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化后的污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54325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酸化后的污泥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化后的污泥,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酸化后的污泥配料由污泥、凹凸棒石粘土、硫酸亚铁、速溶硅酸钠、聚乙烯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碳酸钠组成。酸化后的污泥的生产方法:将酸化后的污泥配料输入磨机中磨粉,磨粉后的粉状物为酸化后的污泥。污泥经过酸化处理后,污泥pH值控制在6.5~7.5,可以提高污泥的利用率,不但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能实现变废为宝。酸化后的污泥具有较好的可塑性、粘结性、热稳定性和干压强度高的特点。酸化后的污泥的生产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廉,可持续性开发利用污泥生产多种新产品。酸化后的污泥适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发泡剂和消防产品。
【专利说明】酸化后的污泥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酸化处理,具体涉及一种酸化后的污泥。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污水处理厂每年排放的污泥量(干重)约140万吨,且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污泥作为污水处理工艺的产物,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污泥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环境压力和经济负担,没有得到安全、环保处理处置的污泥对环境的危害较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酸化后的污泥。
[0004]酸化后的污泥配料由污泥、凹凸棒石粘土、硫酸亚铁、速溶硅酸钠、聚乙烯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碳酸钠组成。
[0005]酸化后的污泥的生产方法:将酸化后的污泥配料输入磨机中磨粉,磨粉后的粉状物为酸化后的污泥。
[0006]城镇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含水率高(75%~99%),是一种膏状物,生活污溃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大多呈碱性,pH值为8~10,不利于直接生产再利用的产品。
[0007]为应对水资源环境的重大挑战,我国将继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随着政府日益提高的节能环保要求、市政公用的继续开放、环境产业政策的推进以及投融资环境的日趋完善,我国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事业将迎来历史发展机遇。
[0008]凹凸棒石粘土具有独特的层链状结构特征,晶体呈针状,纤维状或纤维集合状。凹凸棒石粘土具有独特的分散、耐高温、抗盐碱等良好的胶体性质和较高的吸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及粘结力。
[0009]无水硫酸亚铁是白色粉末,含结晶水的硫酸亚铁是浅绿色晶体,10%水溶液的硫酸亚铁对石蕊呈酸性,PH值约为3.7,在本发明中用于中和污泥的碱性。
[0010]速溶硅酸钠为白色粉状物料,能快速溶解于水,具有粘结力强、强度较高,耐酸性、耐热性好,耐碱性和耐水性差的特点。
[0011]聚乙烯醇系白色固体,外型分絮状、颗粒状、粉末状三种;无毒无味、颗粒状可在80-90°C水中溶解,粉末状的在其他粉料的预分散后可在常温下溶解。具有较好的粘稠度、聚合性、粘结性及保水性。
[001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具有增稠能力、排盐性、pH稳定性、保水性、尺寸稳定性、优良的成膜性以及广泛的耐酶性、分散性和粘结性等特点。
[0013]碳酸钠具有盐的通性和热稳定性,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在本发明中用于调整酸化后的污泥PH值。
[0014]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1、酸化后的污泥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酸化后的污泥半成品90~98%、速溶娃酸钠0.1~5%、聚乙烯醇0.1~5%、轻丙基甲基纤维素0.01~3%和碳酸钠O~3%。
[0015]2、酸化后的污泥的生产方法:将酸化后的污泥配料输入磨机中磨粉,颗粒细度(0.074毫米,磨粉后的粉状物为酸化后的污泥成品。
[0016]3、酸化后的污泥半成品的生产方法:⑴将污泥混合物的配料输入已经运转的搅拌机中搅拌,污泥混合物在搅拌中进行酸化处理;⑵将酸化处理后的污泥混合物,通过对辊机挤压为污泥片状物,污泥片状物的厚度< 3毫米;⑶将污泥片状物输送到回转式烘干炉内焙烧,焙烧时间为I~3小时,焙烧温度控制在100~250°C,焙烧后的污泥片状物含水量(15%,焙烧后的污泥片状物为酸化后的污泥半成品,含水量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0017]4、污泥混合物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污泥70~88%、凹凸棒石粘土 8~25%和硫酸亚铁0.1~5%。
[0018]酸化后的污泥的生产方法采取先酸化再进行复合配料,可以避免硫酸亚铁与速溶硅酸钠、聚乙烯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碳酸钠发生化学反应,充分发挥配料中原材料的各自特性,并得到互补,确保酸化后的污泥内在质量。
[0019]根据产品质 量的需要,采用碳酸钠调整酸化后的污泥pH值,方法简单易行。
[0020]污泥经过酸化处理后,污泥pH值控制在6.5~7.5,可以提高污泥的利用率,不但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能实现变废为宝。
[0021]酸化后的污泥具有较好的可塑性、粘结性、热稳定性和干压强度高的特点。
[0022]酸化后的污泥的生产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廉,可持续性开发利用污泥生产多种新广品。
[0023]酸化后的污泥适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发泡剂和消防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1、酸化后的污泥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酸化后的污泥半成品95%、速溶硅酸钠2.5%、聚乙烯醇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48%和碳酸钠0.02%。
[0025]2、酸化后的污泥的生产方法:将酸化后的污泥配料输入磨机中磨粉,颗粒细度(0.074毫米,磨粉后的粉状物为酸化后的污泥成品。
[0026]3、酸化后的污泥半成品的生产方法:⑴将污泥混合物的配料输入已经运转的搅拌机中搅拌,污泥混合物在搅拌中进行酸化处理;⑵将酸化处理后的污泥混合物,通过对辊机挤压为污泥片状物,污泥片状物的厚度< 3毫米;⑶将污泥片状物输送到回转式烘干炉内焙烧,焙烧时间为3小时,焙烧温度控制在150~200°C,焙烧后的污泥片状物含水量(15%,焙烧后的污泥片状物为酸化后的污泥半成品。
[0027]4、污泥混合物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污泥80%、凹凸棒石粘土19.5%和硫酸亚铁0.5%。
【权利要求】
1.一种酸化后的污泥,其特征在于,酸化后的污泥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酸化后的污泥半成品90~98%、速溶娃酸钠0.1~5%、聚乙烯醇0.1~5%、轻丙基甲基纤维素0.01~3%和碳酸钠O~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酸化后的污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酸化后的污泥配料输入磨机中磨粉,颗粒细度< 0.074毫米,磨粉后的粉状物为酸化后的污泥成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酸化后的污泥半成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⑴将污泥混合物的配料输入已经运转的搅拌机中搅拌,污泥混合物在搅拌中进行酸化处理;⑵将酸化处理后的污泥混合物,通过对辊机挤压为污泥片状物,污泥片状物的厚度< 3毫米;ω将污泥片状物输送到回转式烘干炉内焙烧,焙烧时间为I~3小时,焙烧温度控制在100~250°C,焙烧后的污泥片状物含水量< 15%,焙烧后的污泥片状物为酸化后的污泥半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污泥混合物的配料,其特征在于,污泥混合物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污泥混合物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污泥70~88%、凹凸棒石粘土 8~25 %和硫酸亚铁0.1~5%。
【文档编号】C02F11/12GK103979758SQ201410237845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日
【发明者】许盛英, 许庆华, 蒋文兰, 黄允金, 黄飞翔, 陈丽萍 申请人:许盛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