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4726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纯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路集成、装配方便的纯水机。



背景技术:

现今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用水安全问题凸显。针对自来水的二次污染问题以及原水污染而存在自来水中的有害物质,越来越多的净水机得到应用。目前家庭过滤净水以RO反渗透纯水机装置为主要方法,通过粗过滤系统和RO反渗透过滤的方式,对市政自来水进行处理,以获得能直接饮用的水。

现有的纯水机在装配时需要连接很多管路,不仅装配慢,而且还容易渗漏,另外,传统的净水机滤芯是装在滤瓶中,串接在管路,滤芯是通过滤瓶的螺口与管路的连接座螺接。这种连接方式在更换滤芯时,需要使用专用工具,拧下滤瓶后更换滤芯,操作起来十分费力,很不方便,并且在更换滤芯时不会自动断水。

经查,现有专利号为CN201420302373.X的中国专利《一种净水机专用快速自主更换滤芯》,包括管路、管路之间连接用的快接接头及O型圈、管路上的连接座、滤芯和机箱;该滤芯具有一个与其一体的外壳;所述管路上的连接座与滤芯外壳的接口为直接插拔的连接结构,在管路上的连接座与滤芯外壳的接口连接处设有O型圈;在滤芯的外壳外侧的靠近接口处,有一圈凸台形成的卡槽,在机箱的相对所述卡槽位置上,设有一个开口形的托架,滤芯插接后,向内侧转时,开口形的托架进入滤芯的外壳的卡槽,对其定位。这种结构虽然可方便更换滤芯,但是与现有的纯水机一样也需要设置很多管路,容易造成密封性能不佳,出现渗水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水路集成、装配方便的纯水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纯水机,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过滤系统以及增压泵、进水电磁阀,所述过滤系统包括若干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底部开口的桶状结构,壳体的底部对合设有一底座,壳体的上端对合有上盖,底座上成型有集成水路,在壳体内底座的上方设有用于安装过滤系统中滤芯的安装座,安装座的背面也成型有配合的集成水路,底座和安装座密封贴合形成至少能连通滤芯的管路,安装座上设有供各个滤芯旋转卡接固定的分体式滤芯座,分体式滤芯座内设置了能够密封连通滤芯的进出口。

作为改进,所述滤芯的底部设有与分体式滤芯座进行止水配合的止水装置,止水装置采用内置的逆止阀芯。

作为改进,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内凹的端面,端面上开设有与滤盖相对应的圆形开口以及供电脑板搁置的矩形槽孔,电脑板的下端穿过矩形槽孔,并通过若干连接销与设置在端面下方的连接板相连接,连接板的下端连接有一定位板,定位板上开设有若干个供滤芯的上端定位的圆形定位孔。

作为改进,所述连接板的前后两侧设有带有连接孔的凸耳,定位板上设有对应的连接柱,连接板通过螺丝与定位板相连接,在电脑板与连接板之间的连接销上套设有弹簧,弹簧支撑在电脑板的底部与连接板之间使电脑板具有始终向上与壳体上端的上盖紧密贴合的趋势。

作为改进,所述上盖为半透明塑料盖。

再改进,所述安装座的侧部安装有快速接头座,壳体的一侧对应于快速接头座的位置设有供快速接头伸出的缺口,在缺口上设置有一侧盖。

再改进,所述壳体为矩形桶体,上盖为矩形盖,壳体的上边缘内侧设有条形的卡槽,上盖的对合面边缘设有对应的卡条,上盖通过卡条与卡槽的配合对合卡接在壳体的上端。

再改进,所述滤芯为L形排列的四个,其中两个为粗过滤系统的滤芯,一个为精过滤系统的RO滤芯,一个后置活性炭滤芯,两个粗过滤系统的滤芯及RO滤芯呈一字排列,后置活性炭滤芯位于RO滤芯的一侧。

进一步改进,所述滤芯的上端面中部设有便于手动旋转的波浪形凸部,在波浪形凸部上设有滤芯的型号和序号立体标识。

最后,所述底座的底部成型有支撑边沿,底座的上端前后边缘设有连接沉孔,壳体的底部内壁设有对应的连接凸柱,通过螺丝将底座与壳体连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底座和安装座上成型集成水路,可有效减少成本,便于生产及提高生产效率;上盖采用半透明上盖,可以不打开上盖也可以看见机器运行状态;滤芯采用旋转卡接结构,可实现快速拆装,且带有止水装置与集成水路连接,可防止换滤芯时有水大量流出;止水装置采用逆止阀芯内置,结构简单有效,利于降低成本;电脑板通过弹簧与透明上盖紧密贴合,即可以有效避免采用常规的螺丝固定方案因电脑板和透明上盖安装缝隙导致串光,又能避免由于安装过紧导致挤压;设有快速接头结构,机器安装方式采用台上或者厨下均可以通用(厨下直接采用PE管,台上采用软管);分体式滤芯座设计,有效降低模具的结构复杂,提高生产效率;电源内置,使得结构简单美观。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水路集成、装配方便的特点,不仅可方便观察机器运行情况,而且大大方便了日常维护和更换滤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打开上盖和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脑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去壳体后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去壳体后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纯水机,包括壳体1、上盖3、底座2以及安装在壳体1内的过滤系统以及增压泵6、进水电磁阀、组合电磁阀等控制部件,过滤系统包括若干滤芯5,壳体1呈底部开口的截面呈矩形的桶状结构,上盖3为半透明矩形塑料盖,可以不打开上盖3也可以看见机器运行状态,底座2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底座2的底部成型有支撑边沿22,底座2的上端前后边缘设有连接沉孔23,壳体1的底部内壁设有对应的连接凸柱,通过螺丝将底座2与壳体1连接固定,底座2上成型有集成水路21,就是至少连接各个滤芯的管路是直接形成在底座2上,对应地,安装座10的背面也成型有配合的集成水路,就是至少连接各个滤芯的管路是直接形成在安装座10的背面上,然后底座2与安装座10对合密封,连接形成连通滤芯的管路,这样,各个滤芯的连通不需要另外连接接管和接头,通过集成水路21连接,以方便连接安装,可有效减少成本,便于生产及提高生产效率,滤芯5为L形排列的四个,其中两个为粗过滤系统的滤芯,一个为后置活性炭滤芯,一个为精过滤系统的RO滤芯5a,两个粗过滤系统的滤芯与RO滤芯呈一字排列,后置活性炭滤芯位于RO滤芯的一侧,在壳体1内底座2的上方设有用于安装过滤系统中滤芯的安装座10,安装座10上设有供4个滤芯5旋转卡接固定的分体式滤芯座60,分体式滤芯座60通过连接螺钉固定在底座2上,分体式滤芯座60的设计可有效降低模具的结构复杂,提高生产效率,分体式滤芯座60内设置了能够密封连通滤芯5的进出口,对于RO滤芯5a,分体式滤芯座内进出口有进水口、纯水出口和浓水出口三种,对于其他滤芯,分体式滤芯座内进出口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两种;在进出口处配备密封垫,以实现密封连接,分体式滤芯座侧部分布有螺旋卡槽60a,与各个滤芯的卡部53配合旋转卡接连接;在滤芯5的底部设有与分体式滤芯座60进行止水配合的止水装置,用来防止换滤芯5时有水大量流出,止水装置采用内置的逆止阀芯,这样当滤芯5的底部与分体式滤芯座60之间卡接到位时,分体式滤芯座60的底部进口能顶开滤芯内置的逆止阀芯,自动进水,反之,自动密封隔绝,这种旋转卡接方式,拆装快速方便,滤芯5的上端边缘采用软橡胶双色注塑结构,可以防止机器工作时滤芯5碰撞导致噪音的产生;壳体1的上端设有内凹的端面11,端面11上开设有与滤盖51相对应的圆形开口12以及供电脑板4搁置的矩形槽孔13,电脑板4的下端穿过矩形槽孔13,并通过若干连接销40与位于端面11下方的连接板7相连接,连接板7的下端连接有一定位板8,定位板8上开设有若干个供滤芯5的上端定位的圆形定位孔;连接板7的前后两侧设有带有连接孔的凸耳71,定位板8上设有对应的连接柱81,连接板7通过螺丝与定位板8相连接,在电脑板4与连接板7之间的连接销40上套设有弹簧30,弹簧30支撑在电脑板4的底部与连接板7之间使电脑板4具有始终向上与壳体1上端的上盖3紧密贴合的趋势,这样通过弹簧30的推力可以使电脑板4和上面的上盖3紧密贴合,可以有效避免采用常规的螺丝固定方案因电脑板4和上盖3的安装缝隙导致串光,且避免由于安装过紧导致挤压;壳体1内内置有电源70,电源70通过导线与电脑板4相连接,安装座10的侧部安装有快速接头座9,快速接头座9上设有3个快速接头,机器安装方式采用台上或者厨下均可以通用(厨下直接采用PE管,台上采用软管),壳体1的一侧对应于快速接头座9的位置设有供快速接头91伸出的缺口15,在缺口15上通过螺丝安装有设一侧盖20;壳体1的上边缘内侧设有条形的卡槽14,上盖3的对合面边缘设有对应的卡条,上盖3通过卡条与卡槽14的配合对合卡接在壳体1的上端,在滤芯5的上端面中部设有手动旋转的波浪形凸部52,需要更换滤芯5或维修时,只要转动波浪形凸部52就能将滤芯5轻松拆下,在波浪形凸部52上设有滤芯5的型号和序号立体标识。

本实施例子仅仅就连通滤芯的集成水路做了说明,集成水路设计可以多种样子,而且可以进一步拓展和改进,使集成水路还可以用来连通其他部件如电磁阀等等,这里不再深入展开,原理是类似的。

本实施例中各个部件之间的管路及电路连接同现有技术一致,在这里不再另外说明。

安装时,先将滤芯5及各部件固定在底座2上方的安装座10上,将各个接头、管路密封连接,接着将快速接头座9安装在安装座10的侧部,将电脑板4搁置在壳体1端面11的矩形槽孔13上,将连接板7安装在电脑板4下方,并套上弹簧30,再将定位板8与连接板7连接固定,接着将壳体1对准底座2罩盖在底座2上,使滤芯5的上端穿过定位板8的圆形定位孔,用螺丝将底座2与壳体1连接固定,然后在壳体1侧面的缺口15上安装好侧盖20,最后将上盖3卡接罩盖在壳体1上即完成安装。

需要进行维护或更换滤芯5时,只要将上盖3打开,将滤芯5从分体式滤芯座60上旋下即可,拆装非常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