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柜升降防护窗的同步轮同步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1253阅读:1037来源:国知局
通风柜升降防护窗的同步轮同步带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用通风柜升降防护窗的同步传动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通风柜升降防护窗的同步轮同步带结构。



背景技术:

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过程中,当使用腐蚀性液体,或者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情况下,通常需要在通风柜中操作。通风柜中将朝向操作者的侧面设置为可上下滑动的可视窗。使用时,将可视窗下拉至面部以下与操作台台面留有一定的空间,足够操作者在操作台进行操作。使用完成后,向上拉动可视窗,拆除仪器。通过可视窗,操作者可以清楚观察到通风柜内的实验过程,如果发生异常,马上下拉可视窗避免危险。

授权公告号为CN20384291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通风柜,该专利公开了通风柜视窗开启或者关闭所用的传送结构,包括设置在通风柜上端部靠近视窗位置的两个前链轮,以及在通风柜上端部远离视窗位置的两个后链轮,在前链轮和后链轮上绕设链条;链条的一端连接视窗,另一端连接配重块。链条由链环首尾相接构成,链条通常通过螺钉与视窗或者配重块固定,视窗安装于不同高度的通风柜上时,需要先调整链条和视窗的固定位置,使视窗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启或者关闭。如果固定位置不当需要调整时,需要将螺钉取出重新定位,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柜升降防护窗的同步轮同步带结构,该结构中的同步带分别与升降防护窗和配重块相连,同时将同步带至少一端的连接方式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可依据实际需求更加便捷地调整同步带与升降防护窗或者配重块的相对位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风柜升降防护窗的同步轮同步带结构,包括设置在通风柜顶部且分别位于通风柜两侧对称设置的同步带组件;同步带组件包括两个同步齿轮和一条绕设于两个同步齿轮上并与之啮合的同步带,同步带为聚氨酯同步带,并且在其内部嵌设若干钢丝,同步带一端连接升降防护窗,另一端连接配重块,同步带至少一端为可拆卸连接端,升降防护窗和配重块的上端部分别设置与同步带固定/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块。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同步带组件中的两个同步齿轮均固定在通风柜的顶部,同步带绕设于两个同步齿轮上,并且与两个同步齿轮啮合。两个同步带组件上的两条同步带的同一侧连接升降防护窗,另外一侧连接与升降防护窗等重的配重块。在安装升降防护窗之前,需要调整升降防护窗与同步带的固定位置,以保证升降防护窗在通风柜中活动自如。为了方便调节,将同步带至少一端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端,同步带预先与升降防护窗和配重块连接。如果高度不合适,可以调节可拆卸连接端调整至合适的高度。同时在升降防护窗和配重块上端与同步带的连接处相应的位置设置与同步带固定/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块。

此外,将传统的由环状的链环首尾相接构成的链条设置为外部为一体成型的与同步齿轮啮合的同步带,内部嵌设用于加强的钢丝,升降防护窗滑动更加自如,升降防护窗可平稳固定在任意高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同步带一端与升降防护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配重块可拆卸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升降防护窗安装在通风柜上之后,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调整同步带与配重块之间的连接位置,调整同步带与配重块之间的相对高度,从而调整升降防护窗在通风柜中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同步带一端与升降防护窗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配重块固定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升降防护窗安装在通风柜上之后,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调整同步带与升降防护窗之间的连接位置,从而使升降防护窗置于通风柜的合适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同步带的两端与升降防护窗和配重块均为可拆卸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升降防护窗安装在通风柜上之后,可以调整同步带与升降防护窗或者同步带与配重块的相对位置,以使升降防护窗置于通风柜的合适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升降防护窗/配重块的固定块与升降防护窗/配重块可拆卸连接处开设有与同步带垂直的若干腰型孔,同步带多次弯折穿插于腰型孔之间。

将升降防护窗或者配重块与同步带的固定块可拆卸连接处设置若干与同步带垂直的腰型孔,可以依据升降防护窗在通风柜的位置随时相应调整同步带在腰型孔上的连接位置。同步带穿插设置在腰型孔之间,拉动同步带穿过腰型孔露出的端部调整升降防护窗和配重块的相对位置,调整好之后,再将该自由端向上弯折再次穿插设置在腰型孔之间,即可实现固定。如果不合适需要再次调整时,将同步带自由端拆下,重新调整,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靠近升降防护窗一侧的两个同步齿轮通过联轴连接。

为了保证升降防护窗平稳上下移动,使用两根同步带同时带动升降防护窗上下移动。将靠近升降防护窗一侧的两个同步齿轮联动设置,保证两根同步带的运动轨迹一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丝为扁平状钢丝。

钢丝内嵌在同步带内部,用于增强同步带的强度,但是如果使用普通的细钢丝可能强度不够。而且使用时间久之后,钢丝可能会对包裹于其外部的聚氨酯同步带造成破坏。将钢丝设置为扁平状的,增加抗拉强度,同时增大钢丝与聚氨酯同步带的接触面积。

有益效果:两个同步带组件一侧连接升降防护窗,另外一侧连接与升降防护窗等重的配重块。同步带预先与升降防护窗和配重块连接,并且将同步带组件中的同步带至少一端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端,方便调整升降防护窗与同步带的相对高度,以保证升降防护窗在通风柜中活动自如。

附图说明

图1为通风柜升降防护窗的同步轮同步带结构示意图;

图2为拆掉一个侧板后通风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同步齿轮同步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同步带的截面图;

图6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图3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8为图2中D部分的放大图;

图9为图1中E部分的放大图;

图10为实施例二中同步带组件与配重块固定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二中同步带组件与升降防护窗可拆卸连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三中同步带组件与配重块可拆卸连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三中同步带组件与升降防护窗可拆卸连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通风柜;2、样品柜;21、固定板;3、导流背板;31、防护板;311、检修口;312、槽形板;313、控制面板;32、顶板;321、通风部;322、照明部;323、抽气装置;33、导流组件;331、上导流板;332、中导流板;333、下导流板;334、固定组件;4、升降防护窗;41、加强板;42、玻璃视窗;421、限位凸起;43、拉手;431、手握部;432、固定部;433、连接部件;434、固定连接部;435、手握连接部;436、定位凸块;44、第一固定块;5、补风翼;51、旋转轴;52、补风板;53、导风部件;55、连接件;56、加强筋;57、支撑螺栓;6、同步带组件;61、第一同步齿轮;611、第一同步带;62、第二同步齿轮;621、第二同步带;63、支架;64、配重块;641、第二固定块;642、腰型孔;65、齿状凸起;66、钢丝;67、联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一种通风柜升降防护窗的同步轮同步带结构,结合图2,安装于通风柜1上用于配合升降防护窗4的上升和下降。通风柜1包括位于其下方与通风柜1一体成型的样品柜2,通风柜1内部分为靠近通风柜1背面的抽气通道和靠近操作者的操作室,操作者可在操作室内进行实验操作,实验室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通过抽气通道排走。

样品柜2作为整个实验室操作台的基座,既可以用于放置实验所用样品,样品柜2上表面的平台上又可以作为实验操作台,用于搭建实验操作过程所需的仪器设备。在样品柜2的柜门上方至操作台处设置用于固定插座和电源开关的固定板21。

通风柜1固定在样品柜2上方,通风柜1包括远离操作者的导流背板3,与导流背板3垂直设置在导流背板3两侧的防护板31,以及与防护板31垂直靠近操作者一侧的升降防护窗4,在导流背板3、防护板31和升降防护窗4上方设置顶板32。

在通风柜1内部,靠近导流背板3的一侧设置导流组件33,导流组件33包括上导流板331、中导流板332和下导流板333。导流组件33均通过固定组件334固定在导流背板3上,导流组件33朝向通风柜1内部的侧面。

下导流板333通过三个固定组件334固定于导流背板3上,下导流板333与导流背板3平行,并且其下端靠近操作台,与操作台之间留有有一定的距离;中导流板332与导流背板3之间的距离大于下导流板333与导流背板3之间的距离,中导流板332的下端与下导流板333的上端平齐,二者之间留有气流通过的间隔。中导流板332的上端向远离导流背板3方向倾斜,中导流板332的上端开设有三个凹槽,贯穿凹槽使用固定组件334将中导流板332固定在导流背板3上。上导流板331与导流背板3之间的距离大于中导流板332与导流背板3之间的距离,上导流板331的下端设置三个与中导流板332下端凹槽匹配的凸出部,该凸出部插接于中导流板332的上端凹槽处,二者插接处留有间距,上导流板331的上端向远离导流背板3的方向倾斜,上导流板331的上端抵设于通风柜1的顶板32,上导流板331的上端开设两个凹槽,穿过凹槽使用固定组件334将上导流板331固定在通风柜1的顶板32上,将顶板32分为通风部321和照明部322。在顶板32的通风部321上设置抽气装置323,将通风柜1内部的有毒有害气体抽出室外。导流板设置为不同板块,不同高度有间隙,为了快速抽去位于不同高度处的有毒气体。顶板32的照明部322位于操作室12内,在照明部322设置日光灯用于照明。

通风柜1内部两侧的防护板31为双层设置,通风柜1用电或用气连接的线路分别设置在夹层内。防护板31的中心还设有检修口311,便于柜内维护和保养。双层防护板31靠近操作者的一侧使用槽形板312固定,在槽形板312的开口端面卡接电路以及气路各模块集成的控制面板313,该控制面板313可以依据操作者的习惯调整高度。

结合图8,在靠近操作者的操作台边缘设置补风翼5,补风翼5包括旋转轴51,与旋转轴51侧面相切固定补风板52,补风板52远离旋转轴51的端部设置导风部件53。旋转轴51与补风板52下端面相切的位置设置加强面,补风板52下端面靠近导风部件53的位置固定连接件55,连接件55向下凸出,连接件55和补风板52的下端面围合构成空腔,该空腔的横截面为倒梯形,倒梯形的上底面与斜边的交接处到补风板52下端面之间固定设置加强筋56,贯穿倒梯形的上底面向远离补风板52的下端面方向固定支撑螺栓57,支撑螺栓57的下端面到补风板52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旋转轴51的外径。导风部件53类似于水滴状,在补风板52的端部呈圆角设置。

补风翼5安装在操作台靠近操作者的一侧端面,旋转轴51的两端固定在通风柜1的两个侧面防护板31的槽形板312之间,旋转轴51距离操作台有一定的距离。补风板52向操作台内部延伸设置,依靠其下端的支撑螺杆支撑在操作台上。补风翼5与操作台下方存在间隙,放于操作台上仪器的线路电源可以从该间隙伸出插在固定板21上的插座上,同时,补风板5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存在间隙方便补风。

如图2所示,升降防护窗4位于靠近操作者的一侧。与两个槽形板312上端平齐同时与槽形板312朝向操作者一侧的端面平齐固定一个加强板41,在加强板41内侧靠近加强板41的下端向下延伸固定玻璃视窗42,升降防护窗4的下端面上升至接近玻璃视窗42的下端面时,靠近玻璃视窗42的下端面设置限位凸起421。在玻璃视窗42内侧靠近玻璃视窗42下端面向下延伸设置升降防护窗4,升降防护窗4的左右两侧与防护板31接触的位置设置一组平行的滑轨供升降防护窗4上下滑动。顶板32装灯部靠近操作者的一侧与加强板41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供升降防护窗4上升预留空间。

如图1和图9所示,在升降防护窗4的下端固定拉手43,拉手43包括手握部431和固定部432,在固定部432和手握部43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固定部432和手握部431的连接部件433,该连接部件433与固定部432相连的部分为固定连接部434,其与手握部431相连的部分为手握连接部435,固定连接部434和手握连接部435以向下凹的弧面相连一体成型整体类似挂钩状。手握连接部435于连接部件433的下端延伸设置抵设于补风翼5上端面的定位凸块436,该定位凸块436内部设置探测灯以检测升降防护窗4与操作台之间的距离。升降防护窗4向下拉至定位凸块436与补风翼5抵接,此处为升降防护窗4下降的最低位置。此时,手握部431与补风翼5之间仍留有一定的间隙供气流通过。升降防护窗4向上提拉至连接部件433与限位凸起421抵接,此处为升降防护窗4上升的最大高度。

如图1所示,升降防护窗4的上升和下降需要同步带组件6配合传动。在安装通风柜1时,需要预先固定升降防护窗4在通风柜1中的相对位置,以使升降防护窗4上升或者下降达到在该通风柜1中所能达到的极限。同步带组件6包括两个第一同步齿轮61分别位于同一块防护板31上端靠近加强板41和导流背板3处,在两个第一同步齿轮61上绕设第一同步带611;同时,在另一块防护板31的上端对称设置与第一同步齿轮61和第一同步带611平行的第二同步齿轮62和第二同步带621。两个同步齿轮通过支架63固定在通风柜1顶部,同步齿轮与支架63之间留有间距,便于同步齿轮转动。两根同步带的同一侧与升降防护窗4连接,其另一侧连接与升降防护窗4重量相同的配重块64,该配重块64位于通风柜1的导流背板3外侧,并且与导流背板3滑动连接。靠近升降防护窗4一侧的第一同步齿轮61和第二同步齿轮62通过联轴67连接,确保第一同步齿轮61和第二同步齿轮62可联动转动,从而确保升降防护窗4平稳上下移动。

结合图3、图4和图6,升降防护窗4与同步带的连接处固定第一固定块44,第一固定块44上设有通孔,贯穿通孔设置螺栓将同步带固定在升降防护窗4上。结合图7,配重块64与同步带的连接处固定第二固定块641,第二固定块641上设置与同步带垂直、并且互相平行的若干腰型孔642,同步带穿插在腰型孔642之间,同步带的端部达到最下端的腰型孔642之后,向上弯折再次穿插于腰型孔642之间,同步带与配重块64以及升降防护窗4稳固连接。结合图5,同步带一面光滑,另一面设置为与同步齿轮相匹配的若干齿状凸起65,同步带使用聚氨酯材质构成,在同步带内部靠近同步带的左右两侧处穿设与同步带平行的两根扁平状钢丝66。使用这样的设计,拉动升降防护窗4上下移动时,同步带上下移动带动同步齿轮转动,滑动自如,可以将升降防护窗4固定在任一高度,扁平状钢丝66既可以保证同步带的强度,又不容易割坏同步带。而且金属的钢丝66置于聚氨酯同步带的内部,不会直接接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酸碱性带有腐蚀性的气体,使用更耐久。

实施例二:一种通风柜升降防护窗的同步轮同步带结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同步带与升降防护窗4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同步带与配重块6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结合图11,升降防护窗4的第一固定块44上设置与同步带垂直、并且互相平行的若干腰型孔642,同步带穿插在腰型孔642之间,同步带的端部达到最下端的腰型孔642之后,向上弯折再次穿插于腰型孔642之间。结合图10,配重块64的第二固定块641上设置通孔,贯穿通孔固定螺栓将同步带固定于配重块64上。

实施例三:一种通风柜升降防护窗的同步轮同步带结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同步带与升降防护窗4和配重块64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可拆卸连接。结合图12和图13,在升降防护窗4的第一固定块44和配重块64的第二固定块641上均设置与同步带垂直、并且互相平行的若干腰型孔642,同步带穿插在腰型孔642之间,同步带的端部达到最下端的腰型孔642之后,向上弯折再次穿插于腰型孔642之间。操作者可以通过调节同步带位于升降防护窗4或者配重块64的自由端进行调节防护窗的高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