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镉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治理方法

文档序号:4854729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镉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治理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环境技术利用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镉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治理方法,该方法采用化学修复剂和剑麻芦竹联合作用,在待修复的镉污染土壤中施加修复剂后套种剑麻和芦竹,利用化学修复剂的絮凝作用和剑麻和芦竹对镉的富集作用,吸收积累重金属镉,每年秋季出圃后,进行灰化处理,提取重金属镉,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本发明使用化学修复剂和剑麻芦竹联用,由于剑麻芦竹的生物量大,对土壤环境中镉的忍耐性和迁移量较大,且芦竹为多年生植物,栽种和管理简单,加工与食物链分开,极大的提高了镉污染土壤修复效果和后续工艺的安全性,杜绝了二次污染,能较好的修复镉污染土壤。
【专利说明】一种提高镉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治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环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提高镉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通过人类活动向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急剧增加。重金属镉污染物也通过采矿冶炼、三废排放、污水灌溉、垃圾堆埋等途径进入土壤,造成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其中,在电子垃圾回收再生过程中,由于涉及焚烧酸洗等工艺,对周边农田土壤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重金属镉污染现象。因此,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治理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土壤环境科学【技术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
[0003]尽管目前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已有较多报道。其中,物化修复具有修复周期短,见效迅速,污染物去除彻底等特点,因此成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常见的物化修复措施主要有固化稳定化以及土壤淋洗等。但由于固化稳定化技术仅仅降低了重金属迁移活性与生态毒性风险,并不能从根本上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而土壤淋洗需消耗大量淋洗剂,同时淋出液的处理也是一大难点问题,处理不慎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研发新型物化修复技术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镉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困难,重金属迁移量小,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提供了一种提高镉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治理方法。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6]一种提高镉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I)冬季,按照0.02?3kg/平方米的施入量施加修复剂至待修复土壤;
[0008](2)春季,施加底肥,并按照6?10株/平方米种植剑麻苗;
[0009](3)剑麻苗栽种后3?10天内,在剑麻苗间隙,按照5?30株/平方米种植芦竹;
[0010](4)根据土壤水肥状况,浇水、补肥,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80% ;
[0011](5)秋季挖除剑麻,割除芦竹地上部分;
[0012](6)冬季,在原地块再次按照0.02?3kg/平方米的施加量施入修复剂,次年春季按照2?10株/平方米栽种剑麻,依此连续栽种管理出圃,直至土壤镉污染降低至0.5mg镉/kg 土壤;
[0013]其中,修复剂为石灰、尿素、铝盐、聚丙烯酰胺、EDTA的混合物。
[0014]剑麻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地区的龙舌兰属叶纤维植物,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剑麻的生物量大,生长周期长,剑麻对土壤环境中镉的忍耐性和迁移量较大。此外,剑麻加工品与食物链分开,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芦竹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强的耐受性能和抗逆性,生物量大,栽培管理容易,生长速度块,可通过炭化或液化回收芦竹收获生物质能源。在待修复土壤上栽种剑麻和芦竹,可以防止土壤因水土流失或风蚀导致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或扩散,降低地下水受污染的晨读,促进污染土、水资源的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在待修复土壤中施加修复剂,一方面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营养,获得较大的生物量,从而有利于镉元素的迁移;另一方面,土壤修复剂为石灰、尿素、铝盐、聚丙烯酰胺、EDTA的混合物,能絮凝土壤中的重金属,絮凝团带有一定电荷,易吸附在植物根系,有利于植物对镉元素的吸收运输和积累,从而提闻修复效果。
[0015]作为优选,每Ikg修复剂中含有0.05?0.2kg的尿素、0.03kg?0.1kg的招盐、0.001?0.02kg的聚丙烯酰胺、0.001?0.1kg的EDTA和余量的石灰。尿素为植物提供营养,形成剑麻和芦竹在待治理土壤中快速适应的微肥力环境;铝盐、聚丙烯酰胺、EDTA为絮凝剂,能够絮凝土壤中的重金属,形成絮凝团,聚集在植物根系附近,有利于植物对镉元素的吸收运输和积累;石灰能提高污染土壤的PH值,使镉离子呈氢氧化镉颗粒,有利于絮凝剂吸附形成絮凝团,同时,石灰有利于剑麻的生长,剑麻的生物量增加,提高了剑麻从土壤中迁移的镉的量,提高了镉污染治理效率。
[0016]作为优选,每Ikg的修复剂中还包括0.01?0.2kg的海泡石或0.0lkg?0.2kg的膨胀土。海泡石含有多种矿物质,具有极强的吸附和分散性能,稳定性好,其独特的孔道结构有利于吸附重金属;膨胀土具有较好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的能力,有利于改良带修复土壤组成。
[0017]作为优选,步骤(2)中选择株高20?30cm的剑麻苗。
[0018]作为优选,步骤(3)中选择的芦竹为30?50cm高的芦竹种苗或15?30cm长的芦竹块茎或15?30cm长的芦竹茎芽。
[0019]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0](I)本发明采用的化学修复剂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一方面能够在待治理土壤上形成有利于植物快速适应的微肥力环境;另一方面,化学修复剂中包括多种絮凝剂,能够使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絮凝成团,有利于植物对镉元素的吸收运输和积累。
[0021](2)本发明采用的剑麻和芦竹,都具有耐受性强、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大,重金属吸收量大等优点,采用一年生剑麻和多年生芦竹共同作用,吸收量大,一年生剑麻每年挖取剑麻,其地上和地下部分吸收大量的镉元素;多年生芦竹每年收割地上部分,收获物进行炭化或液化后作为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其根系部分抓固土壤,防止污染土壤因水土流失或风蚀导致镉污染物的迁移扩散;多年生芦竹后续管理简单,配合一年生剑麻,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和工程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3]实施例1
[0024]一种提高镉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5](I)冬季,按照0.02kg/平方米的施入量施加修复剂至待修复土壤;
[0026](2)春季,施加底肥,并按照6株/平方米种植剑麻苗,剑麻苗株高20?30cm ;
[0027](3)剑麻苗栽种后3天内,在剑麻苗间隙,按照30株/平方米种植芦竹,芦竹为30?50cm高的芦竹种苗;
[0028](4)根据土壤水肥状况,浇水、补肥,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80% ;
[0029](5)秋季挖除剑麻,割除芦竹地上部分;
[0030](6)冬季,在原地块再次按照0.02kg/平方米的施加量施入修复剂,次年春季按照10株/平方米栽种剑麻,依此连续栽种管理出圃,直至土壤镉污染降低至0.5mg镉/kg 土壤;
[0031]其中,修复剂为石灰、尿素、铝盐、聚丙烯酰胺、EDTA的混合物。
[0032]每Ikg修复剂中含有0.2kg的尿素、0.1kg的铝盐、0.02kg的聚丙烯酰胺、0.1kg的EDTA、0.2kg的海泡石、0.2kg的膨胀土和余量的石灰。
[0033]实施例2
[0034]一种提高镉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5](I)冬季,按照3kg/平方米的施入量施加修复剂至待修复土壤;
[0036](2)春季,施加底肥,并按照10株/平方米种植剑麻苗,剑麻苗株高20?30cm ;
[0037](3)剑麻苗栽种后7天内,在剑麻苗间隙,按照10株/平方米种植芦竹,芦竹15?30cm长的芦竹块茎;
[0038](4)根据土壤水肥状况,浇水、补肥,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80% ;
[0039](5)秋季挖除剑麻,割除芦竹地上部分;
[0040](6)冬季,在原地块再次按照3kg/平方米的施加量施入修复剂,次年春季按照2株/平方米栽种剑麻,依此连续栽种管理出圃,直至土壤镉污染降低至0.5mg镉/kg 土壤;
[0041]其中,修复剂为石灰、尿素、铝盐、聚丙烯酰胺、EDTA的混合物。
[0042]每Ikg修复剂中含有0.05kg的尿素、0.03kg的铝盐、0.0Olkg的聚丙烯酰胺、
0.0Olkg的EDTA、0.0lkg的海泡石和余量的石灰。
[0043]实施例3
[0044]一种提高镉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5](I)冬季,按照Ikg/平方米的施入量施加修复剂至待修复土壤;
[0046](2)春季,施加底肥,并按照8株/平方米种植剑麻苗,剑麻苗株高20?30cm ;
[0047](3)剑麻苗栽种后10天内,在剑麻苗间隙,按照5株/平方米种植芦竹,芦竹15?30cm长的芦竹茎芽;
[0048](4)根据土壤水肥状况,浇水、补肥,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80% ;
[0049](5)秋季挖除剑麻,割除芦竹地上部分;
[0050](6)冬季,在原地块再次按照2kg/平方米的施加量施入修复剂,次年春季按照8株/平方米栽种剑麻,依此连续栽种管理出圃,直至土壤镉污染降低至0.5mg镉/kg 土壤;
[0051]其中,修复剂为石灰、尿素、铝盐、聚丙烯酰胺、EDTA的混合物。
[0052]每Ikg修复剂中含有0.1kg的尿素、0.08kg的铝盐、0.005kg的聚丙烯酰胺、
0.0lkg的EDTA、0.0lkg的膨胀土和余量的石灰。
[0053]实施例4
[0054]一种提高镉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5](I)冬季,按照2kg/平方米的施入量施加修复剂至待修复土壤;
[0056](2)春季,施加底肥,并按照8株/平方米种植剑麻苗,剑麻苗株高20?30cm ;
[0057](3)剑麻苗栽种后5天内,在剑麻苗间隙,按照5株/平方米种植芦竹,芦竹为30?50cm高的芦竹种苗;
[0058](4)根据土壤水肥状况,浇水、补肥,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80% ;
[0059](5)秋季挖除剑麻,割除芦竹地上部分;
[0060](6)冬季,在原地块再次按照Ikg/平方米的施加量施入修复剂,次年春季按照4株/平方米栽种剑麻,依此连续栽种管理出圃,直至土壤镉污染降低至0.5mg镉/kg 土壤;
[0061]其中,修复剂为石灰、尿素、铝盐、聚丙烯酰胺、EDTA的混合物。
[0062]每Ikg修复剂中含有0.15kg的尿素、0.08kg的铝盐、0.0lkg的聚丙烯酰胺、
0.08kg的EDTA、0.15kg的海泡石、0.15kg的膨胀土和余量的石灰。
[0063]实施例5
[0064]地块1、地块2、地块3和地块4的镉浓度分别为1.83mg/kg土壤、1.56mg/kg 土壤、
1.43mg/kg 土壤和0.95mg/kg 土壤,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治理镉污染地块1、采用实施例2的方法治理镉污染地块2、采用实施例3的方法治理镉污染地块3和采用实施例4的方法治理镉污染地块4。
[0065]2011年11月分别采收地块1、地块2、地块3和地块4地表的剑麻和芦竹,2012年11月再次采收地块1、地块2、地块3和地块4地表的剑麻和芦竹,2013年11月第三次采收地块1、地块2、地块3和地块4地表的剑麻和芦竹,并彻底挖除剑麻和芦竹的根茎部,深翻土壤。
[0066]2013年12月测定地块1、地块2、地块3和地块4的镉浓度分别为0.53mg/kg土壤、
0.44mg/kg 土壤、0.42mg/kg 土壤和0.38mg/kg 土壤。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的一种提高镉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治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镉污染土壤中镉浓度,具有很好的治理效果,且获得大量的剑麻和芦竹,具有一定经济价值,产出的剑麻和芦竹与食物链分开,杜绝了二次污染。
[0067]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提高镉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冬季,按照0.02?3kg/平方米的施入量施加修复剂至待修复土壤; (2)春季,施加底肥,并按照6?10株/平方米种植剑麻苗; (3)剑麻苗栽种后3?10天内,在剑麻苗间隙,按照5?30株/平方米种植芦竹; (4)根据土壤水肥状况,浇水、补肥,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80%; (5)秋季挖除剑麻,割除芦竹地上部分; (6)冬季,在原地块再次按照0.02?3kg/平方米的施加量施入修复剂,次年春季按照2?10株/平方米栽种剑麻,依此连续栽种管理出圃,直至土壤镉污染降低至0.5mg镉/kg土壤; 其中,修复剂为石灰、尿素、铝盐、聚丙烯酰胺、EDTA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镉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每Ikg修复剂中含有0.05?0.2kg的尿素、0.03kg?0.1kg的铝盐、0.001?0.02kg的聚丙烯酰胺、0.001?0.1kg的EDTA和余量的石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镉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每Ikg的修复剂中还包括0.01?0.2kg的海泡石或0.0lkg?0.2kg的膨胀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镉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⑵中选择株高20?30cm的剑麻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镉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选择的芦竹为30?50cm高的芦竹种苗或15?30cm长的芦竹块茎或15?30cm长的芦竹茎芽。
【文档编号】B09C1/00GK104070057SQ201410281280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0日
【发明者】刘海琳, 王振宇, 陈利, 庄洁琰, 张世新 申请人:杭州蓝天园林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