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来水生产用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0465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来水生产用过滤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来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自来水生产用过滤器。



背景技术:

自来水是指通过自来水处理厂净化、消毒后生产出来的符合相应标准的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的水。生活用水主要通过水厂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地表水,由自来水厂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相关卫生标准》,经过沉淀、消毒、过滤等工艺流程的处理,最后通过配水泵站输送到各个用户。

在供水行业,关于谁是最早供水城市的争论一直存在,上海就是其一,理由是它在1881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水厂。而实际上,大连自来水的历史可追溯到1879年。

清朝末期,北洋大臣李鸿章向清廷上奏“凿石引泉”,在旅顺水师营龙引泉建设了中国第一套供水设施,开创了中国近代城市供水事业的先河。这个供水工程耗时10年,修建水池1座,砌筑隧道728米,水管用陶瓷、铸铁铺设,长达6180米,可以给2万多人供水。其供水作用发挥时间长达100年。

在国家档案馆可以查到当年李鸿章的奏折和龙引泉完整的碑文。目前,大连是中国近代城市供水的第一城的说法已被广泛认可。

自来水是经过多道复杂的工艺流程,通过专业设备制造出来的饮用水。自来水的处理过程如下:

首先必须把水源从江河湖泊中抽取到水厂(不同的地区取水口是不同的,水源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饮水质量);

然后经过混凝、沉淀、过滤、送入清水池并进行消毒后,由送水泵高压输入自来水管道,一般主管道使用预应力砼管、钢管、PE管、球墨铸铁管等管材;

最终分流到用户水龙头。整个过程要经过多次水质化验,有的地方还要经过二次加压、二次消毒才能进入用户家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自来水生产用过滤器,能够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将经过粗滤后的水体利用纳米滤层和金属膜滤层相结合的细滤网进行水体过滤,从而得到仅含纳米级以下颗粒物的水体,避免在下一环节由于纳米级以上的颗粒物的阻塞原因,而影响水体的后续处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来水生产用过滤器,包括过滤器本体及与过滤器本体相连接的控制系统,所述过滤器本体为中空结构,且在过滤器本体下部内壁上设置有粗滤网,在所述过滤器本体上部内壁上设置有细滤网,在所述过滤器本体内部的粗滤网与细滤网之间设置有隔离件,在所述过滤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封口组件,在所述封口组件上部设置有动力装置;在所述细滤网与隔离件所在区域内设置有吸管组件,所述吸管组件的下端贯穿隔离件,所述吸管组件的上端贯穿封口组件,且吸管组件的上端部置于动力装置内;所述细滤网包括纳米滤层和金属膜滤层,所述金属膜滤层设置在两层纳米滤层之间。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设备、电机控制电路、感应器电路、数据处理系统及触摸显示系统,所述触摸显示系统连接数据处理系统,所述数据处理系统连接数据采集设备,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分别连接电机控制电路和感应器电路,所述电机控制电路与动力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保护管及电机系统,所述电机系统与保护管连接,所述吸管组件的上端部置于保护管内且通过电机系统带动吸管组件吸水。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在所述过滤器本体上还设置有进水管。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在所述过滤器本体上还设置有出水管。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所述细滤网的厚度为1~3mm。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所述粗滤网的滤孔孔径为0.25~0.5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将经过粗滤后的水体利用纳米滤层和金属膜滤层相结合的细滤网进行水体过滤,从而得到仅含纳米级以下颗粒物的水体,避免在下一环节由于纳米级以上的颗粒物的阻塞原因,而影响水体的后续处理。

(2)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水体处理时,采用智能检测控制的方式进行水体由粗滤到细滤的过滤量的控制,从而达到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避免出现效率低下的情况发生。

(3)本实用新型可利用触摸控制方式进行参数的设置及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从而方便使用者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滤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细滤网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其中,1-细滤网,2-粗滤网,3-吸管组件,4-进水管,5-出水管,6-纳米滤层,7-保护管,8-电机系统,9-触摸显示系统,10-接线引管,11-金属膜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来水生产用过滤器,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过滤器本体及与过滤器本体相连接的控制系统,所述过滤器本体为中空结构,且在过滤器本体下部内壁上设置有粗滤网2,在所述过滤器本体上部内壁上设置有细滤网1,在所述过滤器本体内部的粗滤网2与细滤网1之间设置有隔离件,在所述过滤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封口组件,在所述封口组件上部设置有动力装置;在所述细滤网1与隔离件所在区域内设置有吸管组件3,所述吸管组件3的下端贯穿隔离件,所述吸管组件3的上端贯穿封口组件,且吸管组件3的上端部置于动力装置内;所述细滤网1包括纳米滤层6和金属膜滤层11,所述金属膜滤层11设置在两层纳米滤层6之间。

在设计使用时,所示过滤器本体采用中空圆柱结构,采用隔离件将过滤器本体内部隔离成为由粗滤网2及隔离件所组成的粗滤区和由细滤网1及隔离件所组成的精滤区,所示吸管组件3的下端穿过隔离件并使吸管组件3的下端端口置于粗滤区内,所述吸管组件3位于精滤区部分由多个管件拼装而成,并且每个管件都可以将由粗滤区内来的水体涌入精滤区内,所述吸管组件3的上端贯穿封口组件,且上端部置于动力装置内,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将粗滤区内的水体吸入精滤区内;位于过滤器本体外部的水体通过粗滤网2进入过滤器本体内部,水体在经过粗滤网时将首先把大的颗粒物进行滤除,然后被吸管组件3吸入精滤区内,在精滤区中利于细滤网1上设置的纳米滤层和金属膜滤层进行精细过滤,从而使得从精滤区内流出的水体内含的颗粒物保持在纳米级以内,进而能使得在下一环节的水处理过程中不会因为存在纳米级以上的颗粒物而影响水体的正常处理。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控制系统对过滤器的水过滤处理量进行有效控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图2、图3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设备、电机控制电路、感应器电路、数据处理系统及触摸显示系统9,所述触摸显示系统连接数据处理系统,所述数据处理系统连接数据采集设备,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分别连接电机控制电路和感应器电路,所述电机控制电路与动力装置相连接。

在设计使用时,将感应器电路的感应头(可采用压力传感器、流量采集仪等)置于精滤区内,感应器电路将收集到的精滤区内水体压力信息或流量信息等传输至数据采集设备内,经数据采集设备初步处理后形成能够被数据处理系统所处理的数据信息,而后在其内与预置的最佳工作策略信息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进行相应的控制策略的调整,直到形成与预置的最佳工作策略相近试的控制策略后,并根据该策略所确定需要调节的参数信息,并将需要调节的参数信息的指令下发到电机控制电路,而后电机控制电路根据所接收的控制指令进行相应的诸如转速等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控制从粗滤区内吸水至精滤区内的吸水量,使得精滤区能够工作在最佳的精滤状态,以此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所述触摸显示系统能够在触摸控制方式下对控制系统进行参数的设置及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从而方便使用者操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图2、图3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保护管7及电机系统8,所述电机系统8与保护管7连接,所述吸管组件3的上端部置于保护管7内且通过电机系统8带动吸管组件3吸水;在设计使用时,所述控制系统与电机系统8相连接的连接线缆通过接线引管10保护,电机系统8将在动力的作用下将粗滤区内的水体通过吸管组件3吸入到精滤区内进行精滤,以备排出至后级处理单元进行处理。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图2、图3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在所述过滤器本体上还设置有进水管4,在设计使用时,过滤器本体外部的水体将通过进水管4后利用粗滤网2进行粗滤,而后缓存在粗滤区内,以备吸管组件3吸入精滤区内进行精滤。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图2、图3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在所述过滤器本体上还设置有出水管5,精滤区内的水体结构两层纳米滤层和一层金属膜滤层精细过滤后将从出水管5处排出,以备后级处理工艺进行后续处理。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能够使得细滤网经久耐用,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所述细滤网1的厚度为1~3mm。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为能够将大的颗粒物滤除,避免损害细滤网,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所述粗滤网2的滤孔孔径为0.25~0.5mm。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