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多点气浮含聚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9618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浅层多点气浮含聚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领域所用的含聚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是气浮含聚含油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采出水处理领域,含聚污水处理装置是含油、含聚污水处理工艺中重要设备。而现有含聚污水处理装置由于结构原因存在流程复杂、设备庞大,能耗较高、气泡不均 匀、溶气量较小、药剂投加量大的问题,降低处理效果,从而增加工程投资。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现有含聚污水处理装置流程复杂、设备庞大,能耗较高、气泡不均匀、溶气量较小,药剂投加量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浅层多点气浮含聚污水处理装置。该浅层多点气浮含聚污水处理装置具有流程简单、设备小,能耗低、气泡均匀、溶气量较大,药剂投加量小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浅层多点气浮含聚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水槽。带支腿的水槽内由隔板隔成一段气浮区和二段气浮区,每段底部为漏斗形,一段气浮接触区左侧由上至下连接有一段上加药口、一段下加药口和一段进水管,一段气浮接触区左侧下底连接有一段溶气进管,一段气浮分离区漏斗形居中连接有一段排泥管,一段气浮分离区内由左至右设置有一段左下挡板、一段右下档板、一段右上档板和一段调节堰,一段右下档板与一段右上档板之间连接有排油管,一段调节堰与隔板之间一段气浮区底板上连接有一段回流管,一段左下挡板与一段右下档板之间连接有一段聚结元件,一段聚结元件上端一段气浮分离区内固定有一段刮渣机;隔板左侧连接有通向水槽底外二段进水管,二段气浮接触区左侧下底连接有二段溶气水进管,二段溶气水进管上端连接有高效防堵塞型溶气释放器,二段气浮区漏斗形居中连接有二段排泥管,二段气浮区右侧下底连接有二段回流管,二段气浮区右侧连接有二段出水管,二段气浮区内由右至左设置有一段调节堰、二段右上挡板、二段右下档板、二段左下档板,二段右下档板与二段左下档板之间连接有二段聚结元件,二段聚结元件上端二段分离区内固定有二段刮渣机,二段右上挡板与二段右下档板之间连接有排油管。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浅层多点气浮含聚污水处理装置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依据“浅池理论”开发的平流式矩型槽式结构设备与溶气泵气浮技术有机的组合和集成起来,代替了现有的油田含油污水两级立式沉降罐除油和去除污泥杂质,污水在沉降设备中停留时间长,处理效果低的复杂流程,实现了设备的组装化,撬装化和一体化,提高了除油的效率;先通过一段浮选聚结分离,去除浮油、分散油和较大颗粒,再通过加有高效防堵塞型溶气释放器的二段浮选聚结分离,进一步去除水中乳化油和细小颗粒,最终实现过滤级的进水水质。所以说该浅层多点气浮含聚污水处理装置具有流程简单、设备小,能耗低、气泡均匀、溶气量较大,药剂投加量小的特点。[0006]
附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水槽,2- 一段气浮接触区,3- 二段气浮接触区,4- 一段上加药口,5- —段下加药口,6- 一段进水管,7- 一段溶气进管,8- —段排泥管,9- 一段左下挡板,10- 一段右下档板,11- 一段右上档板,12- 一段调节堰,13-排油管,14- 一段聚结元件,15- 一段刮渣机,16-隔板,17- 一段回流管,18- 二段进水管,19- 二段溶气进管,20- 二段排泥管,21-二段回流管,22- 二段出水管,23- 二段调节堰,24- 二段右上挡板,25- 二段右下档板,26- 二段左下档板,27- 二段聚结元件,28- 二段刮渣机,29-排油管,30-高效防堵塞型溶气释放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由图I所示,该浅层多点气浮含聚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水槽I。带支腿的水槽I内由隔板16隔成一段气浮区和二段气浮区,每段气浮区由气浮接触区和分离区组成,每段分离区底部为漏斗形。一段气浮区主要是为了使溶气管释放的微气泡迅速与水中油珠吸附,并携带油珠上升,增加油珠的浮升速度,一段气浮接触区2左侧由上至下连接有一段上加药口 4、一段下加药口 5和一段进水管6,一段气浮接触区2左侧下底连接有一段溶气进管7,一段气浮分离区漏斗形居中连接有一段排泥管8,一段气浮分离区内由左至右设置有一段左下挡板9、一段右下档板10、一段右上档板11和一段调节堰12,一段右下档板10与一段右上档板档板11之间连接有排油管13,一段调节堰12与隔板16之间一段气浮区底板上连接有一段回流管17,一段左下挡板9与一段右下档板10之间连接有一段聚结元件14,一段聚结元件14上端一段气浮分离区内固定有一段刮渣机15。出水经过一段左下挡板9溢流至由一段聚结元件14、一段刮渣机15、一段排泥管8以及一段右下档板10组成的一段气浮分离区,主要为了油、水、泥的迅速分离提供场所,去除水中浮油及大部分分散油,分离区内的一段聚结元件14,进一步地促进了油、水、泥的分离,提高了分离区的效率,产生的泥渣经一段排泥管8排出;聚集了一定厚度的浮油经一段刮渣机15排入由一段右下档板10、一段右上档板11以及排油管13组成的一段集油区,经排油管13排出;出水进入由一段右上档板11、一段调节堰12以及隔板16组成的一段出水槽,出水槽内一部分水经一段回流管17溶气后进入一段气浮接触区2,其他水经过二段进水管18进入由隔板16以及二段左下档板26组成的二段气浮接触区3。隔板16左侧连接有通向水槽I底外二段进水管18,二段气浮接触区3内底部连接有二段溶气水进管19,二段溶气水进管19上端连接有高效防堵塞型溶气释放器30,高效防堵塞型溶气释放器30主要作用是通过释放头释放出的微小气泡,快速地与小油珠吸附,加速小油珠的浮升速度;二段气浮分离区漏斗形居中连接有二段排泥管20,二段气浮区右侧下底连接有二段回流管21,二段气浮区右侧连接有二段出水管22,二段气浮分离区内由右至左设置有二段调节堰23、二段右上挡板24、二段右下档板25、二段左下档板26,二段右下档板25与二段左下档板26之间连接有二段聚结元件27,二段聚结元件27上端二段分离区内固定有二段刮渣机28,二段右上挡板24与二段右下档板25之间连接有排油管29。出水进入由二段左下档板26、二段聚结元件27、二段刮渣机28、二段排泥管20以及二段右下档板25组成了二段气浮分离区,进一步去除水中乳化油,分离区内设置的二段聚结元件27,能加强油、水、泥的迅速分离,提高了分离区的效率,产生的泥渣经二段排泥管20排出,浮至水面的浮油珠达到一定厚度后,通过排油管29排出;出水进入由二段右上挡板24和二段调节堰23组成了二段出水槽,最终进入二段积水区;二段积水区内一部分水经二段回流管21溶气后通过高效防堵塞型溶气释放器30进入二段气浮接触区3,其余水经二段出水管22排出,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该浅层多点气浮含聚污水处理装置工业性试验表明对于来水聚合物浓度在600 700mg/L之间,含油量<3000mg/L,悬浮固体含量〈100mg/L,在不投加药剂的情况下,出水含油量和悬浮固体含量平均值分别小于100mg/L和50mg/L ;投加50mg/L浮选剂时,出水能达到“含油量彡70mg/L,悬浮固体含量彡20mg/L”,均能达到过滤级水质要求。实现简化了工艺流程,减小了设备体积,减少了占地面积,提高了设备的效率和出水水质,减少了 工程量和工程投资的目的。在进水含油量彡3000mg / I,悬浮固体含量彡200mg / L时,经该设备处理后,含聚污水水质满足了后续过滤设备进水的水质要求,减轻了后续过滤设备的处理负荷。
权利要求1.一种浅层多点气浮含聚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水槽(I),其特征在于带支腿的水槽(I)内由隔板(16)隔成一段气浮区和二段气浮区,每段气浮区由气浮接触区和分离区组成,每段分离区底部为漏斗形;一段气浮接触区(2)左侧由上至下连接有一段上加药口(4)、一段下加药口(5)和一段进水管¢),一段气浮接触区(2)左侧下底连接有一段溶气水进管(7),一段分离区漏斗形居中连接有一段排泥管(8),一段分离区内由左至右设置有一段左下挡板(9)、一段右下档板(10 )、一段右上档板(11)和一段调节堰(12),一段右下档板(10)与一段右上档板档板(11)之间连接有排油管(13),一段调节堰(12)与隔板(16)之间一段气浮区底板上连接有一段回流管(17),一段左下挡板(9)与一段右下档板(10)之间连接有一段聚结元件(14),一段聚结元件(14)上端一段气浮分离区内固定有一段刮渣机(15);隔板(16)左侧连接有通向水槽⑴底外二段进水管(18),二段气浮接触区(3)内底部连接有二段溶气水进管(19),二段溶气水进管(19)上端连接有高效防堵塞型溶气释放器(30),二段气浮分离区漏斗形居中连接有二段排泥管(20),二段气浮区右侧下底连接有二段回流管(21),二段气浮区右侧连接有二段出水管(22),二段气浮分离区内由右至左设置有二段调节堰(23)、二段右上挡板(24)、二段右下档板(25)、二段左下档板(26),二段右下档板(25)与二段左下档板(26)之间连接有二段聚结元件(27),二段聚结元件(27)上端二段分离区内固定有二段刮渣机(28),二段右上挡板(24)与二段右下档板(25)之间连接有排油管(29)。
专利摘要一种浅层多点气浮含聚污水处理装置。主要解决现有含聚污水处理装置流程复杂、设备庞大,能耗较高、气泡不均匀、溶气量较小,溶气量较小和药剂投加量大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带支腿的水槽(1)内由隔板(16)隔成一段气浮接触区(2)和二段气浮接触区(3),每段底部为漏斗形,每个气浮接触区都连接有加药口、进水管、溶气进管、排泥管、回流管、排油管、聚结元件和刮渣机,内设置有左下挡板、右下档板、右上档板和调节堰。该浅层多点气浮含聚污水处理装置具有流程简单、设备小,能耗低、气泡均匀、溶气量较大,溶气量较大和药剂投加量小的特点。
文档编号C02F1/24GK202379771SQ201120513538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2日
发明者冯英明, 夏福军, 徐洪君, 王庆吉, 赵秋实, 陈忠喜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