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渗透净水器后端系统集成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9380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器中的电控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反渗透净水器后端系统集成阀。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有净水器的产品功能都是分级实现的,每一级有自己独特的功能,每个功能是独立的,因此需要把这些功能连接起来,达到需要的整体功能,而连接这些功能的就是水管,水管的接头都是靠外力连接,当管道中的压力不大时,接头不会崩开,但是净水器所用的管道承压能力远不及自来水管的承压能力,当有的区域自来水压力与自来水管压力相当时,特别是遇到水锤,那么由于净水器管道直接与自来水管相连,承受的压力就等于自来水管所承受的压力,这些水管以及水管的接头处得不到保障,那么接头就会崩开,产生缝隙或者两个接头断开,这样就导致设备漏水或导致净水器管道爆裂。

现有技术中国专利CN104973699A公开了一种反渗透净水器,其包括通过进水管路依次连接的给水管、微滤系统和反渗透单元,反渗透单元内部的反渗透膜将反渗透单元分割为纯水区和浓水区,纯水区设有预留端口,浓水区设有进水口和浓水出口,还包括回流管路、压力储水罐和管路控制单元,反渗透单元的浓水出口通过回流管路连接到进水管路上;进水管路、反渗透单元以及回流管路组成循环管路;压力储水罐设置在循环管路上,管路控制单元控制循环管路中的水流,微滤系统包括第一级压缩PP棉、第二级颗粒活性炭和第三级压缩活性炭。反渗透单元的进水管路还连接有增压泵。微滤系统和反渗透单元之间设有进水电磁阀,进水电磁阀和浓水管路之间还设有由压力调节阀和逆止阀构成的泄压调节装置,该泄压调节装置连接到增压泵进水端。反渗透单元和压力储水罐之间的管路上设有TDS探针,且浓水管路上设有电磁阀,且电磁阀根据TDS探针监测到的数据来控制浓水排放的时间和排放的量。压力储水罐包括本体、封盖和气袋;封盖密封固定在本体上;本体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气袋设置在本体内。微滤系统和反渗透单元之间设有低压开关。

上述反渗透净水器的增压泵前和水接触的电控部件之间的连接处有多个漏水点,且需采用多个高品质接头,这样的设计存在以下不足:其一,占用设计空间较大;其二,由于漏水点较多,因此可靠性较低;其三,多个高品质接头会造成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净水器可靠性较低,成本较高且占用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漏水点较少、安全性较高、成本较低且占用设计空间较小的净水器后端系统集成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反渗透净水器后端系统集成阀,包括管路,所述管路设置有第一端口、预留端口以及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管路两端,所述预留端口设置在所述管路上,且所述预留端口垂直于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的连线所在方向;所述集成阀还包括高压开关和活水模式电磁阀,所述高压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预留端口之间,且所述高压开关与所述预留端口紧贴设置;所述活水模式电磁阀设置在所述预留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之间。

上述集成阀中,还包括TDS探针,所述TDS探针设置在所述管路上,且所述TDS探针设置于所述预留端口位置。

上述集成阀中,所述第一端口4、所述第二端口5分别与反渗透膜的预留端口以及排水口连通,所述预留端口4接水龙头。

上述集成阀中,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高压开关之间的管路中。

上述集成阀中,所述活水模式电磁阀上设置有支撑柱。

上述集成阀中,所述高压开关对应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支撑柱,全部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上述集成阀中,所述活水模式电磁阀上设置有三个所述支撑柱,与所述高压开关对应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所述支撑柱。

上述集成阀中,所述活水模式电磁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分为上部和下部,所述阀体的上部与下部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①本实用新型的集成阀,所述第一端口(4)与所述第二端口(1)分别设置在所述管路两端,所述预留端口(3)设置在所述管路上,且所述预留端口(3)垂直于所述第一端口(4)与所述第二端口(1)的连线所在方向;所述集成阀还包括高压开关(6)和活水模式电磁阀(2),所述高压开关(6)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口(4)与所述预留端口(3)之间,且所述高压开关(6)与所述预留端口(3)紧贴设置;所述活水模式电磁阀(2)设置在所述预留端口(3)和所述第二端口(1)之间。这样的设计漏水点较少、安全性较高、成本较低且占用设计空间较小。

②本实用新型的集成阀,设置有TDS探针,可以用于测量反渗透前的水质情况。

③本实用新型的集成阀,活水模式电磁阀上设置有支撑柱;高压开关上设置有支撑柱,全部支撑柱的底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进水电磁阀上设置有三个支撑柱,流量计上设置有一个支撑柱。这样的设计可以使集成阀支撑在平面上,便于安放。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集成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第二端口,2-活水模式电磁阀,3-预留端口,4-第一端口,5-单向阀,6-高压开关,7-TDS探针,8-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集成阀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反渗透净水器后端系统集成阀,包括管路、高压开关6、活水模式电磁阀2和TDS探针7。

所述管路设置有第一端口4、预留端口3以及第二端口1,所述第一端口4与所述第二端口1分别设置在所述管路两端,所述预留端口3设置在所述管路上,且所述预留端口3垂直于所述第一端口4与所述第二端口1的连线所在方向。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口4与增压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端口5与RO膜浓水口连通,所述预留端口4接水龙头。

所述高压开关6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口4与所述预留端口3之间,且所述高压开关6与所述预留端口3紧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集成阀还包括单向阀5,所述单向阀5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口4和所述高压开关6之间的管路中。

所述活水模式电磁阀2设置在所述预留端口3和所述第二端口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水模式电磁阀2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分为上部和下部,所述阀体的上部与下部之间可拆卸地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阀体的上部与下部之间可通过螺丝连接。

所述TDS探针7设置在所述管路上,且所述TDS探针7设置于所述预留端口3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水模式电磁阀2上设置有支撑柱8。进一步地,所述高压开关6对应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支撑柱8,全部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地,所述活水模式电磁阀2上设置有三个所述支撑柱8,与所述高压开关6对应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所述支撑柱8。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口4与所述排水口连通、所述第二端口5与所述反渗透膜的预留端口连通。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集成阀还可以不包括所述TDS探针7。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集成阀还可以不包括所述单向阀5,此时该位置仅充当管路,使得部件能满足不同的产品配置需求,更灵活多样。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集成阀还可以不包括所述高压开关6。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集成阀还可以不设置预留端口3,此时只需将所述预留端口3进行堵塞即可。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8还可以为三个、五个、六个或其他数目,所述支撑柱8设置的位置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均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设计目的的实现。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