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氢污泥复性驯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1090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产氢污泥复性驯化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复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产氢污泥复性驯化器。



背景技术:

利用厌氧活性污泥进行发酵降解有机质生产氢气,具有降解速度快、条件要求低、环境友好等优点,与产甲烷发酵联合作用,能够大幅提高生物质利用率、提高氢烷浓度、缩短降解周期,是一项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实用技术。产氢污泥在进行产氢发酵后会失去继续产氢的能力,需要通过特定的方法进行复性。生物制氢生产基本都是以批次连续的方式进行,所以实际生产中需要对每批次复性污泥进行分别储存驯化,导致生产效率低,经济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产氢污泥复性驯化器,该驯化器可以使不同批次污泥完成连续驯化,节约驯化成本和资源占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产氢污泥复性驯化器,它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部设有一隔断板将所述罐体分成左室和右室,所述隔断板与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间隙使所述左室和所述右室连通;在所述罐体的侧壁上,所述左室设有进料口,所述右室设有出料口。

优选地,所述隔断板与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间隙;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尾气排放口。

优选地,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还设有溢水口。

优选地,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排沙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用于产氢污泥复性使用的驯化器,可以使不同批次污泥完成连续驯化,节约驯化成本和资源占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产氢污泥复性驯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产氢污泥复性驯化器在运行过程中污泥的流动示意图。

图1中,各标记如下:

1罐体、2隔断板、3进料口、4出料口、5尾气排放口、6溢水口、7排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产氢污泥复性驯化器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产氢污泥复性驯化器包括罐体(1),罐体(1)内部设有一隔断板(2)将罐体分成左室和右室,隔断板(2)与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间隙使左室和右室连通。在罐体(1)的侧壁上,左室设有进料口(3),右室设有出料口(4)。罐体(1)的顶部设有尾气排放口(5)。出料口(4)的上方还设有溢水口(6)。罐体(1)的底部设有排沙口(7)。进料口(3)、出料口(4)、排砂口(7)均带有阀门,在不使用该通道时,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尾气排放口(5)是一个小尺寸常通开口,用于随时排放驯化过程中产生的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溢水口(6)可以使用(但不限于)水(图中横线所示)液封进行气密,防止与尾气排放口(5)形成空气流通。罐体(1)的容量设计需要和每天驯化量相匹配,即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的容积量要大于每天驯化量的30倍,保证污泥在驯化器内停留30天或以上从而完成驯化。

使用时,按照如下步骤对待复性的产氢污泥进行复性:

一、驯化器的启动

按照下述方式1或方式2启动驯化器:

方式1:用具备产氢能力的污泥,例如新鲜产氢污泥或者已经完全复性的产氢污泥,从进料口注入驯化器,直至污泥注入量超过出料口高度,具体可以为超过出料口高度的泥量为每次取用量的2倍。此时驯化器启动完成。

方式2:向驯化器内一次性注入已经预处理的需要驯化的失去产氢能力的污泥,直至污泥注入量超过出料口高度,具体可以为超过出料口高度的泥量为每次取用量的2倍,然后进行30天的驯化,驯化过程中控制驯化器内的温度为25-50℃。30天后驯化器启动完成。其中,已经预处理的需要驯化的失去产氢能力的污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将产氢发酵后待复性的污泥进行离心或沉淀处理,去除上清液,得到污泥(A);2)向污泥(A)中加自来水或者污水处理中回用的中水,搅拌均匀,得到污泥(B),污泥(B)的含固率小于8%;3)用1mol/L的NaOH溶液调节污泥(B)的pH值至8.0-8.5,得到污泥(C),即可得到已经预处理的需要驯化的失去产氢能力的污泥。

二、驯化器的运行

按照如下步骤运行本实用新型驯化器:

1、进料:将每批次需要复性的失去产氢能力的污泥,先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进料口注入驯化器。在注入过程中,溢水口会有水流出。预处理的步骤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将产氢发酵后待复性的污泥进行离心或沉淀处理,去除上清液,得到污泥(A);2)向污泥(A)中加自来水或者污水处理中回用的中水,搅拌均匀,得到污泥(B),污泥(B)的含固率小于8%;3)用1mol/L的NaOH溶液调节污泥(B)的pH值至8.0-8.5,得到污泥(C),即可完成预处理。

进料完成之后,驯化器中污泥的流动方向如图2中罐体内箭头所示。污泥进入驯化器后会沉降在驯化器内已有污泥上,形成与已有污泥具有模糊边界的一层,每进料一次就堆积一层,新增污泥会推动原有污泥向出料口一侧缓慢运动,形成不同批次污泥排队从进料到出料口的运动,以保证每批污泥都在驯化器内停留超过30天。随着污泥在驯化器内的运动,相邻批次间的污泥会有一定程度混合,尤其是进入右室后,由于已经进入驯化后期,这种混合对污泥性质并没有明显影响。新进污泥驯化的前12天最为关键,此时污泥处于左室,相邻批次间的混合程度很弱。驯化器主要提供三个要素,厌氧、较稳定温度、停留时间。驯化器中隔断板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提供停留时间。

2、取用:取用污泥时,打开出料口,以自流或者泵抽取的方式将复性的产氢污泥取出。由于驯化器设计出料口进料口之间容积大于每天进料量的30倍,即一批次污泥能到达或者高过出料口被取出,已经在驯化器内停留超过30天,可保证驯化完成。如果有生产需要,也可以在出料去少量样品检测一下。此时会有一定量空气从尾气口倒吸回罐体上空区域,以保持压力平衡。相对于驯化器整体,这些倒吸的空气量很小,会在较短时间随驯化产生的二氧化碳从尾气口再次排出,驯化器的厌氧环境得到保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