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6280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净水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净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净水器(如厨下式净水器)已经在许多家庭中普及,并且输出的水的水质已经达到饮用标准,但是无法满足用户饮用和冬季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净水器,不仅能够给用户提供直饮温水,满足用户饮用和冬季使用需求,而且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净水器,包括: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的进水口与供水管相连通,所述过滤单元用以对所述供水管中的水进行过滤;储水单元,所述储水单元的第一进水口与所述过滤单元的出水口相连通;用以对所述储水单元中的水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第一换热流路和第二换热流路,所述第一换热流路的入口与所述过滤单元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流路的出口与所述储水单元的第二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流路的入口与所述储水单元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流路的出口与用水端相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用以将从所述储水单元的出水口流出的热水与从所述过滤单元的出水口流出的冷水进行热交换,以在所述用水端获得预设温度的热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水器,通过在储水单元与用水端之间设置热交换器,然后由热交换器将从储水单元的出水口流出的热水与从过滤单元的出水口流出的冷水进行热交换,以在用水端获得预设温度的热水,从而不仅能够给用户提供直饮温水,满足用户饮用和冬季使用需求,而且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

进一步地,上述的净水器还包括:增压泵,所述增压泵设置在所述供水管与所述过滤单元的进水口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的净水器还包括:温度获取模块,所述温度获取模块用以获取所述储水单元内的水温;用户输入模块,所述用户输入模块用以接收用户输入的目标水温;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温度获取模块、所述用户输入模块和所述加热单元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用以对所述加热单元进行控制,以使所述储水单元内的水温达到所述目标水温。

进一步地,上述的净水器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所述显示单元用以对所述储水单元内的水温和所述目标水温进行显示。

具体地,所述加热单元可以为电加热棒。

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棒设置所述储水单元内部。

具体地,所述过滤单元可包括多个滤芯。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滤芯分别为PP棉、前置活性炭、RO或纳滤、后置活性炭。

具体地,所述热交换器可以为板式换热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净水器。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净水器可包括:过滤单元10、储水单元20、加热单元30和热交换器40。

其中,过滤单元10的进水口与供水管相连通,过滤单元10用以对供水管中的水进行过滤。储水单元20的第一进水口与过滤单元10的出水口相连通。加热单元30用以对储水单元20中的水进行加热。热交换器40包括第一换热流路和第二换热流路,第一换热流路的入口与过滤单元10的出水口相连通,第一换热流路的出口与储水单元20的第二进水口相连通,第二换热流路的入口与储水单元20的出水口相连通,第二换热流路的出口与用水端相连通,热交换器40用以将从储水单元20的出水口流出的热水与从过滤单元10的出水口流出的冷水进行热交换,以在用水端获得预设温度的热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加热单元30可以为电加热棒,电加热棒可以设置储水单元20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过滤单元10可包括多个滤芯。具体地,多个滤芯分别为PP棉、前置活性炭、RO或纳滤、后置活性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热交换器40可以为板式换热器。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自来水通过供水管分别流入若干级滤芯(一般为四级:PP棉、前置活性炭、RO或纳滤、后置活性炭),从最后一级滤芯出来的水为可饮用的净水。如果储水单元20未满,则净水会从储水单元20的第一进水口流入储水单元20,并由加热单元30对储水单元20中的水进行加热。

当用户打开用水端的水龙头时,储水单元20中的热水将进入热交换器40的第二换热流路,同时,从最后一级滤芯出来的净水将进入热交换器40的第一换热流路,第一换热流路中的冷水将与第二换热流路中的热水进行热交换(第一换热流路和第二换热流路紧密贴合,以最大面积热交换)。

经热交换后,从储水单元20的出水口流出的热水将被冷却为温水,供用户使用,满足用户使用温水的习惯,同时,从过滤单元10出来的冷水被加热成温水,重新流入储水单元20中,由加热单元30继续加热。在用户用水期间,加热单元30只需将从热交换器40的第一换热流路流出的温水加热成热水即可,节省了加热时间和用电量。其余时间,加热单元30只需对储水单元20中的水进行保温即可。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器,通过在储水单元与用水端之间设置热交换器,使得过滤后的热水与冷水进行热交换,被冷却的热水会变成温水,供用户使用,同时,加热的冷水变成温水流入储水单元,继续被加热,如此循环,使得加热单元的加热效率大大提高,从而不仅能够给用户提供符合饮用标准的温水,满足用户使用温水的习惯,而且节能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上述的净水器还包括:增压泵50,增压泵50设置在供水管与过滤单元10的进水口之间,以进行增压,保证水流量充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上述的净水器还包括:温度获取模块61、用户输入模块62和控制模块63,其中,温度获取模块61用以获取储水单元20内的水温,用户输入模块62用以接收用户输入的目标水温,控制模块63分别与温度获取模块61、用户输入模块62和加热单元30相连,控制模块63用以对加热单元30进行控制,以使储水单元20内的水温达到目标水温。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上述的净水器还包括:显示单元64,显示单元64与控制模块63相连,显示单元64用以对储水单元20内的水温和目标水温进行显示。

具体而言,当用户不需要热水时,可以通过用户输入模块62输入停止加热指令,控制模块63根据停止加热指令控制加热单元30停止加热;当用户需要热水时,例如,用户想喝温开水,此时用户可以通过用户输入模块62输入开始加热指令,同时将目标水温调节至100℃,控制模块63根据开始加热指令控制加热单元30开始加热,同时通过温度获取模块61(如温度传感器)实时获取储水单元20内的水温,当水温达到目标水温时,控制模块63控制加热单元30停止加热。而如果用户仅适用温水,例如冬天使用,则可以通过用户输入模块62将温度调低至50℃,以便通过热交换器换热后,获得适宜的温水。

在此过程中,控制模块63还可以通过显示单元64实时显示储水单元20内的水温,并显示用户设置的目标水温,以便用户能够实时查看。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输入模块62可以为旋钮、按键等,显示单元64可以为数码管、显示器等;或者,用户输入模块62和显示单元64集成设置,例如,可以为触摸显示屏;或者,用户输入模块62、显示单元64和控制模块63集成设置,并设置在储水单元30上,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器,通过在储水单元与用水端之间设置热交换器,然后由热交换器将从储水单元的出水口流出的热水与从过滤单元的出水口流出的冷水进行热交换,以在用水端获得预设温度的热水,从而不仅能够给用户提供直饮温水,满足用户饮用和冬季使用需求,而且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