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净化及水后期处理的净水机净水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83734发布日期:2018-06-27 21:33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水机净水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水净化及水后期处理的净水机净水方法,属于净水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污染不仅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水质的恶化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其污染源主要是自来水输水镀锌管网二次污染:自来水厂输出自来水时,一般是合格的;当经过漫长的输水管网及水塔、水箱等设施后,导致自来水质严重污染;我国在60年代起,城市内自来水输水管材质采用的是镀锌管,其存在严重的污染隐患,如:生锈、结垢、腐蚀等;在自来水停水后又来水时,通过水龙头可以看到很多铁锈;这是由于自来水停水后又来水时,自来水冲击镀锌管上的铁锈,脱落后进入自来水中的;因此可以确定的是输送自来水的镀锌管在自来水中是长期生锈的,平时这些铁锈是溶解到自来水中,并且人的肉眼一般是无法直接看见的;多数的高楼水箱、水塔等二次供水设施长期无专人护理,密封条件差,风沙吹落到水箱或水塔;致使各种沉积物越来越多,长出青苔;滋生细菌、病毒等,严重污染了自来水水质,现有技术中,虽然可通过开水可以杀灭水中的一部分非耐高温的细菌、病毒,但是细菌、病毒的尸体继续留在水中,另外水烧开后矿物质沉淀成水垢(水的硬度),饮用后会导致人体的各种结石,最严重的是水烧开后产生的亚硝酸盐,经人体饮用后会生成对人体致癌的亚硝胺;因此,越来越多的家庭引进了净水机,但现有的净水机只能够完成净水,无法对后期水质进行处理和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净化及水后期处理的净水机净水方法,其净化效果好,且能够很好地对水质进行调节。

本发明的水净化及水后期处理的净水机净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初步过滤,通过5微米孔径PP棉滤芯,去除水中的残留之泥沙、铁锈等各种微小杂质;

第二步,过滤和水初步处理,通过KDF去除水中的水溶性铅、汞、砷等重金属,并补充对人体有益之锌元素,集吸附过滤为一体,对水中的游离氯、三氯甲烷的去除率高达96%并进一步清除水中残留之农药;

第三步,深入净化,使用超微孔径高分子材料制成不对称半透膜,呈中空毛细管状,管壁弥补微孔,以自来水压为动力,利用精细分子膜的孔径对液体进行分离的物理筛选过程;

第四步,水体软化,通过树脂滤芯将钙镁元素含量较高的硬水,交替转化为软水;

第五步,抑菌消毒,通过抑菌载银后置滤芯T33进行抑菌,吸附异味、色素对有机、无机化合物进行深度处理,利用银所释放的离子,消除感冒病毒及其它致病体。

第六步,通过高能高磁双回路长流程磁化滤芯,使用双极双面高磁复化磁钢技术,对闭路循环流动的液体进行多次多位的磁力线切割,高磁通量可达到3000高斯;使水的小分子团化,具有磁记忆,更长时间维持水的活性,是不还原的小分子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步和第六步之间设置有人体红外光波能量,通过AT光波能量转换滤芯作用水体产生的光波热效应,激励水分子的振动能级,从而激活核酸蛋白质生物大分子活性,恢复机体机能与平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水净化及水后期处理的净水机净水方法,其净化效果好,且能够很好地对水质进行调节,调节后饮用口感更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水净化及水后期处理的净水机净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初步过滤,通过5微米孔径PP棉滤芯,去除水中的残留之泥沙、铁锈等各种微小杂质;

第二步,过滤和水初步处理,通过KDF去除水中的水溶性铅、汞、砷等重金属,并补充对人体有益之锌元素,集吸附过滤为一体,对水中的游离氯、三氯甲烷的去除率高达96%并进一步清除水中残留之农药;

第三步,深入净化,使用超微孔径高分子材料制成不对称半透膜,呈中空毛细管状,管壁弥补微孔,以自来水压为动力,利用精细分子膜的孔径对液体进行分离的物理筛选过程;

第四步,水体软化,通过树脂滤芯将钙镁元素含量较高的硬水,交替转化为软水;

第五步,抑菌消毒,通过抑菌载银后置滤芯T33进行抑菌,吸附异味、色素对有机、无机化合物进行深度处理,利用银所释放的离子,消除感冒病毒及其它致病体。

第六步,通过高能高磁双回路长流程磁化滤芯,使用双极双面高磁复化磁钢技术,对闭路循环流动的液体进行多次多位的磁力线切割,高磁通量可达到3000高斯;使水的小分子团化,具有磁记忆,更长时间维持水的活性,是不还原的小分子水。

所述第五步和第六步之间设置有人体红外光波能量,通过AT光波能量转换滤芯作用水体产生的光波热效应,激励水分子的振动能级,从而激活核酸蛋白质生物大分子活性,恢复机体机能与平衡。

本发明的水净化及水后期处理的净水机净水方法,其净化效果好,且能够很好地对水质进行调节,调节后饮用口感更佳。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