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型文丘里射流曝气喷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7783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流型文丘里射流曝气喷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流型文丘里射流曝气喷嘴,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射流曝气方式在污水处理领域,有着相当广泛的使用,其中,文丘里管射流曝气机的使用十分普遍。文丘里管射流曝气机的特点是结构简单,能耗低,不易堵塞;工作压力范围广,工作深度不受限制;喷射液体(污水,或污水与污泥的混合物)以一定的流速在通过收缩管和扩散管之间的喉管时只要形成很小的压差便可产生负压吸入空气,如果配以鼓风机,则气、液混合效果会更高。
·[0003]但是,目前市场上文丘里管射流曝气机的喷嘴在形成喷射流时,都采用了推流喷射方式,此时来自文丘里扩散管的气液喷射流面对的水阻力比较大,而这种背压的存在,不利于文丘里吸气口负压的快速形成,也不利于气体与液体的充分混合。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流型文丘里射流曝气喷嘴,旨在通过对现有文丘里喷嘴改进,为污水处理提供一种更高效的射流曝气喷嘴。旋流型文丘里射流曝气喷嘴,包括收缩管、喉管、吸气口、扩散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板,导流板焊接在扩散管内侧。常规的文丘里射流曝气喷嘴的气液混合效果主要靠通过喉管的流体流速来实现,速度越大,气体与液体的混合效果越好。本实用新型在普通文丘里喷嘴的扩散管内侧增加了导流板,扩散管内设置3 10片导流板且沿导流板内侧均匀分布,污水通过喉管后在扩散管内部形成喷射流的同时,由于导流板的导流作用,喷射流在迅速往前喷射的过程中,形成螺旋型喷射水流,即旋流。相比于推流式喷射水流,旋流式喷射水流的水力背压更小,喷射流中的微小气泡在前进的过程中成螺线型扩散轨迹,这就延长了气泡与液体的接触时间并增强了微小气泡与污水的紊流搅拌作用,气液混合因而更加充分,曝气效果因此更好。本实用新型一种旋流型文丘里射流曝气喷嘴实施的有益效果是改善了常规文丘里射流曝气喷嘴所形成的喷射流前进方式,提高了射流曝气器的曝气效率和氧利用率,使射流曝气方式下的曝气效果更好,水力搅拌效果更强。

图I 一种旋流型文丘里射流曝气喷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左视图。其中1_收缩管,2-吸气口,3-喉管,4-扩散管,5-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旋流型文丘里射流曝气喷嘴,如附图所示,包括收缩管1,吸气口 2,喉管3,扩散管4,导流板5等部分,其中导流板5焊接在扩散管4内侧,根据工艺条件可设置为3 10片且均匀分布(附图中左图为2片示意图,右图为4片示意图),自喉管3与扩散管4交界处开始,沿扩散管4的内侧呈直线型或抛物线型螺旋状分布至扩散管4的末端(附图中导流板5为直线型)。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来自射流泵的压力水(含活性污泥、污水)通过收缩管I进入喉管3时,流速因管路收缩而突然加快,高速水流流过喉管3时形成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空气通过吸气口 2被吸入高速水流,并在喉管3内与污水、活性污泥激烈混合形成固(活性污泥)、气(空气)、液(污水)三相均质乳化液喷射水流,并从扩散管4在导流板5的引导下,成螺旋扩散状喷流而出。均质乳化液自扩散管4喷出后,在曝气池内紊动的水体中旋流前进,继续传质作用,延长了微小气泡在污水中的停留时间,从而实现持续高效的曝气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SUS304、SUS316或SUS316L不锈钢材料制造,具有较强的耐腐蚀、耐磨、耐温、抗压和抗氧化能力。
权利要求1.旋流型文丘里射流曝气喷嘴,包括收缩管、喉管、吸气口、扩散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板,导流板焊接在扩散管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流型文丘里射流曝气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散管内设置3 10片导流板且沿导流板内侧均匀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流型文丘里射流曝气喷嘴,包括收缩管、喉管、吸气口、扩散管、导流板等部分,其中,根据工艺情况,焊接在扩散管内侧的导流板设置3~10片且沿内侧均匀分布。来自射流泵的压力水(含活性污泥、污水)高速流过喉管时形成负压,空气通过吸气口被吸入高速水流,并在喉管内与污水、活性污泥激烈混合形成固(活性污泥)、气(空气)、液(污水)三相均质乳化液喷射水流,并从扩散管内在导流板的引导下,成螺旋扩散状喷流而出。均质乳化液自扩散管喷出后,在曝气池内紊动的水体中旋流前进,继续传质作用,延长了微小气泡在污水中的停留时间,从而实现持续高效的曝气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不锈钢制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C02F3/12GK202490711SQ20112031675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9日
发明者张效刚, 张金红, 朱忠华, 李星星, 王飞, 贾伯林 申请人:太平洋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