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肉类加工废水中悬浮颗粒物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55365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离肉类加工废水中悬浮颗粒物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肉类加工废水中悬浮颗粒物的装置,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将肉类加工废水从入水口(1)流入悬浮颗粒物分离区(2),在引风机的作用下,气体与悬浮颗粒物上浮到上角,逾过环形廊道边堰(3),掉入悬浮颗粒物与气体分离区(4);在重力和引风机的作用下,气体上升,污水从上一个廊道流入下一个廊道,依次到最底下的一个廊道,从出水口(5)排出,经测试,排出的污水中悬浮颗粒物浓度降至10mg/L以下,出水中悬浮颗粒物去除率达到99%以上。本发明无需添加絮凝剂,在引风机和重力作用下,实现气液、固液分离,去除率高。
【专利说明】一种分离肉类加工废水中悬淳颗粒物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肉类加工废水中悬浮颗粒物的装置,属于污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在自然界的天然水体和水处理流程中的工艺水体内,都含有形形色色的颗粒物。 一般来说,它是比溶解的低分子更大的各种多分子或是高分子的实体,不同科学依据根据 其研究目的的赋予不同的含义内容。在现代环境水质科学范畴内,颗粒物的概念相当广泛, 并不仅限于原来的以〇. 45微米滤膜截留以上的悬浮物范围。它把矿物微粒,无机和有机的 胶体、高分子,有生命的细菌、藻类都归类为广义颗粒物,实际上包括了颗粒大于1纳米的 所有微粒实体。它们本身既可成为污染物,而更重要的是与微污染物相互作用成为其载体,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微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循环归宿。
[0003] 自然沉淀法去除肉类加工废水中的悬浮物,需要添加絮凝剂,通过对悬浮颗粒的 自由沉淀和絮凝搅拌,从而实现固液分离,但对于肉类加工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因为肉类 加工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血污、油脂、油块、肉屑、骨屑、内脏杂物和未消化的食料及粪便等 污染物,因而传统的自然沉淀法难以解决肉类加工废水的去除沉淀。且沉淀法基建投资大, 处理量相对较小,处理效率低。与传统的沉淀法相比,气浮法通过向池内鼓气,使憎水的悬 浮颗粒与气泡相吸附结合,使其整体密度变小,上浮,再通过刮渣机除去,排渣方便,但其 耗电多,比每立方米废水比沉淀法多耗电0. 02?0. 04KWh,运营费用偏高;废水悬浮物浓度 高时,减压释放器容易堵塞,管理复杂。絮凝法因为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油污,一般的絮凝剂 对其很难起大作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针对传统废水悬浮颗粒物去除方法的去除率低、减压释放器容易堵塞,管 理复杂基建投资大,处理量相对较小,处理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分离肉类加工废水中 悬浮颗粒物的装置,用该方法处理肉类加工废水,无需通入气体、添加絮凝剂,利用自然重 力使其分离,不仅去除效果好,而且处理量大,管理方便。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离肉类加工废水中悬浮颗粒物的装置,包括入水口(1)、悬浮颗粒物分离区 (2)、集气口(3)、悬浮颗粒物与气体分离区(4)、塔体(5)、出水口(6)、悬浮颗粒物污水分离 区(7)、滤液污水出口(8)、悬浮颗粒物沉降区(9)、污泥管(10)、支架(11)、喉管(12)和环 形廊道边堰(13),其中悬浮颗粒物与污水分离区(7)与悬浮颗粒物沉降区(9)呈坚直状态 连接,出水口(6)与悬浮颗粒物分离区(2)相通。
[0006] 所述的悬浮颗粒物分离区(2)由环形廊道围成,廊道边缘堰高50cm,每层环形廊 道相隔60cm,环形廊道中心有一圆形空心悬浮颗粒物与气体分离区(4),其中空心圆半径 与塔体(5)半径之比为3 :7。
[0007] 所述的悬浮颗粒物污水分离区(7)与悬浮颗粒物沉降区(9)呈倒三角形相通,二 者之间通过喉管及滤液污水出口(8)连接,喉管(12)与悬浮颗粒物与气体分离区(4)的直 径之比为1:2。
[0008] 所述的集气口(3)外接引风机。
[0009] 本发明肉类加工废水中悬浮颗粒物的去除是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的: ① 肉类加工废水经过厌氧池水解发酵后,会有大量的悬浮颗粒物质和气体的产生,从 塔体上端一侧经入水口( 1)流入悬浮颗粒物分离区(2 ); ② 由于悬浮颗粒物分离区(2)沉降面积较大,污水流速缓慢,在引风机的作用下,气体 与悬浮颗粒物上浮到上角,逾过环形廊道边堰,掉入悬浮颗粒物与气体分离区(4); ③ 在重力和引风机的作用下,气体上升,污水从上一个廊道流入下一个廊道,依次到最 底下的一个廊道,从出水口(6)排出,而悬浮颗粒物掉入下一个悬浮颗粒物与气体分离区 (7),实现气水分离; ④ 悬浮颗粒物掉入悬浮颗粒物与气体分离区(7),从悬浮颗粒物中分离出的污水从滤 液污水出口(8)中流出,颗粒物继续沉降进入悬浮颗粒物沉降区(9),分离出的污泥从污泥 管(10)中排出。
[0010] 本发明与其它方法相比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 ①本方法无需添加絮凝剂,在引风机和重力作用下,实现气液、固液分离。
[0011] ②去除率高,且处理量大,管理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其中:(1)、入水口;(2)、悬浮颗粒物分离区;(3)、集气口;(4)、悬浮颗粒物与 气体分离区;(5)、塔体;(6)、出水口;(7)、悬浮颗粒物污水分离区;(8)、滤液污水出口; (9)、颗粒物继续沉降进入悬浮颗粒物沉降区;(10)、污泥管;(11)、支架;(12)、喉管; (13) 、环形廊道边堰。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肉类加工废水经过厌氧池水解发酵后,会有大量的悬浮颗粒物质和气体的产生, 将经厌氧池水解发酵后的肉类加工废水从塔体上端一侧经入水口( 1)流入悬浮颗粒物分离 区(2);经厌氧池水解发酵后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悬浮颗粒物质和气体,由于悬浮颗粒物分离 区(2)沉降面积较大,污水流速缓慢,在引风机的作用下,气体与悬浮颗粒物上浮到上角,逾 过环形廊道边堰,掉入悬浮颗粒物与气体分离区(4);在重力和引风机的作用下,气体上升, 污水从上一个廊道流入下一个廊道,依次到最底下的一个廊道,从出水口(6)排出,而悬浮 颗粒物掉入下一个悬浮颗粒物与气体分离区(7),实现气水分离;悬浮颗粒物掉入悬浮颗 粒物与气体分离区(7),从悬浮颗粒物中分离出的污水则从滤液污水出口(8)中流出,颗粒 物继续沉降进入悬浮颗粒物沉降区(9),分离出的污泥从污泥管(10)中排出。 实例1 某肉类加工厂排出含有ll〇〇mg/L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废水,经水解发酵后从塔体上端 一侧经入水口( 1)流入悬浮颗粒物分离区(2),在引风机的作用下,气体与悬浮颗粒物上浮 到水面,逾过环形廊道边堰(13),掉入悬浮颗粒物与气体分离区(4);在重力和引风机的作 用下,气体上升,污水从上一个廊道流入下一个廊道,依次到最底下的一个廊道,从出水口 (6)排出,经测试,排出的污水中悬浮颗粒物浓度降至10 mg/L以下,去除率在99%以上。 实例2 某肉类加工厂排出含有1200mg/L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废水,经水解发酵后从塔体上端 一侧经入水口( 1)流入悬浮颗粒物分离区(2),在引风机的作用下,气体与悬浮颗粒物上浮 到水面,逾过环形廊道边堰(13),掉入悬浮颗粒物与气体分离区(4);在重力和引风机的作 用下,气体上升,污水从上一个廊道流入下一个廊道,依次到最底下的一个廊道,从出水口 (6)排出,经测试,排出的污水中悬浮颗粒物浓度降至10 mg/L以下,去除率在99%以上。 实例3 某肉类加工厂排出含有1300mg/L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废水,经水解发酵后从塔体上端 一侧经入水口( 1)流入悬浮颗粒物分离区(2),在引风机的作用下,气体与悬浮颗粒物上浮 到水面,逾过环形廊道边堰(13),掉入悬浮颗粒物与气体分离区(4);在重力和引风机的作 用下,气体上升,污水从上一个廊道流入下一个廊道,依次到最底下的一个廊道,从出水口 (6)排出,经测试,排出的污水中悬浮颗粒物浓度降至10 mg/L以下,去除率在99%以上。
【权利要求】
1. 一种分离肉类加工废水中悬浮颗粒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水口(1)、悬浮颗 粒物分离区(2)、集气口( 3)、悬浮颗粒物与气体分离区(4)、塔体(5)、出水口(6)、悬浮颗粒 物污水分离区(7)、滤液污水出口(8)、悬浮颗粒物沉降区(9)、污泥管(10)、支架(11)、喉管 (12)和环形廊道边堰(13);所述的悬浮颗粒物与污水分离区(7)与悬浮颗粒物沉降区(9) 呈坚直状态连接,出水口(6)与悬浮颗粒物分离区(2)相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肉类加工废水中悬浮颗粒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悬浮颗粒物分离区(2)由环形廊道围成,廊道边缘堰高50cm,每层环形廊道相隔 60cm,环形廊道中心有一圆形空心悬浮颗粒物与气体分离区(4),其中空心圆半径与塔体 (5)半径之比为3 :7。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肉类加工废水中悬浮颗粒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悬浮颗粒物污水分离区(7)与悬浮颗粒物沉降区(9)呈倒三角形相通,二者之间通 过喉管及滤液污水出口(8)连接,喉管(12)与悬浮颗粒物与气体分离区(4)的直径之比为 1:2。
【文档编号】C02F103/22GK104140136SQ201410341657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8日
【发明者】雷春生 申请人:常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