生物曝气单元(4)分别与集水池(1)和中间水池(5)连接,中间水池(5)通过反洗进水管与生物曝气单元(4)连接,中间水池(5)和高效过滤单元(6)连接,高效过滤单元(6)通过反洗出水管与集水池(1)连接,清水池(7)通过反洗进水管与高效过滤单元(6)连接。它能够克服恶化的水源水质和复杂的污染物,高效除去污染物,实现污水的真正意义上的回用,能够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C02F1/52GK202156985SQ201120287679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0日
发明者王富 申请人:大连善水德水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