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散一体化生态廊道式截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4072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散一体化生态廊道式截污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散一体化生态廊道式截污系统。



背景技术:

城镇及农村生活污水分布不集中,受天气影响较大会和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通过明渠等排水设施直接进入地表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体,与市中心相近的城镇污水容易受到城市工业影响,且污水处理设施投资及运行成本较高,从而造成小城镇及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欠缺。雨水的资源化利用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低影响开发(LID)雨水系统及“海绵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的雨水资源利用管理相对落后,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且对城镇及农村缺乏规划和管理,生活污水和雨水径流造成的水体污染还未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同时经济基础薄弱,限制了一些治理技术的应用,因此,急需研发更为经济、高效和适用性强的城镇及农村生活污水和地表径流截污及处理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散一体化生态廊道式截污系统,其处理负荷高、能将初期雨水和农村及城镇生活污水一起净化,处理成本及后期管理费用低、操作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散一体化生态廊道式截污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超深厌氧塘、廊道式人工湿地和干植草沟,所述超深厌氧塘内设有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管的顶部进水端设置避免堵塞的锥形过滤器,第一出水管的出水口处连接第一恒流泵,第一恒流泵通过第二进水管连接第一穿孔布水管,第一穿孔布水管位于廊道式人工湿地的第一级潮汐上行流湿地底部,第一级潮汐上行流湿地底部的出水口设置第二恒流泵,第二恒流泵与溢流槽的底部连接,所述的溢流槽位于第二级水平潜流湿地内部,第二级水平潜流湿地出水端设置集水渠,集水渠与溢流槽呈中心对称设置,集水渠底部的两边分别设置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集水渠出水端设置第三恒流泵,第三恒流泵与第二穿孔布水管连接,第二穿孔布水管位于干植草沟表面。

所述的干植草沟从上到下依次为草皮种植层、填料和穿孔管,草皮种植层表面设置第三出水口。

所述的超深厌氧塘的深度为6-8米。

所述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恒流泵上设有时间继电器开关。

所述的溢流槽两边设置轴对称的两个溢流堰,溢流槽内部填充粒径相对较大的砾石。

所述的第一级潮汐上行流湿地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挺水植物和填料砾石。

所述的第二级水平潜流湿地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挺水植物和填料砾石。

所述廊道式人工湿地由两级湿地组成,第一级采用潮汐上行流方式进水。第一级潮汐上行流湿地经历循环式充氧和厌氧过程,提高了硝化和反硝化能力,出水由带时间继电器开关的恒流泵,通过溢流槽进入第二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出水通过集水槽由穿孔布水管进入干植草沟。

本实用新型一种分散一体化生态廊道式截污技术,具有以下效果:

1、设置超深厌氧塘可以去除大分子有机污染物,增加污染物的可生化性和抗冲击负荷能力,设置锥形过滤器防止出水堵塞。

2、廊道式人工湿地的第一级潮汐流湿地。通过潮汐的操作方式可以使潜流湿地充氧条件良好,从而使有机物的去除率和硝化的效率更高。

3、第二级水平潜流湿地的溢流槽通过设置轴对称溢流堰可以进行双向均匀推流式布水。

4、设置集水渠,且与溢流槽呈中心对称设置。能够避免第二级湿地内部积水断流而造成局部严重厌氧的问题,同时能够对廊道式人工湿地系统出水起到初步复氧效果。

5、干植草沟底部设置穿孔管,增加了系统内部的充氧能力进一步强化污染物的去除,同时能够减轻暴雨冲刷及洪峰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散一体化生态廊道式截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廊道式人工湿地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干植草沟结构示意图。

1-超深厌氧塘、1.1-第一进水管、2.1-第一出水管、2-锥形过滤器、3-第一恒流泵、4-溢流槽、4.1-第一溢流堰、5-第二进水管、5.1-第一穿孔布水管、6-第二恒流泵、7-廊道式人工湿地、7.1第一级潮汐上行流湿地、7.2-第二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8-集水渠、8.1-第一出水口、9-第二穿孔布水管、10-干植草沟、11-穿孔管、12-第三出水口、13-第三恒流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一种分散一体化生态廊道式截污系统及技术,如图1-3所示,包括:依次排列的超深厌氧塘1、廊道式人工湿地7、干植草沟10。超深厌氧塘1内部设置第一出水管2.1,第一出水管2.1的顶部进水端设置顶锥形过滤器2;第一出水管2.1的出水口处连接第一恒流泵3,第一恒流泵3通过第二进水管5连接第一穿孔布水管5.1;所述的廊道式人工湿地系统7由两级湿地系统组成,两级之间由围墙隔开,内部填料为砾石/粗砂,植物为挺水植物,第一级潮汐上行流湿地7.1为潮汐方式进水,第一穿孔布水管5.1位于第一级潮汐上行流湿7.1地底部,第一级潮汐上行流湿地7.1底部出水口设置第二恒流泵6,第二恒流泵6与溢流槽4的底部连接,溢流槽4设置在第二级水平潜流湿地7.2内部,溢流槽4的两边设置轴对称第一溢流堰4.1与第二溢流堰,对第二级水平潜流湿地7.2进行双向水平推流式进水,同时在第二级水平潜流湿地7.2出水端设置集水渠8,集水渠底部的两边分别设置出第一水口8.1和第二出水口,集水渠8与溢流槽4呈中心对称设置,集水渠8出水端设置第三恒流泵13,第三恒流泵13与第二穿孔布水管9连接,第二穿孔布水管9位于干植草沟10表面,干植草沟10底部出水由穿孔管11排出,表面设置第二出水管12,排出表面出水。

所述的干植草沟10从上到下依次为草皮种植层、填料和穿孔管11,草皮种植层表面设置第三出水口12。

所述的超深厌氧塘1的深度为6-8米。

所述的第一恒流泵3、第二恒流泵6和第三恒流泵13上设有时间继电器开关。

所述的溢流槽4内部填充粒径相对较大的砾石。

所述的第一级潮汐上行流湿地7.1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挺水植物和填料砾石。

所述的第二级水平潜流湿地7.2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挺水植物和填料砾石。

其中超深厌氧塘1主要进行沉淀及水解酸化过程/反应,去除SS(悬浮物)和大分子有机污染物。廊道式人工湿地7第一级潮汐上行流湿地7.1采用潮汐下行流方式进水,提高了湿地充氧能力,并提高了抗冲击负荷能力和去除污染物能力,第二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7.2通过双向水平推流式进水进一步提高了污染物的去除。干植草沟10从上到下依次为草皮种植层、填料及穿孔管。本处理系统起到美观和强化深度处理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硝化反硝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污水首先通过管道流入溢流井,再经由溢流井经第一进水管1.1进入超深厌氧池1,污水经过超深厌氧池1的重力沉淀作用去除部分大颗粒物质,水解酸化作用加强了污染物的可生化性,将大分子污染物转化成更易分解的小分子污染物。利用超深厌氧塘1内部的锥形过滤器2与出水口带有时间继电器开关的第一恒流泵3经过第二进水管5联合第一穿孔布水管5.1实现廊道式人工湿地7第一级潮汐上行流流湿地7.1的潮汐上行方式进水。廊道式人工湿地7的第一级潮汐流上行流湿地7.1充满一段时间后,由带时间继电器开关的第二恒流泵6抽干,污水通过溢流槽4中的填料进行缓冲,及轴对称溢流堰4.1和溢流堰4.2实现第二级水平潜流湿地7.2的双向水平推流式方式进水。廊道式人工湿地7的第二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7.2出水进入与溢流槽4呈中心对称的集水渠8,一段时间后由带时间继电器开关的第三恒流泵13,通过第二穿孔布水管9均匀进入干植草沟10,干植草沟10底部出水由穿孔管11排出,表面出水由表面第三出水口12排出。其中廊道式人工湿地系统7的第二级水平潜流湿地7.2间歇进水操作时间与第一级潮汐流上行流湿地7.1相同,二者停水时间与排干时间处于交错状态,达到连续运行的目的。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