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污处理器和油污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5937阅读:7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污处理器和油污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污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废水处理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方法,将工业或生活废水中的污染物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达到排放或回用标准。由于废水处理的目的不同,可按照沉淀均质、的达标排放、循环回用等不同要求来确定不同的处理深度,根据废水深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一、二、三级处理。根据废水中污染物在处理过程中的变化特性,又可分为分理处理、转化处理、稀释处理及对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的处理。不同的废水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不同的处理方法有不同的原理、设备和工艺流程、废水处理中采用的技术方法,主要为I、物理处理方法2、化学处理方法3、物理化学处理方法4、生物化学处理方法。分离处理多属物理处理方法或物理化学处理方法。转化处理亦化学处理方法和生化处理方法为主,还包括消毒处理。废水的深度处理可以将不同的工艺组合成一定得处理系统,以求得到预定的处理标准。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将污染物从废水中分离出去,如沉淀方法,常用的药剂有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铁、碱式氯化铝、阴离子聚丙烯酰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等净水药剂。另一类是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或转化为可分离物质后再予以分离,如生物处理等。前者以物理方法为主。所谓物理方法,是指对天然水体或人类活动所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的一些不溶性悬浮物、油或漂浮物,利用机械力或其他物理作用将其从水中分离出来,在分离过程中不改变其性质,但达到了废水处理净化的目的。如I、重力分离(I)沉淀法又叫澄清法(2)浮上法2、离心分离法3、过滤法(I)格栅法(2)滤网(3)砂滤。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是利用化学反应的原理,通过中和、氧化还原、混凝的作用,使废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学性质或物理形态上的变化,以便能从废水中分离回收,或是由于改变了它们的化学性质而使其无害化的一类处理方法。废水的化学处理中常用的方法有1、中和法⑴酸碱中和法⑵投药中和法⑶过滤中和法2、化学混凝法常用的有无机混凝法、有机混凝法和高分子混凝剂。利用混凝法处理废水主要是用于废水处理的预处理、中间处理和深度处理的各个阶段3、化学沉淀法(I)中和沉淀法(2)硫化物沉淀法(3)钡盐沉淀法(4)铁氧体沉淀法4、氧化还原法和电化学法。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法其常用的方法有吸附、离子交换、浮选、气提吹脱等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简称为生物处理方法或生化法。该法的处理过程使废水与微生物混合接触,利用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代谢作用,既微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作用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某些无机毒物。近年来对餐厨废物的处理一般是采用隔油池进行油水分离,将油由收油部门回收进行提炼,但也出现了一些非法收购现象.水则排入地下管道.从而出现了所谓的地沟油。一些地方用餐厨废物提炼的所胃“地沟油”,经非法渠道溜回到餐桌的行径将带来严重食品安全隐患,群众对此反应强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卫生部门指出“地沟油”中的黄曲霉毒性是砒霜的100倍,长期摄入低剂量黄曲毒素和增加摄入者患上肝癌、胃癌、肾癌、直肠癌及卵巢、小肠等部位癌症的风险。此外,地沟油还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苯类成分及许多致癌物质,对生命健康构成极大威胁。目前市场上针对地沟油的处理是将油和水进行分离,油通过回收制成生质柴油。然而,餐厨废水多油脂、高脂肪、高蛋白,易腐烂变质,收集运输成本高,处理难度大。地沟油何去何从?花费成本、最终处置、制造生质柴油等工艺,都是在理想下的概念。事实上,各项设置成本及人事运营费代价高昂,而生质柴油的市场却并未敞开,销售量不高造成产品质量不精、处理量不大最终陷入市场前景黯淡等一系列恶性循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污处理器和油污处理系统,以分解油污液中的 油脂。为实现所述目的的油污处理器,其特点是,包括腔体,腔体的底部具有空气入口,腔体内壁伸出有多个挡臂,各挡臂有斜面和孔,该多个挡臂分成至少两层设置,各层挡臂彼此错开。所述的油污处理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该多个挡臂分成三层设置,各层挡臂的数量为六根。所述的油污处理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该多个挡臂在垂直于该腔体的平面上的投影沿一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的油污处理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该腔体包括上下叠置的三层环形的垫块,各垫块内壁伸出有一层挡臂。所述的油污处理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各挡臂具有上下贯通的一排中心孔和两排侧孔,所述中心孔沿挡臂自腔体内壁朝向腔体中部的长度方向分布,两排侧孔在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分布,其中一排侧孔形成在挡臂的直侧壁上,另一排侧孔形成在挡臂的斜侧壁上,该斜侧壁使得该挡臂的下部窄而上部宽。所述的油污处理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该斜侧壁与挡臂的该长度方向成夹角延伸。所述的油污处理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腔体上覆盖有垫片,该垫片具有环形本体、环形本体中间的挡片以及连接环形本体和挡片的连接部,该挡片的中心有上下贯通的中心孔,该连接部的中间有上下贯通的长形槽且两侧有侧孔,该长形槽和该侧孔与垫片下方相邻的挡臂上的孔相通。所述的油污处理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该腔体还包括位于底部的底座,底座的底部具有所述空气入口,底座上放置该三层环形的垫块。所述的油污处理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垫块为橡胶垫块,所述垫片为不锈钢垫片。为实现所述目的的油污处理系统,其特点是,包括空气输送装置、液池、微生物输送装置、任一所述的油污处理器,空气输送装置通过管路连接多个该油污处理器并放置在该液池中,该微生物输送装置将分解油脂和水的微生物输送到该液池中。由于各挡臂有斜面和孔,多个挡臂分成至少两层设置,各层挡臂彼此错开,从腔体底部进入的空气将会旋转,进而使得水分子和油分子产生激烈撞击,利用切割原理产生变化使得水分子和油分子切割成无数微小分子相互融合在一起利用空气的作用使得水分子和油分子产生激烈撞激,形成汽包并加入微量的微生物菌使其充分融合,微生物的作用加上微小汽包将带来惊人的效果完全分解隔油池中的油脂,形成达标的无害的水排入公共下水管道。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污处理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污处理器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油污处理器的主视图。图4是油污处理器的垫块的主视图。图5是沿图4中G-G方向的局部视图。图6是沿图4中D-D方向的局部视图。图7中图4中的K向局部视图。图8是图4中B-B向局部视图。图9是油污处理器的垫片的主视图。图10是油污处理器的底座的主视图。图11是油污处理器的底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油污处理系统包括六个油污处理器I、空气输送装置(未图示)、液池(未图示)、微生物输送装置(未图示),空气输送装置例如是空气泵,微生物输送装置例如为配置有电器控制装置的蠕动泵,空气输送装置I通过管路10将空气输送到各个油污处理器1,如图I所示的部分是放置在液池的水中,微生物输送装置将分解油脂和水的微生物有时间间隔地输送到液池中。油污处理器I使得水和空气激烈撞击,利用切割原理产生变化使得水分子和油分子切割成无数微小分子相互融合在一起,并通过加入微生物使活跃的需氧菌分泌酵素,分泌的酵素将油脂和水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分解出的甘油和脂肪酸被需氧细菌作为营养素吸收和消化,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形成达标的无害的水排入公共下水管道。后面详细描述油污处理器的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油污处理器I可视为一腔体,其包括底座50、三层垫块10、20、30、垫片40和管接头11。管接头11连接在底座50的底部,底座50上有上下叠置的三层垫块10、20、30,最上层垫块10上是垫片40。底座50、三层垫块10、20、30、垫片40固定连接在一起,空气从管接头11处进入到底座50,和油污液、水在垫块的内腔中混合并激烈撞击。如图10和图11所示,底座50的底部具有空气入口 500。如图4至图8所示,三层垫块10具有相同的结构。后面以垫块10为例进行说明,垫块10具有环形本体22以及自环形本体22的内壁向中部延伸的挡臂21,挡臂21的数量为6根,沿圆周方向均布。每根挡臂21的结构相同,沿圆周方向以阵列方式排布。挡臂21的长度方向(自内壁往中部延伸的方向)有一排中间孔214,在长度方向的两侧壁215、216上分别形成有成排的侧孔212、213。如图7所示,侧壁215为直侧壁,而侧壁216为斜侧壁。垫块10的材料可以但不限于是橡胶材料。各挡臂21的厚度是与环形本体22的厚度实质上相等。三层垫块10、20、30的挡臂21是错开的,例如错开10度,从垫块的轴向的垂直面的投影来看,三层垫块10、20、30的所有挡臂在投影平面上均匀分布,错开10度。如图9所示,垫片40具有环形本体49、位于中心的挡片41以及连接环形本体49和挡片41的连接片42,各连接片42之间呈镂空结构。各连接片42在长度方向上具有位于中间的长形槽423,还具有位于长度方向两侧的侧孔421、422。挡片41具有中心孔410。如图3、图4所示,连接片42下方有挡臂21,连接片42的侧孔421、422分别与挡臂21的侧孔212、213相通(即二者对准),挡片42的中心孔410和垫块10、20、30的中心相通。垫片40主要起到盖子的作用,由于具有各孔,因此对垫块10、20、30导流的气液混合物不形成阻挡作用。 由于垫块10、20、30的挡臂彼此错开,并且挡臂上还具有斜面,因此通过空气在垫块10、20、30形成的流道中产生旋转,使得水分子和油分子产生激烈撞击,利用切割原理产生变化使得水分子和油分子切割成无数微小分子相互融合在一起,在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加入微生物使活跃的需氧菌分泌酵素(脂肪酶),分泌的酵素将油脂和水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分解出的甘油和脂肪酸被需氧细菌作为营养素吸收和消化,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形成达标的无害的水排入公共下水管道。既环保又节能。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例如垫块10、20、30可以不是三层设置,可以是至少一层设置,每层挡臂的数量也视具体的设计要求而定,不限于为六根。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内,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而纳入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油污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腔体的底部具有空气入口,腔体内壁伸出有多个挡臂,各挡臂有斜面和孔,该多个挡臂分成至少两层设置,各层挡臂彼此错开。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污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挡臂分成三层设置,各层挡臂的数量为六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污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挡臂在垂直于该腔体的平面上的投影沿一圆周均匀分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污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该腔体包括上下叠置的三层环形的垫块,各垫块内壁伸出有一层挡臂。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污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各挡臂具有上下贯通的一排中心孔和两排侧孔,所述中心孔沿挡臂自腔体内壁朝向腔体中部的长度方向分布,两排侧孔在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分布,其中一排侧孔形成在挡臂的直侧壁上,另一排侧孔形成在挡臂的斜侧壁上,该斜侧壁使得该挡臂的下部窄而上部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污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该斜侧壁与挡臂的该长度方向成夹角延伸。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污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腔体上覆盖有垫片,该垫片具有环形本体、环形本体中间的挡片以及连接环形本体和挡片的连接部,该挡片的中心有上下贯通的中心孔,该连接部的中间有上下贯通的长形槽且两侧有侧孔,该长形槽和该侧孔与垫片下方相邻的挡臂上的孔相通。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污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该腔体还包括位于底部的底座,底座的底部具有所述空气入口,底座上放置该三层环形的垫块。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污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为橡胶垫块,所述垫片为不锈钢垫片。
10.油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输送装置、液池、微生物输送装置、如权利要求I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污处理器,空气输送装置通过管路连接多个该油污处理器并放置在该液池中,该微生物输送装置将分解油脂和水的微生物输送到该液池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污处理器和油污处理系统,以分解油污液中的油脂。为实现所述目的的油污处理器,其特点是,包括腔体,腔体的底部具有空气入口,腔体内壁伸出有多个挡臂,各挡臂有斜面和孔,该多个挡臂分成至少两层设置,各层挡臂彼此错开;所述油污处理系统包括空气输送装置、液池、微生物输送装置、以及上述油污处理器。
文档编号C02F3/34GK202576094SQ201220088790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9日
发明者庄辉 申请人:薛友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