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井回注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5077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油井回注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井回注水处理装置,属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田生产一般采用注水开采,注水是通过注入泵将水注入油层,保持油层压力,提高采油速度和采收率的一种措施,一般将采出水处理合格后增压注入地层,驱替出油层中的油气水,这样也做到了节能减排。对油田注入水除要求水量稳定、取水方便、经济合理外,其水质还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水质稳定与油层水相混不产生沉淀。(2)水注入地层后不使粘土产生水化膨胀或产生混浊。(3)不得携带大量悬浮物,以防注水井渗滤端面堵塞。(4)对注水设施腐蚀性小。目前,在注水采油生产系统中存在着严重的腐蚀问题,引起腐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已证实,微生物诱导腐蚀是弓I起腐蚀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减少腐蚀,油田采出水在处理过程中都要投加一定量的杀茵剂,但长期使用一种杀菌剂,就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问题,使处理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油井回注水处理装置,该装置能够满足油田回注水经处理再使用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油井回注水处理装置,其构造中包括油水分离池、絮凝池、水泵、机械过滤器、二氧化氯投加器和氧化杀菌池,所述分离池、絮凝池、水泵、机械过滤器、二氧化氯投加器和氧化杀菌池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所述油水分离池上设有待处理水进口和搅拌扇。所述絮凝池上设有絮凝剂加入口。所述氧化杀菌池上设有折流板和油井回注水出口。
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是一种广谱型杀菌剂,杀菌作用主要是通过渗入细菌细胞内部将核酸氧化,阻止细菌的合成代谢使细菌死亡,可以有效杀灭油田废水中的如硫酸盐还原菌(SRB)、铁细菌(IB)、腐生菌(TGB)等微生物,避免由此造成的影响原油开发与生产过程中的腐蚀、结垢和阻塞等问题。而且,二氧化氯具有清淤、去除硫化铁沉淀的特点,对油田采出水处理系统杀灭固着菌,防止微生物诱导腐蚀(MIC)有独特的作用,二氧化氯还能分解菌体残骸,杀死芽孢和孢子,控制粘泥生长,且在含油系统中不会会失效(与油类乳化而失去活性),能够将废水中的亚铁离子氧化为具有絮凝作用的三价铁离子。本实用新型利用二氧化氯对水体进行灭菌及综合处理,并对水体进行油水分离、絮凝沉降、过滤等处理使处理后的水达到回注水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构造紧密,操作简单,运行安全可靠,维修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部件标号分别为:1-待处理水进口,2-油水分离池,3-搅拌扇,4-絮凝剂加入口,5-絮凝池,6-水泵,7-机械过滤器,8- 二氧化氯投加器,9-折流板,10-氧化杀菌池,11-油井回注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构造中包括油水分离池2、絮凝池5、水泵6、机械过滤器7、二氧化氯投加器8和氧化杀菌池10组成,所述油水分离池2、絮凝池5、水泵6、机械过滤器7、二氧化氯投加器8和氧化杀菌池10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所述油水分离池2上设有待处理水进口 I和搅拌扇3。所述絮凝池5上设有絮凝剂加入口 4。所述氧化杀菌池10上设有折流板9和油井回注水出口 11。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待处理水经由待处理水进口 I进入油水分离池2,经搅拌扇3高速搅拌,使油水分离,分离出来的水相进入絮凝池5,从絮凝剂加入口 4加入絮凝齐U,水体在絮凝池5中进行絮凝沉降再次分离,分离出的水相经由水泵6被打入机械过滤器7中进行过滤,经过过滤的水体由二氧化氯投加器8加入二氧化氯溶液,在氧化杀菌池10中进行氧化灭菌,最终处理好的水体由油井回注水出口 11输送到应用场合。本实用新型 构造紧密,操作简单,运行安全可靠,维修方便,实用性强。
权利要求1.一种油井回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油水分离池(2)、絮凝池(5)、水泵(6)、机械过滤器(7)、二氧化氯投加器(8)和氧化杀菌池(10)组成,所述油水分离池(2)、絮凝池(5)、水泵(6)、机械过滤器(7)、二氧化氯投加器(8)和氧化杀菌池(10)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所述油水分离池(2)上设有待处理水进口(I)和搅拌扇(3),所述絮凝池(5)上设有絮凝剂加入口(4),所述氧化杀菌·池(10)上设有折流板(9)和油井回注水出口(11)。
专利摘要一种油井回注水处理装置,其构造中包括油水分离池、絮凝池、水泵、机械过滤器、二氧化氯投加器和氧化杀菌池,分离池、絮凝池、水泵、机械过滤器、二氧化氯投加器和氧化杀菌池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油水分离池上设有待处理水进口和搅拌扇,絮凝池上设有絮凝剂加入口,氧化杀菌池上设有折流板和油井回注水出口。本实用新型利用二氧化氯对水体进行灭菌及综合处理,并对水体进行油水分离、絮凝沉降、过滤等处理,使处理后的水达到回注水的要求,装置构造紧密,操作简单,运行安全可靠,维修方便。
文档编号C02F9/04GK203095759SQ20132009742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5日
发明者吴海霞 申请人:河北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