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Cr(Ⅵ)污染土壤的EK‑PRB联合修复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76782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重金属Cr(Ⅵ)污染土壤的EK‑PRB联合修复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是一种高效处理重金属铬(Ⅵ)污染土壤的EK-PRB联合修复方法,属于土壤污染治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EK-PRB联合修复技术。



背景技术:

到 2012年为止,全国被污染的可耕地面积为 1.5×109亩,由于污水浇灌而造成污染的约为3.25×107亩,毁田以及固废堆存占地约2×106亩,总计占全国可耕用地总面积10%以上,土地污染及其严重,因土壤重金属污染而造成的农作物减产高达 1×107吨,受重金属污染的粮食多达 1.2×107吨,直接经济损失 200 亿元左右。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性较差,具有残留时间长、毒性大、隐蔽性强等特点,从长远来看,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富集,最终危害到人类的生命健康。由于地表河流的冲刷、侵蚀而将受污染土壤中的金属污染物质迁移到河流、湖泊以及地下水源等淡水中,人类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

目前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主要有:客土法、固定-稳定化、化学还原法、化学清洗法等。但由于土壤组成、污染物类型、性质等不同,特别是在不同形态铬污染物同时存在的复合污染情况下,传统的修复技术往往难以快速、高效的达到修复目的。传统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方法存在成本高,破坏土壤结构和肥力,易造成二次污染,对土壤环境扰动大等诸多缺点。动电修复法具有耗费人工少,接触有害物质少,操作简单,二次污染小,去除效果好等优点,在修复铬污染土壤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处理土壤中重金属Cr(Ⅵ)污染的方法。

一种重金属Cr(Ⅵ)污染土壤的EK-PRB联合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有以下的过程和步骤:

a.含Cr(Ⅵ)模拟污染土壤的制备:将自然环境下干净的土壤去除较大的杂质颗粒,经自然风干后研磨过20目筛子,之后与含Cr(Ⅵ)溶液10:1混合,经混合均匀后研磨过20目筛子,并放于干燥通风处陈化30d备用。配制含Cr(Ⅵ)污染土壤的目标浓度为1000mg(Cr)/kg(土壤)。

b.可渗透反应墙(PRB)内的层状双氢氧化物CaAl-LDH的制备:称取5.55g的氯化钙和6.04g的六水合氯化铝加到50ml蒸馏水中配成混合溶液,把该溶液导入100ml,1.5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通氮气的条件下磁力搅拌1h,而后密封,继续磁力搅拌23h,搅拌结束后进行抽滤、洗涤并烘干,把烘干固体样再次洗涤,然后在105°条件下烘干,烘干样品经研磨过100目筛备用。

c.修复处理过程:将制备的Cr(Ⅵ)污染土壤填装到EK-PRB联合修复所用的模拟装置中,在一定的含水率条件下浸泡24h后,将石墨电极与直流电源连接,并设置在一定的电压条件下。实验运行过程中保持含水率的一致。实验中可渗透反应墙(PRB)内的层状双氢氧化物CaAl-LDH吸附固定的Cr(Ⅵ),可以在一定的温度下,使用Na2CO3溶液进行再生,再生后的材料可再次作为反应填料使用,而被束缚捕捉的Cr(Ⅵ)可进一步浓缩提取。所述的一定含水率为20%-30%;所述的电场电压为30-60V;所述的一定温度为410-580℃。

一种重金属Cr(Ⅵ)污染土壤的EK-PRB联合修复方法所用的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直流电源、石墨电极、尼龙布、可渗透反应墙和容器中间填充的含铬土柱组成;另外在靠近装置容器两端处填充有干净的土壤。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对制备的Cr(Ⅵ)污染土壤模拟实际状态下的动电修复,无需单独设置阴阳两极电解池,在保证土壤一定含水率的条件下,直接把石墨电极插入所要修复的土壤中。另外结合了可渗透反应墙技术(PRB),对电场作用下的含铬重金属阴离子进行了定向的捕捉,减少动电修复后续处理成本,而且CaAl-LDH还可以再生重复利用。本发明为一种高效,安全,快速的土壤Cr污染的处理方法。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发明方法的一个专用装置示意图。

图 2为点A1的去除率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叙述于后。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具体尺寸及实验工艺参数、实验情况如下所述:

a.本装置的尺寸为:长×宽×高=350×100×100(mm),可渗透反应墙体厚度为10mm,中间填充的土柱为300×100×100(mm),石墨电极板尺寸为100×100×4(mm),另外靠近实验装置两端处20×100×100(mm)是填充了干净的土壤。

b.通过石墨电极及单芯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直流电源可调范围为30-60V,实验过程中保持装置中土壤的含水率为20%-30%。中间填充的土壤含Cr(Ⅵ)浓度为1078mg/kg,在土柱靠近阳极端处填充了5g层状双氢氧化物CaAl-LDH反应介质的可渗透反应墙。

c.在30V的电压条件下,运行周期为5d,每隔12h从阳极开始在中间土柱表面反应区域,每隔50mm设置一个采样点,命名为A1,A2,A3,A4,A5,取样质量保持在200-500mg。经碱式消解 (USEPA-3060A) 后测得Cr(Ⅵ)浓度,从而推测出实验装置中的残余量的变化。

d.在经过5d处理时间后,通过连续的检测,中间土柱中铬的残余量为10%-20%,也就是说在电压为30V 条件下,Cr(Ⅵ)去除率达到了80%以上,符合国家的二级标准。在实验室条件下,证明了本技术能够高效的处理Cr(Ⅵ)污染的土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