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效净化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3388阅读:9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效净化槽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净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效净化槽。



背景技术:

为了控制面源污染,广大农村伴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热潮,一个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为重点的环保行动方兴未艾。

众所周知,这项行动意义重大、困难重重。除了人员素质、适用技术、资金筹措及运行管理各方面的问题之外,住户分散、地势崎岖、狭窄无序,也是客观现实,很难实施。

日本用了非常普通的AO工艺及精致的大批量加工手段,几乎100%的占领了中国市场,但是简单的AO工艺中数量不多、也不先进的多面球载体满足不了中国一级A、B的达标要求,特别是其不能实现TP的要求,因为AO工艺中采用的生物载体技术,无法通过排泥带出聚磷菌吸附的磷。

为了忠实履行国家环保法,解决上述AO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此类产品的国产化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设计一种全效净化槽,实现生活污水的四项指标(COD(BOD)、TN、TP、SS)全部达标,并实现此类设备的国产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效净化槽,包括壳体、格栅/反硝化室、氧化/硝化室、生物截滤室、电化石过滤室;上述格栅/反硝化室置有提篮式格栅柱,并装有反硝化浮动填料,上述提篮式格栅柱侧面设有进水管;上述氧化/硝化室装有硝化浮动填料和曝气系统,上述格栅/反硝化室和氧化/硝化室由硝化/反硝化隔板分隔;上述生物截滤室内置生物截滤浮动填料,下部有斜置排泥板,上部设有溢流管;上述电化石过滤室内置电化石滤料和过滤柱,电化石过滤室的出水端设有回流泵筐,上述回流泵筐内置回流泵,上述过滤柱内置过滤袋,净化后的排水从出水管排出;上述氧化/硝化室、生物截滤室及电化石过滤室由生物截滤间隔板隔开。

优选的,上述全效净化槽还包括人孔。

优选的,上述反硝化浮动填料、硝化浮动填料和生物截滤浮动填料均为笼式填料。

优选的,上述曝气系统所需的空气由静音气泵提供,空气由空气管从底部进入氧化硝化室。

优选的,上述过滤柱数量为2个。

优选的,上述过滤袋为双层滤布,里层滤布精度为1nm,外层滤布精度为0.5nm。

优选的,上述回流泵出口去向包括回流到提篮式格栅柱的竖管、回流到电化石过滤室的入口、输送至过滤柱。

优选的,上述回流到提篮式格栅柱的竖管的流量为0~200%,上述回流到电化石过滤室的入口的流量为0~400%,上述输送至过滤柱的流量为0~100%

优选的,上述全效净化槽的材质为玻璃钢、钢防腐、改性塑料。

优选的,上述全效净化槽在工作水面以上分成上下二半,法兰连接。

上述全效净化槽适用于远离城区污水收集管网的、不便于建管网建站的农村、别墅、交通站点、旅馆饭店等处的生活污水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实现了生活污水指标的达标,并且实现此类设备的国产化,其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全效。生活污水处理达标的四项指标(COD(BOD)、TN、TP、SS)均达标。其中本实用新型净化槽内的生物载体均为维纶纤维内芯的笼式填料,比表面积远大于其他产品;且增设电化石过滤段,利用电化石的除磷功能实现磷达标;取消了厌氧段,使有限的有机碳源确保了反硝化菌还原脱氮、TN达标使用;同时增设过滤柱和过滤袋,有效地截留析出的磷酸盐,保证TP达标的同时,让出水清澈透亮,确保SS达标。

精巧。采取上述结构和设置后,与同一处理能力的同类设备相比,设备尺寸相近或略小,且其通过膜压成型,产品光洁美观。

方便组装运输与日常维护。本实用新型全效净化槽在工作水面以上分成上下二半,法兰连接,亦方便套装运输。由于此部位没有水,密封要求不严;也没有内件与接缝交叉,结构安装简单、容易。提篮格栅、滤布拆洗及安装操作方便。

节电。本实用新型全效净化槽增设了时控设施,采用间断运行的节电措施,节电效果明显。

实现产品的国产化且价格低廉,为国家节约资金,为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全效净化槽的结构平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全效净化槽的A-A剖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全效净化槽的1-1剖面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全效净化槽的2-2剖面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全效净化槽的3-3剖面图;

图6是图1所示的全效净化槽的4-4剖面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

a、进水管;b、出水管;c、空气管;

1、壳体;2、反硝化浮动填料;3、提篮式格栅柱;4、硝化/反硝化隔板;5、生物截滤间隔板;6、人孔;7、硝化浮动填料;8、曝气系统;9、生物截滤浮动填料;10、电化石滤料;11、回流泵筐;12、回流泵;13、过滤柱;14、过滤袋;15、溢流管;16、斜置排泥板;

21、格栅/反硝化室;22、氧化/硝化室;23、生物截滤室;24、电化石过滤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附图1和附图2: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全效净化槽,包括壳体1、格栅/反硝化室21、氧化/硝化室22、生物截滤室23、电化石过滤室24;上述格栅/反硝化室21置有提篮式格栅柱3,并装有反硝化浮动填料2,上述提篮式格栅柱3侧面设有进水管a;上述氧化/硝化室22装有硝化浮动填料7和曝气系统8,上述格栅/反硝化室21和氧化/硝化室22由硝化/反硝化隔板4分隔;上述生物截滤室23内置生物截滤浮动填料9,下部有斜置排泥板16,上部设有溢流管15;上述电化石过滤室24内置电化石滤料10和过滤柱13,出水端设有回流泵筐11,上述回流泵筐11内置回流泵12,上述过滤柱13内置过滤袋14,净化后的排水从出水管b排出;上述氧化/硝化室22、生物截滤室23及电化石过滤室24由生物截滤间隔板5隔开。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上述全效净化槽还包括人孔6;上述上述反硝化浮动填料2、硝化浮动填料7和生物截滤浮动填料9均为笼式填料;上述曝气系统8所需的空气由静音气泵提供,空气由空气管c从底部进入氧化硝化室22;上述过滤柱13数量为2个,上述过滤袋14为双层滤布,里层滤布精度为1nm,外层滤布精度为0.5nm;上述回流泵12出口去向包括回流到提篮式格栅柱3的竖管、回流到电化石过滤室24的入口、输送至过滤柱13,上述回流到提篮式格栅柱3的竖管的流量为200%,上述回流到电化石过滤室24的入口的流量为400%;上述输送至过滤柱13的流量为100%,上述全效净化槽的材质为玻璃钢,钢防腐、或改性塑料;上述全效净化槽在工作水面以上分成上下二半,法兰连接。

实施例一

全效净化槽的处理规模为1m3/d。其中格栅/反硝化室21容积约0.4m3,氧化/硝化室22容积约0.4m3,生物截滤室23容积约0.3m3,电化石过滤室24容积约为1.5 m3

自流来水经进水管a流入提篮式格栅柱3,会同硝化回水去反硝化间,因间内装填了反硝化浮动填料2——即附有反硝化菌的笼式填料,能以进水的有机碳源为供电体,将硝化回水携带的NO2--N、NO3--N还原成N2↑,实现TN达标。

出水溢流进入装有浮动笼式填料的氧化/硝化室22。浮动硝化填料7是好氧的异养菌与硝化菌的生物载体,这些异养菌能利用曝气提供的氧分子为受电体,实现含碳有机物的逐级氧化,最终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而在曝气和BOD、COD消耗殆尽的条件下,硝化菌会成为优势菌种,把氨氮氧化成NO2--N、NO3--N,为反硝化还原提供受电体。空气由静音气泵提供,通过空气管c进入曝气系统8,以为硝化反应提供空气。

硝化出水携带着NO2--N、NO3--N和游离的微生物絮体,进入生物截滤室23,在由下而上的缓慢升流过程中,一方面沉淀这部分絮体,有些细小游离的絮体,能被其间装有的生物截滤浮动填料9粘附截滤,使出水得到澄清。而沉淀下来的生物絮体,又可以通过斜置排泥板16返回氧化/硝化室22。

生物截滤段的出水是通过水面溢流管15从底部进入电化石过滤室24。在此又与安装在电化石过滤室24出水端回流泵12的部分返回水汇合,用以强化电化石与水之间的传质作用,使电化石滤料10的除磷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经由电化石滤料10除磷后的出水首先先接触过滤柱13内的里层1nm滤布,截留那些细微的悬浮杂质;然后经由外层的0.5nm滤布,截留电化石反应析出的非水溶性磷酸盐,避免0.5nm滤布过早堵塞清洗,电化石过滤室24的出水通过出水管b排出。

安装在电化石过滤室24出水端的回流泵12的出水有三个去向:一是按200%的最大流量回流到提篮格栅的竖管中,利用刚刚进来的污水所含丰富有机碳源,进行反硝化脱氮;二是以400%的最大流量回到电化石过滤的始端,用以强化脱磷的传质过程;三是去后续的布袋过滤柱:强化过滤延长过滤周期、提高排水高程,以适应任何高度的受水体(庭院水塘、渗沟等)。

回流潜水泵提升量是最大流量的7倍,可以充裕地分配流量:回流反硝化2倍,回流电化石4倍,去后续过滤1倍。基于设计按最大流量配置,故每天运行时间设定16小时,夜间停运。电耗每天只有0.6kwh。

本实施例中壳体1从水面以上分为上下二部分,呈略带角度的V型。这样做的好处是密封带要求不必很严,可套接,方便多台运输。内件均可分件运输,现场组装,减少运输成本。只需一个人孔就可以满足安装、观察;需要清洗操作的部位:格栅清渣、滤布清洗,有三个独立的管柱口露出,操作十分方便。

本实施例与日本“久保田”1m3/d的畅销品相比, COD(BOD)d的时变化系数k=3,远小于“久保田”的k=6,并以此计算的时排水量为设计水量,相当每日3次用排水,每次2~2.5小时,完全能满足我国民情;“久保田”的生物载体填料相当于多面球,比表面积不足500m2/m3,且不易挂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生物载体为维纶纤维内芯的笼式填料,比表面积2500 m2/m3,是“久保田”的5倍多,且易于挂膜;增设电化石过滤段,利用电化石的除磷功能实现磷达标;免除了厌氧段,使有限的有机碳源集中供给反硝化脱氮用,确保TN达标;增设了布袋过滤柱,有效地截留析出的磷酸盐,保证TP达标的同时,让出水清澈透亮,确保SS达标,并拥有漂亮的视觉感官效应;采取了上述措施之后,设备尺寸相近(略小),久保田小型净化槽--长×宽×高=2.19×1.12×1.58(m);本实用新型全效净化槽---长×宽×高=2.00×1.00×1.50(m)。

久保田小型净化槽腰间中分成上下二半,法兰连接,方便套装运输。但此部位要承受水压,故密封要求很严;内件隔板与这条接缝均有交叉,结构要求严谨,需要二个D600的维护人孔;而本实用新型全效净化槽在工作水面以上分成上下二半,法兰连接,亦方便套装运输。由于此部位没有水,密封要求不严;也没有内件与接缝交叉,结构安装简单、容易。仅一个D600的安装观测人孔。需要维护的提篮格栅、滤布拆洗,有单设的三个管口,操作方便。

久保田小型净化槽由于k(变化系数)值高,所以设计水量大。需24小时连续运行,故日耗电1.3~1.6kwh,但本实用新型全效净化槽根据国情,k值由6改为3(国内规定最大为2.5),并增设了时控设施,采用间断运行的节电措施,故日耗电仅0.6kwh,较久保田省电一倍还要多,且其价格低廉。

上述1m3/d的全效净化槽,不仅通过技术和价格优势能把其他国家产品挤出中国环保市场,还可为国家节约大笔基金,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置合理,有效地实现了生活污水指标的达标,并且实现此类设备的国产化。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