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型水生植物生态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9939阅读:959来源:国知局
绿化型水生植物生态污水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化型水生植物生态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于是将人工湿地等环境绿化装置引入了污水处理。但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只通过单一湿地进行净化,处理效果不理想,而且植物的处理负担也十分大,净化速度慢,效果差,还大大缩短植物的寿命,而且污水会产生臭味,影响空气质量。而且污水还降低了土壤的透气性,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同时也影响了植物的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净化速度快,效果好,减少空气污染的绿化型水生植物生态污水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绿化型水生植物生态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收集部件和植物净化箱,所述植物净化箱包括高度依次降低的第一净化区、第二净化区及第三净化区;所述第一净化区内设置有湿生植物,第二净化区内设有挺水植物, 第三净化区内设有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所述第一净化区的底部设有连通第二净化区顶部的第一出水口,第二净化区底部设有连通第三净化区顶部的第二出水口;所述污水收集部件包括设于地表的栅栏和位于栅栏正下方的集水斗,所述栅栏中间设有可容纳芳香物的凹槽和可关闭凹槽开口的网板;所述集水斗底部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净化区顶部的排水口。污水通过污水收集部件依次流过第一净化区,第二净化区及第三净化区,利用所述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依次对污水进行净化,大大提高污水净化的速度和效果,且避免植物净化负担过大而死亡,多种植物对污水进行净化,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更好;且操作时污水在重力作用下依次通过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自然流动,大大减少了人为干涉,大大降低了劳动量;所述栅栏和集水斗可实现地表污水的收集,所述凹槽内的芳香物可产生芳香,遮盖污水的臭味,避免空气污染,网板可遮挡凹槽,防止行人绊倒,也方便更换芳香物,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栅栏包括外固定圈、内固定圈及连接外固定圈和内固定圈的支撑筋,所述凹槽设于内固定圈上。该设置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所述外固定圈可方便与地表连接,内固定圈可方便安置所述凹槽,支撑筋能保证外固定圈与内固定圈的连接,而且还能保证污水的正常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净化区和第二净化区内从底部向上依次设有第一碎石层、第一隔离布层、第一砂砾层,第一土壤层、第二细沙层、第二隔离布层及营养顶层。所述第一隔离布和第二隔离布可起到过滤 作用,延长污水的与植物的接触时间,提高净化效果,同时阻挡泥沙的物质的流道;所述第一碎石层可保持水的流道性,所述第砂砾层和第二细沙层则可起到过滤作用,营养顶层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营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碎石层、第一砂砾层、第一土壤层、第二细沙层及营养顶层的厚度比例为4:2:5:1:1。该比例使用效果好,过滤效果好,净化效果很好,还能保持水的正常流动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净化区内设有水质检测器。水质监测器可检测经过净化后的污水水质。

进一步地,还包括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具有可插入第一净化区、第二净化区及第三净化区内的出气端。所述吹气装置可增强第一净化区、第二净化区及第三净化区内的空气流动性,有利于植物生长,且保证第一净化区和第二净化区的渗水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污水的净化速度快,效果好,且能减少臭味挥发,保证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栅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绿化型水生植物生态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收集部件10和植物净化箱,所述植物净化箱包括高度依次降低的第一净化区1、第二净化区2及第三净化区3,即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净化区1、第二净化区2及第三净化区3呈依次降低的阶梯状排列。

具体的,所述第一净化区1内设置有湿生植物11;第二净化区2内设有挺水植物;第三净化区3内设有浮叶植物31和沉水植物,而所述湿生植物11、挺水植物、浮叶植物31及沉水植物均为现有的植物,此处不在赘述。再者,所述第一净化区1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12,第一出水口12连通第二净化区2的顶部;而第二净化区2底部设有第二出水口21,第二出水口21连通第三净化区3的顶部;所述污水收集部件10包括栅栏10a和集水斗10b,栅栏10a设于地表,集水斗10b位于栅栏10a正下方,集水斗10b顶部边缘连接所述栅栏下表面,从栅栏10流入的水会进入集水斗10b中。所述栅栏10a中间设有凹槽10c和网板10d,凹槽10c可容纳芳香物,网板10d可关闭凹槽10c的开口,进而防止芳香物移出凹槽10c,也可防止行人绊倒。所述集水斗10b底部设有排水口,该排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净化区1顶部,进而可将污水排入第一净化区1内。

所述栅栏可以实现现有的普通的网状结构。但然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栅栏10a包括外固定圈101a、内固定圈101b及连接外固定圈101a和内固定圈101b的支撑筋101c,所述凹槽10c设于内固定圈101b上。

为了实现空间的合理利用,于是所述污水收集部件10连接于植物净化箱底部,且位于第一净化区1和第二净化区2的正下方处。

再者,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净化区1和第二净化区2内从底部向上依次设有第一碎石层1a、第一隔离布层1b、第一砂砾层1c,第一土壤层1d、第二细沙层1e、第二隔离布层1f及营养顶层1g。为了使层结构的使用效果达到最佳,于是所述第一碎石层1a、第一砂砾层1c、第一土壤层1d、第二细沙层1e及营养顶层1g的厚度比例为4:2:5:1:1。

为了方便对污水处理程度的检测,于是所述第三净化区3内设有水质检测器。水质检测器可检测污水的净化程度。所述水质检测器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重复叙述。

此外,为了保证土壤透气性,扩大污水与土壤、植物的接触面积,于是本实用新型还加设了吹气装置4,所述吹气装置4具有出气端,所述出气端可插入第一净化区1、第二净化区2及第三净化区3内,即增强了土壤的透气效果,保证植物生长,而且还能增强污水在第一净化区1、第二净化区2及第三净化区3内的流动性,提高净化效果。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