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净化过滤器的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34203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水净化过滤器的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净化过滤器的组件,具体的是关于净水设备的过滤器上端的滤头与安装在滤头上可拆卸的滤筒之间组装结构的设计。特别是只需垂直反复推压操作,即可将滤筒自动从滤头上安装或拆卸。另外,在反复推压拆卸滤筒的情况下,形成可选择的侧路流路和净水流路。通过反复推压滤筒进行安装和拆卸,使滤筒上升状态下锁定和解除锁定状态而下降成为可能。
【专利说明】
水净化过滤器的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是涉及一种通过反复推压即可将安装和拆卸滤筒和滤头的水净化过滤器的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净水器等净水设备,根据用途不同,使用的是单级或多级滤芯,这些滤芯是安装在滤筒内的,内置滤芯的滤筒与滤头自由拆卸,实现可随时更换滤芯。
[0003]在滤头插上可拆卸的滤筒,使水流经滤芯形成净水流路。把滤筒从滤头上拆除,将形成连接着外部供水设备的入口和流出洁净水的出口相连接,防止水从滤头上漏水,提供侧路功能,在没有侧路功能的情况下,利用供水设备停止供水,更换滤筒。
[0004]—般来说,滤筒和滤头在组装状态下,为抵抗通过供水管路传输的水压,应考虑在滤筒固定安装在滤头状态下,连通着滤头的入口和出口的净水流路的止漏,以及在滤筒拆卸于滤头的状态下,对于滤头的侧流连通的稳定性。
[0005]因此,考虑到上述情况,大部分滤筒安装需要利用锁定方式等额外操作来防止在水压等因素下与滤头分离。这种锁定方式着重于将滤筒牢牢地固定,给滤筒的及时更换造成困难。
[0006]目前,能够自动在侧路流路和净水流路之间转换的可拆卸滤筒,提案于大韩民国注册专利公报,登记编号为10-1311654。
[0007]而且,通过自动在侧路流路和净水流路之间的转换,使滤筒受压安装的方式,提案于美国专利申请公告,公开编号US2011/0139698A1中,以滤芯加压安装于滤头,使滤芯侧面形成流路,从而减少流经滤芯的水压。
[0008]但是,由于这种构造需要将滤芯抽出来,不仅拆卸困难,而且防止滤芯于滤头被随意分离,无论流经的水压多低,必须要求滤芯紧紧附着于滤头,保证连接部位紧密贴服。上述情况下,拆卸滤芯时需要费大力,造成拆卸困难。除此之外,在拆卸过程中,会导致连接处受损。
[0009]此外,美国专利第8、097、157B2中提出,往支架上施加压力,会导致向一侧移动,若解除压力,受弹力作用,恢复原位的弹簧组合体,弹簧组合体在弹性支持下,向两侧旋转,而滤筒安装拆卸通过旋转实现连接与分离。
[0010]但是这种以弹簧结构启动旋转的构造方式,其支架及弹簧组合体需要由多个零部件构成,才能实现旋转,而且为了弹性恢复力必须安装弹簧,使得此构造变得更复杂。
[0011 ]另外,美国专利第8、137、551BI中提出,使用支架方式拆卸的构造,为了使滤头的入口及出口在滤筒中连接,将各自供给流路及排出流路在左右隔离的状态下,在其中间使用支架结构,将长长地形成供给流路和排出流路,使滤头的入口及出口相互结合。为了在上述的滤头上使用支架方式拆卸,在上述滤头的入口和出口安装弹簧装置,在供给流路和排出流路相互结合时,形成弹性工作。这种支架结构的装置,不仅需要使用其他弹簧,而且由于各自的供给流路和排出流路被隔离,不可能存在侧路流路的情况。
[0012]而且,这些构造都是从连接稳定性的角度出发,并非考虑到易更换性。因此,在实际更换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

【发明内容】

[0013]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将滤筒插入滤头后,通过垂直反复推压,使得滤筒可从滤头上连接和分离,而且不论分离滤筒时,侧路流路的形成,还是连接滤筒时,净水流路的形成,都可以不受水压的影响,也可容易实现的方案。
[0014]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不特定滤筒的拆卸方向,即可容易操作其连接和分离的组合结构。
[0015]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16]在滤头内部,配备可通过启动弹性操作,选择可升降的侧路流路和净水流路的内胆,在上述内胆设置可插入滤筒的插入口,再从这个插入口插入滤筒的前端部位,这样进行第一次推压后,通过内胆上升,保持滤筒不被分离,同时,滤头上的内胆锁定于上升状态。而在锁定状态下再推压滤筒,将会解除滤头锁定状态,再设置锁定-解锁部位操作下降功能,在锁定-解锁部位,解除内胆的锁定状态,内胆在下降时,自动将上升过程中抓住的滤筒分离出来。
[0017]这时,内胆上升时由于连通了净水流路,在锁定-解锁部位,在滤头上内胆的上升状态处于锁定,同时,插入内胆的滤筒也不会被分离。
[0018]同上述所述,在第一次推压后,连通了净水流路,且在这个状态下被锁定,再进行第二次推压,锁定状态被解除,滤筒下降,连通侧路流路,滤筒被分离。
[0019]而且,使连接滤筒前端部位的净水流路的引入口和引出口处于同轴,在内胆上升过程中,保持滤筒不被分离的情况下,即使不特定滤筒的插入方向,仍然可以结合和分离。
[002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滤筒前端部位的引入口和引出口处于同轴,且从滤头上拆卸时不限定方向,这点在操作上提供了方便。同时,在滤筒安装于滤头时,利用可升降内胆,通过一次推压,连通净水流路,且防止滤筒从滤头上分离,继而锁定内胆上升的状态,在锁定的状态下进行二次推压,锁定状态被解除,并在滤头上形成侧路流路,使滤筒从滤头上简单的分离出来。只需进行简单的反复推压,即可实现滤筒与滤头的结合和分离。
[0021]而且无需水压流经滤筒,只需通过内胆来实现滤筒的安装和拆卸,使滤筒更加容易更换,几乎不用担心连接部位会破损,具有提升内部结构,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改善产品品质的效果。
[0022]此外,这种滤头和内胆以及锁定-解锁的构造组合方式,容易加工制造。且相关配件的制作也很容易,从而可以降低制作成本,带来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滤头和滤筒拆分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滤头和内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滤头和内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滤头和内胆在滤筒推压下处于上升的状态下形成净水流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滤头和位于其内部的内胆处于下降的状态下形成侧路流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内胆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内胆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内胆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图8中的内胆支架在组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和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滤头和滤筒结合和分离状态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33]图12至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支架工作状态下的分步结构示意图。
[0034]图17和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滤头和滤筒结合和分离状态下呈现支架和内胆运行状态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35]图19至图26是本发明的锁定-解锁部件沿上升曲线槽和下降曲线槽运行状态的分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37]为了更简洁的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或说明中某些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但与本创造的主要内容不相关的零部件会有所省略。另外为便于表述,附图中某些零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但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或全部结构。
[0038]实施例:
下面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
[0039]本发明的基本运作结构是,内置的过滤器将具有引入口与引出口的滤筒插入滤头的内,将其推压,在上升过程中与滤头结合。在上升结合的状态下,防止随意下降,而将其固定,进而形成净水流路。在形成净水流路的状态下,为了更换滤芯等将滤筒再一次推压,使滤筒在下降过程中,净水流路被解除,这时,如果能形成侧路流路,将出现更卓越的效果。解除滤筒与滤头的连接,进而实现滤筒从滤头上分离。
[0040]滤筒在滤头上能够升降操作,需要在滤头的内部安装防止随意脱落且能够完成升降的内胆,而这个内胆需具备在其上升与下降时,能与滤头连接形成净水流路和侧路流路,并且具备在滤筒上升时不被随意分离的支架。
[0041]因此,下面将详细阐述,只需通过反复推压滤筒的方式,即可自动形成与滤头的结合和分离。且不受气密及水压影响,随意被分离。
[0042]以下将通过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0043]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滤筒与滤头的分离状态。
[0044]滤头100上设有和外部供给管路(图中未示出)连接的进水口110,通过此进水口110供给的水流经滤筒200内的滤芯(图中未示出),洁净水通过出水口 120流出,并且滤筒200插入滤头100,滤头100上还设有可使滤筒200在上升后锁定和解除锁定后下降的锁定解锁部件400。
[0045]另外,滤筒200的引水口210和引出口 220处于同轴的前端部230可以插入滤头100内,在插入状态下推压,为使滤筒200上升且滤筒200可以被滤头100抓住,应添加防脱要件240。
[0046]本实施例的防脱要件240是无需特定方向将滤筒200插入滤头100来结合,加压于前端部230底部的贴服面231来防止分离,而且可以在贴服面的特定位置设置防脱槽241,也可以在贴服面231做成凹凸面(图中未示出)防止脱落。
[0047]本发明中,说明了无论是为防止滤筒200在上升状态下随意下降而分离的情况,而示例的防脱槽241的防脱要件240,还是施压于贴服面231,还是在施压贴服面231时,既增大摩擦力,且可实现防脱的凹凸面的情况。这些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情况,但是本发明的真正目的并不局限于此。为了实现同一目标,在类似结构置换情况下,可将防脱要件240变换成多种形态。
[0048]图2是本实施例插入滤头上的滤筒在受压状态下,上升且形成净水流路和侧路流路的内胆的分解状态图。
[0049]如图2所示,为了使内胆300容易组装,可以将滤头100分成两半后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组装,并将内胆300组装起来形成组合170,但是本发明的真正目的并不局限于此。
[0050]S卩,如图2所示,组合170可以是螺钉连接的方式,也可以是热熔、高频、超声波等熔接方式,也可以是挂钩或卡扣形式的连接方式。
[0051 ] 而且,内置于滤头100的内胆300通过内胆主体330和内胆300升降时防止滤筒200脱落的启用支架340来实现收放作用。上述内胆300如图4和图5所示,形成滤筒200插入的插入口 320,此插入口 320供滤筒200的前端部230和防脱要件240插入。
[0052]这时内胆300在滤头100内部上升和下降统称上升下降,上述升降时,在上升状态下加压于弹性部件130,在下降状态下,因为弹性部件130的恢复力,又迅速下降。内胆300在升降时维持了弹性,使反复推压升降滤筒和滤筒的拆卸性能得到了改善。
[0053]另外,内胆主体330下端配备带有叶片的支架340。如图2、图4、图5和图6所示,支架340可以是与内胆主体330为一体的形式,如图3、图8、图9、图17和图18所示,也可以是组装在一起的分离的形式。
[0054]内胆300在滤头100内部上升的情况下,支架340的叶片贴服在滤头内壁,进而向内侧弯曲,以防止滤筒200脱落。在内胆300上升的状态下,可防止滤筒200随意分离;在内胆300下降的状态下,向内侧的弯曲逐渐展开,使其自动分离。
[0055]图3是图2所示内胆的另一种实施例。内置于滤头上的入口和出口,与可升降的内胆相连接,形成可选择的侧路流路和净水流路的情况下,防止漏气的构造的示意图,同时展示了构成锁定解锁部件的启动部与内胆和引导启动部连接的状态。
[0056]与上面图示的相同,内胆300由内胆主体330和支架340构成,内胆主体330的外壁310上有净水流路孔311和侧路流路孔312,可升降的内胆300的外壁310相贴于滤头100的内壁140形成内流面141,内流面141内装有防止气体流出的密封环150,在内流面141里安装密封环150的状态下,内胆300的外壁310和滤头100的内壁140相贴进而升降,这样不仅防止密封环150脱离,也可以保持气体不流出。
[0057]图2展示的是密封环150在内胆300的升降的情况下,形成可选择净水流路孔311和侧路流路孔312的情形,为防止气体流出,在流入口和流出口两侧分别安装密封环。图3展示了利用一个密封环,将原安装于流入口和流出口两侧的密封环替换,同样达到流入口和流出口分开的效果。
[0058]因此,内胆300升降,滤筒200插入滤头100的状态下,形成净水流路2和侧路流路I,
才能实现气体不流出。
[0059]图3、图8和图9是构成内胆300的内胆主体330和带叶片的支架340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内胆主体设置多个叶片342a,通过与叶片连接的连接叶片和位于多个叶片的隔离的开口部的启动叶片352,来组装构成支架。且尽可能的在内胆的升降时,保持滤筒200不脱落,这些说明注塑成型的优良性。
[0060]关于上述叶片342a中由与叶片连接的防脱叶片和启动叶片352组装构成的支架340的组装构造及启动,以及内胆300上升过程中,对于滤筒200的收放过程,会在下面详细说明。
[0061]此外,内胆300内置于滤头100的状态下升降时,因弹性部件130的弹力作用,防止其从滤头100上随意分离,如图4和图5所示,构成内胆300的支架340的叶片体342/342a在内胆300上升情况下,与滤头100的内壁相贴服,形成于叶片体外侧凸出的凸出部位343,使支架的叶片体向内部弯曲。支架的叶片体向内侧弯曲,防止内置于内胆的滤筒前端部的防脱要件240的脱落,及内胆下降过程中,因上升时向内侧弯曲的支架叶片体的凸出部位,插入滤筒的内壁下端的凹槽163,向内弯曲的叶片体恢复原位时,放开滤筒的防脱要件240,使滤筒200从内胆300脱落下来,同时内胆300支架的叶片体的凸出部位插入内壁的凹槽163卡住不至于滑落下来,避免了与滤头的随意分离。
[0062]本发明中上述凸出部位343若在内胆300下降状态下插入凹槽163,滤筒200也容易插入支架内部。
[0063]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在内胆升降的同时,控制升降的锁定解锁部件400的构件启动部410的升降板411是通过升降板411形成的销415和内胆300形成的销孔相结合构成,升降板411升降时可以左右摆动,内胆300上升状态下,可防止随意下降。同时避免了内胆300与滤头100脱落的可能性。
[0064]图4和图5展示的是安装于滤头的可升降的内胆,通过滤筒一次推压,呈上升状态,形成净水流路;通过滤筒二次推压,呈下降状态,形成侧路流路,由构成内胆300的支架340的多个分离叶片342形成上述支架的叶片启动状态的设计。
[0065]如上图所示,滤筒200前端部230插入插入口 320,内胆300安装在滤头100内部,防止内胆在安装于滤头的状态下随意分离,内胆在滤头上升后锁定和从锁定状态下解除锁定后下降,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由于内胆支架的叶片体的凸出部位343卡入凹槽163使得内胆300与滤头100不容脱落。也可通过启动锁定解锁部件400,在内胆300上升状态下静止时锁定,在静止状态下下降时解锁静止状态,从而完善连接与分离方式。
[0066]如图4和图5所示,内胆300是将滤筒200的前端部230插入,受滤筒200的推压而上升形成净水流路2,或下降形成侧路流路I的内胆主体330,并在上述内胆主体下端,在滤筒上升状态下,为防止过滤筒200从内胆300随意分离脱落,形成可从外侧及内侧启动的可分离的带有叶片的支架。
[0067]上述带有叶片的支架340是滤筒200插入内胆300的插入口320,滤筒200的前端部230安装在引水口 210和引出口 220上的环221,环221贴服于内胆主体330的上部331的内壁,前端部230的贴服面231与支架340的叶片贴服。在此状态下,推压滤筒200使其上升,滤筒200的上端232贴服于内胆的下端332,滤筒200不再上升,如图4所示,形成净水流路2,同时,支架340的叶片沿着滤头100的内壁101上升,由于叶片的凸出部位343支架的叶片向内侧弯曲,支架340部位的支架凸341被示例为滤筒200的防脱要件240的防脱槽241卡住,抓住滤筒200,同时通过一次推压上升的内胆,通过锁定解锁部件400锁定使上升状态固定,同样,内胆300受滤筒200的二次推压,从固定状态至下降前,滤筒200在构成内胆300的支架340的叶片的作用下,可防止随意脱落。
[0068]虽未附图示例,支架防止滤筒脱落的多种实施例中,支架通过加压于滤筒前端部的贴合面,在上升状态下防止随意分离,或者诸如向贴服面加压,使贴服面232产生弹性面,又或者赋予支架340弹性面,使支架在架起滤筒时,防止打滑,增大结合力,同时在上述贴服面上添加凹凸面,在上述支架上制作啮合的凹凸面,改善打滑现象,防止其分离,并提高结合力。
[0069]这种示例只是说明其中一种实施例,但是本发明的真正目的并不局限于此。
[0070]图3、图6、图7、图8和图9是构成内胆的支架的叶片,在内胆升降过程中,叶片启动,滤筒升降叶片启动状态与在叶片的启动下支架凸在滤筒防脱要件上卡住与脱落,体现其收放自如的示意图。
[0071]如上图所示,与上述相同,内胆300由内胆主体330和带有叶片的支架340构成,为引导上述支架340的叶片稳定的启动,支架340由内胆主体330的下端的处于相对位置的两个以上等分的叶片342构成,上述叶片342的长度,是根据在滤筒200插入内胆300插入口 320状态下,滤筒200前端230形成的防脱要件240的位置来确定,在滤筒200上端232贴于内胆头330的下端332时,叶片长度由支架340的支架凸341卡于滤筒200的前端230贴服面231上防脱要件240位置来确定。
[0072]另外,支架凸341在滤筒200插入内胆300插入口320,且通过一次推压,上升前,不会卡在防脱要件240上。
[0073]为了使支架凸341在内胆300上升时,卡于滤筒200的防脱要件240上,在叶片342内侦U,支架凸341形成的状态下,构成与其对应的外侧凸出部位343,只在内胆300上升时,凸出部位343沿着滤筒100头盖部160内壁161上升,支架凸341向内胆300插入口 320的内侧弯曲,形成凸部。
[0074]因此,在滤筒上升前,将滤筒200插入内胆300插入口320变得更容易,在此状态下一次推压滤筒,内胆300上升过程中,在构成内胆300支架340的叶片342外侧形成的凸出部位343在滤头100头盖部160的内壁161向内侧弯曲,同时在叶片内侧突出形成的支架凸341很自然的插入滤筒200卡在防脱要件240上,从而抓住滤筒200不至于脱落。
[0075]在上述构成支架的叶片342外侧形成的凸出部位343,平时插在滤头100头盖部160的下端的凹槽163而不被启动,使得插入滤筒200前端部230变得更容易,由于上述凸出部位343插在滤头100头盖部160的下端的凹槽163,在内胆300连接于滤头内部的状态下,在弹簧弹力支持下,也可防止随意分离。
[0076]这时,如图6所示,带有位于支架340外侧的凸出部位343和位于内侧的支架凸341的叶片,以一定的间距隔开,形成两个以上的开口,或如图7所示,将叶片342分别隔开的状态下,形成密密麻麻的开口。
[0077]另外,如图2所示,使用插入式的形式,将具备一定间距的具有构成支架的凸出部位343和支架凸(图中未示出)的复数叶片(图中未示出)使用硬质,其它部位用软质成型,内胆300上升时,由于硬质成型的每个叶片(图中未示出)的凸出部位343向内胆300插入口320的内侧弯曲,使形成于硬质叶片内侧的支架凸卡于滤筒200防脱要件240不至于脱落。
[0078]上述内胆主体下端构成的带有叶片的支架的构造形态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但是本发明的真正目的并不局限于此。
[0079]另外,如图6和图7所示,在内胆300由内胆主体330和带有叶片的支架340的构造上,如上面所述,对于支架340的叶片,当由与滤头100的头盖部160内壁161相贴服的凸出部位343和卡于滤筒200的防脱要件240的支架凸341构成叶片342与内胆主体330—体成型时,采用注塑成型的情况下,将叶片342凸出部位343和支架凸341相互对应,与内胆主体330—体注塑成型一般表困难。(鉴于凸出部位和支架凸,若想采用模具实现,需要使用滑动模具,但是考虑到内胆主体330的插入口 320没有足够空间以供滑动的问题,如图8所示,注塑带有额外启动叶片352的叶片体350,组装在构成内胆300支架340的叶片342a上,会给注塑成型和组装工艺提供方便。)
一实施例中,构成内胆主体330下端支架340的叶片342a只在外侧形成凸出部位或者不形成凸出部位,尽可能不在内部形成支架凸。
[0080]S卩,当在内侧形成凸出部位时,由于内胆主体的构造,存在不容易采用模具塑型的缺点。
[0081]因此,不在内侧形成支架凸是可行的,并最好使上述叶片342a之间形成的开口部344保持一定间距。
[0082]这是因为,在上述开口部344上组装由可分别组合的启动叶片组合成的叶片体时,需要放置启动叶片。
[0083]另外,在置于上述开口部的启动叶片的前端外侧,需要形成凸出部位353,且在内侧配备支架凸351。
[0084]这时,由于上述叶片体350上端存在开口,从启动叶片352前端外侧与内侧都可形成凸出部位353和支架凸351,使得采用模具塑型更加容易。
[0085]此外,在塑型组合叶片体350的构成内胆300支架340的叶片342a时,从其他侧面形成凸出部位343的情况下,也容易采用模具塑型实现,从而为成型提供了方便。应考虑到上述的凸出部位343并不是一定要构造的。
[0086]在叶片体350组合前的状态下的构成内胆300—部分的支架340的叶片体342a成型时,模具塑型较容易(即,即使在使用滑动模具的情况下,也确保了叶片342a的防脱槽345和在内胆主体330形成的净水流路孔311和侧路流路孔312形成的足够空间,使得注塑成型也变得容易。)
像这样,当构成内胆300的叶片342a上组装叶片体350时,为防止可组装的叶片体350从构成内胆的内胆主体330间随意脱落,在构成叶片体350的启动叶片352之间,分别形成防脱叶片354,叶片体350与支架340结合时,防脱叶片354卡在支架叶片342a的防脱槽345上并结合,实现叶片体350不至于随意分离。
[0087]这时,在防脱叶片354前端形成的防脱吊钩354a卡在支架叶片342a的防脱槽345上,叶片体350与内胆主体330的支架340连接后,避免随意脱落,使得注塑和组装工艺变得更加容易。
[0088]此外,如图8所示,在内胆支架上组装叶片体的情况下,滤筒200前端部230插入内胆300时,为使滤筒200前端部230下端的贴服面231赋予支架340紧密的贴服力,在构成支架340的每个叶片342a其它侧面形成凸出部位343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在上述凸出部位343贴服面的滤头内壁161垂直形成轨道槽162,内胆300升降时不启动叶片342a,保持叶片342a紧密贴服于滤筒200前端230的贴服面231,在不形成轨道槽162的部分,可组装的叶片体350的启动叶片352在内胆300上升时,在启动叶片352的凸出部位353作用下,与头盖部160内壁161贴服,支架凸351向插入口320弯曲,使启动叶片352的支架凸351卡在插入插入口320并贴服的滤筒200贴服面231的下端的防脱要件240。
[0089]这种启动叶片352的启动原理,与图10和图11所示的支架防脱构造相同。
[0090]这时,在轨道槽162上升的支架340的叶片342a凸出部位343上升状态下,卡在轨道槽162上端形成的防脱段162a,起到防止再上升的停止装置作用。
[0091]另外,在装有叶片体350启动叶片352的滤筒100头盖部160的内壁161上,可以在内胆不上升的状态下,形成使启动叶片352的凸出部位353能够插入的槛槽164。
[0092]上述槛槽164使得在内胆300不上升状态下,滤筒200容易进入内胆的插入口320。启动叶片352凸出部位353插入滤头100头盖部160的凹槽163时也产生同样效果。
[0093]但是,内胆与滤头结合后,为防止随意分离,同上所述,构成支架的叶片342a的凸出部位343插入凹槽163时,防止内胆脱落于滤头。
[0094]另外,凹槽163与凸出部位的形状是凹槽163的下端与凸出部位内壁成直角,避免了从下方脱出的现象。为了易于从凹槽脱出,可在周围分别设倾斜面。
[0095]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和图18所示的是,内胆中插入滤筒,通过内胆支架,防止滤筒脱落的过程中,锁定-解锁的启动开始的状态。滤筒200插入内胆300插入口,在滤筒200的第一次推压开始前,构成内胆支架的叶片凸出部位处于滤筒防脱要件,推压滤筒开始,内胆上升,构成内胆支架的叶片凸出部位贴服于滤头的头盖部内壁,叶片向内侧弯曲,使支架凸卡于滤筒的防脱要件上。
[0096]推压开始,锁定解锁部件400启动,滤筒200不会和内胆300随意分离,上升的内胆300则在没有再次推压下不会下降。
[0097]图19、图20、图21、图22、图23、图24图25和图26是分别示例锁定解锁部件的启动状态。如上所述,锁定解锁部件400由启动部410和引导启动部420构成,启动部410安装于内胆300,引导启动部420安装于滤头100。
[0098]另外,本发明中,上述锁定解锁部件400可使用于,内胆上升状态下,维持锁定状态或在保持锁定状态下,通过加压,解锁锁定状态,从而下降的多种用途中。
[0099]本实施例中所示的结构是一种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真正目的并不局限于此。
[0100]但是,本发明中所示的结构不仅有制作容易和准确地反复启动的优点,而且由于结构简单,避免了容易产生故障。
[0101]为此设计的安装于内胆300的启动部410在内胆300升降时,同时升降,为准确引导升降,配备了升降板411,配置于升降板411上在启动引导部420的升降槽421中可升降的升降引导凸412,升降板411上升状态下使其锁定的锁定凸413置于升降引导凸412的正上方。
[0102]另外,升降板411由于滤筒反复推压,内胆上升,升降板411也同时上升的过程中,引导锁定凸413在上升状态下锁定和锁定状态下二次推压下降反复进行的弹性带414同时与升降板411升降,从而启动锁定凸413。
[0103]上述弹性带414位于升降板411的一侧,呈向上弯曲a随后向下侧下降的形状b,使其保持了弹性。在其前端形成可在弹性引导槽422中启动的前端凸414a。
[0104]另外,上述启动部410的升降板411和弹性带414升降时,引导升降的升降引导部420在板上形成,安装于滤头100,同上所述,配备使升降板411的升降引导凸412升降的升降槽421,在升降槽421的一侧形成可引导与升降板411 一起升降的弹性带414升降的弹性引导槽。
[0105]而且,在上述升降槽421正上方,内胆300上升,升降板411的锁定凸413上升情况下,形成使锁定凸413只向特定一个方向上升的上升曲线槽423,沿着上述上升曲线槽423上升的锁定凸413为保持上升状态,形成锁定槽424。
[0106]而且,在上述锁定槽424的一侧,为实现从上升而锁定的状态下降,进行二次推压内胆300的情况下,形成了使锁定凸413脱落于锁定槽424恢复原位的下降曲线槽425。
[0107]而且,安装于上述升降板411的一侧一起升降的弹性带414,在升降板411上升时,锁定凸413沿着上升曲线槽423上升,形成向上弯曲a向下下降的形状b,从而上升的情况下,由于沿着上升曲线槽移动且向一侧倾斜,使弹性带受压,在受压状态下,锁定凸413与构成锁定槽424的叶片424a的底部相服帖继续上升,从而脱离上述叶片424a反面的上端时,在受压的弹性带414压力下,锁定于锁定槽内。
[0108]而且,这时为防止在弹性作用及使劲推压下,锁定凸脱离锁定槽直接移到下降曲线槽425的情形,在锁定槽424上侧形成下凸的防移凸427。
[0109]而且,与突出的下凸的防移凸427相碰时,锁定凸413落到锁定槽424中,准确无误地实现锁定。
[0110]这时,防移凸427突出的前端与形成上升曲线槽423的锁定槽424叶片424a的间距差距,小于升降板411的锁定凸413的粗细,从而防止移开。
[0111]如下面所述,即使没有防移凸,将构成锁定槽的另一个叶片424b加高,也同样可以卡定防止移开。
[0112]在此状态下,二次推压滤筒200,内胆300加压弹簧130使其再上升一些,锁定凸413在弹性带414的作用下,由于处于受压状态,从而以安装于锁定槽424的状态,不移动到上升曲线槽423而是直接移到下降曲线槽425。
[0113]本发明中,由于形成下降曲线槽425的锁定槽424的另一个叶片424b的弧度,比上升曲线槽423侧的叶片424a展开的直立角度更大,从而不仅防止从锁定槽424随意分离,而且实现更迅速的脱离。
[0114]如上所述,为防止移开,将锁定槽424的另一个叶片424b的高度,比锁定槽位于上升曲线槽侧的叶片424a的前端更高,从而防止直接移向下降曲线槽。
[0115]在此状态下,进行二次推压,引起内胆弹性运作的弹簧受压,锁定于锁定槽424的锁定凸413上升过程中受弹性带414弹力作用,从锁定槽424直接移到下降曲线槽425,沿下降曲线槽425下降。
[0116]此后,为防止移动,锁定凸413以下降状态,置于待机槽428。
[0117]另外,弹性带414在弹性引导槽422中升降的情况下,在弹性带414前端形成的前端凸414a,为持续加压,从下端向上端移动过程中,形成曲面曲线槽422a,弹性带的前端凸414a沿着曲面曲线槽422a移动。
[0118]而且,为了滤筒200的安装拆卸,反复推压滤筒200从而使内胆300上升,内胆300在锁定解锁部件400作用下,锁定于上升状态,锁定状态时由于滤筒200处于上升状态,内胆300中形成的图6中的叶片342和图8中启动叶片352的支架凸341/351卡于滤筒200的防脱要件240,防止安装于滤头100的滤筒200随意脱落,在此状态下,连接净水曲线I达到净水,随之再加压,内胆300将稍微上升一段再下降,锁定解锁部件400上的锁定凸413脱落于锁定槽424从而下降。
[0119]同上所述,下降时,内胆300中构成支架340的叶片342和启动叶片352下降,落到滤头100的凹槽241或槛槽164或下端的外围,上升时,因着滤头100头盖部160的内壁161,受压被解,卡于滤筒200的防脱要件240的支架凸341/351恢复原位,实现滤筒200从滤头100上分离。
[0120]这时,内胆300下降的同时,从净水流路I转换为侧路流路2,实现防止流漏。
[0121]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本发明构思对本发明做出的非实质性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水净化过滤器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具有流入口和流出口的滤头内部,使用弹性件和锁定解锁部件控制可升降的内胆在上升状态下锁定和锁定状态下下降的运作,且在内胆升降过程中,滤筒的安装和拆卸通过直线升降来实现;内胆包括内胆主体和内胆主体下端的带有叶片的支架;叶片外侧有凸出部位,叶片内侧有支架凸(341),内胆上升时带动支架上升,叶片的凸出部位与滤头内壁相贴,使叶片向内侧弯曲并夹持住滤筒,形成滤头和滤筒连接的组装体;滤头上在内胆下降状态下对应凸出部位的位置设置有凹槽(163),内胆下降时,凸出部位插入凹槽内,解除叶片对滤筒的夹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净化过滤器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滤筒前端部的下端设置有防脱槽(241),内胆上升时,叶片向内侧弯曲,从而带动支架凸卡入滤筒的防脱槽,以连接滤头和滤筒。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净化过滤器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的叶片是相互分离的,在每个叶片外侧设置凸出部位,在每个叶片内侧设置支架凸。4.水净化过滤器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具有流入口与流出口的滤头内部,使用弹性件和锁定解锁部件控制可升降的内胆在上升状态下锁定和锁定状态下下降的运作,且在内胆升降过程中,滤筒的安装和拆卸通过直线升降来实现;内胆包括内胆主体和叶片体(350),内胆主体下端设置带叶片的支架;叶片体包括间隔布置的防脱叶片和启动叶片,防脱叶片上设置防脱吊钩,内胆主体的叶片上设置防脱槽,防脱吊钩卡入防脱槽使叶片体和内胆主体连接;启动叶片外侧有凸出部位,内胆上升时带动叶片体上升,启动叶片的凸出部位与滤头内壁相贴,使启动叶片向内侧弯曲并夹持住滤筒,形成滤头和滤筒连接的组装体;滤头上在内胆下降状态下对应启动叶片的凸出部位的位置设置有凹槽(163),内胆下降时,启动叶片的凸出部位插入凹槽内,解除启动叶片对滤筒的夹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净化过滤器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内胆主体的支架的叶片外侧设置有凸出部位,在滤头内部对应内胆主体的支架的凸出部位设置有轨道槽(162),内胆主体的支架的凸出部位限制在轨道槽内上下滑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净化过滤器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滤筒前端部贴服面的下端设置防脱槽,在启动叶片的内侧设置支架凸(351),当启动叶片夹持住滤筒时启动叶片的内侧的支架凸卡入滤筒前端的防脱槽内。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水净化过滤器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解锁部件包括安装在滤头上的启动引导部和安装在内胆上的启动部;启动部包括升降板,升降板通过位于升降板一侧的销和位于内胆上的销孔连接,升降板上端设置锁定凸;启动部相对启动引导部滑动,在启动引导部上设置容纳锁定凸巡回滑动的上升曲线槽和下降曲线槽,并在上升曲线槽和下降曲线槽相连处设置卡住锁定凸的锁定槽。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水净化过滤器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头(100)分成两半后组装连接在一起并将内胆组装在滤头内部。9.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水净化过滤器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163)的下端面和凸出部位的下端面与滤头内壁成直角,凹槽的上端面和凸出部位的上端面与滤头内壁成钝角。
【文档编号】B01D35/30GK105999796SQ201610149590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6日
【发明人】鄭輝東, 李在益, 黃必江
【申请人】鄭輝東, 微滤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